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校园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16583发布日期:2023-02-01 02:57阅读:46来源:国知局
智能校园卡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校园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智能校园卡。


背景技术:

2.智能校园卡也被称为校园一卡通,是基于智能卡物联网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的数字化理念融合于校园管理进行的统一身份认证、人事、学工等mis应用系统的应用解决方案。
3.我国公开专利:cn113222077a,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安全智能校园卡,包括gps定位模块、射频识别模块、个人信息二维码标签、电子标签,以及与校园卡配合的手机app、校园服务器,gps定位模块用于给校园卡提供定位功能,方便遗失后找寻,射频识别模块用于校园卡的刷卡识别,个人信息二维码标签用于记录拥有者的一些简单个人信息,方便被他人寻到后归还失主,电子标签用于登入校园服务器,录入使用者详细数据。通过使用本发明设计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安全智能校园卡,可以在校园卡遗失后快速找回,有效防止财产损失,同时使用该校园卡还可以保证快速用餐,方便快捷。
4.基于上述专利的检索,以及结合现有技术的智能校园卡在实际使用时的情况,我们发现智能校园卡还存在以下不足:
5.现有的智能校园卡其表面通常印刷有用户的相关信息,由于智能校园卡在日常使用时会受到摩擦或刮痕,长时间下来校园卡上印刷的信息会因为刮擦出现模糊甚至缺失的情况,一方面影响了智能校园卡的美观,另一方面智能校园卡在后续如出现遗失时难以及时的寻找到失主,不利于智能校园卡的管理。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智能校园卡,该设计方案具备避免个人信息出现刮擦磨损,保护了个人信息的完整性的优点。
7.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校园卡,包括外壳与密封座,所述外壳的顶部一体成型有第一视窗和第二视窗;所述密封座的顶部且对应第一视窗和第二视窗的位置处分别一体成型有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的顶部胶合固定有个人信息展示片,所述第二连接座的顶部胶合固定有安装片。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密封座的顶部且靠近边缘的位置处呈矩形固定有一定位片,所述密封座的顶部且位于定位片外侧的位置处均匀开设有卡槽。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的底部且与卡槽的位置对应处均匀固定有卡齿,所述卡齿与卡槽适配,所述密封座通过卡槽与外壳的卡齿胶合固定在一起。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的底部且位于第一视窗和第二视窗底部的位置处均开设有内凹槽,所述外壳的底部且与定位片位置对应处还开设有与之适配的定位槽。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当所述密封座胶合固定在外壳的底部时,定位片定位卡合在定位槽中、所述第一连接座与个人信息展示片置于第一视窗底部的内凹槽中、
所述第二连接座与安装片置于第二视窗。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片包括有封装在其内部智能芯片和天线。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4.1、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校园卡主要由外壳以及密封座组成,可实现将显示用户信息的个人信息展示片置于外壳的内部,并透过第一视窗方便用户的观察,能够利用第一视窗对个人信息的显示以及保护,避免了外界物品接触到个人信息展示片,从而避免了个人信息出现模糊或者缺失的情况,能够有利于整张校园卡的持续使用,方便了管理。
15.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智能校园卡设计成多个单独的结构,且结构间使用胶合固定的形式连接,可在后续有需要时选择对某一结构进行更换,如更换个人信息展示片或者更换安装片,从而实现对智能校园卡的回收利用,降低了资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16.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视窗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视窗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卡齿与卡槽的对接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外壳;2、密封座;201、定位片;202、第一连接座;203、第二连接座;3、第一视窗;4、第二视窗;5、个人信息展示片;6、安装片;7、卡齿;8、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将以图示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物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物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物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示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示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24.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25.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校园卡,包括外壳1与密封座2,外壳1的顶部一体成型有第一视窗3和第二视窗4,为了方便透过视窗观察到外壳1内部的情况,第一视窗3和第二视窗4可采用钢化玻璃或者透明塑料制成;密封座2的顶部且对应第一视窗3和第二视窗4的位置处分别一体成型有第一连接座202和第二连接座203,第一连接座202的顶部胶合
固定有个人信息展示片5,第二连接座203的顶部胶合固定有安装片6,为了方便后续个人信息展示片5以及安装片6的拆装,可使用热熔胶进行胶合固定,第一连接座202和第二连接座203分别连接个人信息展示片5和安装片6,能够对个人信息展示片5和安装片6起到稳定承托的作用,并且起到较好的限位效果,安装片6包括有封装在其内部智能芯片和天线。
26.在本实施例中,密封座2的顶部且靠近边缘的位置处呈矩形固定有一定位片201,密封座2的顶部且位于定位片201外侧的位置处均匀开设有卡槽8;外壳1的底部且与卡槽8的位置对应处均匀固定有卡齿7,卡齿7与卡槽8适配,密封座2通过卡槽8与外壳1的卡齿7胶合固定在一起;为了方便密封座2与外壳1的合并和拆开,可使用热熔胶进行胶合固定。
27.具体的,通过定位片201,能够实现与外壳1的平整对接,配合卡齿7与卡槽8的形成的凸起和凹陷结构,能够增大对接面积,实现更好的胶合固定。
28.在本实施例中,外壳1的底部且位于第一视窗3和第二视窗4底部的位置处均开设有内凹槽,外壳1的底部且与定位片201位置对应处还开设有与之适配的定位槽。
29.具体的,当密封座2胶合固定在外壳1的底部时,定位片201定位卡合在定位槽中、第一连接座202与个人信息展示片5置于第一视窗3底部的内凹槽中、第二连接座203与安装片6置于第二视窗4。
30.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首先将个人信息印刷在个人信息展示片5上,并将个人信息展示片5胶合固定在第一连接座202上,将封装有智能芯片的安装片6胶合固定在第二连接座203上,然后在密封座2即密封座2边缘的卡槽8中涂上胶,将外壳1从上至下与密封座2对接,使卡齿7进入到卡槽8中,使第一连接座202与个人信息展示片5进入到第一视窗3底部的内凹槽中、使第二连接座203与安装片6进入到第二视窗4底部的内凹槽中,最终捏紧外壳1与密封座2,使胶冷却即可实现该智能校园卡的组装工作,在使用时,第一视窗3能够有效的对个人信息展示片5起到遮挡保护的效果,能够避免其受到外界的刮擦,且能够方便的透过第一视窗3贯穿到个人信息展示片5上的信息;
31.需要拆开外壳1与密封座2时,只需要对卡齿7与卡槽8的封胶处进行适当加热,使胶软化,即可拆开外壳1与密封座2,然后使用相同方法拆开个人信息展示片5和安装片6,以达到对个人信息展示片5或安装片6进行更换或回收的目的,从而实现对资源的回收再用。
32.需要说明的是,由安装片6组成的该智能校园卡,为非接触式智能卡,在卡片中内嵌有智能芯片和天线,能够使该智能校园卡实现在学校各处出入、办事、活动和消费均只凭该校园卡便可进行,实现一卡通的效果,其具体使用方法已是公开的技术手段,故不再本说明书中赘述。
3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在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