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业务的风险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6236396发布日期:2023-12-01 17:28阅读:38来源:国知局
贷款业务的风险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大数据,尤其涉及一种贷款业务的风险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银行授信额度是指银行向客户授予的、在一定时期内可以使用的信用资金的上限金额,这个额度是银行根据客户的信用状况、经济实力、还款能力等因素综合评估后决定的。银行授信额度通常包括透支额度、授信额度、保函额度、票据融资额度等。

2、银行当前的授信额度通常是基于工作人员的经验对客户的风险进行判断,并基于判断结果确定客户的授信额度。

3、然而,发明人发现,工作人员的经验往往带有非常强的主观评价,很容易造成对客户的风险判断不准确的情况发生,进而导致授信额度的准确性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贷款业务的风险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以解决当前的工作人员的经验往往带有非常强的主观评价,很容易造成对客户的风险判断不准确的情况发生,进而导致授信额度的准确性低下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贷款业务的风险控制方法,包括:

3、接收目标贷款客户,获取所述目标贷款客户的目标属性信息;其中,所述目标贷款客户是准备办理贷款业务的客户;所述目标属性信息用于表征目标贷款客户的属性特征;

4、根据所述目标属性信息与至少一个预置的风险贷款客户的风险属性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贷款客户与每一所述风险贷款客户之间的风险距离;其中,所述风险贷款客户是历史上出现贷款风险的客户;所述风险属性信息用于表征所述风险贷款客户的属性特征;所述风险距离表征目标贷款客户与风险贷款客户之间的相似程度;

5、根据所述目标属性信息与至少一个预置的安全贷款客户的安全属性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贷款客户与每一所述安全贷款客户之间的安全距离;其中,所述安全贷款客户是满足预设安全条件的客户;所述安全属性信息用于表征所述安全贷款客户的属性特征;所述安全距离表征目标贷款客户与安全贷款客户之间的相似程度;

6、根据至少一个所述风险距离和至少一个所述安全距离,确定所述目标贷款客户的授信额度。

7、上述方案中,根据所述目标属性信息与至少一个预置的风险贷款客户的风险属性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贷款客户与每一所述风险贷款客户之间的风险距离,包括:

8、获取所述目标属性信息的至少一个目标属性值,及获取第一风险属性信息的至少一个风险属性值;其中,所述目标属性值是目标属性信息中与一个属性参数对应的参数值;所述第一风险属性信息是第一风险贷款客户的风险属性信息;所述第一风险贷款客户是至少一个风险贷款客户中的一个;所述风险属性值是风险贷款客户中与一个属性参数对应的参数值;

9、根据第一目标属性值与第一风险属性值之间的距离,得到第一属性参数的属性距离;其中,所述第一目标属性值是至少一个目标属性值中与第一属性参数对应的参数值;所述第一风险属性值是至少一个风险属性值中与第一属性参数对应的参数值;所述第一属性参数是至少一个属性参数中的一个;

10、根据至少一个所述属性参数的属性距离,得到所述目标贷款客户与所述第一风险贷款客户之间的风险距离。

11、上述方案中,根据所述目标属性信息与至少一个预置的安全贷款客户的安全属性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贷款客户与每一所述安全贷款客户之间的安全距离,包括:

12、获取所述目标属性信息的至少一个目标属性值,及获取第二安全属性信息的至少一个安全属性值;其中,所述目标属性值是目标属性信息中与一个属性参数对应的参数值;所述第二安全属性信息是第二安全贷款客户的安全属性信息;所述第二安全贷款客户是至少一个安全贷款客户中的一个;所述安全属性值是安全贷款客户中与一个属性参数对应的参数值;

13、根据第二目标属性值与第二安全属性值之间的距离,得到第二属性参数的属性距离;其中,所述第二目标属性值是至少一个目标属性值中与第二属性参数对应的参数值;所述第二安全属性值是至少一个安全属性值中与第二属性参数对应的参数值;所述第二属性参数是至少一个属性参数中的一个;

14、根据至少一个所述属性参数的属性距离,得到所述目标贷款客户与所述第二安全贷款客户之间的安全距离。

15、上述方案中,根据至少一个所述风险距离和至少一个所述安全距离,确定所述目标贷款客户的授信额度,包括:

16、将风险距离小于预置的风险阈值的风险贷款客户设定为目标风险客户;

17、将安全距离小于预置的安全阈值的安全贷款客户设定为安全风险客户;

18、根据所述目标风险客户的数量和所述安全风险客户的数量,得到所述目标贷款客户的第一风险熵;其中,所述第一风险熵反映了目标贷款客户涉及贷款风险的程度;

