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质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评估报告生成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36006896发布日期:2023-11-16 22:24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质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评估报告生成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地质环境安全生产,具体涉及一种地质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评估报告生成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1、安全是人类最重要和最基本的需求,是人民生命与健康和国家财产的基本保障。安全生产是地质生态环境建设工程施工企业的基本准则,是保证人民生命安全、社会安定以及经济建设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

2、历年来,国家对安全生产工作都十分重视,我国已经确定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安全是人类最重要的需要,是生命的基本属性。地质生态环境建设工程项目具有地质行业和市政环境工程行业的双重特性,危险性大,安全事故控制的难度大。虽然不断更新的安全技术可以消除设备工具的隐患缺陷和作业环境的不安全状态,但从相关施工安全的调查分析所获的结论均显示,由于建筑施工的特性,例如危险源和安全隐患随工程进行而变化,作业环境受天候、地质条件影响大,作业人员的低素质和流动性,再加上层层转包的经营形态等,导致事前的施工安全策划不易、施工安全长效管理困难等等。实现施工安全,避免事故发生,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危和国家企业的发展。因此需要对地质生态环境建设工程施工安全事故隐患进行全面的分析,但是现有技术中并没有专门针对地质生态环境建设工程进行分析的技术手段,从而还是难以做到有效保证地质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的施工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地质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评估报告生成方法及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缺少专门针对地质生态环境建设工程进行分析的技术手段,难以保证施工安全的技术问题,从而达到提供一种能对地质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生产安全事故隐患进行全面分析的技术手段,提高施工安全性的目的。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地质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评估报告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对不同种类工程的安全隐患数据进行采集,所述安全隐患数据,包括:能直接导致工程发生事故的安全隐患、能导致工程发生事故的人的不安全行为、能导致工程发生事故的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能导致工程发生事故的管理上的缺陷;

5、将采集到的不同种类工程的安全隐患数据按照工程类别分别储存在不同的子数据库中;

6、通过整合数据库将所述不同的子数据库进行整合和关联,得到关联后的不同种类工程的安全隐患数据;

7、通过gis的空间分析功能进行事故隐患危险区域预测,划分危险区域与非危险区域,并结合所述关联后的不同种类工程的安全隐患数据对生产安全事故隐患进行全面的分析,生成相应的分析报告。

8、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在将所述不同工程的安全隐患数据储存在不同的子数据库中时,包括:

9、将所述不同工程的安全隐患数据中的结构化数据采用关系型数据库进行储存;

10、对所述不同工程的安全隐患数据中的非结构化数据通过ocr文字识别转化为结构化数据后,采用所述关系型数据库进行储存;

11、通过nlp识别分类将所述关系型数据库中的结构化数据按照预设样例表进行归类整理,并将数据整合统一储存到结构化数据表中,对异常数据进行清洗,对缺失数据进行填补,对数据的格式类别及单位按照预设要求进行规整;

12、其中,所述子数据库包括关系型数据库。

13、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在将数据整合统一储存到结构化数据表中时,包括:

14、将所述结构化数据进行关联后,生成新的结构化数据,具体如公式1所示:

15、y=4ni+ai+bi+ci  (1);

16、式中,y为生产安全隐患项数,i为不同种类的工程,ni为能直接导致i工程发生事故的重要隐患的项数,ai为能导致i工程发生事故的人的不安全行为隐患的项数,bi为能导致i工程发生事故的物的不安全状态隐患的项数,ci为能导致i工程发生事故的管理上的缺陷隐患的项数;

17、将所述结构化数据和所述新的结构化数据整合统一储存到结构化数据表中;

18、其中,所述新的结构化数据包括所述生产安全隐患项数。

19、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在通过nlp识别分类进行归类整理时,包括:

20、处理所述预设样例表形成多级分类结构作为目标类别;

21、循环读取所述关系型数据库提取名称及关键文本信息作为输入矩阵;

22、对所述输入矩阵进行卷积操作;

23、对所述卷积操作的输出进行max-pooling操作,得到l个标量数字;

24、将所述l个标量数字进行拼接,组成一向量表示最后提取的特征;

25、连接一个全联接层作为输出层,并根据所述目标类别使用softmax激活函数,得到模型的输出;

26、根据模型的输出类别将所述结构化数据归类到对应的数据源。

27、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在对非结构化数据通过ocr文字识别转化为结构化数据前,包括:

28、采用基于引导图像的引导滤波对建设工程现场图像进行分解处理,得到所述建设工程现场图像的低频分量vb(x,y),具体如公式2所示:

29、vb(x,y)=i(a,b)f(x,y)+n(a,b)  (2);

30、式中,vb(x,y)为低频分量中像素点(x,y)的灰度值,f(x,y)为多尺度引导滤波的引导图像,其中像素点(x,y)均属于一个大小为(2m+1)×(2m+1)的窗口e中,(a,b)为所述窗口e的中心像素点,i(a,b)和n(a,b)为所述窗口e内的线性系数,通过求解函数对所述线性系数i(a,b)和n(a,b)进行求解,具体如公式3所示:

