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持算法自定义的产业转型升级评级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34815641发布日期:2023-07-19 18:28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支持算法自定义的产业转型升级评级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产业转型升级评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支持算法自定义的产业转型升级评估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1、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推进,经济建设与资源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集合人力、物力、财力等生产要素,进行统一配置,不断提升企业资源集约利用效率,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为企业和政府的共同愿望。为此,有必要通过技术手段明确产业转型升级效果。

2、中国发明专利cn111598459a公开了一种企业资源集约利用方法和装置。该方法收集了企业的工商登记信息和经济相关指标,基于3s技术将企业集约利用相关指标以地理图形显示,解决了企业与宗地缺乏关联、分析展示可视化不高的问题,填补了企业资源集约利用分析的空白。

3、但是,该方法中的评价指标只涉及经济指标,指标参数少,覆盖不全面,无法准确全面地反映企业的资源集约利用现状和区域产业发展状况。并且,该方法中的评价对象、评价方式、评价指标、评价标准为固定模式,在政策调整评价指标发生变化时,由于系统内置参数不支持用户进行自定义调整,因此,需要根据变化后的指标重新开发系统,系统扩展性差、应用灵活性低。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支持算法自定义的产业转型升级评级方法,该方法能够准确全面地反映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现状,且用户能够根据评级需求灵活定制评级模型,实现评级结果的自动输出,操作简单,使用成本低。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第一方面:一种支持算法自定义的产业转型升级评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获取待评级区域内所有企业的评级数据,建立数据库;

5、基于数据库中企业类型,配置评级系统的评价对象类型;

6、基于评价对象类型,配置评级系统的指标体系,确定指标体系中每一指标层的单一得分算法和评价对象的综合得分算法;

7、基于数据库中企业对地块的持有方式,配置评级系统的评价单元,由评价对象的综合得分确定评价单元的总得分;

8、基于评价单元的总得分,配置评级系统的评级比例划分;

9、利用配置完成的评级系统,获取待评级区域各级别的评价单元的数量,输出产业转型评级结果。

10、根据待评级区域内的不同情况,配置评级系统,通过对评级全过程的灵活定制,克服了传统方法评价模式固定、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无法调整、使用灵活性差的缺点。

11、上述评价对象即待评级区域内的各个企业。具体的,评价对象类型包括工业企业、生产性服务企业、无地有税企业。在配置评级系统的评价对象类型时,可选择仅工业企业作为评价对象,或工业企业与生产性服务企业均作为评价对象,或工业企业与无地有税企业均作为评价对象,或工业企业、生产性服务企业和无地有税企业均作为评价对象。

12、仅工业企业作为评价对象,是指参与评价的企业性质为工业企业;

13、工业企业与生产性服务企业均作为评价对象,是指参与评价的企业性质为工业企业,和企业性质为生产性服务业且企业场地租用面积大于10m2;

14、工业企业与无地有税企业均作为评价对象,是指参与评价的企业性质为工业企业,和企业性质为生产性服务业且企业场地租用面积小于等于10m2;

15、工业企业、生产性服务企业和无地有税企业均作为评价对象,是指参与评价的企业性质为工业企业,和企业性质为生产性服务业。

16、配置评级系统的指标体系,确定指标体系中每一指标层的单一得分算法和评价对象的综合得分算法包括:

17、根据待评级区域的考察内容,确定指标体系包括的准则层,每一所述准则层包括的指标层;所述准则层包括集约层、绿色层、创新层和融合层中的至少一个;

18、由指标层的内容,确定每一指标层的评分规则、基准分、上限分,并由此确定指标层的单一得分算法;

19、将评价对象包括的所有指标层的单一得分合计得到评价对象的综合得分。

20、上述基准分是指在满足对应的评分规则后该指标能够获得的单一得分。上述上限分是指该指标能够得到的最高分。

21、具体的,所述集约层包括亩均税收、亩均增加值、亩均销售、全员劳动生产率;所述创新层包括创新主体培育、研发机构建设、研发经费占销售比重、研发经费增幅、科技项目、科技奖项、专利数量;所述绿色层包括单位能耗增加值、单位污染物排放增加值;所述融合层包括信息话水平、智能化水平、专精特新企业、服务型制造示范、质量获奖情况、标准制定情况、安全生产标准化、节约用水、人才支撑、环保信用、诚信纳税、上市企业、总部企业、党建工作。

22、准则层包括集约层、绿色层、创新层和融合层中的至少一个,用户可自定义评价指标,选择评价指标的覆盖面,灵活度高。准则层包括有经济指标、科技创新指标、企业信息化和智能化指标、环保指标等,覆盖全,能够更为全面的反应待评级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现状。还可根据不同准则层在评价指标的重要程度,对准则层设置合适的指标层数量。如在评价指标中较为重视集约层方面的表现,可设置更多的与集约层相对的指标层,从而更为细致全面的反应评价对象在集约方面的表现。

