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资源的分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5212820发布日期:2023-08-24 14:15阅读:34来源:国知局
生产资源的分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计算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生产资源的分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生产资源的投入是工厂生产产品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而生产资源的数量及分配方式不仅决定了工厂的总体产能,还决定了产品的制造成本,所以生产资源的合理化分配尤为重要,需要通过量化的数据来核算生产资源的分配需求。

2、目前对于生产资源的分配多采用人工线下在excel表格中核算,每月核算逻辑一样,需要excel表格中结合不同的订单产能需求,重复进行核算。除此之外,人工核算,容易出现动作疲劳,或数据维护错误,导致生产资源的分配效率及精确率低。

3、针对相关技术中生产资源的分配效率及分配精确率较低等问题,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生产资源的分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生产资源的分配效率及分配精确率较低的问题。

2、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生产资源的分配方法,包括:

3、获取目标生产请求,其中,所述目标生产请求用于请求生产具有目标属性的目标产品;

4、根据所述目标属性识别使用目标设备生产所述目标产品对应的目标工时,其中,所述目标工时用于指示使用目标设备生产所述目标产品的生产时间;

5、根据所述目标工时和生产资源参数构建生产资源阈值范围,其中,所述生产资源阈值范围包括生产所述目标产品在理论上所需生产资源的上限值和下限值;

6、根据标准生产资源确定符合所述生产资源阈值范围的开线数参数,其中,所述标准生产资源用于指示每条所述目标设备所在的目标生产线允许提供的生产资源,所述开线数参数用于指示生产所述目标产品所需的所述目标生产线的生产线数量;

7、根据所述开线数参数和所述标准生产资源为所述目标生产请求分配目标生产资源,其中,所述目标生产资源用于生产所述目标产品。

8、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属性识别使用目标设备生产所述目标产品对应的目标工时,包括:

9、根据所述目标属性为所述目标产品分配目标生产厂房;

10、从第一数据库中提取所述目标生产厂房所对应的目标设备信息,其中,所述目标设备信息包括目标设备机型和目标设备数量,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库中维护了具有对应关系的生产厂房和设备机型;

11、获取所述目标设备机型对应的参考单位工时,其中,所述参考单位工时用于指示每台属于所述目标设备机型的设备生产产品的生产时间;

12、根据所述参考单位工时和所述目标设备数量确定所述目标工时,其中,所述目标工时用于指示使用所述目标生产厂房中部署的设备生产所述目标产品的生产时间。

13、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所述目标设备机型对应的参考单位工时,包括:

14、从第二数据库中提取所述目标设备机型在多个时间段中每个时间段对应的生产工时,得到多个生产工时,其中,每个所述生产工时用于指示每台属于所述目标设备机型的设备在对应的时间段生产产品的生产时间;

15、计算所述多个生产工时的加权平均数;

16、将所述加权平均数与所述目标设备机型对应的稼动率参数的比值确定为所述参考单位工时。

17、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工时和生产资源参数构建生产资源阈值范围,包括:

18、根据所述目标工时和所述生产资源参数确定当量生产资源,其中,所述生产资源参数包括生产资源在每个生产周期内的生产天数和生产资源在每天的生产时长;

19、使用所述当量生产资源和预设误差计算所述上限值和所述下限值,得到所述生产资源阈值范围。

20、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工时和所述生产资源参数确定当量生产资源,包括:

21、计算所述目标工时与所述生产天数之间的第一比值;

22、计算所述第一比值与所述生产时长之间的第二比值作为所述当量生产资源。

23、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使用所述当量生产资源和预设误差计算所述上限值和所述下限值,包括:

24、将所述当量生产资源确定为所述下限值;

25、将所述当量生产资源与所述预设误差的乘积确定为所述上限值。

26、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标准生产资源确定符合所述生产资源阈值范围的开线数参数,包括:

27、将所述上限值与所述标准生产资源的比值确定为开线数上限值,并将所述下限值与所述标准生产资源的比值确定为开线数下限值;从所述开线数下限值至所述开线数上限值之间获取所述开线数参数。

28、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属性识别使用目标设备生产所述目标产品对应的目标工时,包括:

29、根据所述目标属性将所述目标产品划分为关键部件和非关键部件;

30、识别使用所述目标设备生产所述关键部件对应的所述目标工时,并为所述非关键部件分配第一生产资源,以及为所述目标生产请求分配第二生产资源,其中,所述第一生产资源用于生产所述非关键部件,所述第二生产资源用于管理所述目标产品的生产过程。

31、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开线数参数和所述标准生产资源为所述目标生产请求分配目标生产资源,包括:

32、将所述开线数参数和所述标准生产资源的乘积确定为第三生产资源,其中,所述第三生产资源用于生产所述关键部件;

33、将所述第一生产资源,所述第二生产资源以及所述第三生产资源的和值确定为所述目标生产资源。

34、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所述根据标准生产资源确定符合所述生产资源阈值范围的开线数参数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35、根据所述目标生产请求的请求信息,所述开线数参数,所述目标产品的抽检率参数以及质量检测资源的产能信息为所述目标生产请求分配目标质量检测资源,其中,所述目标质量检测资源用于对所述目标产品进行质量检测;

36、根据所述目标生产请求的请求信息,所述开线数参数以及仓储资源的产能信息为所述目标生产请求分配目标仓储资源,其中,所述目标仓储资源用于对所述目标产品进行储存。

37、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生产资源的分配装置,包括:

38、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生产请求,其中,所述目标生产请求用于请求生产具有目标属性的目标产品;

39、识别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属性识别使用目标设备生产所述目标产品对应的目标工时,其中,所述目标工时用于指示使用目标设备生产所述目标产品的生产时间;

40、构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工时和生产资源参数构建生产资源阈值范围,其中,所述生产资源阈值范围包括生产所述目标产品在理论上所需生产资源的上限值和下限值;

41、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标准生产资源确定符合所述生产资源阈值范围的开线数参数,其中,所述标准生产资源用于指示每条所述目标设备所在的目标生产线允许提供的生产资源,所述开线数参数用于指示生产所述目标产品所需的所述目标生产线的生产线数量;

42、分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开线数参数和所述标准生产资源为所述目标生产请求分配目标生产资源,其中,所述目标生产资源用于生产所述目标产品。

43、根据本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44、根据本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45、通过本技术,首先获取用于请求生产具有目标属性的目标产品的目标生产请求,由目标设备生产目标产品,再根据目标属性识别目标设备生产目标产品对应的目标工时,从而获取目标设备生产目标产品的生产时间,再根据目标工时和生产资源参数构建生产目标产品在理论上所需生产资源的上限值和下限值,即生产资源阈值范围,根据用于指示每条目标设备所在的目标生产线允许提供的生产资源的标准生产资源确定生产资源阈值范围的开线数参数,最后根据开线数参数和标准生产资源为目标生产请求分配目标生产资源。通过确定符合生产目标产品在理论上所需生产资源的上限值和下限值范围内的开线数参数,使得生产资源的分配更加精确,实现目标生产请求中目标生产资源的分配只需根据标准生产资源和开线数参数,从而使得生产资源的分配更简单快捷。因此,解决了生产资源的分配效率及分配精确率较低的问题,进而达到了提高生产资源的分配效率及分配精确率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