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RFID地理标记标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74688发布日期:2023-02-04 03:17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RFID地理标记标签的制作方法
一种rfid地理标记标签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属于标签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rfid地理标记标签。


背景技术:

2.rfid标签为电子标签,又称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电子标签与阅读器之间通过耦合元件实现射频信号的空间耦合,在耦合通道内,根据时序关系,实现能量的传递和数据交换,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在生活当中在更多方面都要求简便快速的方法,电子标签就应运而生了,如今电子标签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了现代人日常生活当中,现有的rfid地理标签结构设计单一,一般是一次性使用,且难以重复使用,进而造成材料的浪费,在使用过程中也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损坏,且适用性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rfid地理标记标签,解决了现有的rfid地理标签结构设计单一,一般是一次性使用,且难以重复使用,进而造成材料的浪费,在使用过程中也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损坏,且适用性较低的问题。
5.(二)技术方案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rfid地理标记标签,包括地理标签,所述地理标签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芯片,所述地理标签的背面分别与两个导板的正面固定连接,两个导板的内壁分别与两个导杆的外表面相互卡接,两个导杆的外表面分别与两个弹簧托盘的内壁固定连接,两个弹簧托盘相对面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导板的相远离的一面相互搭接,两个导杆相远离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推板的相对面固定连接,两个推板的背面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卡板。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地理标签的正面与透明防护膜背面固定连接,所述透明防护膜设置为橡胶膜。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地理标签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安装耳,四个安装耳的正面均开设有螺纹槽。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地理标签的背面分别与两个限位板的正面固定连接,两个限位板的内壁分别与两个导杆的外表面相互卡接,两个限位板的相对面分别与两个弹簧托盘相远离的一端相互搭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地理标签的背面与固定板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粘贴板。
11.(三)有益效果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3.1、该rfid地理标记标签,通过设置推板、卡板、导杆和弹簧托盘,操作人员同时按
动两个推板,使得推板同时带动两个导杆向中间靠拢,而两个导杆将在地理标签后方的导板内部活动,与此同时,导杆上方的弹簧托盘将与导板搭接,当推板移动到一定位置后,卡板也会同时移动,当卡板的位置与待安装空槽对接时,操作人员将该标签向待安装空槽内部推动,随后操作人员松开推动推板,而推板和导杆在导板和弹簧托盘的推动下开设复位,当移动到一定位置后,弹簧托板将会被限位板挡住,而卡板也将进入待安装空槽内部,最终对该标签进行固定,方便了该标签进行固定,也使得该标签可重复使用,从而有效的减少了材料浪费的可能,同时也可在使用过程中对该标签进行防护,进而提高了该标签的适用性。
14.2、该rfid地理标记标签,通过设置地理标签、安装耳和固定板,在对该标记进行安装的过程中,地理标签背面固定板上方的粘贴板将对该标签进行固定,同时,操作人员也可通过安装耳对该标签进行悬挂,方便了对该标签进行快速安装,从而提高了该标签的稳定性,同时更加方便对该标签进行悬挂,使得该标签可适用于各种环境,从而提高了该标签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地理标签立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地理标签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限位板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地理标签、2透明防护膜、3安装耳、4导板、5导杆、6弹簧托盘、7推板、8卡板、9限位板、10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21.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rfid地理标记标签,包括地理标签1,地理标签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芯片,地理标签1的背面分别与两个导板4的正面固定连接,两个导板4的内壁分别与两个导杆5的外表面相互卡接,两个导杆5的外表面分别与两个弹簧托盘6的内壁固定连接,两个弹簧托盘6相对面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导板4的相远离的一面相互搭接,两个导杆5相远离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推板7的相对面固定连接,两个推板7的背面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卡板8,方便了该标签进行固定,也使得该标签可重复使用,从而有效的减少了材料浪费的可能,同时也可在使用过程中对该标签进行防护,进而提高了该标签的适用性。
22.具体的,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地理标签1的正面与透明防护膜2背面固定连接,透明防护膜2设置为橡胶膜,通过设置透明防护膜2,方便了对该标签进行防护,从而提高了该标签的安全性,地理标签1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安装耳3,四个安装耳3的正面均开设有螺纹槽,通过设置安装耳3,更加方便对该标签进行悬挂,使得该标签可适用于各种环境,从而提高了该标签的灵活性。
23.具体的,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地理标签1的背面分别与两个限位板9的正面固定连接,两个限位板9的内壁分别与两个导杆5的外表面相互卡接,两个限位板9的相对面分别与两个弹簧托盘6相远离的一端相互搭接,通过设置限位板9,方便了对弹簧托盘6进行限
位,进而方便了对卡板8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提高了卡板8的灵活性,地理标签1的背面与固定板10的正面固定连接,固定板10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粘贴板,通过设置固定板10,方便了对该标签进行快速安装,从而提高了该标签的稳定性。
2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25.使用前,操作人员同时按动两个推板7,使得推板7同时带动两个导杆5向中间靠拢,而两个导杆5将在地理标签1后方的导板4内部活动,与此同时,导杆5上方的弹簧托盘6将与导板4搭接,当推板7移动到一定位置后,卡板8也会同时移动,当卡板8的位置与待安装空槽对接时,操作人员将该标签向待安装空槽内部推动,随后操作人员松开推动推板7,而推板7和导杆5在导板4和弹簧托盘6的推动下开设复位,当移动到一定位置后,弹簧托板将会被限位板9挡住,而卡板8也将进入待安装空槽内部,最终对该标签进行固定,在对该标记进行安装的过程中,地理标签1背面固定板10上方的粘贴板将对该标签进行固定,同时,操作人员也可通过安装耳3对该标签进行悬挂。
2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7.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