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5421875发布日期:2023-09-13 09:08阅读:34来源:国知局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数据存储,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在存储领域中,如机械硬盘(hard disk drive,hdd)等的慢速设备的写入速度和读取速度较慢,严重影响了用户的使用。目前业界中对慢速设备进行加速主要是通过缓存装置调用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的快速设备实现,利用了快速设备随机性能高的特点,使得容量大但随机性能低的慢速设备也有了不错的随机输入/输出(input/output,io)性能。

2、在给慢速设备加了缓存之后,如果有数据写入,会写到快速设备中。如果遇到系统宕机或者系统重启,需要自动加载缓存装置。具体的,在系统重启后,若系统中有多个缓存装置,根据每个缓存装置存储在系统配置文件中的快速设备和慢速设备的映射关系,自动对快速设备与慢速设备配对组合,并加载缓存装置,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3、然而,现有技术存在缓存装置加载失败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缓存装置加载失败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3、在检测到电子设备的操作系统启动后,从lv的标签中获取快速设备的标识以及缓存装置的标识,lv与所述电子设备的慢速设备为一一对应的关系,所述缓存装置用于调用所述快速设备对所述慢速设备进行加速;

4、根据所述缓存装置的标识以及所述快速设备的标识,调用所述缓存装置对所述快速设备与所述慢速设备进行配对;

5、加载配对处理后的缓存装置。

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从lv的标签中获取快速设备的标识以及缓存装置的标识,包括:

7、从所述lv的标签中获取所述缓存装置的标识、所述快速设备的标识以及分区号,所述lv与所述慢速设备的分区为一一对应的关系;

8、相应的,所述根据所述缓存装置的标识以及所述快速设备的标识,调用所述缓存装置对所述快速设备与所述慢速设备进行配对,包括:

9、根据所述缓存装置的标识以及所述快速设备的标识,调用所述缓存装置对所述分区号对应的快速设备的分区与所述慢速设备的分区进行配对。

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在检测到电子设备的操作系统启动后,从lv的标签中获取快速设备的标识以及缓存装置的标识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11、创建所述慢速设备对应的lv;

12、根据预先获取的配置文件,将所述快速设备的标识以及所述缓存装置的标识写入所述lv的标签;

13、根据所述快速设备的标识以及所述缓存装置的标识,通过所述快速设备创建所述缓存装置。

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预先获取的配置文件,将所述快速设备的标识以及所述缓存装置的标识写入所述lv的标签,包括:

15、根据所述预先获取的配置文件,将所述缓存装置的标识、所述快速设备的标识以及分区号写入所述lv的标签;

16、相应的,所述根据所述快速设备的标识以及所述缓存装置的标识,通过所述快速设备创建所述缓存装置,包括:

17、根据所述缓存装置的标识、所述快速设备的标识以及分区号,通过所述快速设备创建所述缓存装置。

1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慢速设备为物理设备或虚拟设备。

1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20、获取待缓存数据;

21、根据加载的配对处理后的缓存装置,将所述待缓存数据缓存至所述慢速设备或所述慢速设备对应的快速设备中。

22、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包括:

23、获取模块,用于在检测到电子设备的操作系统启动后,从lv的标签中获取快速设备的标识以及缓存装置的标识,lv与所述电子设备的慢速设备为一一对应的关系,所述缓存装置用于调用所述快速设备对所述慢速设备进行加速;

24、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缓存装置的标识以及所述快速设备的标识,调用所述缓存装置对所述快速设备与所述慢速设备进行配对;

25、加载模块,用于加载配对处理后的缓存装置。

2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27、从所述lv的标签中获取所述缓存装置的标识、所述快速设备的标识以及分区号,所述lv与所述慢速设备的分区为一一对应的关系;

28、相应的,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29、根据所述缓存装置的标识以及所述快速设备的标识,调用所述缓存装置对所述分区号对应的快速设备的分区与所述慢速设备的分区进行配对。

3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在检测到电子设备的操作系统启动后,从lv的标签中获取快速设备的标识以及缓存装置的标识之前,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31、创建所述慢速设备对应的lv;

32、根据预先获取的配置文件,将所述快速设备的标识以及所述缓存装置的标识写入所述lv的标签;

33、根据所述快速设备的标识以及所述缓存装置的标识,通过所述快速设备创建所述缓存装置。

3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在检测到电子设备的操作系统启动后,从lv的标签中获取快速设备的标识以及缓存装置的标识之前,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35、创建所述慢速设备的分区对应的lv;

36、根据所述预先获取的配置文件,将所述缓存装置的标识、所述快速设备的标识以及分区号写入所述lv的标签;

37、根据所述缓存装置的标识、所述快速设备的标识以及分区号,通过所述快速设备创建所述缓存装置。

3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慢速设备为物理设备或虚拟设备。

3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40、获取待缓存数据;

41、根据加载的配对处理后的缓存装置,将所述待缓存数据缓存至所述慢速设备或所述慢速设备对应的快速设备中。

42、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用于实现第一方面以及各可能设计提供的方法。

43、第四方面,本技术可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第一方面以及各可能设计提供的方法。

44、本技术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在该方法中,在检测到电子设备的操作系统启动后,通过从lv的标签中获取快速设备的标识以及缓存装置的标识,根据缓存装置的标识以及快速设备的标识,调用缓存装置对快速设备与慢速设备进行配对,加载配对处理后的缓存装置。其中,lv与电子设备的慢速设备为一一对应的关系,缓存装置用于调用快速设备对慢速设备进行加速。在本技术方案中,与系统配置文件相比,lv的标签不易丢失,能够有效保存快速设备与慢速设备之间的映射关系。同时,针对慢速设备为虚拟设备的场景来说,无需根据虚拟设备的编号确定对应的硬件设备,从而保证对慢速设备的缓存装置进行加载的成功率。也就是说,无论是系统配置文件丢失,还是慢速设备为虚拟设备,在系统重启后,都可以正常的自动加载对应的缓存装置,不会造成数据丢失。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