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字化卫星的智能管理系统及其设计方法和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3650844发布日期:2023-03-29 08:23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数字化卫星的智能管理系统及其设计方法和介质与流程

1.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卫星生产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字化卫星的智能管理系统及其设计方法和介质。


背景技术:

2.在传统的卫星设计和生产制造过程中,各环节的节点通常都是独立处理,以卫星星上的某部件为例,关于该部件模型,从设计到生产制造再到整星测试甚至后续在轨维护的各环节,不同环节均可能出现对该部件模型的相关参数或内容进行修改或调整的情况,但是目前传统方案对于这些信息的修改均仅作为各环节自身的资料积累,无法跨环节复用,也无法在以后针对相同卫星部件进行设计、生产、制造过程中进行复用,降低了卫星的生产制造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数字化卫星的智能管理系统及其设计方法和介质;能够提高卫星资源数据的复用率,进而提高卫星的设计和生产制造效率。
4.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5.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数字化卫星的智能管理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计方法包括:
6.基于卫星从设计到生产制造再到测试直至在轨维护环节的全流程业务分别设计卫星设计研发子系统、卫星生产制造子系统、卫星遥控遥测子系统以及卫星数字孪生子系统;
7.针对所述全流程业务,设计作为底层支撑的资源数据库;其中,所述资源数据库包括:部件模型库、部件档案库、整星模型库、整星档案库、设计资源库、工艺资源库、协议资源库以及测试资源库;且每个数据库之间独立解耦且能够交互通信。
8.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字化卫星的智能管理系统,所述系统由第一方面所述数字化卫星的智能管理系统设计方法设计获得,所述系统包括:
9.卫星设计研发子系统、卫星生产制造子系统、卫星遥控遥测子系统、卫星数字孪生子系统以及资源数据库;其中,所述资源数据库包括:部件模型库、部件档案库、整星模型库、整星档案库、设计资源库、工艺资源库、协议资源库以及测试资源库。
10.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数字化卫星的智能管理系统设计程序,所述数字化卫星的智能管理系统设计程序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所述数字化卫星的智能管理系统设计方法的步骤。
1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字化卫星的智能管理系统及其设计方法和介质;对各个数据库之间不仅独立化解耦,而且又能够互相关联交互通信,实现数字化卫星底层库之间打通,从而为卫星从设计到生产制造再到测试甚至在轨维护环节的全流程业务提供了核心支撑,提高卫星设计、生产和制造效率。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字化卫星的智能管理系统设计方法示意图;
13.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资源数据库的组成示意图;
14.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模型的属性集合示意图;
15.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字化卫星的资源数据库的架构示意图;
16.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字化卫星生产制造系统组成示意图;
17.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卫星资源数据库的设计过程示意图;
