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6880191发布日期:2024-02-02 20:58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数据传输,可应用于不同移动终端设备的数据备份场景。更具体的,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在消费电子快速发展的今天,用户经常会更换终端(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而此时用户将面临将旧终端所保存的数据转移至新终端的需求,目前,用户一般将某一终端的数据上传到网盘上,然后另一终端从网盘上下载所存储的数据,然而,网盘的数据存储在云端服务器,而云端服务器存在数据丢失的可能性,另外,用户的网盘账户和密码存在被盗窃的可能性,从而会面临用户数据的安全性不能得到保障的问题。

2、值得注意的是,在此部分中描述的技术不一定是之前已经设想到或采用的技术。除非另有指明,否则不应假定此部分中描述的任何技术仅因其包括在此部分中就被认为为现有技术。类似地,除非另有指明,否则此部分中提及的问题不应认为在任何现有技术中已被公认。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至少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所提供的数据转移方式的数据安全性无法得到保障的问题。

2、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移动数据存储设备,所述移动数据存储设备配置有数据传输插头和存储芯片,包括:

3、当所述数据传输插头与第一移动终端设备的i/o接口处于连接状态时,根据数据存储指示将所述第一移动终端设备发送的待存储数据存储于所述存储芯片;

4、当所述数据传输插头与第二移动终端设备的i/o接口处于连接状态时,根据数据拷贝指示所指示的所述第二移动终端设备的系统标识,将所述存储芯片中的待拷贝数据转换成目标格式,得到目标拷贝数据;其中,所述第一移动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设备的系统形式不同,所述系统形式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系统类型、系统版本;

5、将所述目标拷贝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移动终端设备。

6、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应用于移动数据存储设备,所述移动数据存储设备配置有数据传输插头和存储芯片,包括:

7、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当所述数据传输插头与第一移动终端设备的i/o接口处于连接状态时,根据数据存储指示将所述第一移动终端设备发送的待存储数据存储于所述存储芯片;

8、数据转换模块,用于当所述数据传输插头与第二移动终端设备的i/o接口处于连接状态时,根据数据拷贝指示所指示的所述第二移动终端设备的系统标识,将所述存储芯片中的待拷贝数据转换成目标格式,得到目标拷贝数据;其中,所述第一移动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设备的系统形式不同,所述系统形式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系统类型、系统版本;

9、数据拷贝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拷贝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移动终端设备。

10、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数据存储设备,包括:存储器及处理器,其中,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上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中的各步骤。

11、本申请实施例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中的各步骤。

12、由上可见,根据本申请方案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当数据传输插头与第一移动终端设备的i/o接口处于连接状态时,根据数据存储指示将第一移动终端设备发送的待存储数据存储于存储芯片;当数据传输插头与第二移动终端设备的i/o接口处于连接状态时,根据数据拷贝指示所指示的第二移动终端设备的系统标识,将存储芯片中的待拷贝数据转换成目标格式,得到目标拷贝数据;将目标拷贝数据发送至第二移动终端设备。通过本申请方案的实施,利用外接的存储设备对终端数据进行存储,然后转换至适配于另一终端的系统的数据格式后将数据拷贝至另一终端,保证了数据安全性,且数据转移操作的便捷性较高。

13、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申请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范围。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技术特征: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移动数据存储设备,所述移动数据存储设备配置有数据传输插头和存储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数据拷贝指示所指示的所述第二移动终端设备的系统标识,将所述存储芯片中的待拷贝数据转换成目标格式,得到目标拷贝数据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终端身份识别信息对所述第二移动终端设备进行合法性验证的步骤,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对应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设备的终端身份识别信息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数据拷贝指示所指示的所述第二移动终端设备的系统标识,将所述存储芯片中的待拷贝数据转换成目标格式,得到目标拷贝数据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数据存储指示将所述第一移动终端设备发送的待存储数据存储于所述存储芯片的步骤,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目标拷贝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移动终端设备的步骤,包括:

8.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应用于移动数据存储设备,所述移动数据存储设备配置有数据传输插头和存储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9.一种移动数据存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及处理器,其中: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数据传输方法中的步骤。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当数据传输插头与第一移动终端设备的I/O接口处于连接状态时,根据数据存储指示将第一移动终端设备发送的待存储数据存储于存储芯片;当数据传输插头与第二移动终端设备的I/O接口处于连接状态时,根据数据拷贝指示所指示的第二移动终端设备的系统标识,将存储芯片中的待拷贝数据转换成目标格式,得到目标拷贝数据;将目标拷贝数据发送至第二移动终端设备。通过本申请方案的实施,利用外接的存储设备对终端数据进行存储,然后转换至适配于另一终端的系统的数据格式后将数据拷贝至另一终端,保证了数据安全性,且数据转移操作的便捷性较高。

技术研发人员:陈东明,熊斌,吴恩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宝尔爱迪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