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摄像头数据加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7557364发布日期:2024-04-09 17:49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摄像头数据加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具体是一种摄像头数据加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摄像头作为重要的成像工具,其应用范围不断拓展,目前已在移动终端、汽车、无人机、机器人、智能家居、视频安防、ar等民用、军用领域被广泛使用。然而,随着摄像头普及的同时,数据安全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一旦用户的隐私数据或重要的如安防数据等遭遇泄漏,很有可能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因此,亟需一种可靠的数据加密方法来对摄像头数据进行数据加密,从而妥善的保护用户隐私,避免数据的泄漏,维护用户的合法权益。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摄像头数据加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公开了以下技术方案:

3、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摄像头数据加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对摄像头的数据调用权限进行设置;

5、对摄像头中的数据内容进行随机分段,获取若干个数据段;

6、基于预设的秘钥形式对每个数据段进行分段加密,并生成对应的秘钥,其中,第一个数据段对应的秘钥为秘钥一,第m个数据段对应的秘钥为秘钥m;

7、将所有的秘钥存储于秘钥库中,所述秘钥库独立于所述摄像头设置;

8、在每个数据段的首端添加首端秘钥认证指令,所述首端秘钥认证指令通过输入对应的秘钥使对应的数据段进行解密。

9、作为优选,所述随机分段包括:基于数据内容的总长度,将所述数据内容分为n个长度不同的数据段,n=floor(n),其中,l为数据内容的总长度,lref为预设的数据段基准长度。

10、作为优选,所述数据调用权限包括:以身份认证的方式对使用者进行身份认证,当使用者的身份认证结果中对应的身份权限为具有数据调用权限时,表示该使用者能够对摄像头数据进行调用,所述摄像头开放数据读写权限。

11、作为优选,该方法还包括:

12、在每个数据段的末端添加末端秘钥认证指令,所述末端秘钥认证指令通过输入组合秘钥使第m个数据段的首端与第m-1个数据段的末端进行拼接,所述组合秘钥为:组合秘钥=(秘钥m-2)+(秘钥m-1)+秘钥m。

13、作为优选,所述末端秘钥认证指令的长度是随机的,且该末端秘钥认证指令的格式与数据段内容的格式相同。

14、作为优选,所述首端秘钥认证指令的长度是随机的,且该首端秘钥认证指令的格式与数据段内容的格式相同。

15、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摄像头数据加密系统,包括:权限认证单元、权限开放单元、数据分段单元、秘钥生成单元、秘钥库以及双重加密单元;

16、所述权限认证单元配置为:对使用者的数据调用权限进行设置和认证,当使用者具有该数据调用权限时,所述权限开放单元开放摄像头数据的调用权限;

17、所述数据分段单元配置为:用于对摄像头中的数据内容进行随机分段,获取若干个数据段;

18、所述秘钥生成单元配置为:基于预设的秘钥形式对每个数据段进行分段加密,并生成对应的秘钥,其中,第一个数据段对应的秘钥为秘钥一,第m个数据段对应的秘钥为秘钥m;

19、所述秘钥库配置为:用于存储秘钥,且所述秘钥库独立于所述摄像头设置;

20、所述双重加密单元配置为:用于在每个数据段的首端添加首端秘钥认证指令,所述首端秘钥认证指令通过输入对应的秘钥使对应的数据段进行解密。

21、作为优选,所述双重加密单元还配置为:在每个数据段的末端添加末端秘钥认证指令,所述末端秘钥认证指令通过输入组合秘钥使第m个数据段的首端与第m-1个数据段的末端进行拼接,所述组合秘钥为:组合秘钥=(秘钥m-2)+(秘钥m-1)+秘钥m。

22、作为优选,所述末端秘钥认证指令和/或所述首端秘钥认证指令的长度是随机的,且该末端秘钥认证指令的格式与数据段内容的格式相同。

23、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当该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摄像头数据加密方法。

24、有益效果:本申请的摄像头数据加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通过将数据内容进行分段处置,然后对每段数据内容生成相应的秘钥,然后通过首端秘钥认证指令的唤醒,实现仅当使用者输入正确的且与该数据段相对应的秘钥时才能够对该数据段进行解密,这样,实现了对局部数据的可靠保护。进一步地,通过末端秘钥认证指令的设置,在使用者想要完全获取摄像头内容时,需要输入对应的组合秘钥才能够实现两段相邻的数据段的融合,这样,实现了对完整数据的全面保护。



技术特征:

1.一种摄像头数据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头数据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随机分段包括:基于数据内容的总长度,将所述数据内容分为n个长度不同的数据段,n=floor(n),其中,l为数据内容的总长度,lref为预设的数据段基准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头数据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调用权限包括:以身份认证的方式对使用者进行身份认证,当使用者的身份认证结果中对应的身份权限为具有数据调用权限时,表示该使用者能够对摄像头数据进行调用,所述摄像头开放数据读写权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头数据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摄像头数据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末端秘钥认证指令的长度是随机的,且该末端秘钥认证指令的格式与数据段内容的格式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头数据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首端秘钥认证指令的长度是随机的,且该首端秘钥认证指令的格式与数据段内容的格式相同。

7.一种摄像头数据加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限认证单元、权限开放单元、数据分段单元、秘钥生成单元、秘钥库以及双重加密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摄像头数据加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重加密单元还配置为:在每个数据段的末端添加末端秘钥认证指令,所述末端秘钥认证指令通过输入组合秘钥使第m个数据段的首端与第m-1个数据段的末端进行拼接,所述组合秘钥为:组合秘钥=(秘钥m-2)+(秘钥m-1)+秘钥m。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摄像头数据加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末端秘钥认证指令和/或所述首端秘钥认证指令的长度是随机的,且该末端秘钥认证指令的格式与数据段内容的格式相同。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当该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摄像头数据加密方法。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摄像头数据加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对摄像头的数据调用权限进行设置;对摄像头中的数据内容进行随机分段,获取若干个数据段;基于预设的秘钥形式对每个数据段进行分段加密,并生成对应的秘钥,其中,第一个数据段对应的秘钥为秘钥一,第M个数据段对应的秘钥为秘钥M;将所有的秘钥存储于秘钥库中,所述秘钥库独立于所述摄像头设置;在每个数据段的首端添加首端秘钥认证指令,所述首端秘钥认证指令通过输入对应的秘钥使对应的数据段进行解密。该系统及该存储介质均适用于该方法。本申请,对摄像头中的数据内容有较高的防护等级,增加了数据内容解密的难度,提高了数据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建平,陈茜,刘洪,戚旭奋,邝子豪,陈玉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数海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