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地磅的一卡通无人值守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290279发布日期:2024-03-13 20:38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地磅的一卡通无人值守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货物装配分流,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地磅的一卡通无人值守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社会保持高速发展,利用车辆运送货物已经走进了各行各业,大多数物流都是在自己业务上继续传统的信息建设,仍采用最原始的单一的车辆控制以及信息传递方法,但是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原始手段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物流需求,如果要提高物流效率只能加多人手,但是随着人手增加,管理工作又迎来了新的考验,依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车辆运货效率低以及控制方式单一的问题,需要在一种既减少人力投入,又提高控制效率和准确度的车辆控制方式。

2、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地磅的一卡通无人值守系统及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一种基于地磅的一卡通无人值守系统及方法,通过为司机的一卡通设置出入权限来引导司机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货物区域以及在装货后进行称重和离场,实现了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仍然能让装货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下去。

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地磅的一卡通无人值守系统,包括:

3、采集审核模块,用于获取用户上传的货物说明,根据所述货物说明为用户匹配相应的派发车辆;

4、任务分配模块,用于分别为每一所述派发车辆下发装配任务,并为每一所述派发车辆对应的一卡通设置出入权限,引导派发车辆利用所述一卡通通过预设门禁到达装货区域;

5、装配服务模块,用于当所述派发车辆在所述装货区域完成装货后,引导所述派发车辆到达地磅区域进行称重,统计每一派发车辆对应的装货重量;

6、运货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装货重量为所述派发车辆设置排队顺序,根据所述排队顺序分别为每一派发车辆对应的一卡通设置顺序权限,引导每一派发车辆按照所述顺序权限利用所述一卡通通过所述预设门禁。

7、在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中,

8、还包括:

9、预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每一待派车辆的车辆信息和每一所述待派车辆对应的司机的人员信息,将所述车辆信息和人员信息录入到所述司机对应的一卡通中;

10、将所述车辆信息和人员信息传输到预设管理平台进行存储。

11、在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中,

12、所述采集审核模块,包括:

13、信息采集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用户上传的货物说明,根据所述货物说明的说明格式调取对应的解析方式,利用所述解析方式将所述货物说明解析为若干条语义描述;

14、信息分析单元,用于分别将每一语义描述划分为若干个描述词,得到每一语义描述对应的词集,分别在每一所述词集中提取描述关键词,在预设领域词典中分别查找每一描述关键词,得到每一语义描述对应的描述领域;

15、信息组建单元,用于将所述描述领域按照预设规则进行排序生成语句格式,将所述词集输入到所述语句格式对应的语句位上进行语义重组生成货物描述语句,根据所述货物描述语句得到待装配货物的存放位置以及货物规格;

16、车辆调取单元,用于基于所述货物规格确定派车数量,获取每一待派车辆与所述存放位置之间的派车距离,基于派车距离由进到远的规则调取与所述派车数量一致的若干量派发车辆。

17、在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中,

18、所述任务分配模块,包括:

19、第一权限设置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货物说明确定货物的装货区域,获取每一派发车辆对应的当前位置,估测每一派发车辆进入所述装货区域的入场时间段,根据每一派发车辆对应的入场时间段为所述派发车辆对应的一卡通设置入场权限;

20、任务建立单元,用于根据货物规格分别为每一所述派发车辆设置装配重量范围,结合每一所述派发车辆对应的入场时间段为对应的所述派发车设置装配顺序,根据每一所述派发车辆对应的装配重量范围和装配顺序建立每一派发车辆对应的装配任务;

21、第二权限设置单元,用于根据每一所述派发车辆对应的入场时间段,结合对应的装配顺序估测每一派发车辆离开所述装货区域的离场时间段,根据每一派发车辆对应的离场时间段为所述派发车辆对应的一卡通设置离场权限;

22、车辆引导单元,用于获取每一派发车辆对应的入场权限时间段和离场权限时间段,为对应的派发车辆建立引导流程,并在所述派发车辆到达预设门禁时,根据所述引导流程引导所述派发车辆利用所述一卡通通过预设门禁到达装货区域。

23、在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中,

24、所述装配服务模块,包括:

25、指令建立单元,用于当所述派发车辆在所述装货区域完成装货后,获取所述派发车辆的车牌信息,将所述车牌信息传输到所述地磅区域建立第一对接指令,并为对应的所述派发车辆对应的一卡通建立第二对接指令;

26、称重引导单元,用于向所述派发车辆下发引导指令,引导所述派发车辆到达所述地磅区域;

27、对接称重单元,用于在所述地磅区域引导所述派发车辆将对应的一卡通放在指定位置,当所述一卡通放在指定位置时,将所述第一对接指令和第二对接指令完成对接,并对所述派发车辆进行称重。

28、在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中,

29、所述运货处理模块,包括:

