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98580发布日期:2023-09-09 17:19阅读:20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涉及便携式电子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1、近年来,随着科技产业日益发达,资讯产品例如笔记型电脑(notebook,nb)、平板电脑(tablet pc)与智慧型手机(smart phone)等便携式电子装置已频繁地出现在日常生活中。电子装置的形态与使用功能越来越多元,便利性与实用性让这些电子装置更为普及,可针对不同用途使用。电子装置中通常会配置有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系统芯片(system on chip,soc)或其他电子元件,然而这些电子元件(例如是中央处理器)在运行时会产生大量热能。因此,如何将散热设计整合于电子装置中,也是目前逐渐被关注的焦点。2、如现有技术cn103123534b所示,常采用散热架构解决电脑的散热问题,其将单风扇安置在机壳上,并将安置于热源上的散热器安置于风扇的出风口处,在正对风扇位置开主进风口,在机壳表面贴用于散热的铜箔、铝箔或者石墨片等高导热的材料。采用这种方案,可以压缩风扇厚度,压缩风扇到机壳的进风空间,但是,这种方案存在如下的缺点:风扇薄而宽,因此散热效率低,制造成本高;风扇要保持足够的性能,要维持一定厚度,壳体减薄程度低;高导热材料解决表面过热问题也有其适合点热源不适合面热源的局限性,且也会造成成本上升。如何应用合理的方法可以压缩壳体厚度,提高散热效率已成为业内研究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技术实现思路1、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厚度低、散热能力强的便携式电子装置。2、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包括: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的第二壳体的部分区域是可变形的;电路板,具有复数个电子元件,容置于所述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电路板的附近设置有散热装置;驱动部,用于控制所述的第二壳体的变形,所述的第二壳体具有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所述的第二壳体被配置为在第二模式时比在第一模式时更加远离所述的散热装置。3、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的散热装置包括热管及与所述的热管部分区域热接触的散热片组件。4、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的散热装置包括风扇模块,所述的第二壳体与所述的散热装置之间设置有风道,所述的风道被配置为在第二模式时比在第一模式时具有更大的通风量。5、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的第二壳体为可变形的金属罩。6、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的驱动部包括电磁组件。7、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包括一个用于改变所述的电磁组件的磁极方向的mosfet开关。8、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的电磁组件包括彼此相对的第一电磁组和第二电磁组,所述第一电磁组设置在所述散热装置附近,所述的第二电磁组设置在所述的第二壳体上,所述的第一电磁组和第二电磁组相互配合使所述的第二壳体变形。9、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包括传感器,所述的传感器被配置为感测便携式电子装置的运动状态。10、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包括一控制部,当所述的传感器感测到便携式电子装置移动时,控制部响应于检测到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移动,以第一模式操作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控制部控制所述的第二壳体变为第一模式或维持第一模式;当所述的传感器感测到便携式电子装置停止移动时,响应于在第一预定时间段期间未能检测到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移动,以第二模式操作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控制所述的第二壳体变为第二模式。11、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的第一模式为所述的第二壳体变形为接触所述的散热装置的模式,在所述的第一模式中,热量通过第二壳体进行散热。12、本发明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壳体内设置有散热模块,而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壳体被致动后带动壳体的局部变形,以改变壳体内部的体积,并使空气流入或流出壳体内部时将散热模块的热能排出壳体内部外。技术特征:1.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装置包括热管(1)及与所述的热管(1)部分区域热接触的散热片组件(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装置包括风扇模块(3),所述的第二壳体与所述的散热装置之间设置有风道,所述的风道被配置为在第二模式时比在第一模式时具有更大的通风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壳体为可变形的金属罩。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部包括电磁组件。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用于改变所述的电磁组件的磁极方向的mosfet开关。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磁组件包括彼此相对的第一电磁组(4)和第二电磁组(5),所述第一电磁组(4)设置在所述散热装置附近,所述的第二电磁组(5)设置在所述的第二壳体上,所述的第一电磁组(4)和第二电磁组(5)相互配合使所述的第二壳体变形。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感器,所述的传感器被配置为感测便携式电子装置的运动状态。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控制部,当所述的传感器感测到便携式电子装置移动时,控制部响应于检测到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移动,以第一模式操作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控制部控制所述的第二壳体变为第一模式或维持第一模式;当所述的传感器感测到便携式电子装置停止移动时,响应于在第一预定时间段期间未能检测到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移动,以第二模式操作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控制所述的第二壳体变为第二模式。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模式为所述的第二壳体变形为接触所述的散热装置的模式,在所述的第一模式中,热量通过第二壳体进行散热。技术总结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包括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的第二壳体的部分区域可以变形;电路板,具有复数个电子元件,容置于所述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电路板的附近设置有散热装置;驱动部,用于控制所述的第二壳体的变形;所述的第二壳体具有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所述的第二壳体被配置为在第二模式时比在第一模式时更加远离所述的散热装置。本发明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壳体内设置有散热模块,而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壳体被致动后带动壳体的局部变形,以改变壳体内部的体积,并使空气流入或流出壳体内部时将散热模块的热能排出壳体内部外。技术研发人员:胡驭安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三星电子电脑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