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施工项目风险识别与评估方法

文档序号:33783676发布日期:2023-04-19 01:50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施工项目风险识别与评估方法

本发明涉及风险识别,具体为一种施工项目风险识别与评估方法。


背景技术:

1、全套管全回转钻机是一种新型、环保、高效的钻进技术,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回转装置边回转套管边压入,同时利用冲抓斗挖掘取土,直至套管下沉至桩端持力层为止,近年来已得到了广泛应用。

2、为提高全套管全回转钻进效率,解决旋挖钻机与全回转钻机组合施工存在的作业面高差问题,现场多采用以下三种作业方式:1.填土垫高旋挖钻机作业面;2.降低全回转结机位置;3.自制临时平台。

3、针对上述问题,现有的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作业平台,解决了旋挖钻机和全套管全回转钻机的工作面存在较大高差,影响旋挖机操作的问题,经各种作业条件工况的实际使用,达到安全、稳定、经济的效果。

4、但实际施工项目面临着诸多内外部风险,有效地评估施工项目风险是进行风险应对和监控的基础。为此,许多学者进行了评估工程项目风险的研究,如赵辉等基于pca-shapley值对地铁盾构施工风险进行了灰色聚类评价;高尔新等运用cim模型对地铁施工安全风险进行了分析评价管理;陆莹等采用bim与数据库技术并运用包含相对量化指标的改进lec方法实现地铁施工活动的安全风险定量计算、动态监测与综合分析;马海洋等将贝叶斯网络bn运用到深基坑承压水风险分析,实现了承压水风险事故的事前分析和施工全过程的动态风险评价。

5、当前的施工项目风险评估方法主要集中在对风险重要度的评价上,却均忽视了施工项目本身也会影响风险的重要度,即由于施工项目的复杂性和工作包wp之间的依赖关系,风险会在存在依赖关系的wp之间进行传播,从而对风险的重要度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施工项目风险识别与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施工项目流程对施工过程进行分解,构建工作分解结构wbs;

3、根据问卷调查法和专家打分法,对施工技术过程的风险进行分类,构建风险分解结构rbs;

4、耦合wbs和rbs,以wbs下层工作包为列,以rbs下层风险为行,构建wbs-rbs风险辨识矩阵;

5、对wbs-rbs风险辨识矩阵按行与列求和,得到施工过程工作包中每种风险的大小;

6、定义施工项目工作包wp之间的资源依赖度d,其中wp之间的依赖关系包括人员依赖、物资依赖和交付物依赖;

7、根据问卷调查法和专家打分法,结合工作包wp之间的资源依赖度d,构建依赖结构矩阵dsm;

8、根据依赖结构矩阵dsm,得到针对某风险事件或者是某工作包wp的风险路径传播图。

9、进一步的,在根据施工项目流程对施工过程进行分解前,定义工程项目风险量r为:

10、r=f(p,l)=pl;

11、式中,p表示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l表示风险事件发生造成的影响大小。本发明将p的取值范围定为[0,1],将l的取值范围定为[0,10],因此r的取值范围为[0,10]。

12、进一步的,所述构建工作分解结构wbs,具体包括:

13、准备工作w1,包括场地平整或硬底化处理w11、现场设备位置标识w12和定位操作平台w13;

14、组装w2,包括现场专人指挥w21、平台吊装w22、螺栓拧紧w23和进行对称操作w24;

15、旋挖钻机平台就位w3,包括坡道端头沙土压实w31、专人指挥旋挖钻机行驶w32和旋挖钻机就位对中w33;

16、旋挖钻机钻进w4,包括试钻进w41、定期检查平台状况w42和进行钻进w43;

17、旋挖钻机撤平台w5,包括专人现场指挥w51、与操作司机保持联络w52和旋挖钻机匀速缓慢撤平台w53;