19、调用预置的对应关系根据所述第一风险熵,确定所述目标贷款客户的至少一个额度值,及与每一所述额度值对应的贷款不良率

20、获取所述目标贷款客户的不良率阈值,确定贷款不良率小于或等于所述不良率阈值的至少一个额度值,并将获取到的至少一个额度值中的最高值设定为所述目标贷款客户的授信额度。

21、上述方案中,所述对应关系通过以下步骤获得:

22、获取至少一个历史贷款客户,并确定每一所述历史贷款客户的第一风险熵;

23、根据所述第一风险熵,将至少一个所述历史贷款客户划分成至少一个历史贷款集合,所述历史贷款集合中的历史贷款客户的第一风险熵满足预设条件;

24、获取所述历史贷款集合中每一历史贷款客户的历史授信额度;

25、从所述历史贷款集合中获取属于每一额度值的至少一个不良授信额度,将每一所述额度值的至少一个不良授信额度的总额,分别设定为每一所述额度值的不良贷款值;其中,所述额度值是表征授信额度的数值区间;所述不良授信额度是涉及风险的历史贷款客户的授信额度;

26、将每一所述额度值的不良贷款值,与所述历史贷款集合中所有所述历史贷款客户的历史授信额度的总额的比值,设定为每一所述额度值的贷款不良率;

27、将所述历史贷款集合的第一风险熵,与所述历史贷款集合的每一所述额度值的贷款不良率关联,所述历史贷款集合的对应子关系;

28、汇总至少一个所述历史贷款集合的对应子关系,得到所述对应关系。

29、上述方案中,接收目标贷款客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30、获取至少一个历史贷款客户;

31、若确定所述历史贷款客户的历史信息中具有风险信息,则确定所述历史贷款客户为风险贷款客户;其中,所述风险信息表征历史贷款客户是出现贷款风险的客户;

32、若确定所述历史贷款客户的历史信息中不具有风险信息,则确定所述历史贷款客户为待定贷款客户;

33、根据所述待定贷款客户的历史信息,确定所述待定贷款客户的第二风险熵;其中,所述第二风险熵反映了待定贷款客户涉及交易风险的程度;

34、若确定所述第二风险熵不小于预置的风险熵阈值,则确定所述待定贷款客户为风险贷款客户;

35、若确定所述第二风险熵小于预置的风险熵阈值,则确定所述待定贷款客户为安全贷款客户。

36、上述方案中,根据所述待定贷款客户的历史信息,确定所述待定贷款客户的第二风险熵,包括:

37、将所述历史信息中历史交易数据的交易数量设定为交易总量,并从所述待定贷款客户的历史信息中获取每一风险类别的风险交易数据;其中,所述历史交易数据是所述待定贷款客户在历史上进行交易得到的交易数据;

38、所述风险类别是指历史贷款客户在历史上进行交易时出现的风险类型;所述风险交易数据是涉及风险的历史交易数据;

39、根据所述交易总量及每一风险类别的风险交易数据的交易数量,确定所述待定贷款客户的第二风险熵。

40、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贷款业务的风险控制装置,包括:

41、输入模块,用于接收目标贷款客户,获取所述目标贷款客户的目标属性信息;其中,所述目标贷款客户是准备办理贷款业务的客户;所述目标属性信息用于表征目标贷款客户的属性特征;

42、风险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属性信息与至少一个预置的风险贷款客户的风险属性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贷款客户与每一所述风险贷款客户之间的风险距离;其中,所述风险贷款客户是历史上出现贷款风险的客户;所述风险属性信息用于表征所述风险贷款客户的属性特征;所述风险距离表征目标贷款客户与风险贷款客户之间的相似程度;

43、安全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属性信息与至少一个预置的安全贷款客户的安全属性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贷款客户与每一所述安全贷款客户之间的安全距离;其中,所述安全贷款客户是满足预设安全条件的客户;所述安全属性信息用于表征所述安全贷款客户的属性特征;所述安全距离表征目标贷款客户与安全贷款客户之间的相似程度;

44、输出模块,用于根据至少一个所述风险距离和至少一个所述安全距离,确定所述目标贷款客户的授信额度。

45、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与所述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

46、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47、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实现上述的方法。

48、第四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上述的方法。

49、第五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方法。

50、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贷款业务的风险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基于风险贷款客户的风险距离和基于安全贷款客户的安全距离,实现基于对目标贷款客户与风险贷款客户和安全贷款客户之间的相似程度,确定目标贷款客户能够被信任的程度,保证了确定目标贷款客户的信任程度的准确度,进而提高了基于该被信任的程度确定目标贷款客户的授信额度的准确性,避免了当前基于工作人员的经验对客户的风险进行判断,导致判断不准确,进而造成授信额度的准确性低下的问题出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