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联网智能传送装置的管理方法以及传送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35777574发布日期:2023-10-21 11:35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物联网智能传送装置的管理方法以及传送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物流运输,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物联网智能传送装置的管理方法以及传送装置。


背景技术:

1、在一些大型的厂区中,每天都有大量的货物需要在厂内流动,这些货物的流动都需要人力进行运输,较为繁琐,相关技术中,也有采用智能运输工具进行运输的方式,但是目前的智能运输工具在运输时,只能前往预先设定的位置,但是在大型的厂区中,在智能运输工具到达目的地的过程中,往往还能够进行多次的补货,并将这些货物都运输至指定位置,因此,需要对运输工具进行系统化的管理,尽可能的增加每次搬运的货物量,减少运输次数,增加运输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解决的问题:大型厂区中的智能运输工具无法在途中进行补货,导致运输效率过低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物联网智能传送装置的管理方法,管理方法包括:在目标区域内设置多个传送站点,传送装置能够在多个传送站点之间移动,每个传送站点内均设有一个货物放置点;传送装置接收第一运输信号,并根据第一运输信号前往对应的货物放置点,在到达货物放置点后,周期性的检测传送装置是否满足运输条件;当传送装置满足运输条件时,根据第一运输信号获取需要前往的传送站点,记为目标站点,将目标站点对应的货物放置点记为第一目标放置点,控制传送装置沿第一路径前往第一目标放置点;对第一路径进行预防规划,得到预防路径,并根据天气情况判断传送装置是否切换至预防路径;当无需切换至预防路径时,获取第一路径上经过的货物放置点,将这些货物放置点标记为补货放置点;传送装置在沿第一路径行驶的过程中,实时接收补货放置点发出的第二运输信号,并根据第二运输信号判断传送装置是否进行补货;若是,则根据第二运输信号对第一路径进行修改,得到第二路径,控制传送装置沿第二路径行驶;若否,则控制传送装置沿第一路径行驶;当传送装置不满足运输条件时,控制传送装置返回传送站点。

3、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多个传送站点的设置,让目标区域内具有多个装货和卸货的站点,让目标区域内的货物运输更加便捷,货物放置点的设置让每个传送站点都有固定的装货位置,便于工作人员进行装货操作,第一运输信号的设置,让传送装置能够直接获取到货物需要前往的目的地以及行驶的路线,预防路径的设置,能够避免传送装置在行驶过程中受到天气的影响,提升了运输货物的安全性,补货放置点的获取,让传送装置能够根据第二运输信号进行补货,增加了出传送装置的载货率,第二路径的获取,让传送装置在补货后的行驶路径更加合理,提升了传送装置的运输效率。

4、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传送装置接收第一运输信号,并根据第一运输信号前往对应的货物放置点,在到达货物放置点后,周期性的检测传送装置是否满足运输条件,具体包括:传送装置接收第一运输信号后,从传送站点的传送等待位移动至货物放置点,并根据出发指令来判断传送装置是否满足运输条件;当传送装置接收到出发指令时,传送装置根据压力检测结果来判断传送装置是否放置货物;若是,则传送装置满足运输条件,并执行出发指令;若否,则传送装置不满足运输条件,并控制传送装置返回传送等待位;当传送装置未接收到出发指令时,根据压力检测结果来判断传送装置是否放置货物,并获取压力检测得到的压力值;根据压力值来判断传送装置上是否放置货物,并根据压力值的变化情况来判断传送装置是否满足运输条件。

5、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出发指令的设置,能够让传送装置在装货完毕后快速的进行运输,提升了传送装置的运输效率,在进行运输工作前,可以通过压力检测结果来判断传送装置上是否放置货物,通过出发指令和压力检测相互配合,避免传送装置在未放置货物的情况下执行第一运输信号,压力值的获取能够直观的体现出传送装置上货物质量的变化,根据货物质量的变化来判断工作人员的装货工作是否完成。

6、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压力值来判断传送装置上是否放置货物,并根据压力值的变化情况来判断传送装置是否满足运输条件,具体包括:当传送装置放置货物时,每隔第一目标时间后再次进行压力检测,判断压力值是否发生变化;若压力值发生变化,经过第一目标时间后再次进行压力检测,当压力值不再发生变化时,传送装置满足运输条件;当传送装置未放置货物时,经过第二目标时间后再次进行压力检测;当压力值发生变化时,通过第一目标时间来判断传送装置是否满足运输条件;当压力值未发生变化时,传送装置不满足运输条件,并控制传送装置返回传送等待位;其中,第二目标时间的时长大于第一目标时间的时长。

