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机电施工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36867048发布日期:2024-02-02 20:48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机电施工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来说,尤其涉及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机电施工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1、随着我国建筑工程的发展,建筑规模和复杂度不断增加。传统的二维设计软件难以全面检测机电管线的空间冲突,无法满足建筑内部机电系统设计的需要。而基于bim技术,可以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bim模型通过建立建筑及其构件的三维数字化模型,可以实现管线的精确定位和管线空间的实时动态检测。bim模型包含建筑物及其构件(如墙体、楼板等)的三维模型,机电管线也以三维实体的形式添加到模型中。这使得管线的空间位置变得直观和精确。im模型是动态的,每次修改或添加新元素时,软件可以实时检测模型中是否产生新的空间问题,并及时提醒设计人员进行处理。这种实时检测的能力可以最大限度减少设计漏洞。

2、而现有技术中,信息提取主要依赖人工阅读和输入,这可能导致提取过程低效,甚至出现遗漏或错误信息,模型优化和冲突检测主要考虑构件的空间位置,而忽略了构件的参数与属性,这可能导致检测不全面,未发现一些潜在问题,没有进行深入的施工过程模拟,难以对最终选择的施工方案进行全面评估,这可能导致实际施工中出现更多未知问题,施工风险较大,各个设计阶段的数据和模型之间缺乏有效的关联,后续维护和管理过程无法直接利用历史数据,数据利用率低。

3、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以上问题,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机电施工方法及系统,目的在于解决模型优化和冲突检测主要考虑构件的空间位置,而忽略了构件的参数与属性,这可能导致检测不全面,未发现一些潜在问题。

2、为此,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3、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机电施工方法,该机电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s1、整理施工图纸,通过绘图软件cad对各施工图纸建筑物及管线信息进行三维建模,并将三维模型整合为现状bim模型;

5、s2、获取机电工程的设计要求文本信息,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进行解析,并将解析的结果添加入现状bim模型,得到设计意图bim模型;

6、s3、利用知识图谱对设计意图bim模型进行冲突检测,得到优化方案bim模型;

7、s4、根据优化方案bim模型,设计不同的施工方案,并利用基于多种群动态协同的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施工过程模拟;

8、s5、获取模拟的结果,制定最终施工方案,并进行施工。

9、可选地,所述获取机电工程的设计要求文本信息,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进行解析,并将解析的结果添加入现状bim模型,得到设计意图bim模型包括以下步骤:

10、s21、获取机电工程的设计要求文本信息;

11、s22、使用命名实体识别技术识别文本信息中的实体;

12、s23、使用关系抽取技术识别实体之间的关系;

13、s24、将所述实体和所述关系按照统一的格式进行整理,并导入现状bim模型中;

14、s25、对导入后的现状bim模型进行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对bim模型进行调整,得到设计意图bim模型。

15、可选地,所述利用知识图谱对设计意图bim模型进行冲突检测,得到优化方案bim模型包括以下步骤:

16、s31、收集设计意图bim模型和构件数据中的构件信息,识别构件之间的关系,形成设计意图bim模型的知识图谱;

17、s32、确定冲突检测的目标构件,根据设计意图bim模型,提取目标构件的特征信息;

18、s33、利用提取的特征信息,在知识图谱中寻找与目标构件特征匹配的参考构件,组建参考数据集;

19、s34、计算目标构件与参考数据集中每个构件在设计意图bim模型中的距离;

20、s35、使用dbscan聚类算法处理目标构件与参考数据集在设计意图bim模型中的距离,建立邻域,判断类别,并根据类别判断目标构件的是否异常;

21、s36、若目标构件为异常构件,则调整设计意图bim模型中构件的位置、参数或属性。

22、可选地,所述计算目标构件与参考数据集中每个构件在设计意图bim模型中的距离包括以下步骤:

23、s341、确定目标构件和参考数据集中目标构件和参考构件的三维坐标和尺寸参数;

24、s342、将目标构件和参考构件的三维坐标代入欧几里得距离公式,计算目标构件和参考构件之间的距离;

25、其中,所述计算目标构件和参考构件之间的距离的公式为:

26、;

27、式中,为目标构件的三维坐标;

28、为参考构件的三维坐标。

29、可选地,所述使用dbscan聚类算法处理目标构件与参考数据集在设计意图bim模型中的距离,建立邻域,判断类别,并根据类别判断目标构件的是否异常包括以下步骤:

30、s351、选择dbscan算法中的邻域半径和最小点数;

31、s352、以目标构件为中心,以邻域半径为半径建立邻域;

32、s353、若邻域中的点数大于等于最小点数,则将此邻域视为一个类别;

33、s354、若目标构件属于某一类别,且该类别中的点数密集,则判断目标构件为正常;

34、s355、若目标构件未被划分到任何类别,或者被划分到点数稀疏的类别,则判断目标构件为异常。

35、可选地,所述根据优化方案bim模型,设计不同的施工方案,并利用基于多种群动态协同的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施工过程模拟包括以下步骤:

36、s41、对施工方案设计进行定义,同时确定种群规模和最大迭代次数;

37、s42、将施工方案种群按3:1的比例平分为三个子群;

38、s43、随机初始化施工方案种群,得到初始的施工方案和适应度,记录每个施工方案及子群的历史最优方案和全局最优方案;

39、s44、当达到设定迭代次数时,对施工方案种群进行扰动,同时对子群的全局最优施工方案进行扩张变异;

40、s45、更新子群的搜索方向和施工方案、每个施工方案及子群最优施工方案;

41、s46、从三个子群的全局最优施工方案中选取整个种群的全局最优施工方案;

42、s47、检查是否满足终止条件,若不满足,则执行s44的步骤,若满足,则执行s48的步骤;

