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滤光条、触摸边框组件及交互智能平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49721发布日期:2022-09-17 02:56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滤光条、触摸边框组件及交互智能平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滤光条、触摸边框组件及交互智能平板。


背景技术:

2.触摸屏又称为“触控屏”、“触控面板”,是一种可接收触头等输入讯号的感应式液晶显示装置,当接触了屏幕上的图形按钮时,屏幕上的触觉反馈系统可根据预先编程的程式驱动各种连结装置。
3.现有触摸屏显示设备面框结构通常由边框组件、玻璃压块、玻璃面板组成,边框组件又由滤光条和触摸框、金属边框组成。玻璃压块通过螺钉锁附在边框上,其中,玻璃面板与边框组件及玻璃压块之间还需设置缓冲泡棉,避免玻璃面板划伤或受外力作用爆开,由于玻璃面板的前后侧面以及外侧面均需配置有缓冲泡棉,所涉及的缓冲泡棉较多,物料种类较多,增加了物料管控难度,并且,泡棉需要额外贴附在相应的构件上,过程相对繁琐,也影响了产品的组装效率,不便于拆装。
4.后来,有方案通过一体化滤光条,对玻璃面板的前后侧面以及外侧面进行包绕,通过滤光条的固定结构直接对玻璃面板进行约束,但是,在该种结构的滤光条情况下,玻璃面板仅能从滤光条的内侧装入滤光条及边框组件,这种组装方式下,每一条边框均需单独与玻璃进行装配,让边框与边框之间在分别与玻璃面板进行装配后需作进一步定位调整,其调整难度较大,也导致整体组装效率偏低。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滤光条、触摸边框组件及交互智能平板,解决了现有触摸屏显示设备中,玻璃面板装固定部件多、装配难度大及装配过程繁琐的问题。
6.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滤光条,包括:
7.第一限位部;
8.第二限位部,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部的邻侧,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形成供玻璃面板抵靠的限位空间,所述第一限位部用于抵贴所述玻璃面板的前侧面,所述第二限位部用于抵贴所述玻璃面板的外侧面;
9.所述滤光条的后侧形成有连通所述限位空间的安装避位缺口,以供所述玻璃面板可由所述滤光条的后侧装入所述限位空间。
10.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触摸边框组件,包括:
11.边框,其中空形成安装腔,所述边框一侧开设有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腔口;所述安装腔提供收发器安装空间;
12.如上所述的滤光条,安装于所述腔口;
13.玻璃支架,其第一端与所述边框可拆连接,第二端朝所述滤光条方向延伸至所述
安装避位缺口,所述玻璃支架的第二端形成有与所述第一限位部相对的第三限位部,所述第三限位部用于抵贴所述玻璃面板的后侧面;
14.所述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以及所述第三限位部之间围绕所述限位空间形成安装槽。
15.第三方面,提供一种交互智能平板,包括:
16.如上所述的触摸边框组件,所述安装腔内安装有收发器,所述收发器朝向所述腔口设置;
17.所述边框包括有多条;
18.玻璃面板,多条所述边框依次连接环绕设置于所述玻璃面板的周部,且所述玻璃面板的周部设置在对应的所述安装槽中。
1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滤光条的后侧形成有连通限位空间的安装避位缺口,在应用于触摸边框组件及触摸显示屏的状态下,玻璃面板可由滤光条的后侧装入并与滤光条配合,再将玻璃支架安装于边框,通过滤光条直接对玻璃面板的前以及外侧进行限位固定,通过玻璃支架对玻璃面板的后侧配合滤光条将玻璃面板约束在安装槽中,从而减少了原有用于固定玻璃面板前侧及外侧的固定部件,也减少了缓冲泡棉的使用,降低物料管控难度,也降低了整机成本。
20.并且,玻璃面板从滤光条的后侧装入边框组件,能够让边框在相互连接,完成定位调节后再装入玻璃面板,与玻璃面板装配后无需再作进一步定位调节,从而简化组装工艺,降低了显示屏的装配难度,也提高了组装效率。
附图说明
21.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交互智能平板整体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滤光条截面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边框截面结构示意图。
