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铁值班站长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评价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37475458发布日期:2024-03-28 18:57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铁值班站长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评价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综合测试,具体为一种地铁值班站长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评价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1、车站工作是地铁安全运营的重要防线。地铁值班站长可以统筹协调安排车站各岗人员,给应急处置工作下达指令,是突发事件处置的第一决策人和责任人,其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是衡量地铁安全运营能力的重要指标。

2、目前,国内地铁已针对地铁值班站长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建设积极开展了相关培训、应急演练等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缺少相应的地铁值班站长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评价体系和方法,不能准确把握地铁值班站长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水准,岗位人员统筹安排效率不高,不利于地铁值班站长的突发事件应急能力提升和地铁公司整体应急处置水平的提升。因此,如何全面、系统、科学地评价地铁值班站长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3、基于灰色模糊-理想解组合评价模型是一种多准则决策分析方法,它结合了灰色模糊评价和理想解组合评价两种模型的优势。该模型适用于具有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的复杂系统评价,能够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给出客观、全面的评价结果。例如申请号为“201811540404.4”的申请,通过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关于构建综合能力评价体系的研究发展多停留在基于层次分析法、专家打分法等传统主观赋值法。相关领域关于构建综合能力评价的智能评价体系及评价方法只局限于固定的体系流程,实践意义不强。能力评价工作往往只是就某类指标进行评估,根据固定评价导向规则和专家经验来确定某个能力评价方案的合理性。在指标权重方面,通常会把某一项指标的比重放到无以复加的地位,直接决定了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在评价结果给定方面,通常只是套用固定的线性表达式予以计算。这些都导致了目前的能力评价体系过于主观或者过于客观,缺乏科学可靠性。

4、针对上述问题,所以需要一种地铁值班站长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评价方法及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铁值班站长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评价方法及系统。本发明通过对地铁值班站长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进行量化的客观评价,有效防止了人为主观评价造成的不准确,并能快速高效地找出所述地铁值班站长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的不足之处,有利于地铁值班站长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的提升。

2、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地铁值班站长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评价方法,具体按以下步骤执行:

3、具体按以下步骤执行:

4、s1:获取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所述第一信息为地铁值班站长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评价指标数据集,所述第二信息为地铁值班站长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评价指标评分数据集;

5、s2:将所述第一信息输入第一模型,得到第三信息,所述第一模型为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评价指标权重数据模型,所述第三信息为所述地铁值班站长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评价指标权重数据集;

6、s3:将所述第二信息和所述第三信息输入第二模型,得到第四信息,所述第二模型为获取所述地铁值班站长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评价矩阵并进行综合评价计算的基于灰色模糊-理想解组合评价模型,所述第四信息为所述地铁值班站长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评价成绩数据集;

7、s4:将所述第四信息输入第三模型,得到第五信息,所述第三模型为地铁值班站长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等级划分模型,所述第五信息为所述地铁值班站长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等级划分结果数据集。

8、可选地,所述第一信息为地铁值班站长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评价指标数据集,包括:

9、通过分析地铁值班站长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全业务流程及个人素质,确定地铁值班站长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评价指标数据集,具体确定为一级指标6个,包括知识储备、职业素养、应急预警、先期处置、扩大应急和应急结束;二级指标16个,包括知识储备2个,职业素养3个,应急预警2个,先期处置5个,扩大应急2个,应急结束2个,具体指标数据集构成见表1。

10、表1地铁值班站长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评价指标数据集

11、

12、

13、可选地,所述第二信息为地铁值班站长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评价指标评分数据集,包括:

14、地铁值班站长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评价指标评分数据集,具体根据评价指标类型通过针对性评分方式获取,其中指标通过考试手段给出客观评分,或采用演练模拟、情景面试给出评分;

15、地铁值班站长在应急处置时所具备的业务和素质能力特点,采用知识技能考试、演练模拟和情景面试评估相结合的考评体系,获取地铁值班站长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评价指标评分数据集。获取方式与评价指标对应关系见表2。

16、表2评分数据集获取方式与评价指标对应关系

17、

18、可选地,将所述第一信息输入第一模型,得到第三信息,所述第一模型为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评价指标权重数据模型,所述第三信息为所述地铁值班站长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评价指标权重数据集,包括:

19、建立两级层次结构模型,具体根据地铁值班站长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实际情况,建立6个一级指标和16个二级指标的两级层次结构模型;

20、构造判断矩阵,从所构建的两级层次结构中的第二层级开始,具体将隶属于同一层级结构的各因素关于上一层级中准则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构造出判断矩阵;

21、计算权向量,选择和积法对权向量进行计算,求得判断矩阵特征向量和最大特征值;

22、进行结果计算并进行一致性检验,获得评价指标权重数据集,对每个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判断其是否符合一致性要求,若不满足一致性,则应修改判断矩阵,直到满足一致性要求。