18、移位w6,包括复核吊车起吊能力w61、采用多点起吊w62和吊运平台至下一桩位w63。

19、进一步的,所述构建风险分解结构rbs,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20、成立风险评估小组,搜集有关资料,例如地勘报告、设计图纸、施工组织设计,整理国内外有关项目的公开文献、工程事故说明;

21、根据桩基础施工流程对项目进行工作结构分解wbs,按照风险来源进行结构风险分解rbs,对分解结果进行耦合,分析风险源存在的可能性,做“0/1”判断;

22、实地调研和寄发调查表,对多位设计、施工及科研的专家进行访问咨询,获取风险源修正、增补意见,并获取风险发生概率、风险损失等级意见;

23、根据专家意见对工作分解或风险分解做必要调整,确认桩基础施工过程中潜在的风险源;

24、对超大型桩基础施工的工作结构分解按桩基础施工流程,由先到后、由粗至细逐级进行;

25、参考rbs模型构建的关键点,将施工过程进行风险结构分解时,考虑桩基础在施工阶段面临的潜在风险,包括在工程设计与组织阶段可能存在的风险遗留,最终根据得分排名从25个风险源中得到前10个风险源,将风险分为3类初级风险:管理风险源r1、技术风险源r2、环境风险源r3;

26、对各类风险分项逐级分解,从而将风险因素完全覆盖;其中r1分解为2项,r2分解为5项,r3分解为3项,且r1,r2属于内部风险源,r3属于外部风险源。

27、进一步的,管理风险源r1包括施工管理混乱r11和违章作业r12;

28、技术风险源r2包括勘察指标误差过大r21、设计参数选择不当r22、设计对周边建筑的影响考虑不周r23、施工设备使用不当r24和施工不规范r25;

29、环境风险源r3包括恶劣天气r31、不良地质或障碍物r32和不可抗力风险r33。

30、进一步的,所述得到施工过程工作包中每种风险的大小,具体包括:

31、施工技术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旋挖钻机钻进工作和旋挖钻机平台就位工作存在的风险较大,在准备和组装阶段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32、施工技术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所面临的的风险从大到小依次为技术风险、管理风险、环境风险。

33、进一步的,所述定义施工项目工作包wp之间的资源依赖度d,具体包括:

34、wp之间的依赖关系主要指不同wp之间存在的资源依赖,包括人员依赖、物资依赖和交付物依赖;其中人员依赖是指wp之间需要共享相关人员的程度;物资依赖是指wp之间需要共享原材料、场地等物资的程度;交付物依赖是指一个wp的实施需要用到另一个wp的交付物的程度;

35、将wp之间的依赖度d定义为:

36、d=f(c,m,e)=α1c+α2m+α3e;

37、式中,c表示wp之间对人员的依赖度,m表示wp之间对物资的依赖度,e表示wp之间对交付物的依赖度,c,m,e的取值范围均为[0,1],α1,α2,α3为权重,且α1+α2+α3=1。

38、进一步的,所述定义施工项目工作包wp之间的资源依赖度d,还包括:

39、根据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再次定义wp之间的依赖度d:

40、d=f(c,m,e)=α1c+α2m+α3e;

41、式中:c为人员之间的共享程度,m为施工流程依赖程度,e为上一步完成情况的依赖程度;c,m,e的取值范围均为[0,1],α1,α2,α3为权重。

42、进一步的,所述根据依赖结构矩阵dsm,得到针对某风险事件或者是某工作包wp的风险路径传播图,具体包括:

43、根据依赖结构矩阵dsm可以看出,后一个环节对前一个环节的依赖程度较高,施工过程的很多环节对隔了一个或几个的关键环节依然有依赖性。

4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施工项目风险识别与评估方法,其有益效果是:

45、为追踪被传播的过程施工项目风险,本发明引入依赖结构矩阵dsm来描述工作分解结构中wp之间的依赖关系,对风险传播路径加以分析,并将dsm与风险识别wbs-rbs矩阵结合运用,提出了计算项目综合风险值的算法,实现了对项目风险的综合评估。本发明为类似施工技术的风险识别与评估提供了新方法。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