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敏捷性能测试模型的测试场景设计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262987发布日期:2024-03-12 20:43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敏捷性能测试模型的测试场景设计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电子,具体是一种基于敏捷性能测试模型的测试场景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1、敏捷性能测试模型(agile performance testing model)是一个用于评估系统或软件在高负载情况下的性能表现的模型。它基于敏捷开发方法论,旨在快速、灵活地发现和解决性能问题。通过确定性能指标、制定性能测试计划、设计性能测试用例、配置测试环境、执行性能测试、分析和优化、迭代测试,帮助团队及时发现和解决系统的性能问题,从而保证系统在高负载情况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在传统瀑布式开发测试模式,系统性能指标参数往往根据干系人主观判断,存在不精准的问题;同时,前期收集系统性有需求,可能因开发周期过长而无法符合上线要求。同时,也会误导测试人员不断重复修改指标参数,增加大量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敏捷性能测试模型的测试场景设计方法,能够快速识别性能测试任务,拆解性能测试需求创建性能测试工作任务,从多个业务参数维度及压力测试要求计算测试场景中并发用户与测试时长;同时根据信息系统性能基准指标,设定测试检查点,针对压力测试执行结果检查表进行执行结果自检,构建完整的性能测试场景,根据执行结果信息调整优化场景参数,减轻敏捷性能测试过程中场景分析与设定工作,能够快速的开展信息系统性能测试工作。

2、一种基于敏捷性能测试模型的测试场景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步骤一、根据敏捷开发迭代规划开发功能内容,分析本次迭代测试过程中性能测试工作范围,明确迭代中的性能测试任务及验收标准,确定本次迭代中接口和系统级性能测试工作任务及工作任务优先级,识别迭代开发活动中的重要性能特性和关键性能场景,根据收集的系统信息、性能测试工作范围、性能测试任务、验收标准创建性能测试工作活动列表;

4、步骤二、根据性能测试活动列表,识别性能测试活动执行为接口层或功能场景层性能测试,并分别计算场景层级用户加压策略和接口层级线程加压策略;

5、步骤三、根据性能测试活动表、性能测试任务及验收标准分析性能测试活动检查点,并依据检查点创建性能测试活动检查表,设定性能测试活动检查标准参数,构建完整测试场景;

6、步骤四、根据设定的压力测试场景参数,生成场景压力图,结合已经设定好的检查标准参数,在场景压力图中制出检查红线,以快速分析判断压力测试执行过程情况;

7、步骤五、执行已配置完成的性能测试场景,按照测试活动检查表核查执行结果,结合接口或功能实际应用场景,调整优化场景配置参数,确认相关指标满足业务实际运行要求;

8、骤六、将符合实际业务场景的性能测试场景与测试脚本固化成该功能的性能测试工作任务。

9、进一步的,所述性能测试活动列表包括接口或功能场景信息、任务优先级、每秒事务数、事务成功率、响应时间、资源使用率。

10、进一步的,所述接口层性能测试,具体为分析待测接口目标每秒事务完成数、接口响应时间以及事务成功率;所述功能场景层性能测试,具体为对功能关联用户数、用户使用行为及高峰期用户点击量进行分析。

11、进一步的,步骤二中计算场景层级用户加压策略和接口层级线程加压策略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2、步骤2.1:计算场景层级用户加压策略

13、分析业务参数中系统用户数或目标每秒完成事务数,计算性能测试场景中并发用户数量;计算并发用户数方法如下:

14、并发用户数:c=n*l/t

15、其中n为每天在线的活跃用户数,l为每天平均在线时长;t为每天系统被访问的总时长;

16、并发用户数峰值c'=c+3√c

17、分析用户使用行为与高峰期用户点击量,配置性能测试场景并发用户加压策略,加压压策略分类如下:

18、阶梯加压策略,采用梯度加压的方式,初始设置一个的并发值,可以从m个并发用户开始,逐渐递增并发数,每隔几秒增加一定的并发数n,直到达到系统的最大用户并发数,再加压一段时间;

19、立即加压策略,即初始短时间内,立即启动最大并发用户数的线程数量;

20、随机加压策略,即在指定时间内,随机增加并发线程数量,直至最大并发用户数;

21、平滑加压策略,即在指定时间内,平滑渐进增加并发线程数量,直至最大并发用户数;

22、分析用户使用行为习惯,根据接口调用频率及功能使用方式,确定思考时间;

23、步骤2.2:计算接口层级线程加压策略

24、分析接口响应时间,确认目标每秒事务完成数,计算压力测试场景中启动线程数量,计算线程数量公式如下:

25、并发线程数:n=t0*m

26、其中t0为接口平均响应时间,单位秒;m为目标每秒事务完成数。

27、进一步的,所述性能测试活动检查表中检查标准具体内容包含任务名称、每秒事务数、响应时间、事务成功率、资源使用率。

28、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9、1、本发明在敏捷交付过程中根据获得性能测试指标后,选择正确合适的性能指标,根据系统预期使用情况和实际使用情况创建合适的负载模型,根据功能应用场景及接口调用实际动态调整测试场景,减少测试人员分析测试场景、设定测试目标的工作量,实现快速交付;

30、2、本发明通过系统的测试目标,分析用户行为、设计负载模型、创建测试数据、定义性能指标、设置不同的并发和负载控制,设计出随机性和多样性的性能测试场景,可以更灵活地评估系统的性能,并为优化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保证软件在不同使用场景下的性能表现,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

31、3、本发明可快速创建敏捷测试过程中性能测试场景,统一场景设定标准,通过预期的性能测试指标以及相关业务接口,合理生成并发用户数和性能测试脚本。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调整测试指标模型的参数,使其更符合实际业务需要,以帮助开发团队全面评估系统性能,并通过不断优化和改进来提升应用程序和服务的性能。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敏捷性能测试模型的测试场景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敏捷性能测试模型的测试场景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性能测试活动列表包括接口或功能场景信息、任务优先级、每秒事务数、事务成功率、响应时间、资源使用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敏捷性能测试模型的测试场景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层性能测试,具体为分析待测接口目标每秒事务完成数、接口响应时间以及事务成功率;所述功能场景层性能测试,具体为对功能关联用户数、用户使用行为及高峰期用户点击量进行分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敏捷性能测试模型的测试场景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计算场景层级用户加压策略和接口层级线程加压策略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敏捷性能测试模型的测试场景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性能测试活动检查表中检查标准具体内容包含任务名称、每秒事务数、响应时间、事务成功率、资源使用率。


技术总结
一种基于敏捷性能测试模型的测试场景设计方法,包括:根据收集的系统信息、性能测试工作范围、性能测试任务、验收标准创建性能测试工作活动列表;根据性能测试活动列表,识别性能测试活动执行为接口层或功能场景层性能测试,并分别计算场景层级用户加压策略和接口层级线程加压策略;设定性能测试活动检查标准参数,构建完整测试场景;根据设定的压力测试场景参数,生成场景压力图;执行已配置完成的性能测试场景,调整优化场景配置参数,确认相关指标满足业务实际运行要求;将符合实际业务场景的性能测试场景与测试脚本固化成该功能的性能测试工作任务。本发明可减轻敏捷性能测试过程中场景分析与设定工作,能够快速的开展信息系统性能测试工作。

技术研发人员:郑炎,余明俊,刘行波,文毅,程果,时塬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华中电力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