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7716375发布日期:2024-04-23 11:46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计算机,尤其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随着数据规模的不断扩大,混合存储已成为大数据时代的发展需求,其在满足业务性能需求的同时,帮助控制快速增长的数据量的成本方面变得越来越高效;混合存储具体是将活动和频繁访问的数据存储在闪存存储上,从而提供卓越的性能和效率,同时在更加经济实惠的存储介质上存储非活动或较不重要的数据。但是,如何高效地利用存储设备中的多种存储介质,以及如何提高数据的访问速度,仍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如何高效地利用存储设备中的多种存储介质,以及如何提高数据的访问速度,仍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信息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4、接收客户端发送的针对待处理业务中的业务数据的操作指令;其中,所述操作指令中携带有所述业务数据的大小;

5、基于所述业务数据的大小、目标空间分配策略和分层空间的第一空间使用大小,从分层空间、第一存储空间或第二存储空间中确定目标存储空间;其中,所述第一存储空间为高速缓存空间;所述第二存储空间为传输带宽满足带宽阈值的空间;

6、更新所述业务数据至所述目标存储空间中。

7、上述方案中,所述基于所述业务数据的大小、目标空间分配策略和分层空间的第一空间使用大小,从分层空间、第一存储空间或第二存储空间中确定目标存储空间,包括:

8、对所述待处理业务进行分析,确定所述待处理业务的特征信息;其中,所述特征信息表征所述业务数据的历史读取数据量和历史写入数据量之间的关系;

9、基于所述特征信息和所述目标空间分配策略,确定所述分层空间的第一空间大小;

10、基于所述业务数据的大小、所述第一空间使用大小和所述第一空间大小,从所述分层空间、所述第一存储空间或所述第二存储空间中确定所述目标存储空间。

11、上述方案中,所述基于所述业务数据的大小、所述第一空间使用大小和所述第一空间大小,从所述分层空间、所述第一存储空间或所述第二存储空间中确定所述目标存储空间,包括:

12、若所述业务数据的大小与所述第一空间使用大小之和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空间大小,确定所述分层空间为所述目标存储空间;

13、若所述业务数据的大小与所述第一空间使用大小之和大于所述第一空间大小,基于信息存储设备的空间配置信息,从所述分层空间、所述第一存储空间或所述第二存储空间中确定所述目标存储空间。

14、上述方案中,所述基于信息存储设备的空间配置信息,从所述分层空间、所述第一存储空间或所述第二存储空间中确定所述目标存储空间,包括:

15、若基于所述空间配置信息确定所述信息存储设备中未配置有所述第一存储空间,确定所述第二存储空间为所述目标存储空间;

16、若基于所述空间配置信息确定所述信息存储设备中配置有所述第一存储空间,基于所述业务数据的大小、所述第一存储空间的第二空间使用大小和所述第二存储空间的第二空间大小,从所述分层空间或所述第一存储空间中确定所述目标存储空间。

17、上述方案中,所述基于所述业务数据的大小、所述第一存储空间的第二空间使用大小和所述第二存储空间的第二空间大小,从所述分层空间或所述第一存储空间中确定所述目标存储空间,包括:

18、若确定所述业务数据的大小和所述第二空间使用大小之和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空间大小,确定所述第一存储空间为所述目标存储空间;

19、若确定所述业务数据的大小和所述第二空间使用大小之和大于所述第二空间大小,确定所述分层空间的日志文件为所述目标存储空间。

20、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21、对所述日志文件中的多个目标存储数据进行合并,得到合并后的数据;其中,所述多个目标存储数据之间具有关联关系;所述目标存储数据包括所述业务数据和历史存储数据;

22、存储所述合并后的数据至所述第二存储空间中。

23、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24、基于预加载的所述业务数据的预加载位置,生成所述业务数据的目标位置;

25、基于所述目标位置,从所述分层空间或所述第一存储空间中读取所述业务数据。

26、上述方案中,所述基于所述目标位置,从所述分层空间或所述第一存储空间中读取所述业务数据,包括:

27、若确定信息存储设备的内存空间中存储有所述业务数据,从所述内存中读取所述业务数据;

28、若确定所述内存空间中未存储有所述业务数据,基于所述目标位置从所述分层空间或所述第一存储空间中读取所述业务数据。

29、上述方案中,所述基于所述目标位置,从所述分层空间或所述第一存储空间中读取所述业务数据之前,还包括:

30、若所述业务数据的大小和所述内存空间的第三使用大小之和小于或等于所述内存空间的第三空间大小,预加载所述业务数据至所述内存空间中;

31、若所述业务数据的大小和所述内存的第三使用大小之和大于所述第三空间大小,基于所述业务数据的历史读取频率和历史写入频率,预加载所述业务数据至所述分层空间或所述第一存储空间中。

32、上述方案中,所述基于所述业务数据的历史读取频率和历史写入频率,预加载所述业务数据至所述分层空间或所述第一存储空间中,包括:

33、若所述历史读取频率大于所述历史写入频率,预加载所述业务数据至所述分层空间中;

34、若所述历史读取频率小于所述历史写入频率,预加载所述业务数据至所述第一存储空间中。

35、一种信息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36、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客户端发送的针对待处理业务中的业务数据的操作指令;其中,所述操作指令中携带有所述业务数据的大小;

37、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业务数据的大小、目标空间分配策略和分层空间的第一空间使用大小,从分层空间、第一存储空间或第二存储空间中确定目标存储空间;其中,所述第一存储空间为高速缓存空间;所述第二存储空间为传输带宽满足带宽阈值的空间;

38、存储单元,用于更新所述业务数据至所述目标存储空间中。

39、一种信息处理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通信总线;

40、所述通信总线用于实现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之间的通信连接;

41、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信息处理程序,以实现上述信息处理方法的步骤。

4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述信息处理方法的步骤。

43、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首先接收客户端发送的针对待处理业务中的业务数据的操作指令,且操作指令中携带有业务数据的大小,再基于业务数据的大小、目标空间分配策略和分层空间的第一空间使用大小,从分层空间、第一存储空间或第二存储空间中确定目标存储空间,且第一存储空间为高速缓存空间,第二存储空间为传输带宽满足带宽阈值的空间,之后更新业务数据至目标存储空间中,这样,通过目标空间分配策略先确定出分层空间的空间大小,之后通过对业务数据的大小、分层空间的第一空间使用大小以及分层空间的空间大小来确定业务数据是否可以优先更新至分层空间中,且在业务数据无法更新至分层空间的情况下,再确定是否可以更新至第一存储空间或第二存储空间中,高效地利用存储设备中的多种存储介质,从而提高数据的访问速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