43、s48、根据选择的全局最优施工方案,利用优化方案bim模型进行施工过程模拟,判断施工方案是否可行性;

44、s49、根据模拟结果判断施工方案是否满足要求,若不满足,则执行s44的步骤,重新选择施工方案,若满足,结束迭代,输出最终施工方案。

45、可选地,所述对施工方案设计进行定义,同时确定种群规模和最大迭代次数包括以下步骤:

46、s411、对于施工方案设计,定义优化问题的目标和约束条件,其中,所述优化目标至少包括施工成本最小、施工速度最快和施工质量最高,所述约束条件至少包括人力、物资、设备、环保和安全;

47、s412、根据优化问题的复杂性和计算资源,确定施工方案的种群规模;

48、s413、根据优化问题的复杂性、计算资源和优化目标,设定基于多种群动态协同的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最大迭代次数。

49、可选地,所述当达到设定迭代次数时,对施工方案种群进行扰动,同时对子群的全局最优施工方案进行扩张变异包括以下步骤:

50、s441、检查当前迭代次数是否达到预设的扰动间隔,若达到,则执行s442的步骤,若未到达,则执行s445的步骤;

51、s442、对施工方案种群中的每个个体施工方案进行扰动操作,产生扰动后的新施工方案取代原方案;

52、s443、对三个子群的最优施工方案进行扩张变异;

53、s444、将扰动和扩张变异产生的新施工方案纳入种群,并重新评价种群中每个施工方案的适应度,选择新产生的方案中最优的作为新的全局最优方案;

54、s445、更新每个子群的最优施工方案;

55、s446、更新迭代次数,并返回s445的步骤,继续更新种群。

56、可选地,所述根据选择的全局最优施工方案,利用优化方案bim模型进行施工过程模拟,判断施工方案是否可行性包括以下步骤:

57、s481、将设计得出的全局最优施工方案导入到优化方案bim模型中;

58、s482、根据施工方案,设定施工过程中各步骤的顺序信息、时间信息和资源信息,并搭建出施工进度表;

59、s483、根据施工进度表中顺序信息、时间信息和资源信息,确定每个施工活动所需的资源,所述资源至少包括人力、设备和材料;

60、s484、启动模拟功能,根据设置好的施工序列和资源,进行施工过程的模拟,通过三维模型反馈实时施工的形象展示;

61、s485、分析模拟结果,判断是否存在时间延迟、资源冲突或其他可能影响施工的问题;

62、s486、基于模拟结果和实际施工条件进行全局最优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判断。

63、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机电施工系统,该系统包括:现状建模模块、设计意图解析模块、冲突检测与方案优化模块、施工过程模拟模块及最终施工方案制定模块;

64、所述现状建模模块通过所述设计意图解析模块与所述冲突检测与方案优化模块连接,所述冲突检测与方案优化模块通过所述施工过程模拟模块与所述最终施工方案制定模块连接;

65、所述现状建模模块,用于整理施工图纸,通过绘图软件cad对各施工图纸建筑物及管线信息进行三维建模,并将三维模型整合为现状bim模型;

66、所述设计意图解析模块,用于获取机电工程的设计要求文本信息,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进行解析,并将解析的结果添加入现状bim模型,得到设计意图bim模型;

67、所述冲突检测与方案优化模块,用于利用知识图谱对设计意图bim模型进行冲突检测,得到优化方案bim模型;

68、所述施工过程模拟模块,用于根据优化方案bim模型,设计不同的施工方案,并利用基于多种群动态协同的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施工过程模拟;

69、所述最终施工方案制定模块,用于获取模拟的结果,制定最终施工方案,并进行施工。

70、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71、1、本发明通过cad进行三维建模和bim模型创建,可以帮助设计团队更直观、快速地理解设计意图,从而极大地提高设计效率;通过命名实体识别和关系抽取技术,可以自动地从设计文本中抽取关键信息并添加到bim模型中,降低了人为错误,提升了设计的准确性。

72、2、本发明将设计要求文本信息添加到bim模型中,使得模型除了固有的三维结构信息外,还包含了设计期望和要求,形成一个更加完整的设计意图bim模型;bim模型可以进行实时的动态设计建模,有助于实时跟踪各个设计阶段的变化,及时评估影响,并进行调整决策;三维化的设计图纸和bim模型使得设计结果能够直观呈现,使得设计团队、施工团队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都能准确理解设计的意图。

73、3、本发明通过构建知识图谱,识别构件之间的关系和参数总结,精确找到冲突构件,从而提高了冲突检测的准确性;对于检测出的异常构件,能够自动进行位置、参数或属性的调整,弥补了人工检测和调整可能带来的误差,适应性强;通过使用dbscan聚类算法,能够有效识别并分析构件冲突,这样可以迅速找到优化方案,极大地提高了解决冲突的效率;不仅考虑了构件的三维位置,还把构件的材质、尺寸、颜色等参数也考虑在内,分析结果全面,优化效果往往较好;通过提前发现并解决冲突,可以节约时间和成本,防止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

74、4、本发明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可以找到全局最优解或接近全局最优解的解决方案,这为选择最优施工方案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基础;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不仅考虑单一目标,而是同时考虑多个目标,如施工成本最小化、施工时间最小化和施工质量最大化等,这使得最终选择的方案在各个目标间达到平衡,对初始条件的选择不太敏感,并且可以处理各种规模和类型的优化问题,具有较强的适应性,通过子群动态协同、扰动和扩张变异,可以避免算法陷入局部最优解,增强全局搜索能力;通过施工过程模拟,可以在实际施工前发现潜在问题,并进行调整,减少施工风险,提高施工效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