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业务管理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36830927发布日期:2024-01-26 16:45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业务管理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计算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业务管理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1、企业财经是确保企业财务健康和可持续增长的关键要素,包括财务管理、投资决策、风险管理等。企业财经是一个高度复杂和不断变化的领域,经济变化、政策法规、市场情绪等多个因素均会对企业财经产生影响,因此企业员工需要周期性(比如每周、每月或者每季度)根据企业的财经数据制作各种汇报材料,给各个领域的管理者们进行汇报,使得管理者们能够及时了解财务状况,作出风险管理决策。

2、但是,对于大型公司,其规模和复杂性使得企业的财经数据变得更加复杂,汇报材料制作门槛高、效率低,管理者们很难从海量数据中获取有效信息,无法及时获知风险管理的进度,出现风险管理延迟,很容易导致企业出现法律合规问题。因此,企业财经领域如何及时、高效的进行风险管理,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业务管理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能够及时、高效的进行企风险管理,避免企业出现风险管理延迟的问题。

2、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业务管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第一用户发起的看板获取请求,获取第一用户对应的看板页面,其中,看板页面包括风险分析区域以及任务处理区域,风险分析区域包括分析指标,分析指标用于描述分析任务的处理情况,分析指标是根据分析任务的分析状态生成的,分析任务包括对异常数据进行风险分析,任务处理区域包括处理指标,处理指标用于描述风险任务的处理情况,处理指标是根据风险任务的处理状态生成的,风险任务是业务管理系统根据分析任务的分析结果生成的,向第一用户发送第一用户对应的看板页面。

3、实施第一方面描述的方法,向用户展示的页面不仅显示有对异常数据的风险分析的情况,还显示风险任务处理的情况,并且该风险分析情况和风险处理情况是根据分析状态和处理状态确定的,也就是实时的处理情况,这样风险管理不再依赖于定时的人工汇报,使得风险管理能够更加全面和及时,同时通过分区显示分析指标和处理指标,使得看板页面重点突出,复杂的指标也易于理解和解读,提高用户的数据洞察力和决策效果,因此,通过本技术提供的业务管理方法,企业财经可以更加及时、高效的进行风险管理。

4、在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向第一用户发送第一用户对应的看板页面之后,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业务管理系统接收第一用户发起的第一任务的处理请求,处理请求是第一用户点击看板页面触发的,第一任务是分析任务或者风险任务,业务管理系统向第一用户发送第一任务,接收第一用户反馈的处理结果,业务管理系统更新看板页面中的分析指标或者处理指标。

5、上述实现方式,用户接收到看板页面之后,可以根据看板页面中显示的指标,选择自己需要处理的分析任务或者风险任务,提交分析任务或者风险任务的处理结果之后,业务管理系统可以实时更新分析状态或者处理状态,实时更新分析指标和处理指标,每个用户对分析任务和风险任务进行处理后,其他用户都可以及时获知处理进度,实时更新每个用户对应的看板页面,使得每个用户都可以及时获知风险分析进度和风险处理进度,避免风险延迟带来的财务危机。

6、在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业务管理系统包括状态数据库,状态数据库包括多个分析任务的分析状态和多个风险任务的处理状态,获取第一用户对应的看板页面时,业务管理系统可以从状态数据库中获取每个分析状态下的分析任务数量,确定分析指标,其中,分析指标包括不同分析状态的分析任务数量,分析状态包括待分析、分析中和已分析,然后从状态数据库中获取每个处理状态下的风险任务数量,确定处理指标,其中,处理指标包括不同处理状态的风险任务数量,处理状态包括待处理、处理中和已处理,最后基于分析指标和处理指标生成看板页面。

7、上述实现方式,向用户显示的看板页面是根据分析任务的分析状态以及风险任务的处理状态确定的,该分析状态和处理状态会实时在状态数据库中更新,所以看板页面所显示的指标也是实时的指标,使得每个用户都可以及时获知风险分析进度和风险处理进度,避免风险延迟带来的财务危机。

8、在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业务管理系统接收第二用户发起的看板获取请求,第二用户的用户角色与第一用户的用户角色不同,获取第二用户对应的看板页面,其中,第一用户对应的看板页面中显示的分析指标和处理指标所属的范围与第二用户对应的看板页面中显示的分析指标和处理指标所属的范围不同,范围包括时间范围和区域范围,第一用户对应的看板页面中的分析指标种类与第二用户对应的看板页面中的分析指标种类不同,向第二用户发送第二用户对应的看板页面。

