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机主机箱实时检测系统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01955发布日期:2023-12-28 05:28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计算机主机箱实时检测系统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具体涉及一种计算机主机箱实时检测系统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1、计算机俗称电脑,是现代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器,是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主机是指计算机除去输入输出设备以外的主要机体部分。也是用于放置主板及其他主要部件的控制箱体。通常包括cpu、内存、主板、硬盘、光驱、电源、机箱、散热系统以及其他输入输出控制器和接口。计算机主机箱在计算机构成中占很大的比重。

2、申请号为cn202022517663.4的专利提供了一种使用寿命高的家用计算机主机,包括两组刹车滚轮,两组所述刹车滚轮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中间设有计算机主机主体,所述计算机主机主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计算机主机主体的表面顶部设有连接口,所述计算机主机主体的表面底部固定连接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冷凝箱,所述计算机主机主体的左右两侧设有两组竖向的固定板。

3、该技术方案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主机的散热降温,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第一,该技术方案主机与底板拆卸不够便捷;第二,该技术方案散热控制不够精准充分。

4、申请号为cn202022533607.x的专利提供了一种方便移动的计算机主机,包括计算机主机,所述计算机主机的正面上并且靠近计算机主机的端部开设有usb接口,所述usb接口的右侧并且位于计算机主机的正面上设置有扬声器插孔,所述扬声器插孔的右侧并且位于计算机主机的正面上设置有电源按键,所述电源按键的右侧并且位于计算机主机的正面上设置有指示灯,所述计算机主机的左侧壁中心处均匀开设有散热孔。

5、该技术方案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主机的移动不便的问题,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第一,移动轮在不移动作业时容易影响主机的稳定性;第二,主机散热信息接收控制不及时;第三,在不平稳的区域使用时容易侧翻。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全面解决上述问题,尤其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机主机箱实时检测系统控制装置能够全面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可以实现对主机使用环境的实时检测,确保主机处于水平位置,防止侧翻,同时实现检测处理器运行负荷及主机温度信息,精准控制散热,提高降温效率。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手段:

3、本发明提供一种计算机主机箱实时检测系统控制装置,包括主机箱体和控制机架,所述主机箱体和控制机架安装在底座上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架包括:安装座,所述主机箱体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控制器,所述安装座底部安装有控制器;散热架模块,所述散热架模块滑动连接在所述安装座两侧;水平翘板架模块,所述水平翘板架模块设置在安装座底部,并与所述底座连接;升降滑轮座,所述升降滑轮座对称安装在所述底座上。

4、本实例中,用户手提主机箱体上部的提手将卡接座沿着卡接滑槽滑入控制机架,接着将数据接口插入主机箱体,沿着拼接滑槽将两侧的散热架模块往内侧滑动穿过吹风散热贯穿口和水流散热贯穿口拼接在一起,接口内部的压力感应器感应压力数据传输到控制器中分析是否拼接完毕。

5、具体的,所述水平仪为rs倾角角度高精度测量传感器,所述温度感应器为数字红外温度传感器测量更加精准及时,所述控制器为单片机控制模块。

6、进一步的,所述主机箱体包括:卡接座,所述卡接座设置于所述主机箱体的底部,所述主机箱体上部安装有提手;水平仪,所述水平仪设于所述卡接座的上部中间位置;散热辅助控制模块,所述散热辅助控制模块设置在所述主机箱体的两侧;温度感应器,所述主机箱体侧面安装有温度感应器

7、进一步的,所述散热辅助控制模块包括:u型散热槽,所述u型散热槽设置于所述主机箱体的侧面;吹风散热贯穿口,所述吹风散热贯穿口设置于所述u型散热槽的两侧;水流散热贯穿口,所述水流散热贯穿口与u型散热槽连通。

8、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包括:卡接滑槽,所述卡接滑槽布置在所述安装座中间位置;缓冲座,所述缓冲座安装在所述卡接滑槽的下部,所述缓冲座内部设置有若干缓冲弹簧;拼接滑槽,所述拼接滑槽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两侧上部;滑动槽口,所述拼接滑槽一侧设置有滑动槽口。

9、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包括:数据线,所述数据线连接在所述控制器一侧;数据接口,所述数据接口与所述数据线另一端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散热架模块包括:竖架,所述竖架对称设置于所述散热架模块两侧,所述竖架底部设置有竖架滑块,所述竖架滑块与拼接滑槽滑动连接;横架,所述竖架之间通过横架固定连接;风贯穿散热组,所述风贯穿散热组固定安装在所述竖架前端;水贯穿散热组,所述水贯穿散热组固定安装在横架前端。

