一种应用于空调的格栅的设计方法及空调与流程

文档序号:33907441发布日期:2023-04-21 11:55阅读: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空调的格栅的设计方法及空调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空调,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空调的格栅的设计方法及空调。


背景技术:

1、目前,在空调的设计和试验中,为保证风量和噪音,留有格栅筋之间的间隙较大,极易出现试验指安全试验不合格的情况。由于采用手板件与模具件在加工工艺上有很大区别,手板件使用切削加工或3d打印的方式成型,比模具件的注塑成型方式强度高很多。因此,二者的安全试验结果存在较大差异,格栅模具件的设计中,会出现安全试验不合格的情况,需要反复修模改模,消耗大量的成本,甚至留有安全隐患。但如果为了保证安全试验的合格,将格栅的筋条设计过密,则会对整机的风量和噪声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故一种安全可靠的设计方法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空调的格栅的设计方法及空调,主要用于解决空调的格栅间隙在设计和试验过程中,因试验指安全试验不合格带来的安全风险。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2、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应用于空调的格栅的设计方法,该设计方法包括:建立格栅模型和试验指模型;所述格栅模型具有设定三维尺寸,所述格栅模型具有内边缘和外边缘,包括多条径向筋和由所述内边缘至所述外边缘依次排布的多条周向筋,所述多条周向筋为同心弧,且每相邻两个周向筋之间的间隙尺寸相等,每条所述径向筋与所述多条周向筋交叉;相邻两条所述径向筋和相邻两条所述周向筋围合成一个孔隙;沿所述试验指模型指向所述格栅模型的方向,向所述试验指模型施加设定力值,使所述试验指模型朝向所述待试验孔隙移动;基于所述试验指模型是否能够进入所述待试验孔隙做测试,得到符合测试标准的处于临界位置的周向筋,并得到所述处于临界位置的周向筋的弧长作为临界弧长;所述待试验孔隙为多个所述孔隙中的任一个;其中,所述处于临界位置的周向筋为:相邻两个所述待试验孔隙中靠近所述内边缘的待试验孔隙的靠近所述内边缘的周向筋,且所述相邻两个待试验孔隙中,所述试验指模型能够通过远离所述内边缘的待试验孔隙,且不能通过靠近所述内边缘的待试验孔隙。

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于空调的格栅的设计方法及空调,通过建立格栅模型和试验指模型来模拟试验指安全试验,在模拟试验指安全试验的过程中,找到符合试验指安全试验标准的且处于临界位置的周向筋,进而得到临界弧长;在空调的格栅的设计中,根据临界弧长设计符合试验指安全试验要求的格栅的周向筋,进一步避免因试验指安全试验不合格带来的安全风险。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试验指模型的数量为一个;所述沿所述试验指模型指向所述格栅模型的方向,向所述试验指模型施加设定力值,使所述试验指模型朝向所述待试验孔隙移动,基于所述试验指是否能够进入所述待试验孔隙做测试,得到符合测试标准的处于临界位置的周向筋,并得到所述处于临界位置的周向筋的弧长作为临界弧长;包括:依据从内边缘到外边缘的顺序,依次对所述待试验孔隙进行测试,对于每一个所述待试验孔隙执行以下步骤:

5、使所述试验指模型指向所述待试验孔隙;沿所述试验指模型指向所述格栅的方向,向所述试验指模型施加设定力值,使所述试验指模型朝向所述待试验孔隙移动;判断所述试验指模型是否能够进入所述待试验孔隙;若是,则所述待试验孔隙不合格,取与所述待试验孔隙相邻且更靠近所述内边缘的孔隙作为合格孔隙,且以所述合格孔隙的靠近所述内边缘的周向筋作为处于临界位置的周向筋,将该周向筋的弧长作为临界弧长;若否,则所述待试验孔隙合格,继续测试下一个待试验孔隙,直至得到不合格的待试验孔隙。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试验指模型的数量为多个;所述沿所述试验指模型指向所述格栅的方向,向所述试验指模型施加设定力值,使所述试验指模型朝向所述待试验孔隙移动,基于所述试验指是否能够进入所述待试验孔隙做测试,得到符合测试标准的处于临界位置的周向筋,并得到所述处于临界位置的周向筋的弧长作为临界弧长;包括:

7、使多个所述试验指模型分别指向多个所述待试验孔隙,每相邻两个所述待试验孔隙之间具有一个孔隙;沿所述多个试验指模型指向所述格栅的方向,向所述多个试验指模型施加设定力值,使所述多个试验指模型朝向所述多个待试验孔隙移动;得到处于合格的待试验孔隙和不合格的待试验孔隙的分界线位置处的两条周向筋;其中,所述合格的待试验孔隙不能被对应的试验指模型进入,所述不合格的待试验孔隙能够被对应的试验指模型进入;对所述两条周向筋形成的待试验孔隙做测试,判断所述待试验孔隙是否合格;若是,则将处于分界线位置处所述两条周向筋中靠近所述内边缘的周向筋作为处于临界位置的周向筋,将该周向筋的弧长作为临界弧长;若否,则将与处于分界线位置处所述两条周向筋相邻且相对于所述两条周向筋更靠近所述内边缘的周向筋作为处于临界位置的周向筋,将该周向筋的弧长作为临界弧长。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试验指模型指向所述格栅模型的方向与所述格栅模型的格栅平面相垂直,且所述试验指模型指向围合成所述待试验孔隙的两条径向筋的中间位置。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试验指模型包括成人试验指模型和儿童模拟试验指模型,所述成人试验指模型的设定力值为5n,所述儿童试验指模型的设定力值为2.5n。

10、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空调,该空调包括格栅,所述格栅具有内边缘和外边缘,包括多条径向筋和由所述内边缘至所述外边缘依次排布的多条周向筋,所述多条周向筋为同心弧,且每相邻两条周向筋之间的间隙尺寸相等,每条所述径向筋与所述多条周向筋交叉;所述格栅中最长的周向筋的弧长小于或等于临界弧长,所述临界弧长为根据上述第一方面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设计方法得到的临界弧长。

1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带来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通过设置相邻两条周向筋之间的间隙尺寸相等,方便设计、加工及试验;设置格栅中最长的周向筋的弧长小于或等于临界弧长,能够快速的得到符合试验要求的格栅,临界弧长为根据上述第一方面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设计方法得到的临界弧长,因此,本技术的第二方面的描述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考第一方面的有益效果分析,此处不再赘述。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格栅的径向筋高度与所述格栅的周向筋高度的比值范围为1/3~2/3。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格栅的周向筋的高度为7~9mm,在所述格栅材料为abs(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所述格栅的临界弧长为110mm;或者,所述格栅材料为pp(polypropylene,聚丙烯)且加入百分之十的碳酸钙,所述格栅的临界弧长为95mm;或者,所述格栅材料为聚丙烯且加入百分之二十的碳酸钙,所述格栅的临界弧长为105mm。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格栅的周向筋的高度为9~11mm,所述格栅材料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所述格栅的临界弧长为130mm;或者,所述格栅材料为pp且加入百分之十的碳酸钙的情况下,所述格栅的临界弧长为110mm;或者,在所述格栅材料为pp且加入百分之二十的碳酸钙的情况下,所述格栅的临界弧长为110mm。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格栅的周向筋的高度为13~22mm;所述格栅材料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所述格栅的临界弧长为140mm;或者,所述格栅材料为聚丙烯且加入百分之十的碳酸钙,所述格栅的临界弧长为140mm;或者,所述格栅材料为聚丙烯且加入百分之二十的碳酸钙,所述格栅的临界弧长为140mm。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