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辆智能维修辅助系统、方法、设备及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7037049发布日期:2024-02-20 20:29阅读:8来源:国知局
地铁车辆智能维修辅助系统、方法、设备及介质与流程

本文件涉及计算机,尤其涉及一种地铁车辆智能维修辅助系统、方法、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1、地铁车辆设备检修工作的一个特点就是每个子系统都是零件部件众多繁复,检修人员记住每个部分的检修流程和注意事项是不可能的,尤其是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设备的更新换代速度很快,经常需要接触到新的工作流程,而传统的做法就是让检修人员携带纸质的维修手册、技术规格书等,随时对检修工艺各个步骤进行查询。这些文件往往较厚,携带和查询都很不方便,会对检修人员的工作造成不便。

2、地铁车辆设备的各项检修工作需要检修人员逐项进行打卡,记录相应的数值或者现场状况,并要求在维修调度管理系统中进行标注和登记,以便进行责任追溯和车辆状况大数据分析等。目前对此类检修流程打卡记录的实现方式主要有两种:1)在纸质的维修单中用笔记录,然后通过计算机定期转录到维修调度管理系统中。2)开发打点记录的app软件,安装在手机或者其他移动终端中,检修人员在检修过程中通过软件进行打点和手写记录,然后再转存到维修调度管理系统中。这两种方式都有操作复杂,容易遗漏,无法对记录结果进行监管的问题,从而影响了整个检修记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3、车辆维修部门拥有大量的技术资料,包括维修手册、设备图纸、设备参数、检修视频等,这些资料部分实现了数字化,存储在维修调度管理系统中,部分还是纸质材料,以备工程师和巡检人员查阅。但是因为资料数量较多,且格式不同,就会带来三个效率问题:1)这些资料需要手动翻找,浪费大量时间;2)这些资料之间没有任何关联,每次检索都必须输入完整精确的关键字,才能找到相应的信息,对于新手或者对信息系统不太熟悉的人员来说,就需要尝试多次检索,才有可能获取到目标资料;3)很多文档和视频资料信息较为丰富,包含有多个知识点,在检索的时候只能整体方式呈现,必须要在打开文档后进行二次查找或者遍历,才能查找到想要的信息点。

4、增强现实技术(augmented reality,ar)是一种将真实世界信息和虚拟世界信息“无缝”集成的新技术,是把原本在现实世界的一定时间空间中很难体验到的实体信息(视觉信息,声音,味道,触觉等),通过电脑等科学技术,模拟仿真后再叠加,将虚拟的信息应用到真实世界,被人类感官所感知,从而达到超越现实的感官体验。真实的环境和虚拟的物体实时地叠加到了同一个画面或空间同时存在。

5、增强现实不仅展现了真实世界的信息,而且将虚拟的信息同时显示出来,两种信息相互补充、叠加。在视觉化的增强现实中,用户利用ar显示设备,把真实世界与电脑图形多重合成在一起,便可以看到真实的世界围绕着它。

6、增强现实技术包含了多媒体、三维建模、实时视频显示及控制、多传感器溶合、实时跟踪及注册、场景融合等新技术与新手段。增强现实提供了在一般情况下,不同于人类可以感知的信息。ar系统具有三个突出的特点:①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信息集成;②具有实时交互性;③是在三维尺度空间中增添定位虚拟物体。ar技术可广泛应用到军事、医疗、建筑、教育、工程、影视、娱乐等领域。借助ar终端,虚拟和现实世界在眼前智能融合展示,使用者可通过手势、语音、眼动及头动等便捷直观的方式进行指令输出和控制,从而在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环境下,极大增强了人与设备、信息系统和控制系统的交互能力,实现了现代制造业中工作人员与智能系统的完备和高效融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铁车辆智能维修辅助系统、方法、设备及介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

2、本发明提供一种地铁车辆智能维修辅助系统,包括:

3、ar智能眼镜,与所述智能终端连接,在智能终端的控制下进行设备的扫描、识别和显示,并配合显示相应的数字化流程指引文件;

4、智能终端,与所述后台系统连接,用于利用内置的流程编辑器将纸质检修工艺文件转换为数字化流程指引文件,并存储到后台系统中,在需要检修时,下载所述数字化流程指引文件,根据所述设备的扫描信息从后台系统查询设备信息和维修信息;在检测到故障时,生成并通过后台系统报送数字工单到维修调度管理系统进行维修任务派发,生成并报送检修报告到后台系统;提供数字笔记助手功能;

5、后台系统,由服务器组成,用于提供地铁车辆维修数据库,通过接口与既有维修调度管理系统进行对接融合。

6、本发明提供一种地铁车辆智能维修辅助方法,用于上述地铁车辆智能维修辅助系统,所述方法具体包括:

7、通过ar智能眼镜,在智能终端的控制下进行设备的扫描、识别和显示,并配合显示相应的数字化流程指引文件;

8、通过智能终端,利用内置的流程编辑器将纸质检修工艺文件转换为数字化流程指引文件,并存储到后台系统中,在需要检修时,下载所述数字化流程指引文件,根据所述设备的扫描信息从后台系统查询设备信息和维修信息;在检测到故障时,生成并通过后台系统报送数字工单到维修调度管理系统进行维修任务派发,生成并报送检修报告到后台系统;提供数字笔记助手功能;

9、通过后台系统保存地铁车辆维修数据库,通过接口与既有维修调度管理系统进行对接融合。

10、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地铁车辆智能维修辅助方法的步骤。

11、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信息传递的实现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地铁车辆智能维修辅助方法的步骤。

12、采用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在巡检人员工作时以近眼方式智能展示检修流程和步骤以及设备信息,协助完成相应工作,并允许巡检人员以语音或者手势进行打点记录和相应的数据、信息录入及数字故障工单上报,实现边工作边记录,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整个工作过程还可实现自动生成检修报告和全程录像并上传后台系统,以备后台审核和监督。



技术特征:

1.一种地铁车辆智能维修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终端具体用于:利用内置的流程编辑器,提供用户直接在视图区域以图形化的方式进行作业流程编辑的功能,将纸质检修工艺文件转换为数字化流程指引文件,其中,所述数字化流程指引文件中包括多个完整的巡检作业计划以及辅助信息,其中,所述巡检作业计划中包括多个有序的作业步骤,所述辅助信息的类型包括:视频、模型、照片、语音以及文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ar智能眼镜具体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终端具体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铁车辆维修数据库具体包括:维修流程数据库、设备资料数据库、维修记录数据库以及员工信息数据库。

6.一种地铁车辆智能维修辅助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地铁车辆智能维修辅助系统,所述方法具体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铁车辆维修数据库具体包括:维修流程数据库、设备资料数据库、维修记录数据库以及员工信息数据库。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地铁车辆智能维修辅助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信息传递的实现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地铁车辆智能维修辅助方法的步骤。


技术总结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铁车辆智能维修辅助系统、方法、设备及介质,其中,系统包括:AR智能眼镜,在智能终端的控制下进行设备的扫描、识别和显示,并配合显示相应的数字化流程指引文件;智能终端,利用内置的流程编辑器将纸质检修工艺文件转换为数字化流程指引文件,并存储到后台系统中,在需要检修时,下载所述数字化流程指引文件,根据设备的扫描信息从后台系统查询设备信息和维修信息;在检测到故障时,生成并通过后台系统报送数字工单到维修调度管理系统进行维修任务派发,生成并报送检修报告到后台系统;提供数字笔记助手功能;后台系统,提供地铁车辆维修数据库,通过接口与既有维修调度管理系统进行对接融合。

技术研发人员:朱鸿涛,崔霆锐,李明,张骄,丁明辉,李熙,刘京,臧志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技术创新研究院分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