30、统计排序单元,用于统计每一所述派发车辆对应的装货重量,根据所述装货重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所述派发车辆设置排队顺序;

31、权限分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排队顺序分别为每一所述派发车辆对应的一卡通设置顺序权限;

32、离场引导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排队顺序引导所述派发车辆按照所述排队顺序通过所述预设门禁离开所述装货区域。

33、在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中,

34、还包括:

35、货物分配单元,用于采集所述装货区域内货物的分布图像,根据所述分布图像确定所述装货区域内的若干个装货位置,分别为每一派发车辆匹配一个对应的装货位置。

36、在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中,

37、权限管理单元,用于统计每一派发车辆对应的入场权限和对应的入场时间段,建立入场时间表,以及每一派发车辆对应的离场权限和对应的离场时间段,建立离场时间表;

38、根据所述入场时间表和所述离场时间表建立所述装货区域的车流情况列表;

39、根据所述车辆情况列表分析每一所述派发车辆对应的权限有效时长;

40、根据所述派发车辆的权限有效时长为对应的入场权限设置入场候补有效时长,以及根据所述派发车辆的权限有效时长为对应的离场权限设置离场候补有效时长。

41、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地磅的一卡通无人值守方法,包括:

42、步骤1:获取用户上传的货物说明,根据所述货物说明为用户匹配相应的派发车辆;

43、步骤2:分别为每一所述派发车辆下发装配任务,并为每一所述派发车辆对应的一卡通设置出入权限,引导派发车辆利用所述一卡通通过预设门禁到达装货区域;

44、步骤3:当所述派发车辆在所述装货区域完成装货后,引导所述派发车辆到达地磅区域进行称重,统计每一派发车辆对应的装货重量;

45、步骤4:根据所述装货重量为所述派发车辆设置排队顺序,根据所述排队顺序分别为每一派发车辆对应的一卡通设置顺序权限,引导每一派发车辆按照所述顺序权限利用所述一卡通通过所述预设门禁。

46、在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中,

47、所述步骤1,包括:

48、步骤11:获取所述用户上传的货物说明,根据所述货物说明的说明格式调取对应的解析方式,利用所述解析方式将所述货物说明解析为若干条语义描述;

49、步骤12:分别将每一语义描述划分为若干个描述词,得到每一语义描述对应的词集,分别在每一所述词集中提取描述关键词,在预设领域词典中分别查找每一描述关键词,得到每一语义描述对应的描述领域;

50、步骤13:将所述描述领域按照预设规则进行排序生成语句格式,将所述词集输入到所述语句格式对应的语句位上进行语义重组生成货物描述语句,根据所述货物描述语句得到待装配货物的存放位置以及货物规格;

51、步骤14:基于所述货物规格确定派车数量,获取每一待派车辆与所述存放位置之间的派车距离,基于派车距离由进到远的规则调取与所述派车数量一致的若干量派发车辆。

52、在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中,

53、所述步骤2,包括:

54、步骤21:根据所述货物说明确定货物的装货区域,获取每一派发车辆对应的当前位置,估测每一派发车辆进入所述装货区域的入场时间段,根据每一派发车辆对应的入场时间段为所述派发车辆对应的一卡通设置入场权限;

55、步骤22:根据货物规格分别为每一所述派发车辆设置装配重量范围,结合每一所述派发车辆对应的入场时间段为对应的所述派发车设置装配顺序,根据每一所述派发车辆对应的装配重量范围和装配顺序建立每一派发车辆对应的装配任务;

56、步骤23:根据每一所述派发车辆对应的入场时间段,结合对应的装配顺序估测每一派发车辆离开所述装货区域的离场时间段,根据每一派发车辆对应的离场时间段为所述派发车辆对应的一卡通设置离场权限;

57、步骤24:获取每一派发车辆对应的入场权限时间段和离场权限时间段,为对应的派发车辆建立引导流程,并在所述派发车辆到达预设门禁时,根据所述引导流程引导所述派发车辆利用所述一卡通通过预设门禁到达装货区域。

58、本发明可以实现的有益效果为:为了实现无人控制的自动化派车以及发车,先根据用户上传的货物说明来确定被装货物所在的装货区域以及货物的规格信息,进而为其匹配想要的派发车辆,然后为每一派发车辆下发派发任务,根据派发任务对派发车辆设置出入权限,然后引导每一派发车辆利用一卡通来通过门禁到达装货区域,当派发车辆已经完成装货后,为了保障车辆的安全需要对派发车辆进行称重避免车辆超载,然后根据派发车辆的重量由高到低的顺序来为其对应的一卡通设置顺序权限,从而引导派发车辆按照设置好的顺便有序离场,通过这种方式派发车辆不仅可以根据任务指示来到装货区域,还可以根据引导在装货后完成称重以及有序离开装货区域,实现了全天无人侯完成任务,从而可以减少人员值守,提高装配效率。

59、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60、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