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可视化计算流程编排控制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36827856发布日期:2024-01-26 16:40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可视化计算流程编排控制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流程处理,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可视化计算流程编排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1、在当前的数据处理和流程控制领域,传统的编程方式主要采用命令行界面或图形化界面进行操作。然而,这些方式存在以下问题和缺陷:

2、(1)命令行界面需要用户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于非技术人员来说使用门槛较高;

3、(2)图形化界面虽然提供了友好的操作界面,但其功能较为有限,无法满足复杂业务需求;

4、(3)在处理大规模数据或高并发请求时,传统编程方式容易出现性能瓶颈和系统崩溃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可视化计算流程编排控制方法及系统,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使用门槛高以及功能有限的问题,提高流程制作的效率。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提供了一种基于可视化计算流程编排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s1、创建可视化画布,在可视化画布上添加流程所需要的各个节点,并对各个节点进行初始化参数的配置;

4、s2、基于各个节点的初始化参数进行自定义设置,形成各个节点所对应的自定义参数;

5、s3、根据各个节点以及各个节点所对应的自定义参数,识别出节点连接关系,并基于当前的各个节点在可视化画布上的位置,通过节点连接关系,匹配出节点布置关系,并基于该节点布置关系,对各个节点的位置进行更换;

6、s4、根据更换后的各个节点的位置,基于预设的判断策略,对各个节点的位置进行再调整,并基于调整后的各个节点的位置进行自动编排,形成对应的流程图;

7、s5、根据形成的流程图,对该流程图进行执行,并对流程图执行情况进行监控和管理。

8、本方案的技术原理及效果:在本方案中,首先在可视化画布上进行流程所需要的节点的添加,同时还对节点进行初始化参数进行设置,这样对于水平比较一般的操作人员来说也能实现对可视化流程的设置,极大减低了可视化流程设置的门槛,有利于该可视化流程制作的推广。

9、之后对各个节点的初始化参数进行自定义设置,形成各个节点的自定义参数,相比现有的节点的参数的设置大多通过节点参数的选择来实现不同功能的实现,通过这一步实现可视化流程节点的自定义设置,使得节点的可变性和多样性更强,能够实现多种功能的设置,极大增加了该可视化流程制作的适用性,使得更加符合场景多元化。

10、然后就会根据各个节点以及各个节点的自定义参数,从而识别出节点的连接关系,通过这些节点连接关系,以及当前的各个节点在可视化画布上的位置,就可以很快的匹配出节点布置关系,利用该节点布置关系就能够对当前的各个节点所在的位置进行自动更换,并且在更换完成之后,还利用预设的判断策略,来对各个节点的位置进行再调整,实现节点位置设置的合理化和美观化。与此同时还会对调整后的各个节点进行自动编排,从而完成流程图的制作。还会对制作后的流程图进行执行,从而实现对流程图的可行性进行监控,极大提高了流程图制作的准确性的监控。

11、1、在对节点进行添加时对节点配置了对应的初始化参数,并且节点的添加也是基于可视化画布,极大减低了流程图制作的难度,对水平一般的操作人员来说也能实现流程的制作。

12、2、能够对节点的初始化参数进行自定义设置,极大提高了节点所对应的参数的多样性,使得节点的可变性和复杂性得到加强,能够实现多种功能的设置,满足了多种业务的需求,极大增加了场景的适用性。

13、3、通过对节点的位置的多次调整,并在调整后进行自动变频,实现对节点设置位置和布局的自动调整,无需操作人员手动拖拽流程节点进行布局,减少了流程布局的工作量,极大提高了流程节点编排的效率。

14、4、通过对流程图的执行实现了对制作完成的流程图的验证和管理,能够方便用户对流程图制作的效果进行查看,更好的进行流程的调试和管理。

15、进一步,所述s4包括以下步骤:

16、s40、根据更换后的各个节点的位置,获取相邻节点之间的横向距离和竖向距离;