18.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结合卫星资源数据库与数字化卫星生产制造系统的信息流走向示意图;
19.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部件模型和整星模型的数字化模型设计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1.为了实现卫星从设计到生产制造再到测试甚至在轨维护环节的全流程智能化及高效化,本发明实施例期望从底层设计卫星资源数据库,打通卫星全流程各环节的资源数据库,随着业务进程实现卫星资源数据库的信息同步,提高卫星设计、生产和制造效率。
22.基于此,参见图1,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字化卫星的智能管理系统设计方法示意,所述方法包括:
23.s101:基于卫星从设计到生产制造再到测试直至在轨维护环节的全流程业务分别设计卫星设计研发子系统、卫星生产制造子系统、卫星遥控遥测子系统以及卫星数字孪生子系统;
24.s102:针对所述全流程业务,设计作为底层支撑的资源数据库;其中,所述资源数据库包括:部件模型库、部件档案库、整星模型库、整星档案库、设计资源库、工艺资源库、协议资源库以及测试资源库;且每个数据库之间独立解耦且能够交互通信。
25.在一些示例中,结合图2所示的经由上述方案设计所得到的资源数据库10的结构,所述针对所述全流程业务,设计作为底层支撑的资源数据库,包括:
26.针对每一个数据库均设置有管理组件(图中未示出),通过设置管理维护接口(如图2中每个数据库的点填充块所示)以便于对每个数据库的内部数据信息进行管理更新和维护,从而能够实现各数据库中数据信息的独立维护;此外,针对每个数据库均对应设置信息输出接口(如图2中每个数据库的无填充块所示),用于将本数据库内部的完成管理、更新及维护后的信息提供至其他数据库,以使得其他数据库同步本数据库完成管理、更新及维护后的信息。
27.在一些示例中,对于上述资源数据库中的每一个数据库中的每项数据信息均设置对应的标识信息,以便该数据信息被唯一识别并确认。此外,还可以对数据库中的每项数据信息设置对应的版本控制内容,并通过信息输出接口向其他数据库进行传输,以使得其他数据库能够确认同步的数据信息为最新。
28.除了上述对于所有数据库的设置之外,在一些示例中,所述针对所述全流程业务,设计作为底层支撑的资源数据库,在对单个数据库的设计过程中,包括:
29.将部件模型库或整星模型库中的每个部件模型或者整星模型均对应设置由多个特征属性值所组成的属性集合,该属性集合中的每个属性均对应描述该模型的一个特性。需要说明的是,所有与模型有关的数据或信息都可以成为模型的一部分,而这些数据或信息有的相对复杂且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为了能够最大程度地包容这些与模型有关的数据和信息,并且使其简单方便地进行数字化,本发明实施例设定每个模型(部件模型或者整星模型)都具有多个属性,每个属性值均对应描述该模型所具有的一种特性,基于此,由多个属性值所形成的属性集合就能够详细且完备地描述具体的模型。在一些示例中,如图3所示,属性值可以通过单值形式或列表形式进行表现,结合图3所示的模型(部件模型或者整星模型)所对应的由n个属性所形成的属性集合,每个属性均对应一种表现形式,比如单值或者列表。举例来说,以属性1和属性n所示出的单值属性值为例,其值类型可以表现为单个文本、数值、布尔值、列表、图片或文件等;而以属性2所示的列表属性值为例,则可以认为是由多个单值组合而成,比如图3中属性2所示的3个单值(标识为值11、值21、值31),而这些单值的组合从整体上能够对模型的某个特性的属性进行描述,因此,列表中的值类型可以包括文本、数值、布尔或列表。
30.以及,将部件档案库或整星档案库设计以主要用于存储由模型转化而来的适用于采购及生产的档案信息,因此,部件档案库或整星档案库中的档案信息与部件模型库或整星模型库中的每个部件模型或者整星模型相对应。在一些示例中,部件档案库或整星档案库内相应于每个部件模型或整星模型的档案信息,具体可以在对应模型信息的基础上增加厂商信息、价格信息、工艺信息等与财务、供应链及生产制造相关的内容。在表现形式上,可以优选地继承相应模型信息的表现形式,即单值或列表;也可以优选地依据使用资源数据库10的计算机或流程系统软件适应性地生成对应的表现形式。
31.对于设计资源库,将其设计以主要用于整合卫星在部件及整星设计阶段所用的设计资源,比如图片、cad文档、3d模型文件等信息,这些设计资源可以以文件的表现形式存在。随着不断进行的卫星设计、生产及制造,可以不断地扩充资源库中的资源,以加快卫星部件及整体的设计效率。
