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对突发事件的智能预警方法、系统及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6177458发布日期:2023-11-29 02:13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对突发事件的智能预警方法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大数据和智能预警,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应对突发事件的智能预警方法、系统及介质。


背景技术:

1、传统的突发事件预警方法通常基于历史数据和简单的统计模型,无法充分考虑复杂的时空动态变化和影响因素,更无法根据实时监测到的生活基本保障供应情况、经济产业情况、气候地理情况和卫生安全情况等进行全面分析进而对应急突发事件进行预警,缺乏准确性,而且无法根据预警等级和风险类别进行最佳应急预案的选择,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对突发事件预警的需求。

2、针对上述问题,目前亟待有效的技术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对突发事件的智能预警方法、系统及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预设区域范围内的基本要素信息并提取基本要素特征数据,包括基本保障数据、经济产业数据、气候地理数据和卫生安全数据,将基本要素特征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获得自然灾害风险指数、公共卫生风险指数、供水供电风险指数和物资紧缺风险指数,然后根据获得的各项风险指数进行计算获得突发事件预警参数,将突发事件预警参数与预设突发事件预警参数阈值进行对比,根据阈值对比结果判定预警等级,并通过与应急预案等级、应急预案类别的自动对比,选取类别、等级匹配度最高的应急预案作为参照应急预案,本技术可以实现对突发事件的智能预警以及获得最佳应急方案的目的。

2、本技术还提供了应对突发事件的智能预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获取预设区域范围内的基本要素信息并提取基本要素特征数据,包括基本保障数据、经济产业数据、气候地理数据和卫生安全数据;

4、将所述气候地理数据以及所述经济产业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获得自然灾害风险指数,将所述气候地理数据结合所述卫生安全数据以及所述自然灾害风险指数进行分析处理,获得公共卫生风险指数;

5、将所述基本保障数据结合所述经济产业数据以及所述自然灾害风险指数进行计算处理,获得供水供电风险指数;

6、将所述基本保障数据、经济产业数据以及所述自然灾害风险指数、公共卫生风险指数进行计算处理,获得物资紧缺风险指数;

7、根据所述自然灾害风险指数、公共卫生风险指数、供水供电风险指数以及所述物资紧缺风险指数进行分析处理,获得突发事件预警参数;

8、将所述突发事件预警参数与预设突发事件预警参数阈值进行阈值对比,根据阈值对比结果判定预警等级。

9、可选地,在本技术所述的应对突发事件的智能预警方法中,所述获取预设区域范围内的基本要素信息并提取基本要素特征数据,包括基本保障数据、经济产业数据、气候地理数据和卫生安全数据,包括:

10、获取预设区域范围内的基本要素信息并提取基本要素特征数据,包括基本保障数据、经济产业数据、气候地理数据和卫生安全数据;

11、所述基本保障数据包括供水供电数据、用水用电数据、物资供应数据和物资消耗数据;

12、所述经济产业数据包括工业产业数据、农业产业数据和经济运行指数;

13、所述气候地理数据包括气候气象数据、自然地理数据和生态环境数据;

14、所述卫生安全数据包括医疗就诊数据和食品安全数据。

15、可选地,在本技术所述的应对突发事件的智能预警方法中,所述将所述气候地理数据以及所述经济产业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获得自然灾害风险指数,将所述气候地理数据结合所述卫生安全数据以及所述自然灾害风险指数进行分析处理,获得公共卫生风险指数,包括:

16、将所述气候气象数据、自然地理数据、生态环境数据以及所述农业产业数据输入预设自然灾害风险预测模型进行分析处理,获得自然灾害风险指数;

17、将所述气候气象数据结合所述医疗就诊数据、食品安全数据以及所述自然灾害风险指数输入预设公共卫生风险监测模型进行分析处理,获得公共卫生风险指数。

18、可选地,在本技术所述的应对突发事件的智能预警方法中,所述将所述基本保障数据结合所述经济产业数据以及所述自然灾害风险指数进行计算处理,获得供水供电风险指数,包括:

19、将所述供水供电数据、用水用电数据结合所述工业产业数据、农业产业数据以及所述自然灾害风险指数进行计算处理,获得供水供电风险指数;

20、所述供水供电风险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21、;

