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系统更新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7037040发布日期:2024-02-20 20:29阅读:17来源:国知局
控制系统更新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控制系统更新的方法、一种控制系统更新的装置、一种电子设备以及一种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现有技术方案,现有的智能家电中控屏系统升级有两种方式:1.空间下载技术(over-the-air technology,oat)升级,无线通信方式下载云端的系统安装包实现升级。2.本地升级,通过数据线通信方式传输系统安装包实现升级。由于中控屏系统中没有应用商城供用户下载应用,应用都是内置在系统包中一起安装;因此,不管使用oat升级还是本地升级,如果系统安装包过大就会带来中控屏安装包获取进度缓慢、系统升级缓慢、甚至可能安装出错等问题,浪费安装者的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解决或改善上述技术问题的至少之一。

2、为此,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系统更新的方法。

3、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系统更新的装置。

4、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

5、本发明的第四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

6、为实现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控制系统更新的方法,包括:将系统安装包划分成多个软件包;获取本地系统的更新需求,其中,更新需求与软件包相对应;根据更新需求在多个软件包中确定第一目标软件包;根据第一目标软件包进行系统更新。

7、本发明提供的控制系统更新的方法,主要用于智能家电中控屏控制系统包体更新的过程中,具体包括:首先获取系统安装包,系统安装包中包括了本地系统需要进行下载或更新的所有软件应用的文件,然后将系统安装包划分成多个软件包,示例性地,可以先将系统安装包划分为系统必要的软件应用和系统非必要的软件应用,然后再将系统安装包中非系统必要的软件应用拆分成多个软件包,其中系统必要的软件应用指的是本地系统进行常规工作时所需要的软件应用。在将系统安装包划分成多个软件包后,需要获取本地系统的更新需求,其中,更新需求指的是本地系统中哪些软件应用需要更新,更新需求与软件包相对应,即本地系统中需要更新的软件应用能够被对应的软件包进行更新。然后需要在多个软件包中确定与更新需求相对应的第一目标软件包,然后根据第一目标软件包进行系统更新,即开始下载第一目标软件包,并安装在本地系统中,从而完成了系统更新,其中,本地系统在下载第一目标软件包时,即根据第一目标软件包进行系统更新时可以选择在本地系统处于空闲状态进行处理。本发明通过将中控屏系统安装包拆分成各个小的软件包,然后根据本地系统的需求获取对应的小的软件包进行系统更新,从而解决了系统安装包体过大、升级时间过长、系统安装包和软件包管理紊乱等问题,实现了按需安装、动态更新、包体统一管理的技术效果。

8、另外,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9、在一些技术方案中,可选地,获取本地系统的更新需求的步骤,包括:获取多个软件包的版本号;根据多个软件包的版本号在本地系统中确定本地系统的更新需求。

10、在该技术方案中,获取本地系统的更新需求的步骤,包括:首先需要分别获取多个软件包中每个软件包的版本号,然后利用每个软件包的版本号与本地系统中与每个软件包对应的软件应用的版本号进行比对,从而确定出本地系统的更新需求。示例性地,若软件包的版本号比本地系统中相应的软件应用的版本号要新,则说明本地系统中的软件应用的版本较低,因此本地系统中的该软件应用需要进行更新,即本地系统中的更新需求为对该软件应用进行更新。通过获取每个软件包的版本号,并且根据每个软件包的版本号确定本地系统的更新需求,从而实现了按需安装、动态更新的技术效果。

11、在一些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根据多个软件包的版本号在本地系统中确定本地系统的更新需求的步骤,包括:根据多个软件包的版本号建立版本号数据列表;控制本地系统每隔预设时间获取版本号数据列表;根据版本号数据列表中的版本号与本地系统中对应的软件应用的版本号的对比结果,确定本地系统的更新需求。

12、在该技术方案中,根据多个软件包的版本号在本地系统中确定本地系统的更新需求的步骤,包括:首先将获取到的多个软件包的版本号进行集合,从而得到一个版本号数据列表,然后控制本地系统每隔预设时间获取一次版本号数据列表,其中,预设时间可以为10分钟、30分钟、60分钟。通过每隔预设时间获取一次版本号数据列表,从而使得当有新版本的软件包时,本地系统能够及时的发现。在本地系统获取到版本号数据列表后,将版本号数据列表中的版本号分别与本地系统中对应的软件应用的版本号进行比较,并且根据最后的比较结果确定本地系统的更新需求。通过每隔预设时间获取软件包的版本号,并且根据软件包的版本号与本地系统中相应的软件应用的版本号的比较结果,确定最终的更新需求,然后根据更新需求获取对应的软件包,并进行系统更新,从而实现了按需安装、动态更新、包体统一管理的技术效果。

13、在一些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根据版本号数据列表中的版本号与本地系统中对应的软件应用的版本号的对比结果,确定本地系统的更新需求的步骤,包括:基于版本号数据列表中的版本号为最新版本号,且版本号数据列表中的版本号与本地系统中对应的软件应用的版本号不同,则对对应的软件应用进行更新。