32.对于工艺资源库,将其设计为包括生产制造过程中加工、测试各种零部件所需要遵循的各种工艺要求。这些工艺要求可以由各种工艺文档和工艺说明文本的表现形式进行存储。
33.对于协议资源库,将其设计为包括卫星部件所包含或采用的各种协议信息,这些协议信息以文本的形式存在,是卫星内部以及星间通信的基础。
34.对于测试资源库,将其设计为包括部件或整星在生产、测试阶段所有的测试用例及测试方法。随着不断进行的卫星设计、生产及制造,可以不断的修改及丰富该测试资源库的内容,可以加快卫星的生产效率并提高卫星整体的可靠性。
35.结合上述针对资源数据库10中的每一个数据库的配置以及设计内容,在一些示例中,所述针对所述全流程业务,设计作为底层支撑的资源数据库,具体可以针对资源数据库10进行架构设计,该架构可以用于表示各数据库之间的信息流走向和交互,如图4中的实线箭头所示:
36.将协议资源库设计以用于为部件模型库中各部件模型提供通信协议信息的支持;将部件模型库与整星模型库分别设计以用于为部件档案库和整星档案库相应模型的档案
信息提供数据基础;将设计资源库设计以用于为部件模型库与整星模型库中模型所涉及的设计资源提供支持;将工艺资源库和测试资源库分别设计以用于为部件档案库和整星档案库所涉及的工艺信息和测试信息提供支持。
37.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上述图2至图4所示出的针对资源数据库10的组成及架构的设计过程,各个数据库之间不仅独立化解耦,而且又能够互相关联交互通信,实现数字化卫星底层库之间打通,从而为卫星从设计到生产制造再到测试甚至在轨维护环节的全流程业务提供了核心支撑。
38.结合图1至图4,针对s101中所述的基于卫星从设计到生产制造再到测试直至在轨维护环节的全流程业务分别设计卫星设计研发子系统、卫星生产制造子系统、卫星遥控遥测子系统以及卫星数字孪生子系统,具体可以被实施为设计获得如图5所示的数字化卫星生产制造系统50,该数字化卫星生产制造系统50包括:卫星设计研发子系统501、卫星生产制造子系统502、卫星遥控遥测子系统503以及卫星数字孪生子系统504;其中,
39.所述卫星设计研发子系统501,经配置为:基于待生产卫星的总体设计需求从整星以及卫星部件的模型数据库及档案数据库中生成与待生产卫星相适配的目标整星模型;
40.所述卫星生产制造子系统502,经配置为:根据所述目标整星模型从所述卫星资源数据库中获取对应的部件信息、整星物料清单以及工艺信息,并拆解成对应的生产任务连同对应的物料下发至对应的工位以进行所述目标整星模型的各部件对应的生产及装配,以获得目标卫星成品;
41.所述卫星遥控遥测子系统503,经配置为:基于协议资源数据库以及测试资源数据库完成对所述目标卫星成品的测试,以完成整星出厂前的测试任务;
42.所述卫星数字孪生子系统504,经配置为:通过与卫星设计研发子系统、卫星生产制造子系统和卫星遥控遥测子系统之间的交互,基于所述卫星资源数据库将卫星设计研发子系统、卫星生产制造子系统和卫星遥控遥测子系统在卫星生产制造过程所处的运行阶段进行确定和三维数字模型的展示。
43.对于图5所示的系统,需要说明的是,卫星设计研发子系统501、卫星生产制造子系统502以及卫星遥控遥测子系统503覆盖了卫星从设计到生产制造再到测试甚至在轨维护环节的全流程业务;而卫星数字孪生子系统504构建得到的相应的三维数据模型,或称之为数字孪生体,需要结合各适用场景所对应的子系统所处的运行阶段进行确定和展示。
44.基于上述资源数据库10以及数字化卫星生产制造系统50所展示的全流程业务,参见图6,对于数字化卫星生产制造系统50中的卫星设计研发子系统501、卫星生产制造子系统502、卫星遥控遥测子系统503以及卫星数字孪生子系统504来说,其设计过程可以包括:
45.s601:针对卫星设计研发子系统501,在整星选型设计阶段从整星模型库以及部件模型库中查询不到期望的整星模型或部件模型时,结合部件模型库、整星模型库、设计资源库、工艺资源库进行整星建模和/或部件建模,并在建模过程中更新部件模型库、整星模型库、设计资源库、工艺资源库中的资源数据,以及更新部件档案库和整星档案库中对应部件模型或整星模型的档案数据;
46.s602:针对卫星生产制造子系统502,基于工艺资源库进行生产任务分解并下发至对应的生产工位,各生产工位基于部件档案库和整星档案库执行生产领料以及生产装配;
47.s603:针对卫星生产制造子系统502,基于测试资源库进行成品测试,以对生产装
配质量进行把控;
48.s604:针对卫星遥控遥测子系统503,基于部件档案库、协议资源库以及测试资源库完成对所述目标卫星成品的整星出厂前的测试任务;
