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柔性传感技术的可穿戴织物设计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37076279发布日期:2024-02-20 21:30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柔性传感技术的可穿戴织物设计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柔性传感,特别是一种基于柔性传感技术的可穿戴织物设计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1、随着可穿戴技术的迅速发展,可穿戴织物作为一种新兴的应用形式越来越受到关注。

2、目前,已经存在一些可穿戴织物设计方法,其中一种常见的方法是将硬性传感器与织物进行组合。然而,这种方法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硬性传感器在穿戴时可能会引起不舒适感,并且无法与人体表面紧密贴合。其次,由于硬性传感器的体积和形状限制,难以适应复杂的人体曲线和运动。此外,传感器和织物的集成方式和材料选择也面临一定挑战,需要更好的设计方法来实现优化的集成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柔性传感技术的可穿戴织物设计方法及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能够使得可穿戴织物具备更高的舒适性、便携性和智能化程度,应用于健康监测、运动追踪、智能家居等领域,前景广泛。

2、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柔性传感技术的可穿戴织物设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3、获取用于设计的柔性织物,其中,所述柔性织物具有弯曲和拉伸能力,并能够用于集成柔性传感器;

4、定义所需的感测区域,其中,所述柔性传感器将被安装于所述感测区域;

5、根据所述感测区域的几何形状,确定所述柔性传感器的布局;

6、制造柔性传感器,并将所述柔性传感器集成到所述柔性织物中;

7、在所述柔性织物上添加针对所述柔性传感器的保护层,利用可编程织物机器进行织造,以形成可穿戴织物产品。

8、可选的,所述获取用于设计的柔性织物,包括:

9、将具有不同功能的纤维和材料进行复合,以获得具有弯曲和拉伸能力的柔性织物材料;

10、调整织物的厚度、纺织密度和纤维比例;

11、设计并集成可以调节的元素或机制,以增加织物的可调节性能。

12、可选的,所述定义所需的感测区域,包括:

13、使用虚拟现实或增强现实设备,将用户的身体部位或感兴趣区域进行扫描和识别,作为感测区域;

14、对感测区域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识别感测区域的特征和边界;

15、动态调整感测区域的定义,在调整感测区域的过程中,使用虚拟现实或增强现实设备提供实时的视觉反馈。

16、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感测区域的几何形状,确定所述柔性传感器的布局,包括:

17、根据设计需求和目标使用场景,确定感测区域的几何形状,并且识别出关键的感测点,所述感测点会对应于需要测量的特定参数或运动;

18、根据感测需求和几何形状,选择合适的柔性传感器类型;

19、利用电路设计软件,将感测区域的几何形状导入软件,根据传感器类型和布局要求,设计传感器的布局和分布;

20、将人体工程学原理引入设计中,根据人体运动特点和关键感测点的位置,进行布局优化;

21、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工具,对布局设计进行仿真和验证,通过模拟人体运动或特定动作,评估传感器布局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22、可选的,所述制造柔性传感器,并将所述柔性传感器集成到所述柔性织物中,包括:

23、根据所选材料,使用对应的制造工艺,制备柔性传感器;

24、根据柔性织物的特性和所需的感测位置,设计传感器的集成方式;

25、根据设计要求,制造柔性织物,将制备好的柔性传感器集成到柔性织物中;

26、对集成后的柔性传感器进行性能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进行优化,调整感测区域和传感器布局。

27、本申请的又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柔性传感技术的可穿戴织物设计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28、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于设计的柔性织物,其中,所述柔性织物具有弯曲和拉伸能力,并能够用于集成柔性传感器;

29、定义模块,用于定义所需的感测区域,其中,所述柔性传感器将被安装于所述感测区域;

30、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感测区域的几何形状,确定所述柔性传感器的布局;

31、集成模块,用于制造柔性传感器,并将所述柔性传感器集成到所述柔性织物中;

32、织造模块,用于在所述柔性织物上添加针对所述柔性传感器的保护层,利用可编程织物机器进行织造,以形成可穿戴织物产品。

33、本申请的又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

34、本申请的又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

3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柔性传感技术的可穿戴织物设计方法,通过获取用于设计的柔性织物,定义所需的感测区域,其中,所述柔性传感器将被安装于所述感测区域;根据所述感测区域的几何形状,确定所述柔性传感器的布局;制造柔性传感器,并将所述柔性传感器集成到所述柔性织物中;在所述柔性织物上添加针对所述柔性传感器的保护层,利用可编程织物机器进行织造,以形成可穿戴织物产品,从而能够使得可穿戴织物具备更高的舒适性、便携性和智能化程度,应用于健康监测、运动追踪、智能家居等领域,前景广泛。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柔性传感技术的可穿戴织物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用于设计的柔性织物,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义所需的感测区域,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感测区域的几何形状,确定所述柔性传感器的布局,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造柔性传感器,并将所述柔性传感器集成到所述柔性织物中,包括:

6.一种基于柔性传感技术的可穿戴织物设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义模块,具体用于:

9.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柔性传感技术的可穿戴织物设计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获取用于设计的柔性织物,其中,所述柔性织物具有弯曲和拉伸能力,并能够用于集成柔性传感器;定义所需的感测区域,其中,所述柔性传感器将被安装于所述感测区域;根据所述感测区域的几何形状,确定所述柔性传感器的布局;制造柔性传感器,并将所述柔性传感器集成到所述柔性织物中;在所述柔性织物上添加针对所述柔性传感器的保护层,利用可编程织物机器进行织造,以形成可穿戴织物产品。利用本发明实施例,能够使得可穿戴织物具备更高的舒适性、便携性和智能化程度,应用于健康监测、运动追踪、智能家居等领域,前景广泛。

技术研发人员:谢宇航,王哲,郭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绍兴清研微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