17、s41、根据横向距离和竖向距离,基于平均距离计算公式,计算出对应的横向平均距离和竖向平均距离,若横向平均距离大于竖向平均距离,则基于该横向平均距离,对相邻的各个节点进行调整,使得当前相邻的节点的横向距离等于横向平均距离,竖向距离为零;反之则基于竖向平均距离,对相邻的各个节点进行调整,使得当前相邻的节点的竖向距离等于竖向平均距离,横向距离为零;

18、所述平均距离计算公式为:

19、

20、式中:sh为横向平均距离,ss为竖向平均距离,l(n-1)n为节点n-1到节点n之间的横向距离,h(n-1)n为节点n-1到节点n之间的竖向距离,n为对应的节点数;

21、s42、基于调整后的各个节点的位置进行自动编排,形成对应的流程图。

22、有益效果:在本方案中,通过对相邻节点之间的横向距离和竖向距离的计算以及对应的横向平均距离和竖向平均距离的计算,从而匹配出对应的各个节点比较适合的距离,进而实现对各个节点位置的合理布局,极大提高了布局的合理性以及布局后节点的美观感。

23、进一步,所述s5包括以下步骤:

24、s50、根据形成的流程图,对该流程图进行执行,生成对应的输出结果;

25、s51、根据输出结果,判断当前输出结果是否为流程图的输出要求一致,若是,则判断当前的流程图为可行的,反之,则判断当前的流程图存在错误;

26、s52、在判断结果为当前的流程图存在错误时,基于当前的输出结果和输出要求,对错误原因进行分析,生成对应的原因分析报告;

27、s53、基于原因分析报告以及当前的流程图,制定对应的解决方案报告,并在可视化画布上进行显示。

28、有益效果:在本方案中,通过对流程图的执行来对其执行后的输出结果与对应的输出要求是否一致进行判断,以此来实现对流程图的可行性进行判断,从而确定制作的流程图是否符合要求,在不符合要求的时候对其错误原因进行分析,从而生成对应的原因分析报告并基于该报告进行解决方案的制定,进而实现对流程图的调整,极大提高了流程图的制作可行性。

29、进一步,所述s5还包括:

30、s54、根据解决方案报告,将解决方案报告与对应的节点和自定义参数进行关联存储,并保持到数据库中。

31、有益效果:通过对解决方案报告和对应的节点和自义定参数的关联存储使得在发现对应的节点时能够第一时间知晓对应的解决方案,极大提高了节点维护的效率。

32、进一步,所述s2和s3之间还包括:

33、s23、根据各个节点以及对应的自定义参数,基于数据库中记录的节点和对应的自定义参数,判断当前的各个节点以及对应的自定义参数是否与数据库中的数据存在相同,若是,则判断该节点为无效节点,发出预警信号,反之,则判断该节点为有效节点;

34、s24、在判断结果为该节点为无效节点时,调取对应节点所关联的解决方案报告。

35、有益效果:在进行流程图的构建调整之前对节点以及自定义参数进行预判断,在历史中存在的节点所对应的错误进行搜寻,在出现相同错误时及时的进行节点的修正,极大提高后续流程图制作的可行性。

36、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可视化计算流程编排控制系统,使用上述的一种基于可视化计算流程编排控制方法,包括:

37、节点创建模块,用于创建可视化画布,在可视化画布上添加流程所需要的各个节点,并对各个节点进行初始化参数的配置;

38、自定义模块,用于基于各个节点的初始化参数进行自定义设置,形成各个节点所对应的自定义参数;

39、位置变更模块,用于根据各个节点以及各个节点所对应的自定义参数,识别出节点连接关系,并基于当前的各个节点在可视化画布上的位置,通过节点连接关系,匹配出节点布置关系,并基于该节点布置关系,对各个节点的位置进行更换;

40、流程图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更换后的各个节点的位置,基于预设的判断策略,对各个节点的位置进行再调整,并基于调整后的各个节点的位置进行自动编排,形成对应的流程图;

41、流程图管理模块,用于根据形成的流程图,对该流程图进行执行,并对流程图执行情况进行监控和管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