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平台的工业安全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66595发布日期:2024-03-28 18:49阅读:14来源:国知局
基于多平台的工业安全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工业安全管理,尤其涉及基于多平台的工业安全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1、多年来,工业安全事故频发,造成人员和财产的巨大损失,这些事故暴露出了工业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存在着较多的突出问题,已难以适应新发展阶段对安全生产风险防控提出的更高要求,针对工业安全事故的发生,最重要的环节是事故预防,事故预防能够从源头减少80%的安全事故的发生,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及时采取合适的应急预案来处置事故也是重要的一个环节;

2、但是,现有的工业生产区域监管预警技术中,大多数还是基于单维度的数据监测和分析,比如环境方面各项监测的数据是否正常,没有将各个不同维度之间的数据进行联立整合,进而降低工业生产区域的管理效果和管理决策采用的合理性,且无法对所采集数据的有效性进行验证,进而降低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预警可靠性,以及无法根据工业生产区域整体安全性情况进行管理上的优化,进而降低工业生产区域的安全性和预警管理效果;

3、针对上述的技术缺陷,现提出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多平台的工业安全管理系统,去解决上述提出的技术缺陷,本发明通过从前端采集、中端处理以及后端预警三个角度进行分析,以便对工业生产区域做出合理、有针对性的管理,进而根据不同的管控等级合理的采用管理决策,以提高对整个工业生产区域的管理效果,同时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区域整体安全性和预警管理效果,通过信息反馈的方式对扩散数据进行扩散管理匹配反馈分析,以了解监测区域的风险扩散情况,且结合预警延误情况做出合理的管理决策,以提高对整个工业生产区域的管理效果,根据不同的管控等级合理的对目标区域做出有针对性的管理和管理决策的采用,对道路数据进行救援阻碍反馈评估分析,以判断工业生产区域整体的安全性是否合格,以便及时的进行预警管理,以保证工业生产区域整体安全性和预警管理效果。

2、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基于多平台的工业安全管理系统,包括安全管理平台、数据采集单元、预警评估单元、反馈分析单元、环境监管单元、管控匹配单元、融合安全单元以及预警管理单元;

3、当安全管理平台生成运管指令时,将运管指令发送至数据采集单元和预警评估单元,数据采集单元在接收到运管指令后,立即采集工业生产区域内的监测数据和环境数据,监测数据包括线路风险值和运行稳定值,环境数据表示环境风险值,并将监测数据和环境数据分别发送至反馈分析单元和环境监管单元,反馈分析单元在接收到监测数据后,立即对监测数据进行数据有效性评估分析,将得到的有效信号发送至管控匹配单元和环境监管单元,将得到的失效信号发送至预警管理单元;

4、环境监管单元在接收到环境数据和有效信号后,立即对环境数据进行风险监管评估分析,将得到的正常信号发送至融合安全单元,将得到的风险信号经反馈分析单元发送至管控匹配单元和预警管理单元;

5、预警评估单元在接收到运管指令后,立即采集预警设备的历史传输数据,历史传输数据包括传输干扰值和执行影响值,并对历史传输数据进行传输延误管理评估分析,将得到的延误风险评估系数经安全管理平台发送至管控匹配单元;

6、管控匹配单元在接收到风险信号和有效信号后,立即采集有效信号所对应监测设备监测区域的扩散数据,扩散数据表示风险扩散值,并对扩散数据进行扩散管理匹配反馈分析,将得到的一级管控信号、二级管控信号以及三级管控信号发送至预警管理单元;

7、融合安全单元在接收到正常信号后,立即采集工业生产区域内的道路数据,道路数据表示道路堵塞值,并对道路数据进行救援阻碍反馈评估分析,将得到的优化信号发送至预警管理单元。

8、优选的,所述反馈分析单元的数据有效性评估分析过程如下:

9、s1:在工业生产区域内设置有k个监管用监测设备,k为大于零的自然数,采集到监测设备运行后一段时间的时长,并将其标记为时间阈值,获取到时间阈值内各个监测设备的线路风险值,线路风险值表示线损率均值超出预设线损率均值阈值的部分与线路损伤参数所对应数值超出预设阈值的个数,线路损伤参数包括开裂总长度、鼓包个数,并将线路风险值与存储的预设线路风险值阈值进行比对分析,若线路风险值大于预设线路风险值阈值,则将线路风险值大于预设线路风险值阈值的部分标记为采集风险值cfk;

10、s2:获取到时间阈值内各个监测设备的运行稳定值,运行稳定值表示供电电压变化曲线中波动次数与波动风险值经数据归一化处理后得到的积值,波动风险值表示供电电压变化曲线中波动幅度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值,并将运行稳定值与预设运行稳定值阈值进行比对分析,若运行稳定值大于预设运行稳定值阈值,则将运行稳定值大于预设运行稳定值阈值的部分标记为波动干扰值bgk;

11、s3:根据公式得到各个监测设备的采集有效评估系数pk,并将采集有效评估系数pk与其内部录入存储的预设采集有效评估系数阈值进行比对分析:

12、若采集有效评估系数pk小于预设采集有效评估系数阈值,则生成有效信号;

13、若采集有效评估系数pk大于等于预设采集有效评估系数阈值,则生成失效信号。

14、优选的,所述环境监管单元的风险监管评估分析过程如下:

15、获取到时间阈值内各个监测设备所采集的环境风险值,环境风险值表示环境参数所对应数值超出预设阈值的个数,环境参数包括工业生产区域的内环境温度、内环境湿度、内环境危化气体浓度,并将环境风险值与其存储的预设环境风险值阈值进行比对分析:

16、若环境风险值小于预设环境风险值阈值,则生成正常信号;

17、若环境风险值大于等于预设环境风险值阈值,则生成风险信号。

18、优选的,所述预警评估单元的传输延误管理评估分析过程如下:

19、ss1:采集到预警设备开始投入使用时刻到当前时刻之间的时长,并将其标记为分析时长,获取到分析时长内预警设备的传输干扰值,传输干扰值表示历史预警设备的传输预警时长超出预设传输预警时长所对应的次数与预警总次数之比,传输预警时长表示生成风险信号时刻到预警设备开始预警时刻之间的时长;

20、ss2:以预警设备为圆心、r1为半径画圆,将围绕预警设备的圆形区域标记为干扰区域,获取到分析时长内预警设备的执行影响值,执行影响值表示干扰区域内信息影响参数所对应数值超出预设阈值的个数,信息影响参数包括同频信号个数均值、电磁干扰均值,将传输干扰值和执行影响值分别标号为cg和zy;

21、ss3:根据公式得到延误风险评估系数,其中,f1和f2分别为传输干扰值和执行影响值的预设权重因子系数,f1和f2均为大于零的正数,f3为预设容错因子系数,取值为1.229,w为延误风险评估系数。

22、优选的,所述管控匹配单元的扩散管理匹配反馈分析过程如下:

23、将有效信号所对应监测设备的监测区域标记为目标区域,获取到时间阈值内目标区域内的风险扩散值fk,风险扩散值fk分析过程如下:获取到时间阈值内风险信号所对应环境参数,并将其标记为突变参数g,g为大于零的自然数,获取到时间阈值内各个突变参数g的特征变化曲线,同时获取到时间阈值内各个突变参数的预设特征变化曲线,进而获取到各个突变参数g的特征变化曲线与对应预设特征变化曲线首次相交所形成的锐角度数之和,同时获取到延误风险评估系数w,将风险扩散值fk和延误风险评估系数w经数据归一化处理后得到的积值标记为管理匹配评估系数,将管理匹配评估系数与其内部录入存储的预设管理匹配评估系数区间进行比对分析:

24、若管理匹配评估系数大于预设管理匹配评估系数区间中的最大值,则生成一级管控信号;

25、若管理匹配评估系数属于预设管理匹配评估系数区间,则生成二级管控信号;

26、若管理匹配评估系数小于预设管理匹配评估系数区间中的最小值,则生成三级管控信号。

27、优选的,所述融合安全单元的救援阻碍反馈评估分析过程如下:

28、获取到时间阈值内工业生产区域内的道路条数,进而获取到每条道路的最大被占宽度值,同时获取到时间阈值内工业生产区域内的道路堵塞值dz,道路堵塞值dz表示最大被占宽度值的均值,同时从预警评估单元中调取延误风险评估系数w;

29、根据公式得到安全风险评估系数,其中,v1和v2分别为道路堵塞值和延误风险评估系数的预设影响因子系数,v3为预设补偿因子系数,v1、v2以及v3均为大于零的正数,g为安全风险评估系数,将安全风险评估系数g与其内部录入存储的预设安全风险评估系数阈值进行比对分析:

30、若安全风险评估系数g与预设安全风险评估系数阈值之间的比值小于1,则不生成任何信号;

31、若安全风险评估系数g与预设安全风险评估系数阈值之间的比值大于等于1,则生成优化信号。

3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33、(1)本发明通过从前端采集、中端处理以及后端预警三个角度进行分析,以便对工业生产区域做出合理、有针对性的管理,进而根据不同的管控等级合理的采用管理决策,以提高对整个工业生产区域的管理效果,同时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区域整体安全性和预警管理效果,通过对监测数据进行数据有效性评估分析,以判断监测设备所采集数据是否有效,以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为后续预警管理提高有效的数据支撑,而通过对采集数据的处理,以便提醒监管人员及时的做出预警管理,以提高工业生产区域的安全性;

34、(2)本发明通过后端预警分析,即结合历史预警延误情况合理的对工业生产区域中监测区域进行管理,以提高管理决策的合理性和可靠性,而通过信息反馈的方式对扩散数据进行扩散管理匹配反馈分析,以了解监测区域的风险扩散情况,且结合预警延误情况做出合理的管理决策,以提高对整个工业生产区域的管理效果,根据不同的管控等级合理的对目标区域做出有针对性的管理,对道路数据进行救援阻碍反馈评估分析,以判断工业生产区域整体的安全性是否合格,以便及时的进行预警管理,以保证工业生产区域整体安全性和预警管理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