25.图中:10、滤光条;11、第一限位部;111、第一限位面;12、第二限位部;121、第二限位面;122、第二卡接槽;123、限位筋;13、安装避位缺口;14、透光部;141、第一卡接凸筋;20、边框;21、安装腔;22、腔口;23、第一板部;231、第一卡接槽;232、第一板筋;233、第二板筋;24、第二板部;241、第二卡接凸筋;25、避位空间;30、玻璃支架;31、第三限位部;311、第三限位面;40、玻璃面板;50、收发器。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
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8.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29.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滤光条10,旨意在于通过改变滤光条10结构,减少触摸边框组件及交互智能平板中,固定玻璃面板40的部件数量,及简化组件及显示屏的装配难度。
30.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对于触摸边框组件以及交互智能平板而言,在触摸显示屏完成装配的情况下,靠近玻璃面板40的中心的方向为各部件的内侧,即为附图中箭头所指示的“内”的方向,远离玻璃面板40的中心的方向为各部件的外侧,即为附图中箭头所指示的“外”的方向;该交互智能平板在用户使用状态下,玻璃面板40朝向用户的一侧为各部件的前侧,即为附图中箭头所指示的“前”的方向,玻璃面板40背离用户的一侧为各部件的后侧,即为附图中箭头所指示的“后”的方向。
31.本实施方式中的交互智能平板可作为会议平板、智慧黑板、商显等需具备触控功能的显示设备,本实施方式的交互智能平板以交互平板为例,交互平板可以通过触控技术对显示在显示屏上的内容进行操作和实现人机交互操作,其集成了投影机、白板、幕布、音响、电视机以及视频会议终端等一种或多种功能。在实际应用中,交互平板的硬件部分由触控膜组、显示模组和智能处理系统等部分所构成,由整体结构件结合到一起,同时也由专用的软件系统作为支撑,其中显示模组与触控膜组配合实现显示及触控功能。用户可通过手指或触控笔对显示屏进行触控操作,智能处理系统根据用户输入的触控操作生成书写笔迹并显示在显示屏中,或根据用户输入的触控操作生成控制操作以处理显示屏中的显示内容。
32.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滤光条10包括第一限位部11以及第二限位部12,第一限位部11与第二限位部12与滤光条10一体成型,具体的,第一限位部11、第二限位部12均与滤光条10一体成型,滤光条10材料可为pc(polycarbonate)或pmma(polymethylmethacrylate),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通过挤压成型的方式形成条状结构。第二限位部12与第一限位部11相邻设置,第二限位部12位于第一限位部11的邻侧且两者之间形成一定的夹角,让第一限位部11与第二限位部12之间形成供玻璃面板40抵靠的限位空间,可以理解的,第一限位部11与第二限位部12之间的夹角可以为90
°
,在其应用于触摸边框组件、交互智能平板的状态下,玻璃面板40各侧表面的结构与第一限位部11和第二限位部12之间的结构相匹配,第一限位部11用于抵贴玻璃面板40的前侧面,第二限位部12用于抵贴玻璃面板40的外侧面,在第一限位部11与第二限位部12之间夹角为90
°
的情况下,玻璃面板40的前侧表面与外侧表面夹角为与之匹配的90
°
。当然,由于滤光条10本身材料硬度较玻璃面板40而言低,因此,也存在第一限位部11与第二限位部12之间的夹角,不同于玻璃面
板40前侧表面与外侧表面夹角的情况。
33.为了解决装配难度大的问题,滤光条10的后侧形成有连通限位空间的安装避位缺口13,避位缺口能够为玻璃面板40提供可由滤光条10的后侧进行装配的空间,在滤光条10应用于触摸边框20及交互智能平板的情况下,玻璃面板40可从边框组件及显示屏的后侧装入限位空间中,并抵靠于滤光条10。
34.由于本实施方式中的滤光条10材质较玻璃面板40而言更软,因此,滤光条10在装配状态下可以为玻璃面板40提供缓冲,相比通过边框或与边框连接的零部件对玻璃面板进行限位固定的方案而言,本实施方式减少了零部件,以及边框20、固定部件与玻璃面板之间的缓冲泡棉的使用,减少了触摸边框组件、交互智能平板中的零部件种类,降低缓冲泡棉物料管控的难度,进而降低了整机成本。
35.如图1-图3所示,基于上述的滤光条10结构,本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应用上述滤光条10的触摸边框组件,该触摸边框组件包括边框20,边框20可以为条状结构,其中空形成安装腔21,在边框20一侧开设有连通安装腔21与外部环境的腔口22,安装腔21提供收发器50安装空间,腔口22提供收发器50出射或接收的空间,收发器50可以为信号发射器、信号接收器或信号收发一体的装置。