31、

32、式中,v(x,y)为所述建设工程现场图像中像素点(x,y)的灰度值,γ为设定的标准化参数;

33、对所述低频分量vb(x,y)进行取对数处理,得到取对数后的高频分量具体如公式4和公式5所示:

34、

35、

36、式中,为取对数后的低频分量;

37、其中,所述非结构化数据包括所述建设工程现场图像。

38、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在得到所述取对数后的高频分量后,包括:

39、对所述取对数后的高频分量进行指数变换,得到高频分量图像vf(x,y),并对所述高频分量图像vf(x,y)进行除噪处理,得到除噪后的高频分量图像vf′(x,y),并对所述除噪后的高频分量图像vf′(x,y)重新进行取对数处理,得到除噪后的高频分量

40、根据所述取对数后的低频分量和所述除噪后的高频分量进行增强处理,得到对数域下的增强后的建设工程现场图像

41、对所述对数域下的增强后的建设工程现场图像进行指数还原处理,输出增强后的建设工程现场图像具体如公式6所示:

42、

43、式中,为增强后的建设工程现场图像。

44、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在通过整合数据库将不同的子数据库进行关联时,包括:

45、利用所述整合数据库中的多个数据层分别储存不同种类工程的安全隐患数据,其中,每个数据层用于存储一种工程的安全隐患数据;

46、将每种工程的单个安全隐患数据作为每个数据层中的一个节点,并通过设置关联路径将各个层间数据进行关联。

47、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在划分危险区域与非危险区域后,包括:

48、在划分完成后以eij表示其他空间区域i与所述危险区域j的临近关系,并通过距离标准来确定所述临近关系eij的值;

49、当所述其他空间区域i与所述危险区域j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d时,所述临近关系eij等于1,其他情况下所述临近关系eij等于0;

50、根据所述临近关系eij,并通过moran指数得到所述其他空间区域i与所述危险区域j间的相关性,具体如公式7所示:

51、

52、式中,xi为随机变量x在所述其他空间区域i上的属性值,xj为随机变量x在所述危险区域j上的属性值,为空间区域样本属性值的平均值;

53、其中,所述moran指数是用于度量空间自相关的全局指标,所述其他空间区域i为所述危险区域和所述非危险区域外的空间区域;

54、根据所述moran指数的值对所述危险区域进行做进一步的扩充,得到最终的危险区域。

55、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在生成相应的分析报告时,包括:

56、根据所述关联后的不同种类工程的安全隐患数据的采集位置坐标数据,确定其中采集位置落入到所述最终的危险区域的安全隐患数据,并进行标记后生成所述相应的分析报告。

57、一种地质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评估报告生成系统,包括:

58、安全隐患数据采集单元:用于对不同种类工程的安全隐患数据进行采集,所述安全隐患数据,包括:能直接导致工程发生事故的安全隐患、能导致工程发生事故的人的不安全行为、能导致工程发生事故的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能导致工程发生事故的管理上的缺陷;

59、储存单元:用于将采集到的不同种类工程的安全隐患数据按照工程类别分别储存在不同的子数据库中;

60、整合和关联单元:用于通过整合数据库不同的子数据库进行整合和关联,得到关联后的不同种类工程的安全隐患数据;

61、分析报告生成单元:用于通过gis的空间分析功能进行事故隐患危险区域预测,划分危险区域与非危险区域,并结合所述关联后的不同种类工程的安全隐患数据对生产安全事故隐患进行全面的分析,生成相应的分析报告。

62、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63、(1)本发明所提供的分析报告生成方法所采集到的安全隐患数据,包括:能直接导致工程发生事故的安全隐患、能导致工程发生事故的人的不安全行为、能导致工程发生事故的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能导致工程发生事故的管理上的缺陷,基本把有可能会造成安全隐患的数据纳入到了分析报告中,使得分析人员能够对地质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的施工安全进行全面且充分的分析,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

64、(2)本发明所提供的分析报告生成方法还将采集到的安全隐患数据进行关联后生成新的安全隐患数据,从而结合新的安全隐患数据对安全隐患进行更深入的分析,进一步地提高施工的安全性;

65、(3)本发明所提供的分析报告生成方法通过将不同种类工程的安全隐患数据进行关联后,得到不同种类工程中可能相关联的数据,从而将相关联的数据体现在分析报告中,使得生成的分析报告具有更高的参考价值;

66、(4)本发明所提供的分析报告生成方法通过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对事故隐患危险区域进行初步划分后,再进行相关性的分析,确定最终危险区域的范围,再将该最终危险区域的范围与采集到的安全隐患数据结合在一起输出相应的分析报告,大大提高了分析报告的全面性,有效保证了施工的安全性。

6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