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的处理方法、装置、增强实现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5421919发布日期:2023-09-13 09:13阅读:35来源:国知局
建筑施工的处理方法、装置、增强实现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增强现实,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的处理方法、装置、增强实现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人员需要根据设计图纸和实地情况进行施工,需要人工在实地进行测量、定位、切割等操作,这些操作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和时间,并且容易出现误差,导致施工质量下降。

2、目前在进行建筑施工时,可以采用激光测距仪或全站仪辅助测量,但是仍然需要施工人员手持设备实地进行测量,还需要人工进行数据记录,操作过程复杂,且测量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的处理方法、装置、增强实现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增强现实设备,获取施工数据;采用多模态识别模型,对所述施工数据进行分类处理,得到分类结果;根据所述分类结果和预先存储施工策略,确定与所述分类结果对应的目标指导信息,其中,所述预先存储施工策略至少包括施工环节、施工数据和指导信息,所述施工环节分别与所述施工数据和指导信息相对应;将所述目标指导信息通过所述增强现实设备进行显示,通过增强现实设备,获取施工数据,然后根据多模态识别模型,对施工数据进行分类处理,得到分类结果,根据预先存储施工策略和分类结果,确定目标指导信息,并通过增强现实设备进行显示,不需要人工是进行实地测量和数据记录,减少了操作过程,提高测量效率。

2、第一方面,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的处理方法,包括:

3、通过增强现实设备,获取施工数据;

4、采用多模态识别模型,对所述施工数据进行分类处理,得到分类结果;

5、根据所述分类结果和预先存储施工策略,确定与所述分类结果对应的目标指导信息,其中,所述预先存储施工策略至少包括施工环节、施工数据和指导信息,所述施工环节分别与所述施工数据和指导信息相对应;

6、将所述目标指导信息通过所述增强现实设备进行显示。

7、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通过增强现实设备,获取施工数据,然后根据多模态识别模型,对施工数据进行分类处理,得到分类结果,根据预先存储施工策略和分类结果,确定目标指导信息,并通过增强现实设备进行显示,不需要人工是进行实地测量和数据记录,减少了操作过程,提高测量效率。

8、在一些实施例,所述采用多模态识别模型,对所述施工数据进行分类处理,得到分类结果,包括:

9、将所述施工数据输入到所述多模态识别模型中,得到不同的施工环节和与所述施工环节对应的施工数据,其中,所述施工环节至少包括基础工程施工环节、主体结构施工环节、屋面工程施工环节或装饰工程施工环节。

10、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通过预先训练多模态识别模型,该多模态识别模型用于进行分类,在获取到施工数据后,采用多模态识别模型进行分类处理,得到分类结果,提高分类效率。

11、在一些实施例,所述基础工程环节至少包括地基施工阶段和钢结构施工阶段,与所述地基施工阶段对应的施工数据至少包括地基尺寸、地基深度和地层情况,与所述钢结构施工阶段对应的施工数据至少包括钢结构尺寸、构件编号和连接方式。

12、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通过将各个施工阶段对应的工程数据保存在增强现实设备中,在增强现实设备获取到施工数据对应的分类结果也就是属于哪个施工阶段的情况下,可以获取到更多的工程数据,方便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操作。

13、在一些实施例,在将所述目标指导信息通过所述增强现实设备进行显示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14、接收用户通过所述增强现实设备输入的查看请求,其中,所述查看请求中至少包括施工环节;

15、根据所述施工环节,对与所述施工环节对应的施工数据进行操作,其中,所述操作至少包括放大、缩小或移动。

16、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通过将目标指导信息显示在增强现实设备上,施工人员可以直观地看到目标指导信息,进而可以在显示界面上进行操作,满足施工人员的需求,而且也不需要再去查看图纸之类的,提高了工程施工效率。

17、在一些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

18、接收激光雷达传感器发送的管道位置信息和长度信息;

19、通过所述增强现实设备显示所述管道位置信息和长度信息,并将所述管道位置信息和长度信息发送至切割设备,以使所述切割设备根据所述管道位置信息和长度信息对管道进行切割。

20、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通过安装激光雷达传感器获取管道位置信息和长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自动定位并切割管道,实现自动化、精度高、效率高的切割操作。

21、第二方面,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的处理装置,包括:

22、获取模块,用于通过增强现实设备,获取施工数据;

23、分类模块,用于采用多模态识别模型,对所述施工数据进行分类处理,得到分类结果;

24、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分类结果和预先存储施工策略,确定与所述分类结果对应的目标指导信息,其中,所述预先存储施工策略至少包括施工环节、施工数据和指导信息,所述施工环节分别与所述施工数据和指导信息相对应;

25、显示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指导信息通过所述增强现实设备进行显示。

26、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通过增强现实设备,获取施工数据,然后根据多模态识别模型,对施工数据进行分类处理,得到分类结果,根据预先存储施工策略和分类结果,确定目标指导信息,并通过增强现实设备进行显示,不需要人工是进行实地测量和数据记录,减少了操作过程,提高测量效率。

27、在一些实施例,所述分类模块用于:

28、将所述施工数据输入到所述多模态识别模型中,得到不同的施工环节和与所述施工环节对应的施工数据,其中,所述施工环节至少包括基础工程施工环节、主体结构施工环节、屋面工程施工环节或装饰工程施工环节。

29、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通过预先训练多模态识别模型,该多模态识别模型用于进行分类,在获取到施工数据后,采用多模态识别模型进行分类处理,得到分类结果,提高分类效率。

30、在一些实施例,所述基础工程环节至少包括地基施工阶段和钢结构施工阶段,与所述地基施工阶段对应的施工数据至少包括地基尺寸、地基深度和地层情况,与所述钢结构施工阶段对应的施工数据至少包括钢结构尺寸、构件编号和连接方式。

31、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通过将各个施工阶段对应的工程数据保存在增强现实设备中,在增强现实设备获取到施工数据对应的分类结果也就是属于哪个施工阶段的情况下,可以获取到更多的工程数据,方便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操作。

32、在一些实施例,所述显示模块用于:

33、接收用户通过所述增强现实设备输入的查看请求,其中,所述查看请求中至少包括施工环节;

34、根据所述施工环节,对与所述施工环节对应的施工数据进行操作,其中,所述操作至少包括放大、缩小或移动。

35、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通过将目标指导信息显示在增强现实设备上,施工人员可以直观地看到目标指导信息,进而可以在显示界面上进行操作,满足施工人员的需求,而且也不需要再去查看图纸之类的,提高了工程施工效率。

36、在一些实施例,所述显示模块还用于:

37、接收激光雷达传感器发送的管道位置信息和长度信息;

38、通过所述增强现实设备显示所述管道位置信息和长度信息,并将所述管道位置信息和长度信息发送至切割设备,以使所述切割设备根据所述管道位置信息和长度信息对管道进行切割。

39、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通过安装激光雷达传感器获取管道位置信息和长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自动定位并切割管道,实现自动化、精度高、效率高的切割操作。

40、第三方面,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增强实现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可实现如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建筑施工的处理方法。

41、第四方面,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如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建筑施工的处理方法。

42、第五方面,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的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如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建筑施工的处理方法。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