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道归因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7302807发布日期:2024-03-13 20:50阅读:10来源:国知局
渠道归因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特别是涉及一种渠道归因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广告信息的推广渠道也越来越多样化。渠道归因是评估广告投放效果的重要手段。广告主通常会在多个渠道投放广告信息,通过渠道归因可以判断用户产生的特定事件(如用户对移动应用的安装、激活等行为)是由哪个或哪些渠道带来的效果。广告主会依据各渠道的广告投放效果来优化投放策略,例如提高或缩减投放量、更换广告投放的渠道等,因此归因准确对于优化用户获取和渠道的选择至关重要。

2、传统的渠道归因分为末次互动模型、首次互动模型两大类。

3、末次互动模型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归因模型,其是指用户的最后一次互动相关的渠道获得100%的转化,不考虑用户之前在哪些渠道进行互动。首次互动模型则是指用户的第一次互动相关的渠道获得100%的转化,不考虑用户之后在哪些渠道进行互动。

4、末次互动模型和首次互动模型在实践中均存在一些不足。例如:这两类模型的分析准确性不高,其会被直接流量所误导,使得通过模型得到归因分析结果往往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筛选;由于投放形式单一,无法进行全链路追踪;无法准确衡量不同渠道的广告对用户的影响度和贡献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针对上述不足或缺点,提供了一种渠道归因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对用户的访问行为进行全链路跟踪,以及准确衡量各个渠道对于用户的影响度和贡献度。

2、本申请根据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渠道归因方法,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应用于渠道归因系统中的归因主系统,渠道归因系统还包括多个业务系统,每个业务系统用于采集其对接的每个渠道相关的投放响应数据,投放响应数据基于用户针对投放在相关渠道的推广数据的访问行为而产生;上述方法包括:

3、响应于检测到特定事件,根据特定事件关联的用户信息以及预设的每个渠道的归因优先级执行归因逻辑;

4、上述归因逻辑包括:按照归因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将每个渠道作为目标渠道,根据用户信息判断是否将特定事件归因于目标渠道,在判断结果为是时停止执行上述归因逻辑。

5、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

6、接收归因优先级配置指令;

7、基于归因优先级配置指令为每个渠道设定归因优先级。

8、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用户信息判断是否将特定事件归因于目标渠道,包括:

9、向目标渠道对应的业务系统请求与用户信息关联的投放响应数据;

10、根据请求结果判断是否将特定事件归因于目标渠道。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请求结果判断是否将特定事件归因于目标渠道,包括:

12、响应于请求结果包括与用户信息关联的投放响应数据,在目标渠道有预设的检测时间段时,根据请求结果中的生成时间处于检测时间段内的投放响应数据判断是否将特定事件归因于目标渠道,或者,在目标渠道没有预设的检测时间段时,判定将特定事件归因于目标渠道。

13、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

14、响应于请求结果为空,判定将特定事件不归因于目标渠道。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请求结果中的生成时间处于检测时间段内的投放响应数据判断是否将特定事件归因于目标渠道,包括:

16、从生成时间处于检测时间段内的投放响应数据中获取生成时间最早的响应记录;

17、根据获取的响应记录执行目标渠道对应的校验逻辑;

18、响应于校验逻辑的执行结果为校验通过,判定将特定事件归因于目标渠道;

19、响应于校验逻辑的执行结果为校验未通过,判定将特定事件不归因于目标渠道。

20、在一些实施例中,判定将特定事件归因于目标渠道之后,上述方法还包括:

21、获取用户信息关联的转化数据;

22、根据转化数据分析得到用户价值表征信息和目标渠道的投放效果表征信息。

23、本申请根据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渠道归因系统,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系统包括归因主系统和多个业务系统;

24、每个业务系统,用于采集其对接的每个渠道相关的投放响应数据,投放响应数据基于用户针对投放在相关渠道的推广数据的访问行为而产生;

25、归因主系统,用于响应于检测到特定事件,根据特定事件关联的用户信息以及预设的每个渠道的归因优先级执行归因逻辑;上述归因逻辑包括:按照归因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将每个渠道作为目标渠道,根据用户信息判断是否将特定事件归因于目标渠道,在判断结果为是时停止执行上述归因逻辑。

26、本申请根据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提供的渠道归因方法的步骤。

27、本申请根据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提供的渠道归因方法的步骤。

28、在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中,响应于检测到特定事件,根据特定事件关联的用户信息以及预设的每个渠道的归因优先级执行归因逻辑;上述归因逻辑包括:按照归因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将每个渠道作为目标渠道,根据用户信息判断是否将特定事件归因于目标渠道,在判断结果为是时停止执行上述归因逻辑。本申请能对用户的访问行为进行全链路跟踪,准确衡量各渠道对用户的影响度和贡献度。



技术特征:

1.一种渠道归因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渠道归因系统中的归因主系统,所述渠道归因系统还包括多个业务系统,每个所述业务系统用于采集其对接的每个渠道相关的投放响应数据,所述投放响应数据基于用户针对投放在相关渠道的推广数据的访问行为而产生;所述方法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用户信息判断是否将所述特定事件归因于所述目标渠道,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请求结果判断是否将所述特定事件归因于所述目标渠道,包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请求结果中的生成时间处于所述检测时间段内的投放响应数据判断是否将所述特定事件归因于所述目标渠道,包括: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判定将所述特定事件归因于所述目标渠道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8.一种渠道归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渠道归因系统包括归因主系统和多个业务系统;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渠道归因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应用于渠道归因系统中的归因主系统,渠道归因系统还包括多个业务系统,每个业务系统用于采集其对接的每个渠道相关的投放响应数据,投放响应数据基于用户针对投放在相关渠道的推广数据的访问行为而产生;上述方法包括:响应于检测到特定事件,根据特定事件关联的用户信息以及预设的每个渠道的归因优先级执行归因逻辑;上述归因逻辑包括:按照归因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将每个渠道作为目标渠道,根据用户信息判断是否将特定事件归因于目标渠道,在判断结果为是时停止执行上述归因逻辑。本申请能对用户的访问行为进行全链路跟踪,准确衡量各渠道对用户的影响度和贡献度。

技术研发人员:鲁江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数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