36.本实施例的触摸边框组件中,边框20可以为钣金结构或型材结构,钣金结构的边框20可通过辊压或折弯成型,而型材结构的边框20可通过挤压成型。本实施例中以型材边框20结构为例,滤光条10安装于腔口22,在边框20上可拆式安装有玻璃支架30,具体的,在交互智能平板的装配过程中,玻璃支架30在玻璃面板40装入限位空间后方可安装于边框20。本实施方式中的玻璃支架30可以为钣金件,玻璃支架30的第一端可拆连接于边框20的后侧,玻璃支架30的第二端在弯折后朝滤光条10方向延伸至安装避位缺口13并形成有与第一限位部11相对的第三限位部31,在限位空间装配有玻璃面板40的状态下,第三限位部31用于抵贴玻璃面板40的后侧面。在玻璃支架30装配于边框20后,上述的第一限位部11、第二限位部12以及第三限位部31之间围绕限位空间形成安装槽,将玻璃面板40的边缘抵压限制在该限位槽中,在该限位槽的内侧形成有供玻璃面板40向内延伸的口部,避免滤光条10、玻璃支架30对玻璃面板40造成干涉。
37.如图3所示,进一步,边框20位于滤光条10的后侧形成有避位空间25,在边框20的竖直方向上,避位空间25与第一限位部11相重合,供玻璃面板40由边框20的后侧经避位空间25装入限位空间,在玻璃支架30安装于边框20的情况下,第三限位部31覆盖避位空间25,这样,能够提高第三限位部31与玻璃面板40之间的接触面积,使玻璃支架30装配状态下在触摸边框组件内保持结构稳定性。
38.上述实施方式通过玻璃支架30配合滤光条10对玻璃面板40进行约束固定,相比仅通过滤光条对玻璃面板进行限位固定的方案而言,本实施方式的玻璃面板40可在边框20的后侧装入限位空间,通过第一限位部11与第二限位部12对玻璃面板40的前侧面及外侧面进行限位,再将玻璃支架30安装于边框20,通过第三限位部31将玻璃面板40的前后两侧面抵紧。由于滤光条10与边框20在交互智能平板的装配过程中是预先安装好的,上述结构能够避免玻璃面板40需要从滤光条10的内侧朝其外侧方向装入滤光条10当中的情况,简化了玻璃面板40及边框组件的装配过程,也避免了玻璃侧装而导致的玻璃面板40边缘划伤的问题。
39.可以理解的是,滤光条10还包括透光部14,透光部14与第二限位部12分置于第一限位部11的前后两侧,透光部14用于透过收发器50发出的光线,使安装腔21装配有收发器50时,信号发射器所出射的光线能够透过透光部14射向其对侧的信号接收器中,或使对侧的信号发射器所出射的光线能够透过透光部14进入安装腔21中。
40.进一步的,本实施方式为了避免屏幕边框20存在漏光的情况,可以将第一限位部11、第二限位部12中的至少一个设为遮光部,遮光部用于阻碍光线穿过,其可采用透光率低的材料制成第一限位部11、第二限位部12的至少一个,或在第一限位部11、第二限位部12的至少一个表面涂覆透光率低的涂料,从而防止交互智能平板内部的背光模组中的光源发出的光从滤光条10、滤光条10与玻璃面板40之间的间隙、以及玻璃面板40的边缘部位穿过,避免光源的光线由触摸边框组件的缝隙漏出,提升背光光源的光利用率,保证交互智能平板的显示效果。
41.第一限位部11的后侧面为第一限位面111,第二限位部12的内侧面为第二限位面121,第一限位面111与第二限位面121相邻设置且可以为相连的两个表面,在玻璃支架30安装于边框20的情况下,第三限位部31的前侧面为第三限位面311,第三限位面311与第二限位面121相邻设置,且相对于第一限位面111设置,安装槽由第一限位面111、第二限位面121以及第三限位面311所形成,本实施例中,为了确保玻璃面板40在安装槽中的稳定安装,位于玻璃面板40前后两侧面的第一限位面111及第三限位面311为两个相互平行的平面,第二限位面121可以分别与第一限位面111、第三限位面311相互垂直,以提高各限位面与玻璃面板40之间的接触面积。
42.本实施方式中,透光部14设置于第一限位部11背离第一限位面111的一侧并抵接于边框20,透光部14的一端与第一限位部11的内侧连接,透光部14的另一端朝腔口22的一侧延伸并抵接于腔口22一侧;第二限位部12背离第二限位面121的一侧的表面抵接于边框20,第二限位部12一端与第一限位部11的外侧连接,并朝边框20的后侧方向延伸,在安装槽内装配有玻璃面板40的情况下,玻璃面板40的外侧面抵于第二限位面121,从而将第二限位部12背离第二限位面121的一侧抵于边框20,且第二限位部12抵于腔口22另一侧的边框20表面,从而让滤光条10覆盖于整个腔口22。
43.本实施例的边框20包括第一板部23以及第二板部24,第一板部23与第二板部24一端配合形成安装腔21,第一板部23的端部与第二板部24的端部之间间隔形成腔口22。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板部23靠近腔口22的一端设置在触摸边框组件及交互智能平板的前侧,具体位于滤光条10的前侧并与透光部14相抵接,第二板部24靠近腔口22的一端设置在滤光条10的后侧,与第二限位部12抵接,进一步,第一板部23与第二板部24分别位于腔口22的两侧相互垂直。
