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源配置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6103229发布日期:2023-11-21 22:12阅读:31来源:国知局
数据源配置管理方法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分布式,尤其涉及数据源配置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随着分布式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应用采用分布式架构,并在分布式架构中采用单元化部署。在单元化部署中,每个单元都是独立的,均具有自己的代码库和配置信息,其中配置信息包括数据源的连接信息和其他相关配置等。对于数据源,即数据存储和访问的源,应用可以使用单数据源,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同时连接和使用多数据源。通过使用多数据源,应用可以更灵活地处理不同的数据存储需求,同时提供更高的可伸缩性和性能。但当应用使用多数据源时,需要管理和维护应用与多数据源连接,并根据需要将数据读取或写入到适当的数据源中,这可能涉及到数据路由、事务管理和错误处理等方面的挑战,例如,如何确定每个单元使用的数据源或如何在单元之间共享数据源的配置等可能会变得复杂,且在更新或切换数据源时,需要确保配置的正确性和及时性,同时要能够动态地更新和刷新配置,而不需要重新部署整个单元或系统。

2、相关技术中,通常采用配置自动化和集中管理的方式来简化单元化部署中多数据源的配置。具体地,通过配置中心(或配置管理工具),定义数据源的配置模板和结构,根据数据源的类型和要求,填写每个数据源的连接信息,即为数据源创建独立的配置项,使其在配置中心中被识别和管理;根据定义的配置模板和结构,在配置中心中创建相应的数据源配置文件,例如根据不同环境创建不同的数据源配置文件,以适应不同环境的需求;之后,在应用中添加相关逻辑,以读取配置中心中的数据源配置和实现配置的更新及错误处理。

3、但随着应用规模的增大和复杂性的增加,配置管理的复杂性也同步增加,运维人员需要管理多个数据源的配置模板、结构和版本,并且需要处理多个环境和部署的配置变体等,进而导致运维成本的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数据源配置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以简化在单元化场景中多数据源的配置和管理,从而降低运维成本。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数据源配置管理方法,应用于目标应用服务器,该目标应用服务器提供目标应用的相关服务,目标应用采用单元化部署方式部署在至少一个应用服务器中,目标应用服务器为至少一个应用服务器中的任一个,该数据源配置管理方法包括:

3、响应检测到服务器启动指令,构建数据源映射关系表,该数据源映射关系表采用键值对的形式存储数据源和数据源连接对象的映射关系;

4、获取配置文件中预设数据源的连接信息,该连接信息包括访问地址、用户名和密码;

5、根据上述连接信息,构建第一数据源连接对象,以建立目标应用服务器与预设数据源的连接,并将预设数据源的数据源标识和第一数据源连接对象的对象标识存入数据源映射关系表;

6、从预设数据源中读取数据源配置管理表,该数据源配置管理表中包含单元和数据源配置信息的对应关系,数据源配置信息包括数据源标识、数据源地址、数据源连接对象的对象标识、账号和密码;

7、在上述数据源配置管理表中,根据目标应用服务器中所部署的目标单元,筛选得到目标应用服务器对应的目标数据源配置信息;

8、根据上述目标数据源配置信息中的数据源标识和数据源连接对象的对象标识,构建第二数据源连接对象,以建立目标应用服务器与业务数据源的连接,并将目标数据源配置信息中的数据源标识和第二数据源连接对象的对象标识存入数据源映射关系表。

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数据源配置管理表中的数据源配置信息是加密的,在上述数据源配置管理表中,根据目标应用服务器中所部署的目标单元,筛选得到目标应用服务器对应的目标数据源配置信息之前,还包括:对数据源配置管理表中的数据源配置信息进行解密处理,得到解密后的数据源配置信息。

1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数据源配置管理表可编辑的,以在上述数据源配置管理表中进行数据源配置信息的更新。

1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数据源配置管理方法还包括:监测上述数据源配置管理表中数据源配置信息是否更新;若是,则根据更新后的数据源配置信息,更新上述数据源映射关系表。