23、进一步的,在所述指标层属于集约层或绿色层时,指标层的评分规则为(评价值/基准值)×基准分。即将集约层中的亩均税收、亩均增加值、亩均销售、全员劳动生产率,计算其在单位面积上的数值作为评价值;对于绿色层中单位能耗增加值、单位主要污染物增加值,计算其在单位能耗和单位污染物上的数值作为评价值。具体的指标层的单一得分算法包括:

24、计算指标评价值:e=a/c,e为指标评价值,a为指标原始数据,c为指标总值;

25、计算理论指标得分:score为理论指标得分,e为指标评价值,estandard为基准值,所述基准值是按照该地区本年度所有参评企业的指标平均值,s为基准分;

26、计算实际指标得分:将理论指标得分与对应的上限分比较,若理论指标得分>上限分,则将上限分作为实际指标得分,若理论指标得分≤上限分,则将理论指标得分作为实际指标得分;其计算公式为scorez=min(score,lj),scorez为指标j的实际指标得分,score为指标j的理论指标得分,lj为指标j的上限分。

27、进一步的,评价对象的综合得分算法包括:total_score=∑imin[∑jmin(score,lj),li]total_score,为综合得分,score为评价对象在第i个准则层中的第j个指标层上的理论指标得分,lj为指标j的上限分,li为准则i的上限分。

28、所述评级数据包括企业的国土数据、税收数据、用工数据、信用数据、安全生产数据、社会保障数据、能源数据、环保数据、科技创新数据。

29、基于数据库中企业对地块的持有方式,配置评级系统的评价单元,由评价对象的综合得分确定评价单元的总得分包括:

30、基于数据库中企业对地块的持有方式,配置评级系统的评价单元为单一企业或单一地块;

31、在评价单元为单一企业时,由该企业独立核算的综合得分作为评价单元的总得分;

32、在评价单元为单一地块时,由该地块上所有企业的综合得分累加得评价单元的总得分;

33、其中,企业对地块的持有方式包括:企业法人持有工业地块且自用、企业法人持有工业地块全部或部分用于出租、企业法人租赁土地、厂房。

34、进一步的,还包括配置评级系统的调档规则,用于调整由评级比例划分确定的评价单元的级别。通过调档规则的设置,使模型在用于评级的时候更具人性化。所述调档规则包括调档项,与调档项对应的调档条件及调整范围;所述调档项包括政策鼓励项、违规项。如设置的调档项为工业投入,对应的调档条件为>1000万,调整范围为上调一级。在评价对象经评级系统计算得到级别为b级,并且该评价对象满足工业投入调档项的调档条件时,评级系统自动将其调整为a级最为级别输出。

35、第二方面,一种采用上述支持算法自定义的产业转型升级评级方法的评级系统,包括:

36、数据收集模块,用于收集待评级区域内所有企业的评级数据,建立数据库;

37、评价对象类型配置模块,用于确定参与评价的企业类型;

38、指标体系配置模块,用于确定准则层和每一准则层包括的指标层;

39、指标算法配置模块,用于确定指标体系中每一指标层的单一得分算法和评价对象的综合得分算法;

40、评价单元配置模块,用于根据企业对地块的持有方式,确定评价单元为单一企业或单一地块,进而确定评价单元总得分的核算方式;

41、评级比例划分配置模块,用于配置评级比例,从而根据每一评价单元的得分按评级比例划分不同级别;

42、调档规则配置模块,用于配置调档规则,对满足不同调档规则的评价对象,进行级别的自定义调整;

43、评级结果输出模块,用于输出由评级系统计算的待评级区域的产业转型升级评级结果。

44、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45、1.本发明通过对评级全过程的灵活定制,使用户可根据自身需求、政策变化等灵活调整评价对象、评价方式、评价指标、评价标准,灵活性高、扩展性强。克服了传统方法评价模式固定、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无法调整、使用灵活性差的缺点。

46、2.用户无需关注其中的计算过程,对其专业技能的要求低,在整个评级过程中,只需通过图形用户界面自定义相关配置,系统自动化输出产业转型升级评级结果,简单易用,应用前景广阔。

47、3.本发明直接以待评级区域内的各个企业作为评价对象,颗粒度细,能够通过企业维度的分析给出整个区域,乃至整个地区的产业现状,应用范围广。

48、4.指标体系中包括有集约层、创新层、绿色层、融合层多个准则层,从企业经济数据、污染物排放数据、科技创新数据、企业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价,指标覆盖面广,能够准确全面地反映产业转型升级现状。

49、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