44.进一步,透光部14与第一板部23之间设置有可卡扣配合的第一卡接凸筋141以及第一卡接槽231;在第一卡接凸筋141设置在透光部14的情况下,第一卡接槽231设置在第一板部23;在第一卡接槽231设置在透光部14的情况下,第一卡接凸筋141设置在第一板部23;
45.第二限位部12与第二板部24之间设置有可卡扣配合的第二卡接凸筋241以及第二卡接槽122;在第二卡接凸筋241设置在第二限位部12的情况下,第二卡接槽122设置在第二板部24;第二卡接槽122设置在第二限位部12的情况下,第二卡接凸筋241设置在第二板部24。
46.如图所示,本实施方式采用第一卡接凸筋141设置在透光部14,第一卡接槽231设置在第一板部23,二卡接槽设置在第二限位部12,第二卡接凸筋241设置在第二板部24的方案。
47.第一板部23上间隔设置有第一板筋232及第二板筋233,第一板筋232及第二板筋233之间形成第一卡接槽231,第一板筋232相对于第二板筋233靠近设置于边框20的内侧,第一板筋232的延伸长度小于第二板筋233的延伸长度,这样,靠近边框20内侧的第一板筋232能够为第一卡接凸筋141提供一定能够卡入或脱离第一卡接槽231的避位空间25,而第二板筋233与第一板筋232又能够确保第一卡接凸筋141在卡入第二卡接槽122内后保持稳定的状态。
48.第二限位部12背离第二限位面121的一侧凸出设置有限位筋123,限位筋123与第二限位面121之间形成第二卡接槽122,限位筋123的延伸长度小于第二限位部12的延伸长度。
49.在滤光条10的装配过程中,先将第二卡接槽122卡入第二卡接凸筋241内,随后,滤光条10以第一卡接槽231与第二卡接凸筋241之间为旋转轴线,绕第二卡接凸筋241转动至透光部14靠近第一板部23的位置上,再将第一卡接凸筋141卡入第二卡接槽122中。由于限位筋123的长度较第二限位部12短,因此,在滤光条10转动过程中,能够减少限位筋123与第二板部24之间的干涉,便于滤光条10的装配。
50.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在第一卡接槽231设置在透光部14,第一卡接凸筋141设置在第一板部23,第二卡接凸筋241设置在第二限位部12,第二卡接槽122设置在第二板部24的情况下,可通过先将透光部14安装于第一板部23,随后让第二限位部12装配于第二板部24的安装方式进行装配。
51.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在透光部14与第二限位部12分别设置第一卡接槽231、第二卡接槽122,第一板部23与第二板部24分别设置第一卡接凸筋141、第二卡接凸筋241,或透光部14与第二限位部12分别设置第一卡接凸筋141、第二卡接凸筋241,第一板部23与第二板部24分别设置第一卡接槽231、第二卡接槽122的情况下,滤光条10可采用沿边框20长度方向滑插配合的方式进行拆装。
52.本实施方式中的交互智能平板包括上述的触摸边框组件,安装腔21内安装有收发器50,收发器50朝向腔口22设置。边框20包括有多条,在显示屏装配过程中,边框20数量对应玻璃面板40的边缘数量,并分别与玻璃面板40边缘长度及结构相配合,各边框20依次连接围合形成有供玻璃面板40安装的装配空间。
53.随后,玻璃面板40从边框20的后侧经避位空间25放置于滤光条10的后侧,玻璃面板40的前侧面与第一限位面111抵贴,玻璃面板40的外侧面与第二限位面121抵贴,随后,玻璃支架30在第三限位面311贴附缓冲泡棉后,安装于边框20后侧,使第三限位面311通过缓冲泡棉与玻璃面板40的后侧面抵贴,达到约束玻璃面板40的效果,最终,玻璃面板40的周部对应设置在各边框20的安装槽中。
54.相比直接采用滤光条对玻璃面板进行约束,各边框需要分别装配在玻璃面板对应的边缘上,随后再进行边框的连接和调整的方案而言,本实施方式可先将各边框20依次相连,并作定位调节后,方可装入玻璃面板40,在装入玻璃面板40后无需进行二次的调节,大大简化了整机装配过程,降低了整机的装配难度。
55.因此,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不仅解决了触摸边框组件零部件种类多,缓冲泡棉管控难度大的问题,同时还解决了其装配难度大的技术问题。
56.于本文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57.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58.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59.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