23、可选地,将所述的第二信息和所述第三信息输入第二模型,得到第四信息,所述第二模型为对所述地铁值班站长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评价矩阵,并进行综合评价计算的基于灰色模糊-理想解组合评价模型,所述第四信息为所述地铁值班站长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评价成绩数据集,包括:

24、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将所述地铁值班站长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评价指标评分数据集的原始值,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得到标准值,去掉量纲效应;

25、建立被比较数据列:通过数据整理,建立评价指标被比较数据列,构建地铁值班站长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初试评价矩阵;

26、确定参考数据列:评价指标参考数据列为各评价指标评分数据中同一指标最优值所构成的数据列;

27、计算差序列、最大差和最小差:依据初始评价矩阵,计算参考数据列与比较数据列的对应指标的绝对值差值,形成地铁值班站长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评价指标绝对值差值矩阵和最大差及最小差;

28、计算灰色关联度:计算各比较数据列与参考数据列的各指标关联度系数,形成地铁值班站长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评价对象与最优指标的关联系数组成的新评价矩阵;

29、确定正理想解和负理想解:以新评价矩阵为决策矩阵构造理想解模型,确定正理想解和负理想解;

30、计算各评价对象评价指标的贴近度: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正、负理想解距离,计算各待评价对象的贴近度,即每位地铁值班站长的最终评价成绩数据,得到最终评价成绩数据集。

31、可选地,将所述第四信息输入第三模型,得到第五信息,所述第三模型为地铁值班站长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等级划分模型,所述第五信息为所述地铁值班站长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等级划分结果数据集,包括:

32、确定地铁值班站长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分级标准,以此为依据构建所述地铁值班站长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等级划分模型,在所述的评价成绩数据集基础上进行地铁值班站长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等级评定,获得所述地铁值班站长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等级划分结果数据集,所述的地铁值班站长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分级标准,采用a、b、c三级标准进行划分。其中a、b、c各级标准见表3;

33、表3地铁值班站长应急处置综合能力等级标准

34、

35、可选地,本发明提供一种地铁值班站长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评价系统,包括:

36、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所述第一信息为地铁值班站长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评价指标数据集,所述第二信息为地铁值班站长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评价指标评分数据集;

37、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信息输入第一模型,得到第三信息,所述第一模型为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评价指标权重数据模型,所述第三信息为所述地铁值班站长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评价指标权重数据集;

38、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信息和所述第三信息输入第二模型,得到第四信息,所述第二模型为获取所述地铁值班站长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评价矩阵,并进行综合评价计算的基于灰色模糊-理想解组合评价模型,所述第四信息为所述地铁值班站长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评价成绩数据集;

39、第三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第四信息输入第三模型,得到第五信息。

40、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包括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一信息;

41、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二信息。

42、可选地,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包括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信息建立为两级层次结构模型,将所述地铁值班站长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评价指标数据集建立为两级层次结构模型;

43、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将所述两级层次结构中隶属于同一层级结构的各因素进行两两比较,构造出判断矩阵;

44、第三处理单元,用于将所述判断矩阵进行权向量计算,得到求得判断矩阵特征向量和最大特征值;

45、第四处理单元,用于计算所述第三信息,计算所述地铁值班站长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评价指标权重数据集,并对每个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

46、可选地,所述第二处理模块包括第五处理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信息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将所述地铁值班站长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评价指标评分数据集的原始值,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得到标准值;

47、第六处理单元,用于建立所述评价指标被比较数据列,构建所述地铁值班站长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初始评价矩阵;

48、第七处理单元,用于确定所述评价指标参考数据列;

49、第八处理单元,用于计算所述参考数据列与所述比较数据列的对应指标的绝对值差值,形成所述地铁值班站长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评价指标绝对值差值矩阵和最大差及最小差;

50、第九处理单元,用于计算所述灰色关联度,计算所述比较数据列与所述参考数据列的各指标关联度系数,形成所述新评价矩阵;

51、第十处理单元,用于以所述新评价矩阵为决策矩阵构造所述理想解模型,确定所述正理想解和负理想解;

52、第十一处理单元,用于计算所述各评价指标的正、负理想解距离,计算所述各待评价对象的贴近度,得到所述第四信息。

53、所述第三处理模块包括:

54、第十二处理单元,用于将所述第四信息按照等级标准进行等级划分,获得所述第五信息。

5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56、1、本发明通过分析地铁值班站长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全业务流程及相关个人素质,获取评价指标数据集,能对地铁值班站长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进行系统、科学的评价;

57、2、本发明所提出的评价方法及系统,可快速高效地找出地铁值班站长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的不足之处,有利于地铁值班站长突发事件应急效率的提升,能为加强和提升地铁值班站长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提供参考。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