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总成悬置载荷分解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36722793发布日期:2024-01-16 12:26阅读:18来源:国知局
动力总成悬置载荷分解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车辆动力总成仿真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力总成悬置载荷分解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1、整车产品开发过程中,动力总成悬置支架、托架的强度及耐久性能计算至关重要,动力总成悬置支架、托架在强度耐久计算前,需要进行各个工况悬置硬点的载荷分解,载荷分解的准确性及全面性直接影响悬置支架或者托架强度耐久性能考核的正确性。目前,对于前置四驱动力总成悬置载荷分解,只考虑了四驱情况下,作用在动力总成壳体的反托力矩mx及my,并规定了这种情况下反托力矩mx及my的具体计算方法,并没有考虑传统四驱临时变成两驱(后驱)反托力矩的情况,全面性不足,也没有考虑车轮不打滑情况下所能提供的最大力矩,容易过考核,以上问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总成悬置载荷分解方法及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动力总成悬置载荷分解方法,包括:

3、建立动力总成悬置多体动力学载荷分解模型;

4、当分动器前传扭矩为0时,在质心位置施加载荷工况的第一力矩及重力,并计算第一悬置载荷,其中,质心位置为载荷分解模型中动力总成的质心位置,当分动器前传扭矩为0时第一力矩为mx,mx为纵置传动轴的反托力矩,第一悬置载荷为分动器前传扭矩为0时载荷工况的悬置载荷;

5、当分动器前传扭矩非0时,在质心位置施加载荷工况的第一力矩、第二力矩及重力,并计算第二悬置载荷,其中,第二悬置载荷为分动器前传扭矩非0时载荷工况的悬置载荷,当分动器前传扭矩非0时第二力矩为my,my为车轮的反托力矩;

6、取第一悬置载荷和第二悬置载荷之间较大者对悬置托架进行强度耐久考核。

7、进一步地,建立动力总成悬置多体动力学载荷分解模型,还包括:

8、根据动力总成悬置点位置,利用adams_car软件输入左悬置、右悬置及后悬置硬点坐标,建立橡胶悬置及衬套刚度,动力总成刚体部件。

9、进一步地,建立模板文件及悬置衬套刚度属性文件,赋予动力总成质量、质心位置及转动惯量属性,赋予橡胶衬套刚度属性。

10、进一步地,当分动器前传扭矩非0时,在质心位置施加载荷工况的第一力矩、第二力矩及重力,并计算第二悬置载荷,包括:

11、获取车轮所能提供的最大不打滑力矩;

12、对比my与车轮所能提供的最大不打滑力矩,取两者之间较小者作为第二力矩。

13、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动力总成悬置载荷分解装置,包括:

14、建模单元,用于建立动力总成悬置多体动力学载荷分解模型;

15、第一计算单元,用于计算mx和my;

16、第二计算单元,用于计算第一悬置载荷和第二悬置载荷;

17、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第二力矩为my或车轮所能提供的最大不打滑力矩;

18、分析单元,用于通过第一悬置载荷和第二悬置载荷之间较大者对悬置托架进行强度耐久考核。

19、进一步地,建模单元还包括:

20、输入模块,用于根据动力总成悬置点位置,利用adams_car软件输入左悬置、右悬置及后悬置硬点坐标,建立橡胶悬置及衬套刚度,动力总成刚体部件;

21、赋予模块,用于根据建立模板文件及悬置衬套刚度属性文件,赋予动力总成质量、质心位置及转动惯量属性,赋予橡胶衬套刚度属性。

22、进一步地,判断单元还包括:

23、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车轮所能提供的最大不打滑力矩;

24、第一比较模块,用于比较my或车轮所能提供的最大不打滑力矩的大小;

25、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my和车轮所能提供的最大不打滑力矩之间较大者为第二力矩。

26、进一步地,分析单元还包括:

27、第二比较模块,用于比较第一悬置载荷和第二悬置载荷之间的大小;

28、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第一悬置载荷和第二悬置载荷之间较大者对悬置托架进行强度耐久考核。

29、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30、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31、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32、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上述任一所述的一种动力总成悬置载荷分解方法。

33、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所述的一种动力总成悬置载荷分解方法。

3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整车产品研发过程中设计阶段需要的强度耐久仿真验证方法,并在强度耐久仿真之前,通过载荷分解得到各个工况下,悬置支架或者托架的受力,不仅考虑了四驱情况下,作用在动力总成壳体的反托力矩mx及my,并规定了这种情况下反托力矩mx及my的具体计算方法,并且考虑了传统四驱临时变成两驱(后驱)反托力矩的情况,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动力总成悬置载荷分解方法,提高仿真精度的同时,避免过设计,节约成本,解决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动力总成悬置载荷分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总成悬置载荷分解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动力总成悬置多体动力学载荷分解模型,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动力总成悬置载荷分解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总成悬置载荷分解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分动器前传扭矩非0时,在质心位置施加载荷工况的第一力矩、第二力矩及重力,并计算第二悬置载荷,包括:

5.一种动力总成悬置载荷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动力总成悬置载荷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建模单元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动力总成悬置载荷分解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单元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动力总成悬置载荷分解方法,其特征在于,分析单元还包括: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一种动力总成悬置载荷分解方法。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总成悬置载荷分解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建立动力总成悬置多体动力学载荷分解模型;当分动器前传扭矩为0时,在质心位置施加载荷工况的第一力矩及重力,并计算第一悬置载荷;当分动器前传扭矩非0时,在质心位置施加载荷工况的第一力矩、第二力矩及重力,并计算第二悬置载荷;取第一悬置载荷和第二悬置载荷之间较大者对悬置托架进行强度耐久考核;本发明通过载荷分解得到各个工况下,悬置支架或者托架的受力,考虑了四驱以及传统四驱临时变成两驱反托力矩的情况下,提高仿真精度的同时,避免过设计,节约成本,解决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王涛,常进云,赵星明,孙佳兴,高闯,胡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