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产品设计开发协同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6253908发布日期:2023-12-03 10:18阅读:38来源:国知局
数字化产品设计开发协同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此产品开发,具体地,公开了一种数字化产品设计开发协同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制造业作为全球经济竞争制高点,受到了各国的高度重视。未来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入融合,制造业生产方式、企业组织、产品模式等都将发生巨大变化。

2、在现有传统价值链下的工业开发生产,往往要经过设计打样、对接沟通、生产指导、客户反馈等多流程,这些传统模式环节并非线性经历的,而是在设计开发的不同环节和过程中循环往复出现的,任何一个流程环节的低效运作会导致这个工业产品的开发设计进度拖延,无法跟上愈发迅猛的产品发展与更迭速度要求。例如在打样环节中,现有传统方式往往需要经过多次设计稿的多次实物打样和重复确认,效率低下;又例如在对接沟通和生产指导环节,传统方往往采用邮件携带附件的形式进行传递和跟进,时效性得不到保障,且多次传统线下会议模式也会导致沟通成本增加,相关经验信息无法第一时间得到传递和共享。上述问题导致了在现有传统价值链下的工业开发生产无法很好地进行科学化的跟踪和监管,不利于企业的数字转型升级。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及需求,本发明提供一种数字化产品设计开发协同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2、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字化产品设计开发协同方法,具体地,包括:

3、构建组件数据库,组件数据库中包含设计组件的三维建模模型以及对应的建模参数;

4、于开发过程中,根据开发需求,选择所需的设计组件并执行对应的开发工作;

5、于开发过程中,根据开发需求,针对选定的设计组件执行多人交互会议;

6、于开发过程中,对开发过程中的每个流程状态信息进行记录并存储;

7、针对开发完成的设计产品所生成对应的数字化资产并执行线上发布。

8、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在构建组件数据库的过程中,包括如下步骤:

9、获取设计组件的现有三维建模数据并置入组件数据库;

10、对不具有现有三维建模数据的设计组件进行三维建模扫描;

11、根据三维建模扫描的结果,生成设计组件对应的三维建模数据并置入组件数据库。

12、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建模参数包括若干可调参数,可调参数包括设计组件对应的颜色、材质、纹理、表面花纹中的至少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13、于开发过程中,根据开发需求,通过调整可调参数以获取所需的设计组件。

14、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在选择所需的设计组件并执行对应的开发工作的过程中,包括如下步骤:

15、获取开发者对应的交互权限;

16、在开发者选取设计组件并执行对应的开发工作前,判断开发者拥有的交互权限是否包含开发工作对应的交互行为,并获取对应的判断结果;

17、根据判断结果,在开发者具有交互权限的情况下,执行对应的开发工作;在开发者不具有交互权限的情况下,拒绝执行对应的开发工作并提示权限请求建议。

18、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种数字化产品设计开发协同方法还包括:

19、于开发过程中,根据开发需求,对开发过程中的设计产品进行数据共享;

20、其中,数据共享的对象包括设计产品的开发状态信息、概括示意信息以及涉及组件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21、开发者根据拥有的交互权限对数据共享的对象进行查看。

22、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多人交互会议包括:

23、产品展示区域,用于提供关联于至少两个与会人员和设计产品的人机交互界面;

24、视频交互区域,用于提供关联于至少两个与会人员的视频交互界面;

25、文字交互区域,用于提供关联于至少两个与会人员的文字交互界面,以及对视频交互内容进行对应的文本转换显示。

26、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执行线上发布包括如下步骤:

27、将设计产品置于预设的虚拟现实场景中;

28、开放虚拟现实场景,使得用户能够访问虚拟现实场景以实现对设计产品的全方位查看。

29、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数字化产品设计开发协同系统,应用于前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数字化产品设计开发协同方法中;

30、该种数字化产品设计开发协同系统具体包括:

31、构建单元,用于构建组件数据库,组件数据库中包含设计组件的三维建模模型以及对应的建模参数;

32、开发单元,用于在开发过程中,根据开发需求,选择所需的设计组件并执行对应的开发工作;

33、交互单元,用于在开发过程中,根据开发需求,针对选定的设计组件执行多人交互会议;

34、记录单元,用于在开发过程中,对开发过程中的每个流程状态信息进行记录并存储;

35、发布单元,用于针对开发完成的设计产品所生成对应的数字化资产并执行线上发布。

36、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存储处理程序;处理器,处理器执行处理程序时实现前述第一方面所提供的数字化产品设计开发协同方法。

37、本申请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处理程序,处理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第一方面所提供的数字化产品设计开发协同方法。

3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39、通过本申请提出的技术方案,通过将设计开发所需组件从现实环境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投向虚拟开发环境进行三维精细化建模,并通过实时共享交互产品设计及技术信息降低开发设计环节中的沟通交流成本,最终确认产品并形成数字化资产及参与产品生命周期数字化运营,同时兼备云端发布功能。本申请提出的技术方案利用数字孪生的相关技术方案,克服了工业开发生产效率低下,共享性时效性差的现有难题,同步推进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步伐,具有可推广价值。



技术特征:

1.一种数字化产品设计开发协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化产品设计开发协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构建所述组件数据库的过程中,包括如下步骤: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数字化产品设计开发协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模参数包括若干可调参数,所述可调参数包括所述设计组件对应的颜色、材质、纹理、表面花纹中的至少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数字化产品设计开发协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选择所需的所述设计组件并执行对应的开发工作的过程中,包括如下步骤:

5.如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数字化产品设计开发协同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化产品设计开发协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人交互会议包括: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化产品设计开发协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线上发布包括如下步骤:

8.一种数字化产品设计开发协同系统,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数字化产品设计开发协同方法中;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10.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处理程序,所述处理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数字化产品设计开发协同方法。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字化产品设计开发协同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数字化产品设计开发协同方法包括预先构建组件数据库;于开发过程中,根据开发需求,选择所需的设计组件并执行对应的开发工作或是针对选定的设计组件执行多人交互会议,并对开发过程中的每个流程状态信息进行记录并存储;针对开发完成的设计产品生成对应的数字化资产并执行线上发布。通过本申请提出的技术方案,通过将设计开发所需组件从现实环境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投向虚拟开发环境进行三维精细化建模,并通过实时共享交互产品设计及技术信息降低开发设计环节中的沟通交流成本,最终确认产品并形成数字化资产及参与产品生命周期数字化运营。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敏琰达(苏州)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