12、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应用于应用服务器,该业务处理方法包括:

13、接收业务请求;

14、确定上述业务请求对应的业务数据源;

15、基于数据源映射关系表,获取与上述业务数据源对应的数据源连接对象;

16、通过所述数据源连接对象,从上述业务数据源中获取处理上述业务请求的相关数据;

17、根据上述相关数据,处理上述业务请求。

18、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数据源配置管理装置,应用于目标应用服务器,该目标应用服务器提供目标应用的相关服务,目标应用采用单元化部署方式部署在至少一个应用服务器中,目标应用服务器为至少一个应用服务器中的任一个,该数据源配置管理装置包括:

19、响应模块,用于响应检测到服务器启动指令,构建数据源映射关系表,该数据源映射关系表采用键值对的形式存储数据源和数据源连接对象的映射关系;

20、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配置文件中预设数据源的连接信息,该连接信息包括访问地址、用户名和密码;

21、第一连接模块,用于根据上述连接信息,构建第一数据源连接对象,以建立上述目标应用服务器与上述预设数据源的连接,并将上述预设数据源的数据源标识和第一数据源连接对象的对象标识存入上述数据源映射关系表;

22、读取模块,用于从上述预设数据源中读取数据源配置管理表,该数据源配置管理表中包含单元和数据源配置信息的对应关系,该数据源配置信息包括数据源标识、数据源地址、数据源连接对象的对象标识、账号和密码;

23、筛选模块,用于在上述数据源配置管理表中,根据上述目标应用服务器中所部署的目标单元,筛选得到上述目标应用服务器对应的目标数据源配置信息;

24、第二连接模块,用于根据上述目标数据源配置信息中的数据源标识和数据源连接对象的对象标识,构建第二数据源连接对象,以建立上述目标应用服务器与业务数据源的连接,并将上述目标数据源配置信息中的数据源标识和第二数据源连接对象的对象标识存入上述数据源映射关系表。

25、第四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业务处理装置,应用于应用服务器,该业务处理装置包括:

26、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业务请求;

27、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上述业务请求对应的业务数据源;

28、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基于数据源映射关系表,获取与上述业务数据源对应的数据源连接对象;

29、第二获取模块,用于通过上述数据源连接对象,从上述业务数据源中获取处理上述业务请求的相关数据;

30、处理模块,用于根据上述相关数据,处理上述业务请求。

31、第五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与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

32、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33、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以实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34、第六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执行时用于实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35、第七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36、本技术提供的数据源配置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响应检测到服务器启动指令,构建数据源映射关系表,该数据源映射关系表采用键值对的形式存储数据源和数据源连接对象的映射关系;获取配置文件中预设数据源的连接信息并根据连接信息,构建第一数据源连接对象,以建立目标应用服务器与预设数据源的连接,并将预设数据源的数据源标识和第一数据源连接对象的对象标识存入数据源映射关系表;从预设数据源中读取数据源配置管理表,并根据目标应用服务器中所部署的目标单元的单元编号,在数据源配置管理表中筛选得到目标应用服务器对应的目标数据源配置信息,在此过程中,仅通过目标单元的单元编号筛选,即可得到目标单元所需要连接的业务数据源节点信息,从而避免了不同单元部署时应用程序配置文件复杂以及不同单元应用程序不同的问题;另外,根据目标数据源配置信息中的数据源标识和数据源连接对象的对象标识,构建第二数据源连接对象,以建立目标应用服务器与业务数据源的连接,并将目标数据源配置信息中的数据源标识和第二数据源连接对象的对象标识存入数据源映射关系表,后续的业务请求基于该数据源映射关系表来实现对业务请求的处理。本技术基于数据源配置管理表实现对数据源信息的集中管理,相较于配置自动化和集中管理的方式,减少了对配置中心或配置工具的依赖性,降低了配置的复杂性,进而简化了在单元化场景中多数据源的配置和管理,并且无需运维人员学习和掌握相应的配置工具和框架,降低了学习成本,从而降低运维成本。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