9、上述实现方式,业务管理系统可以存储有不同用户角色对应的看板页面,不同用户角色对应的看板页面所显示的内容存在差异,不仅是指标种类的差异,而且指标对应的时间范围或者区域范围也不一样,这是因为管理层员工更希望看到整体性的指标,而一线员工更希望看到细节性的指标,业务管理系统基于用户角色配置每个用户的看板页面,可以一定程度满足每个用户角色的业务需求,使得企业内不同级别的员工都可以通过业务管理系统获取到自己所需的指标,有助于全面了解和评估企业风险情况,使得企业财经可以实现及时、高效的风险管理。

10、在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业务管理系统接收第一用户发起的看板获取请求之前,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业务管理系统接收第三用户发送的配置信息,配置信息包括指标配置信息、外观配置信息以及用户角色信息,指标配置信息包括用户需求在风险分析区域以及任务处理区域显示的指标,外观配置信息用于描述看板页面的视觉设计效果,外观配置信息包括看板页面的布局信息和交互逻辑信息,根据配置信息生成元数据信息,元数据信息用于描述用户请求配置的看板页面,根据元数据信息获得页面的低代码配置,低代码配置是基于低代码开发平台提供的配置选项生成的,基于低代码开发平台生成低代码配置对应的看板页面,记录看板页面对应的用户角色。

11、需要说明的,上述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指的是获取看板页面的不同角色的用户,第三用户是配置看板页面的用户,第一用户和第三用户可以是同一个用户,第二用户和第三用户也可以是同一个用户,第一用户、第二用户以及第三用户也可以是三个不同的用户,本技术不作具体限定。

12、上述实现方式,用户配置看板页面时,通过对用户提交的配置信息进行多层抽象,先生成配置信息对应的统一格式的元数据信息,然后根据元数据信息获得页面的低代码配置,最后基于低代码平台和低代码配置生成看板页面,这样对用户输入的配置信息进行多次抽象和归纳,使得看板页面可以被用户灵活配置,将用户需求与底层设计实现解耦,用户的需求的变更和扩展可以更加简化,系统拥有更好的可扩展性和维护性,可以适应更广泛的应用场景。

13、在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分析指标还包括分析任务的分析结果,分析结果包括风险等级、风险类型、风险原因、风险影响、风险负责人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14、上述实现方式,看板页面不仅显示每个分析状态下的分析任务数量,使得用户可以及时获知分析任务的处理进度,而且可以显示分析结果对应的分析任务数量,比如风险等级为1级的分析任务数量,风险原因为操作错误的分析任务数量等,使得用户可以及时获知分析任务的总体情况,及时作出决策,避免风险延迟产生的财务危机问题。

15、在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业务管理系统获取第一异常数据,将第一异常数据对应的第一分析任务的分析状态修改为待分析,向分析用户发送第一异常数据,将第一分析任务的分析状态修改为分析中,接收分析用户反馈的分析结果,将第一分析任务的分析状态修改为已分析。

16、上述实现方式,业务管理系统可以根据分析任务的处理情况实时更新分析状态,这样用户获取看板页面时,向用户反馈的看板页面上的指标是根据实时的分析状态和处理状态生成的,用户可以及时获知风险分析和风险处理的情况,企业财经可以更加及时、高效的进行风险管理。

17、在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分析状态还包括待复核,接收分析用户反馈的分析结果,将第一分析任务的分析状态修改为已分析之后,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业务管理系统将分析结果发送给复核用户,将第一分析任务的分析状态修改为待复核,接收复核用户反馈的复核结果,在复核结果为同意的情况下将第一分析任务的分析状态修改为已复核,在复核结果为不同意的情况下将第一分析任务的分析状态修改为待分析。

18、上述实现方式,对异常数据进行风险分析时,额外通过复核用户确保风险分析的准确性,复核用户反馈的复核结果为不同意时需要对异常数据进行重新分析,复核结果为同意时才会进入下一步的处理,避免由于分析用户的错误分析结果导致财务风险问题的出现。

19、在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分析结果包括存在风险和不存在风险,风险任务是根据分析状态为已复核且分析结果为存在风险的分析任务生成的。

20、上述实现方式,每个分析任务一旦通过复核且分析结果为存在分析,即可自动生成风险任务,发送给对应的用户进行处理,本技术通过根据分析状态和分析结果来实时获取满足条件的异常数据来生成风险任务,可以使得风险任务能够及时生成,及时发送给对应的用户进行处理,从而避免风险延迟,企业财经可以更加及时、高效的进行风险管理。