14、在该技术方案中,根据版本号数据列表中的版本号与本地系统中对应的软件应用的版本号的对比结果,确定本地系统的更新需求的步骤,包括:如果当版本号数据列表中的版本号为最新的版本号,并且本地系统中的软件应用的版本号与版本号数据列表中的对应的版本号不同,也就是说,本地系统中软件应用的版本号是落后于版本号数据列表中的版本号的,即软件包的版本比本地系统中软件应用的版本要新,因此,本地系统的更新需求应该是对该软件应用进行更新。如果当版本号数据列表中的版本号不是最新的版本号,或者本地系统中软件应用的版本号与版本号数据列表中的对应的版本号相同时,说明此时软件包的版本并不是最新版本,因此本地系统中相应的软件应用无需进行更新,即本地系统中不存在更新需求。

15、在一些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根据更新需求在多个软件包中确定第一目标软件包的步骤,包括:将多个软件包按照预设顺序进行排列得到第一集合;将更新需求在第一集合中依次与软件包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确定第一目标软件包。

16、在该技术方案中,根据更新需求在多个软件包中确定第一目标软件包的步骤,包括:首先需要将多个软件包按照预设顺序进行排列从而得到第一集合,然后利用更新需求依次与第一集合内的软件包进行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说明该软件包为第一目标软件包,若匹配不成功,则说明该软件包不是第一目标软件包,则再根据更新需求在第一集合中下一个软件包进行匹配,直至找到第一目标软件包。也就是说,软件包的更新是有先后顺序的。通过对软件包进行排序,从而减少了更新时间。

17、在一些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根据第一目标软件包进行系统更新的步骤,包括:获取预设时间;根据第一目标软件包和预设时间进行系统更新。

18、在该技术方案中,根据第一目标软件包进行系统更新的步骤,包括:首先,需要获取预设时间,预设时间指的是用户所设定的更新时间,即当确定好第一目标软件包后,并不是立即进行更新的,而是需要在用户所设定的预设时间内进行更新,例如:用户预先设置更新时间为凌晨2点到4点,则确定第一目标软件包之后,到了设置的时间即凌晨2点到4点才执行更新操作。通过在预设时间内利用第一目标软件包对系统进行更新,从而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19、在一些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根据第一目标软件包和预设时间进行系统更新的步骤,包括:获取预设时间内的本地系统的环境信息;基于环境信息与预设环境信息相匹配,根据第一目标软件包进行系统更新;基于环境信息与预设环境信息不匹配,调整预设时间,直至环境信息与预设环境信息相匹配。

20、在该技术方案中,根据第一目标软件包和预设时间进行系统更新的步骤,包括:获取预设时间内的本地系统的环境信息,环境信息指的是本地系统的当前工作状态或用户的当前状态,其中,环境信息可以包括本地系统处于工作状态、本地系统处于空闲状态、用户处于预设范围内等情况。然后将当前的环境信息与预设环境信息进行匹配,预设环境信息指的是可以进行系统更新的环境,例如本地系统处于空闲状态时。当环境信息与预设环境信息相匹配时,说明当前环境信息可以进行系统更新,因此根据第一目标软件包进行系统更新。当环境信息与预设环境信息不匹配时,说明当前环境信息不可以进行系统更新,因此需要对预设时间进行动态地调整,直至预设时间内的环境信息符合预设环境信息。例如:当在预设时间内环境信息为本地系统处于工作状态时,而预设环境信息为本地系统处于空闲状态,因此可以调整预设时间等本地系统处于空闲状态时,再进行系统更新。通过设置根据预设时间内的本地系统的环境信息调整预设时间,从而提高了用户的满意度。

21、在一些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控制系统更新的方法还包括:获取与本地系统相连接的智能家电的设备信息;根据设备信息在多个软件包中确定与智能家电相对应的第二目标软件包;根据第二目标软件包进行系统更新。

22、在该技术方案中,控制系统更新的方法还包括:若本地系统与家电设备相连接的话,也就是说,本地系统可以对家电设备进行控制。则需要获取该家电设备的设备信息,其中,设备信息可以为家电设备的名称、功能等。进而根据设备信息确定本地系统控制家电设备所需要的软件应用,然后在本地系统中查找是否安装了该软件应用,如果安装了,则确定是否是最新版本,即根据该软件应用在多个软件包中确定与该软件应用对应的第二目标软件包,然后根据第二目标软件包的版本号与安装在本地系统中的软件应用的版本号进行比较,若第二目标软件包的版本号比软件应用的版本号要新,则说明本地系统中的软件应用的版本不是最新版本,则控制本地系统下载第二目标软件包,然后根据第二目标软件包进行系统更新。反之则不进行系统更新。如果没有安装软件应用,则根据该软件应用在多个软件包中确定与该软件应用对应的第二目标软件包,然后下载第二目标软件包,根据第二目标软件包进行系统更新,即在本地系统中安装控制家电设备的软件应用。

23、在一些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控制系统更新的方法还包括:获取登录本地系统的帐号的权限信息;根据权限信息在多个软件包中确定与权限信息相对应的第三目标软件包;根据第三目标软件包进行系统更新。