22、其中,为供水供电风险指数,为供水供电数据,为用水用电数据,为工业产业数据,为农业产业数据,为自然灾害风险指数,、为预设特征系数。

23、可选地,在本技术所述的应对突发事件的智能预警方法中,所述将所述基本保障数据、经济产业数据以及所述自然灾害风险指数、公共卫生风险指数进行计算处理,获得物资紧缺风险指数,包括:

24、将所述物资供应数据、物资消耗数据、经济运行指数以及所述自然灾害风险指数、公共卫生风险指数进行计算处理,获得物资紧缺风险指数;

25、所述物资紧缺风险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26、;

27、其中,为物资紧缺风险指数,为物资供应数据,为物资消耗数据,为经济运行指数,为公共卫生风险指数,、为预设特征系数。

28、可选地,在本技术所述的应对突发事件的智能预警方法中,所述根据所述自然灾害风险指数、公共卫生风险指数、供水供电风险指数以及所述物资紧缺风险指数进行分析处理,获得突发事件预警参数,包括:

29、根据所述自然灾害风险指数、公共卫生风险指数、供水供电风险指数以及所述物资紧缺风险指数通过突发事件预警模型进行计算,获得突发事件预警参数;

30、所述突发事件预警参数的计算公式为:

31、;

32、其中,为突发事件预警参数,、、、为预设特征系数。

33、可选地,在本技术所述的应对突发事件的智能预警方法中,所述将所述突发事件预警参数与预设突发事件预警参数阈值进行阈值对比,根据阈值对比结果判定预警等级,包括:

34、将所述突发事件预警参数与预设突发事件预警参数阈值进行阈值对比;

35、根据阈值对比结果的范围等级获得预警等级;

36、根据所述预警等级对突发事件进行智能预警。

37、可选地,在本技术所述的应对突发事件的智能预警方法中,还包括:

38、获取应急预案及其对应的应急预案等级、应急预案类别;

39、将所述自然灾害风险指数、公共卫生风险指数、供水供电风险指数以及所述物资紧缺风险指数按照数值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选取排序第一位的指数对应的事故类别作为预警事故类别;

40、将所述预警事故类别与所述应急预案类别分别进行相似度对比,将所述预警等级与所述应急预案等级分别进行相似度对比;

41、选取类别匹配度最高且等级匹配度最高的预案作为参照应急预案;

42、将所述参照应急预案自动推送给指挥中心。

43、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了应对突发事件的智能预警系统,该系统包括:存储器及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包括应对突发事件的智能预警方法的程序,所述应对突发事件的智能预警方法的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44、获取预设区域范围内的基本要素信息并提取基本要素特征数据,包括基本保障数据、经济产业数据、气候地理数据和卫生安全数据;

45、将所述气候地理数据以及所述经济产业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获得自然灾害风险指数,将所述气候地理数据结合所述卫生安全数据以及所述自然灾害风险指数进行分析处理,获得公共卫生风险指数;

46、将所述基本保障数据结合所述经济产业数据以及所述自然灾害风险指数进行计算处理,获得供水供电风险指数;

47、将所述基本保障数据、经济产业数据以及所述自然灾害风险指数、公共卫生风险指数进行计算处理,获得物资紧缺风险指数;

48、根据所述自然灾害风险指数、公共卫生风险指数、供水供电风险指数以及所述物资紧缺风险指数进行分析处理,获得突发事件预警参数;

49、将所述突发事件预警参数与预设突发事件预警参数阈值进行阈值对比,根据阈值对比结果判定预警等级。

50、第三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包括应对突发事件的智能预警方法程序,所述应对突发事件的智能预警方法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应对突发事件的智能预警方法的步骤。

51、由上可知,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对突发事件的智能预警方法、系统及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预设区域范围内的基本要素信息并提取基本要素特征数据,包括基本保障数据、经济产业数据、气候地理数据和卫生安全数据,将基本要素特征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获得自然灾害风险指数、公共卫生风险指数、供水供电风险指数和物资紧缺风险指数,然后根据获得的各项风险指数进行计算获得突发事件预警参数,将突发事件预警参数与预设突发事件预警参数阈值进行对比,根据阈值对比结果判定预警等级,并通过与应急预案等级、应急预案类别的自动对比,选取类别、等级匹配度最高的应急预案作为参照应急预案,本技术可以实现对突发事件的智能预警以及获得最佳应急方案的目的。

52、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实施例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