21、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业务管理系统接收分析用户反馈的处理计划,风险任务是根据分析状态为已复核、分析结果为不存在风险且包括处理计划的分析任务生成的。

22、应理解,部分异常数据可能并不会带来风险,但是仍然需要员工制定任务计划来改进业务方针。举例来说,假设一个电商公司每月的订单量通常在稳定的范围内波动,但某个月份订单量突然异常低,导致销售额大幅下降。分析用户对该异常数据进行风险分析后发现,这个低订单量是某个节假日导致的,此时订单量异常不会直接为企业带来风险,但是员工可以对此制定处理计划,比如优化该节假日期间的供货计划和库存管理,以确保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提供良好的购物体验,或者基于该节假日定制特别的促销活动、优化广告投放和加强市场宣传等,以提高订单量。简单来说,对于不存在风险的异常数据,员工也可以根据异常数据来发现潜在的改进方针,优化产品和服务,因此对于分析状态为已复核、分析结果为不存在风险且包括处理计划的分析任务也需要生成风险任务进行处理。

23、在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状态数据库还用于记录风险任务的处理状态,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业务管理系统获取第一处理任务,将第一处理任务的处理状态修改为待处理,向处理用户发送第一处理任务,将第一处理任务的处理状态修改为处理中,接收并记录处理用户发送的任务反馈,接收处理用户发送的任务关闭请求,将第一处理任务的处理状态修改为已处理。

24、上述实现方式,根据每个处理任务的处理状态实时更新状态数据库,这样用户获取看板页面时,向用户反馈的看板页面上的指标是根据实时的处理状态生成的,用户可以及时获知风险处理的情况,企业财经可以更加及时、高效的进行风险管理。

25、在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业务管理系统可以根据分析状态和分析结果,从多个异常数据中获取至少一个风险任务数据,然后根据至少一个风险任务数据生成一个或者多个风险任务。其中,风险任务数据包括分析状态为已复核,分析结论为存在风险的异常数据,还包括分析状态为已复核,分析结论为不存在风险但包括分析计划的异常数据。

26、进一步地,n个风险任务数据可以生成m个风险任务,其中,n不等于m,应理解,在风险分析中,一些异常数据之间存在相关性,所以这些异常数据的解决方案也是相似的,为了提高任务处理效率,可以将这些存在相关性的异常数据合并到一个风险任务进行处理。业务管理系统可以在获取到至少一个风险任务数据以后,根据风险任务数据的分析结果,将至少一个风险任务数据进行聚类,同一个类别的风险任务数据可以合并生成同一个风险任务。在聚类时,可结合分析结果中风险等级、风险类型、风险原因、风险影响、风险负责人等指标对风险任务数据进行聚类,比如将风险原因相似的风险任务数据进行合并生成一个风险任务,或者将处理计划相似的风险任务数据进行合并,或者将风险原因和处理计划均相似的风险任务数据进行合并生成一个风险任务,或者将风险负责人相同的风险任务数据进行合并生成一个风险任务,上述举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不作具体限定。

27、上述实现方式,通过将至少一个风险任务数据进行聚类,将同一个类别的风险任务数据合并生成一个风险任务,从而避免任务冗余,减少待处理的风险任务数量,降低系统处理压力和存储压力,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28、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业务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看板获取单元,用于接收第一用户发起的看板获取请求,角色识别单元,用于获取第一用户对应的看板页面,其中,看板页面包括风险分析区域以及任务处理区域,风险分析区域包括分析指标,分析指标用于描述分析任务的处理情况,分析指标是根据分析任务的分析状态生成的,分析任务包括对异常数据进行风险分析,任务处理区域包括处理指标,处理指标用于描述风险任务的处理情况,处理指标是根据风险任务的处理状态生成的,风险任务是业务管理系统根据分析任务的分析结果生成的,看板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一用户发送第一用户对应的看板页面。

29、实施第二方面描述的系统,该业务管理系统可以向用户展示的页面不仅显示有对异常数据的风险分析的情况,还显示任务处理的情况,并且该风险分析情况和风险处理情况是根据分析状态和处理状态确定的,也就是实时的处理情况,这样风险管理不再依赖于定时的人工汇报,使得风险管理能够更加全面和及时,同时通过分区显示分析指标和处理指标,使得看板页面重点突出,复杂的指标也易于理解和解读,提高用户的数据洞察力和决策效果,使用该业务管理系统可以更加及时、高效的进行风险管理。