24、在该技术方案中,控制系统更新的方法还包括:如果本地系统上登陆了帐号,需要获取该帐号的权限信息,权限信息包括该帐号可以使用哪些软件应用,然后根据该帐号的权限信息确定对应的软件应用,进而在本地系统中查找是否安装了该软件应用,如果安装了,则确定是否是最新版本,即根据该软件应用在多个软件包中确定与该软件应用对应的第三目标软件包,然后根据第三目标软件包的版本号与安装在本地系统中的软件应用的版本号进行比较,若第三目标软件包的版本号比软件应用的版本号要新,则说明本地系统中的软件应用的版本不是最新版本,则控制本地系统下载第三目标软件包,然后根据第三目标软件包进行系统更新。反之则不进行系统更新。如果没有安装软件应用,则根据该软件应用在多个软件包中确定与该软件应用对应的第三目标软件包,然后下载第三目标软件包,并根据第三目标软件包进行系统更新,即在本地系统中安装该帐号可以使用的软件应用。

25、在一些技术方案中,可选地,软件包包括:系统固件包、系统固件插件包、系统桌面启动器包、原生软件包、原生应用程序软件包以及h5软件包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26、在该技术方案中,将系统安装包划分成多个软件包,其中,软件包可以为系统固件包、系统固件插件包、系统桌面启动器包、原生软件包、原生应用程序(native app)软件包、h5软件包等。可以理解的是系统固件包指的是根据中控屏和家电的硬件条件定制开发的固件,运行时能提供系统基础能力的安装包;系统固件插件包指的是根据中控屏和家电的硬件条件定制开发的固件,运行时能提供某种特定能力,比如毫米波雷达插件包能为中控屏提供高精度距离、方位、频率和空间位置的测量定位;zigbee插件包能为中控屏提供近距离无线连接,进行无线网络通讯。直连在中控屏家电设备的固件插件包,为家电设备主板提供软件能力。系统桌面启动器包指的是运行时提供系统基础能力或实现功能应用。原生软件包指的是某种软件应用的安装包,安装后实现该软件应用功能。native app软件包指的是运行时能基于当前系统实现某些功能的软件包,比如查询、显示、控制家庭中该中控屏连接上的家电的状态。h5软件包指的是运行时能实现浏览网页一般的体验,比如:用户协议、隐私协议、说明书、商城等。通过将系统安装包根据软件功能划分成系统固件包、系统固件插件包、系统桌面启动器包、原生软件包、native app软件包、h5软件包,然后当中控屏需要某种环境、某个版本下的某个软件包时,便可以上述软件包中进行下载安装升级。从而提高了在升级系统时的速度、减少安装报错的概率。

27、为实现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控制系统更新的装置,其中,控制系统更新的装置包括:划分模块,划分模块用于将系统安装包划分成多个软件包;获取模块,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本地系统的更新需求,其中,更新需求与软件包相对应;确定模块,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更新需求在多个软件包中确定第一目标软件包;更新模块,更新模块用于根据第一目标软件包进行系统更新。

28、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控制系统更新的装置,包括:划分模块、获取模块、确定模块以及更新模块。其中,首先获取系统安装包,系统安装包中包括了本地系统需要进行下载或更新的所有软件应用的文件,然后划分模块将系统安装包划分成多个软件包,示例性地,可以先将系统安装包划分为系统必要的软件应用和系统非必要的软件应用,然后再将系统安装包中非系统必要的软件应用拆分成多个软件包,其中系统必要的软件应用指的是本地系统进行常规工作时所需要的软件应用。在将系统安装包划分成多个软件包后,获取模块需要获取本地系统的更新需求,其中,更新需求指的是本地系统中哪些软件应用需要更新,更新需求与软件包相对应,即本地系统中需要更新的软件应用能够被对应的软件包进行更新。然后确定模块在多个软件包中确定与更新需求相对应的第一目标软件包,然后更新模块根据第一目标软件包进行系统更新,即开始下载第一目标软件包,并安装在本地系统中,从而完成了系统更新,其中,本地系统在下载第一目标软件包时,即根据第一目标软件包进行系统更新时可以选择在本地系统处于空闲状态进行处理。本发明通过将中控屏系统安装包拆分成各个小的软件包,然后根据本地系统的需求获取对应的小的软件包进行系统更新,从而解决了系统安装包体过大、升级时间过长、系统安装包和软件包管理紊乱等问题,实现了按需安装、动态更新、包体统一管理的技术效果。

29、为实现本发明的第三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有程序或指令,处理器执行程序或指令;其中,处理器在执行程序或指令时,实现如本发明任一技术方案的控制系统更新的方法的步骤。

30、本技术方案提供的电子设备实现如本发明任一技术方案的控制系统更新的方法的步骤,因而其具有如本发明任一技术方案的控制系统更新的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31、为实现本发明的第四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或指令,程序或指令被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控制系统更新的方法的步骤。

32、本技术方案提供的可读存储介质实现如本发明任一技术方案的控制系统更新的方法的步骤,因而其具有如本发明任一技术方案的控制系统更新的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33、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