49.s605:针对卫星数字孪生子系统504,基于部件模型库和整星模型库生成三维数字模型,并根据协议资源库获取在轨卫星的运行数据并对在轨卫星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和展示。
50.对于图6所示的技术方案,结合图7所示的信息流走向示意图,具体来说:
51.卫星设计研发子系统501从项目需求出发,在整星选型时查询整星模型库中的资源数据;当整星模型库中没有满足项目需求的整星模型数据时,就需要进行整星协同建模,此时就需要部件模型库、整星模型库、设计资源库、工艺资源库提供数据支持,比如,针对整星进行协同建模过程中,其所包含的部件信息也需要进行部件选型,那么则会查询部件模型库;如果部件模型库中不存在所需的部件模型,那么就需要进行部件协同建模,此时同样也需要部件模型库、设计资源库、工艺资源库和协议资源库的支持以构建部件模型,并在构建完成部件模型后进而构建整星模型,在部件模型和整星模型建模的过程中,所涉及的资源库都会基于卫星设计研发子系统501的构建过程进行双向的迭代更新。此外,在部件模型及整星模型最终设计开发完成后,都会生成对应的部件信息和整星信息并存入对应的部件档案库和整星档案库。这两个档案库中的信息具有唯一的档案编号,从而保证其在整个系统中的唯一性。
52.卫星生产制造子系统502的生产任务分解需要工艺资源库的支持,而生产领料以及生产装配则需要部件档案库和整星档案库的支持。此外,在卫星生产制造子系统502中,成品测试需要测试资源库的支持。并且在成品测试过程中针对测试资源库进行双向的迭代更新。
53.卫星遥控遥测子系统503的所有功能都需要部件资源库、协议资源库的支持,地面上针对单机或整星的自动化批量测试还需要测试资源库的支持且测试资源库需要进行双向的迭代更新。
54.卫星数字孪生子系统504的所有功能都需要部件模型库、整星模型库和协议资源库的支持,从而实现数字孪生体及场景的构建以及仿真分析、监控状态监测等功能。
55.基于上述图6所示的设计过程以及图7所示的信息流走向,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四个子系统均需要以卫星资源数据库10为数据基础,这四个系统在全流程业务的进程中不仅会使用到资源数据库10中的资源数据,还会对数据库中相关的卫星资源数据进行迭代更新,由此不断地完善和扩充资源数据库10中的资源数据。而不断完善和扩充的卫星资源数据反过来也会帮助执行全流程业务的系统进行快速决策和运转,能够有效地缩短卫星的研发周期,提高卫星的生产效率。
56.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结合图7所示的数据库与各子系统之间的关联,可将卫星的生产、装配测试集成到一起,将多个模块协同统一工作,以部件模型库、部件档案库、整星模型库、整星档案库为依据,可实现卫星生产制造、测试环节全流程的打通以及智能化的流转。举例来说,以卫星生产制造子系统502进行的卫星装配生产环节为例,当组装过程中出现问题,比如某个卫星部件占用面积过大,组装不上去,装配中心负责反馈卫星这个部件的信息更新,可能添加垫片或者修改安装角度等参数信息,此时装配中心负责对部件信息的
更改,当部件信息更新后,部件模型库信息发生修改,此修改流程驱动着卫星遥控遥测子系统503,提示卫星遥控遥测子系统503此部件模型已修改,所有有关卫星的生产制造环节,会得到智能化的修改,实现智能装配和成品测试,智能化的实现整个流程的运转。
57.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结合图2至图4所示出的资源数据库10的组成及架构设计,可以看出,资源数据库10中较为重要的是部件模型库、部件档案库、整星模型库和整星档案库,而结合上述技术方案的阐述,部件档案库或整星档案库中的档案信息与部件模型库或整星模型库中的每个部件模型或者整星模型相对应,也就是说,资源数据库10中最为重要或者核心的数据库为部件模型库和整星模型库。进一步来说,由于整星模型由部件模型所组成,那么可以理解地,部件模型的重要性程度甚至要高于整星模型。
58.基于此,针对部件模型来说,传统的卫星部件模型库,只是罗列包含了所有部件模型的信息,很少有设计信息流的交互,以及部件模型库、部件模型档案库、和整星模型库和整星档案库之间的交互逻辑关系。本发明实施例期望在卫星从设计到生产制造、装配测试到最后在轨运行维护的全流程业务过程中,基于各个业务将各个数据库进行串联,在不同环节均可以对各个数据库之间的信息进行补充,不同数据库之间同样能够进行信息的交互获取同步,最终作为数字卫星设计生产一体化的核心依据。基于此,对于部件模型库的构建,就需要对部件模型信息进行处理,比如对部件信息进行抽象建模,因此,在一些示例中,部件模型库中的组件模型可以包括:协议模型、接口模型、结构模型和行为模型这四类模型类型。针对这些模型类型,构建部件模型库的过程可以包括:
59.对于协议模型来说,在卫星的部件模型中,不同的模型对应的协议信息不同,相同模型所对应的不同厂家的协议信息也不同,对于不同的协议信息,需要进行一个统一化的管理。基于不同的协议格式信息,考虑到兼容性以及扩展性等,对部件模型进行协议信息建模处理,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协议模型信息作为单机部件模型的一个属性,从而能够适配所有的不同型号、不同厂家的协议,与此同时,在协议模型的构建完成后,将协议信息和部件模型之间建立对应的绑定,便于后续测试环节。举例来说,对部件模型进行测试环节过程中,需要对协议进行发放时,直接查看部件模型的协议信息即可,也就是说,可以作为一个协议信息标识,提供给卫星测试环节的协议资源库,并从协议资源库中实现部件协议信息的同步,进而方便后期在遥测遥控阶段,以及在轨维护阶段,对部件模型的协议控制等,总体来说,就是将具体的部件协议信息和部件进行绑定,作为所有卫星设计生产环节的协议源头。
60.对于接口模型来说,可以通过对部件的接口模型进行抽象,设计了部件的接口模型,以实现部件之间、部件和整星之间的接口调用;此外,还可以预留出部件的接口模型信息,以使得在整星的设计以及分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当需要对模型进行接口的调用时,以及在各种库之间的打通时,通过预留接口模型,实现信息调用和同步。
61.对于结构模型来说,可以对部件的结构信息进行抽象建模,主要包含3d模型、零件图和整星装配图信息等,方便后期在各个环节过程中,比如卫星数字孪生子系统504,实现对部件的结构模型和信息的查看。
62.对于行为模型来说,可以对部件的行为进行抽象建模,记录部件模型的姿态行为参数,以方便后期动力学计算,从而计算出部件模型在整星运行阶段的具体姿态信息。
63.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整颗卫星是由多个部件模型组成,对于部件模型库的设计,不
仅要包含所有的部件模型信息,还可以将业务流程设计的信息流、各个库之间的打通,可高效快速的管理卫星的模型库,加快卫星的整体设计。
64.同时,值得注意的是,通过部件模型库信息,可生成对应的部件档案库,为后期卫星的生产装配和整星测试提供依据。
65.基于上述部件模型库的构建组成,在一些示例中,整星模型库同样可以进行建模分解,整星模型库中的组件模型可以包括:构成模型、行为模型、连接模型和特征模型,基于这些模型可统一化、数字化管理整星模型库,高效快速的打通卫星生产制造环节,基于整星模型库和档案信息,实现卫星设计、生产制造各个环节的打通。针对这些模型类型,构建过程可以包括:
66.对于构成模型来说,由于整星包含所有部件模型信息,整星是由多个部件模型组成,因此,在整星模型库中,将所包含的部件模型信息统一形成构成模型,作为整星的特征,方便后期卫星设计和生产制造过程中的使用,实现各个库环节的打通。
67.对于行为模型来说,由于每一个卫星的特征属性信息都不同,每颗星有自己特有的行为模型特征,这些特征将会作用卫星设计生产各个环节,不同卫星的姿态指标等也不尽相同,因此,可以将整星作为建模,抽象出行为模型特征。
68.对于连接模型来说,由于整星是由多个部件所组成,不同部件之间进行关联通信,或者整星通电电缆网连接各个模型等情况下,不同部件模型之间的连接,可以抽象出一个连接模型,实现卫星组成部件之间连接的统一建模管理等。
69.对于特征模型来说,由于不同卫星有不同的特征属性信息,将不同的特征信息抽象出来,进行建模,形成整星的特征模型信息,以便于后期的整星设计、生产制造等环节围绕着这些特征信息展开,实现不同卫星不同特征信息的统一化管理。
70.需要说明的是,整星模型库依赖于部件模型库,在整星设计过程中,根据选取的部件模型信息,生成部件模型库,并且在不同的卫星生产环节,由于丰富添加到整星模型库中的信息不同,因此还可以通过添加一些产品级信息和生产级信息,逐步完善整星库,同时生成数字化卫星的档案信息。
71.基于上述部件模型库和整形模型库的构建,在对部件模型和整星模型的数字化模型设计过程可以如图8所示,具体来说:
72.针对所述卫星设计研发子系统501,在部件选型/设计阶段,关于部件模型库的设计,首先依赖于部件的ids属性信息,具体包含机、热、电接口等信息参数,通过读取录入系统,可建立初步的针对模型的初步模型库信息,然后各个部门设计师根据具体的整星参数指标,通过卫星设计研发子系统501,在部件的选型阶段,可直接从已有的部件模型库中获取部件模型信息,如果所采用的部件模型在部件模型库中不存在,则可将新的部件添加到部件模型库中。设计师和供应链在此过程中,也会通过各个部门的计算参数信息,对一些部件模型的属性信息进行调整,调整的参数信息可作为部件级参数清单,丰富更新部件模型库,添加各自的建模信息。