30、在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系统还包括同步单元,看板获取单元还用于,接收第一用户发起的第一任务的处理请求,处理请求是第一用户点击看板页面触发的,第一任务是分析任务或者风险任务,看板发送单元还用于,向第一用户发送第一任务,接收第一用户反馈的处理结果,同步单元用于更新看板页面中的分析指标或者处理指标。

31、在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业务管理系统包括状态数据库,状态数据库包括多个分析任务的分析状态和多个风险任务的处理状态,角色识别单元,用于从状态数据库中获取每个分析状态下的分析任务数量,确定分析指标,其中,分析指标包括不同分析状态的异常数据数量,分析状态包括待分析、分析中和已分析,角色识别单元,用于从状态数据库中获取每个处理状态下的风险任务数量,确定处理指标,其中,处理指标包括不同处理状态的风险任务数量,处理状态包括待处理、处理中和已处理,角色识别单元,用于基于分析指标和处理指标生成看板页面。

32、在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看板获取单元,还用于接收第二用户发起的看板获取请求,第二用户的用户角色与第一用户的用户角色不同,角色识别单元,还用于获取第二用户对应的看板页面,其中,第一用户对应的看板页面中显示的分析指标和处理指标所属的范围与第二看板页面中显示的分析指标和处理指标所属的范围不同,范围包括时间范围和区域范围,第一用户对应的看板页面中的分析指标种类与第二用户对应的看板页面中的分析指标种类不同,看板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二用户发送第二用户对应的看板页面。

33、在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系统包括配置单元,配置单元,用于接收第三用户发送的配置信息,配置信息包括指标配置信息、外观配置信息以及用户角色信息,指标配置信息包括用户需求在风险分析区域以及任务处理区域显示的指标,外观配置信息用于描述看板页面的视觉设计效果,外观配置信息包括看板页面的布局信息和交互逻辑信息,配置单元,用于根据配置信息生成元数据信息,元数据信息用于描述用户请求配置的看板页面,配置单元,用于根据元数据信息获得页面的低代码配置,低代码配置是基于低代码开发平台提供的配置选项生成的,配置单元,用于基于低代码开发平台生成低代码配置对应的看板页面,记录看板页面对应的用户角色。

34、在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分析指标还包括异常数据的分析结果,分析结果包括风险等级、风险类型、风险原因、风险影响、风险负责人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35、在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系统包括数据获取单元和风险分析单元,数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异常数据,风险分析单元用于将第一异常数据的分析状态修改为待分析,风险分析单元用于向分析用户发送第一异常数据,将第一异常数据的分析状态修改为分析中,风险分析单元用于接收分析用户反馈的分析结果,将第一异常数据的分析状态修改为已分析。

36、在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分析状态还包括待复核,风险分析单元还用于将分析结果发送给复核用户,将第一分析任务的分析状态修改为待复核,风险分析单元还用于接收复核用户反馈的复核结果,在复核结果为同意的情况下将第一分析任务的分析状态修改为已复核,在复核结果为不同意的情况下将第一分析任务的分析状态修改为待分析。

37、在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分析结果包括存在风险和不存在风险,风险任务是根据分析状态为已复核且分析结果为存在风险的分析任务生成的。

38、在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风险分析单元还用于接收分析用户反馈的处理计划,风险任务是根据分析状态为已复核、分析结果为不存在风险且包括处理计划的分析任务生成的。

39、在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系统还包括任务处理单元,任务处理单元用于获取第一处理任务,将第一处理任务的处理状态修改为待处理,任务处理单元用于向处理用户发送第一处理任务,将第一处理任务的处理状态修改为处理中,任务处理单元用于接收并记录处理用户发送的任务反馈,任务处理单元用于接收处理用户发送的任务关闭请求,将第一处理任务的处理状态修改为已处理。

40、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设备,计算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处理器用于执行指令,以使得计算设备实现如第一方面描述的方法。

41、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指令被计算设备或者计算设备集群运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描述的方法。

42、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设备集群,该计算设备集群包括至少一个计算设备,至少一个计算设备中的每个计算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至少一个计算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执行至少一个计算设备的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以使得计算设备集群实现如第一方面描述的方法。

43、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指令,该指令能够运行在计算设备上或被储存在任何可用介质中的软件或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设备或者计算设备集群上运行时,使得计算设备或者计算设备集群执行第一方面描述的方法。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