11、进一步的,所述风贯穿散热组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竖架上;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与第一电机连接;第二电机,所述第一转轴上设置有若干第二电机;第二转轴,所述第二电机前端连接有第二转轴;第一啮合齿,所述第二转轴前端安装有第一啮合齿;第二啮合齿,所述第二啮合齿与第一啮合齿啮合连接;第三转轴,所述第二啮合齿安装在第三转轴上;风散热叶,所述风散热叶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三转轴上部;第三啮合齿,所述第三啮合齿与第二啮合齿啮合连接;第四转轴,所述第三啮合齿安装在所述第四转轴上。

12、本实例中,风贯穿散热组在使用时,启动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带动其上部的风散热叶在竖面上360°旋转运动,同时,第二电机启动,带动第二转轴转动,第二转轴带动第一啮合齿转动,第一啮合齿带动第二啮合齿转动,第二啮合齿带动第三转轴转动,第三转轴带动其上部的风散热叶在水平面上360°旋转运动。

13、进一步的,所述水贯穿散热组包括:支架,所述横架前端设置有支架;散热水管,所述散热水管通过所述支架与横架固定连接;接口,所述散热水管对称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两侧,所述散热水管通过其上端分别设置的接口连接,所述接口内侧设置有水管卡接环,所述压力感应器固定安装在水管卡接环内侧,所述密封环套套接在所述散热水管的接口外侧;进水软管,其中一侧的所述散热水管下部一端设置有进水软管;进水泵,所述进水软管一端连接有进水泵;回水软管,另一侧的所述散热水管下部一端设置有回水软管;冷凝水箱,所述回水软管下部与冷凝水箱连通。

14、本实例中,水贯穿散热组在使用时,进水泵将冷凝水箱中的冷凝水通过进水软管传输到散热水管中,在散热水管中流经主机箱体表面且贯穿主机箱体,最后通过回水软管流入冷凝水箱中。

15、进一步的,所述水平翘板架模块包括:中支座,所述中支座设置在水平翘板架模块正中间位置,所述中支座上部设置有中转轴,所述中支座通过中转轴转动连接有中支架,所述中支座通过中支架与安装座连接;电动伸缩支架,所述电动伸缩支架设置在所述水平翘板架模块两侧,所述电动伸缩支架上部通过上侧转轴转动连接有上支架座,所述电动伸缩支架下部通过下侧转轴转动连接有下支架座;电动机,所述电动伸缩支架底部通过丝杆与电动机连通。

16、本实例中,水平仪实时检测主机箱体的位置信息并传输到控制器中分析处理,当主机箱体不平时,水平翘板架模块开始作业,控制电动机启动调整主机箱体的水平位置,防止主机箱体发生侧翻。同时,控制器实时分析数据接口及温度感应器检测到的处理器运行负荷及主机温度信息,当处理器超负荷运行或主机箱体温度较高时,控制散热架模块上部的风贯穿散热组和水贯穿散热组开始启动。

17、具体的,调整主机箱体到水平位置,在水平仪测量所述安装座与水平位置不平行存在一定角度时,控制器控制处于矮处的电动机启动,将电动伸缩支架升出一定高度,电动伸缩支架升起作业时水平仪实时测量安装座与水平位置的角度信息并传输到控制器中,直至测量安装座与水平位置的角度信息为“0°”时停止电动机。

18、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滑轮座包括: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固定安装在升降滑轮座外侧;第五转轴,所述第三电机前端连接有第五转轴;升降涡杆,所述第五转轴上部固定安装有升降涡杆;升降涡轮,所述升降涡轮与升降涡杆啮合连接;升降螺母,所述升降涡轮下部设置有升降螺母;升降丝杆,所述升降螺母下部安装有升降丝杆;滑轮,所述滑轮安装在所述升降丝杆下侧;丝杆轴,所述升降丝杆嵌套进入丝杆轴中;按钮,所述按钮安装在所述底座上部。

19、本实例中,当需要移动主机箱体时,用户脚踏按钮,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三电机启动,第三电机带动第五转轴转,第五转轴带动升降涡杆转动,升降涡杆带动升降涡轮转动,升降涡轮带动升降螺母转动,这样升降丝杆从丝杆轴中缓慢伸出,将滑轮从升降滑轮座中展开进行移动使用。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21、1.使用环境检测,智能化防止侧翻。本发明通过水平仪实时检测主机箱体所处位置是否平整,并依靠水平翘板架模块调整安装座的倾斜度确保主机箱体处于水平位置,防止主机箱体发生侧翻而损坏装置。

22、2.高效精准散热。本发明通过控制器实时分析数据接口及温度感应器检测到的处理器运行负荷及主机温度信息,当处理器超负荷运转或主机温度较高时,启动风/水贯穿散热组,对主机箱内外部进行高效精准散热,提高降温效率。

23、3.状态便捷调换,提高稳定性。本发明通过升降滑轮座中的滑轮实现主机箱的便捷移动,同时在不移动时将滑轮收缩进入底座提高主机箱稳定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