73.以及,在整星设计阶段,各部门设计师会根据具体的部件参数信息,利用卫星设计研发子系统501,通过智能计算分析得出各分系统所选择的部件是否满足整星指标信息,然后进行部件的调整和信息迭代的过程,这个过程会生成部件的产品级参数清单作为部件模型的属性信息,并添加到部件模型库中,丰富更新部件模型库;同时,不同的卫星分系统之
间,比如结构、姿轨控、电系统等分系统对单机部件模型库进行协同操作,修改迭代等,最终确定部件的模型信息库。当针对这颗卫星的设计完毕之后,依赖此星的所需要的所有部件模型信息库,可生成此星的整星信息库,并在整星信息库中添加该卫星整星的所有属性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自身特有信息以及所采用的所有部件模型的信息等。另外,根据模型信息库生成部件档案库,指导卫星的生产部门,通过部件档案库的选取,获取部件的bom单,指导生产装配过程。
74.针对所述卫星设计研发子系统501,在工艺设计阶段,平台主任和装配测试中心,会对部件模型进行参数信息的补充,提供生产级参数清单,此过程中基于生产级参数清单,以及底层的工艺数据库和部件模型库之间底层的数据同步,将生产级参数清单补充丰富到部件模型库中的,也就是说在工艺设计阶段,依旧会对部件模型库进行补充和丰富添加等操作,在这个阶段,可以基本上确定部件模型库的最终版本,后期的卫星生产阶段则不会对部件模型库进行操作,同时依赖于部件模型库最终版本,结合生产级参数清单,可生成部件档案库,在后期的卫星生产准备阶段、装配测试阶段和在轨维护阶段,主要也是围绕着修改部件档案库和整星档案库来进行的。
75.针对所述卫星生产制造子系统502,在卫星的生产准备阶段,平台主任、工程师、供应链、装配测试中心和库房在整星的生产过程中,依旧可对部件模型的档案数据信息的补充,基于供应产品库、装备测试库等信息,通过底层库之间信息的同步,同步到部件档案库中,然后结合部件档案库信息,来更新整星档案库信息。
76.针对所述卫星生产制造子系统502,在卫星的装配测试阶段,依旧可针对在装配测试中的问题,对模型进行参数修改或者参数信息补充等,各个环节提供档案数据,将所有的参数信息补充到部件档案库中,同时也更新整星的档案库。
77.针对所述卫星遥控遥测子系统503,在卫星的在轨维护阶段,平台主任会对卫星的在轨信息进行更新,比如协议参数信息等,并将在轨参数信息补充到部件档案库中,同时更新整星档案库。
78.需要说明的是,部件档案库中选取的部件清单bom表,可作为bpm系统的输入基于前述技术方案所阐述的部件模型库和设计资源库、协议资源库、工艺资源库和测试资源库进行打通,指导卫星生产装配过程,数字化的流转,装配结束后,到最终的整星测试环节,实现数字化卫星的生产流转。
79.基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部件模型库和整星模型库之间实现了打通,并且结合整星模型库和整星档案库作为基础,实现各个卫星设计和生产制造各个环节的打通,甚至可以包括制造过程中所涉及的其他数据库,例如bpm-bom库、卫星软件配置项库、出入账库、供应链采购信息库、装配中心部件实体库和产线,以及测试中心的卫星测试系统库,实现所有库之间信息的打通。
80.可以理解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非作为独立的产品进行销售或使用,并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processor(处理器)执行本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
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81.因此,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数字化卫星的智能管理系统设计程序,所述数字化卫星的智能管理系统设计程序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数字化卫星的智能管理系统设计方法步骤。
82.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之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
83.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