7、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第一目标时间的设置,让传送装置在货物放置完毕后,能够根据第一运输信号自动进行运输,避免了工作人员忘记发送出发指令而造成运输工作的耽误,第二目标时间的检测,能够避免传送装置长时间的停留在货物放置位,对其他传送装置的工作造成不便,降低了第一运输信号发送错误对运输工作造成的影响。

8、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对第一路径进行预防规划,得到预防路径,并根据天气情况判断传送装置是否切换至预防路径,具体包括:获取第一路径中的露天路段,以及露天路段周围的遮挡位,并计算露天路段到达遮挡位的转换距离;根据转换距离与第一目标放置点对遮挡位进行筛选,并得到预防路径;传送装置在沿第一路径移动的过程中实时观察天气情况,当天气情况发生改变,且无法满足传送装置的正常行驶时,传送装置的移动路径从第一路径切换至预防路径。

9、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露天路段的获取能够对第一路径进行规划,得到第一路径中可能受到天气影响的路段,转换距离的获取能够计算传送装置从第一路径中各个位置到达遮挡位的时间,以此来规划运输时间更短的预防路径,在规划预防路径时将转换距离与第一目标放置点相结合,在保证快速到达遮挡位的同时进一步的缩短了前往第一目标放置点的时间,提升了传送装置的运输效率,天气情况的检测能够实时的观察到外部天气的变化,能够及时的对第一路径进行切换,提升了传送装置进行运输的安全性。

10、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根据转换距离与第一目标放置点对遮挡位进行筛选,并得到预防路径,具体包括:计算各个遮挡位到达第一目标放置点的距离,记为后续行驶距离;将传送装置到达各个遮挡位的转换距离,与遮挡位对应的后续行驶距离相加,得到总行驶距离;根据总行驶距离对遮挡位进行筛选,选取出总行驶距离最短的对应的遮挡位,记为目标遮挡点,将传送装置经过目标遮挡点后再前往第一目标放置点的路径记为预防路径。

11、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当存在非露天路段到达第一目标放置点的遮挡位时,预防路径优先选取该遮挡位,以确保传送装置顺利运输,当需要等待天气转变后再次运送时,通过后续行驶距离与总行驶距离的计算,让传送在等到天气转变的过程中能够移动到距离第一目标放置点最近的位置,合理的利用了等到天气转变的时间,提升传送装置后续运送的效率。

12、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传送装置在沿第一路径行驶的过程中,实时接收补货放置点发出的第二运输信号,并根据第二运输信号判断传送装置是否进行补货,具体包括:根据第二运输信号获取补货放置点的补货质量;根据补货质量与压力值计算传送装置的总负载质量;将总负载质量与传送装置的额定负载质量进行比较,判断传送装置是否进行补货;当额定负载质量大于总负载质量时,传送装置进行补货;当额定负载质量小于等于总负载质量时,传送装置无法进行补货。

13、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补货质量的获取,让传送装置能够根据压力值计算出进行补货后需要承担的总负载质量,通过额定负载质量来判断补货工作能够运行,在确保传送装置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实现传送装置的补货。

14、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若是,则根据第二运输信号对第一路径进行修改,得到第二路径,控制传送装置沿第二路径行驶,具体包括:控制传送装置前往补货放置点,根据第二运输信号获取传送装置需要前往的第二目标放置点;计算传送装置依次经过第二目标放置点和第一目标放置点的时间长度,记为第一时长;计算传送装置从补货放置点直接前往第一目标放置点的时间长度,记为第二时长;计算第一时长与第二时长的时间差值,得到第一差值结果,根据第一差值结果调整第一路径,计算第一时长与第二时长的时间差值,得到第一差值结果,根据第一差值结果调整第一路径,具体包括:当第一差值结果大于等于时间阈值时,控制传送装置先到达第一目标放置点,再前往第二目标放置点;当第一差值结果小于时间阈值时,控制传送装置先到达第二目标放置点,再前往第一目标放置点。

15、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第一时长与第二时长的计算,能够判断出传送装置补货后对之前的运输工作造成的影响,根据时间阈值来调整第一路径,在完成补货后,优先保证第一运输信号的运输效率,随后再对补货的货物进行运输,让调整后的第一路径更加合理。

16、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物联网智能传送装置,上述实施例中所记载的物联网智能传送装置的管理方法应用于该智能传送装置,传送装置包括:接收模块,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运输信号;地图模块,地图模块用于存储目标区域内的传送站点和货物放置点;判断模块,判断模块用于判断传送装置是否满足运输条件;移动模块,移动模块用于实现传送装置在传送站点之间移动,该传送装置具有上述物联网智能传送装置的管理方法的全部技术特征,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