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式携带型电子计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06460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分离式携带型电子计算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一日千里,为人们带来莫大的便捷,所以,电子计算机化已成为工商业界以至家居生活不可避免的趋势。
在电子计算机硬件方面,由于个人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化,故目前发展趋势,呈两极化进行研究,一方面不断向处理速度更快、容量更大的超级电子计算机开发;另方面则不断缩小体积,使其机动性提高,而不像习知的受限于固定设置。
所以,近几年来,携带型个人电子计算机普遍受到欢迎,这是因为在非研究用的场合,如一般商务处理用的电子计算机,其售价合理,携带方便的缘故。
而在对材料不断研究的基础上使其轻化、薄化,目前已可将手提电子计算机缩小至所谓笔记本型或手册型(NOTE BOOK),使其厚度在5厘米以下,并可将其放入手提箱中,因此更提高了其方便性和机动性。
固然笔记本型电子计算机在体积上不断追求轻、薄、短、小,然而毕竟有其极限。究其原因,是因为所有的笔记本型均属标准配备,亦即主机、键盘及相关的外围扩充设备或连结设备成一体设置,使之一体连结为非分离状态,因此在这些元件的组合下,欲作大幅更动殊不可能。
事实上,人们在使用电子计算机的场合,在一段特定时间内,将所有配备派上用场的机会不多,但是依照目前的设计,仍须全部一起携带或配置,实有妄费虚功之虑,所以,对目前习知的笔记本型一体设置的方式,实有待改进。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分离的便于携带的电子计算机,该计算机的有关部分可按人们需要而自由配置和携带,以方便使用、保养和维修。
有鉴于此,申请人依据长年从事笔记本型电子计算机设计开发的经验,潜心研究,进而发展出分离式携带型电子计算机。
为进一步揭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内容,请先参阅图示。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上座配置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下座配置图。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基本上由一上座1和一下座2组合而成。
其中,上座1为一扁平封闭体。在座面中央,为一液晶显示器(LCDDISPLAY)11,为使其操作方便,以采用触摸型银幕(TOUCH SCREEN)为佳,使其可用滑鼠(MOUSE)13来操作。
在液晶显示器11的下方内部,则设置一主机板,并具有相关的电路配置(因其为内藏式,故图中无法示出),且在显示板11的一侧,具有一滑鼠13。
在上座1的两侧,则分别设置一打印机输出端子(PRINTER I/O)14、一串联式通讯接口(RS-232 I/O)15、一映相显示器(CRT接口)16、一集成电路卡(IC卡)17、及一外接标准键盘端子(KEY BOARD I/O)18,其间具有相关的电路与主机板等的连接件(此电路为标准的定型化产品,非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故不再多述)。此外,在上座1的下方,则具有一电源(BATTERY)10(内藏,故图中无法示出)。因此,上座1实际上是一手持式(HAND HELD)电子计算机。
同时,为使上座1与下座2得以连结,故于上座1的两下端侧,分别设置一右接轴19和左接轴19′,其为可移动式,且具有接头设置,其与下座2结合时,能经右连结座22和左连接座22′的嵌合而使电路接通。
请再参阅图示,下座2的上方主要由一键盘装置21及其两上侧端的右连接座22和左连接座22′组成,右、左连接座22、22′对应于前述右、左接轴19、19′的接线,其结合后可形成通路。
在键盘装置21下方,内藏有直流电源(AC-DC)23、电池组24、硬盘(HDD)25、软盘(FDD)26,且具有相关的连结电路,使其成为可操作状态。
本实用新型在实地操作时,请配合图示,将上座1与下座2经由右、左接轴19、19′嵌接于右、左连接座22、22′上就可形成一部完整的手册型(HAND BOOK)电子计算机(即如图1所示的状态)。
而当单独以上座1使用时,事实上亦为一部无键盘的手持式(HAND HELD)电子计算机,由于其体积小、重量轻,故甚便于携带,同时,通过使用滑鼠,可进行显示幕的操作,若加上其他习知的接线,亦可外接其他电子计算机的键盘。
当只携带下座2时,其本身即具有资料输入的功能,且若通过习知的外接装置另接主机体,即可成为一完整的手提电子计算机。
若将上座1与键盘装置21以右接轴19与右连接座22嵌合接线,其即成为一较轻便型的电子计算机或文字处理机。
但由于实际操作而需要扩充其功能时,可将上座1与键盘装置21及其下方的各元件,以右接轴19与右连接座22嵌合接线到键盘装置21上,而以左接轴19′与左连接座22′嵌合接线到直流电源23、电池组24、硬盘25、软盘26等元件上,从而构成一完整的手册型电脑。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分离式配置,可按使用者操作意向来选择携带手持式电子计算机、文字处理机和手册型电子计算机,更可依使用功能而作弹性选择和配置,从而免除了习知的固定一体来携带的不便现象,且在维修保养上,亦较为便捷和经济,可免除因故障使整部电子计算机要修理而停用之不便。
综上所述,本案无论就目的,手段和功效,均显示出有别于习知技术的特征,并且具有实用性。
权利要求1.一种分离式携带型电子计算机,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计算机由一上座和一下座组合而成,其中上座的上层有一液晶显示器及一滑鼠,其下则内藏一主机板,两侧分别设置打印机输出端子、串联式通讯接口、映相显示器、集成电路卡、及一外接标准键盘端子,一电源,且其间具有相关的电路与主机板的连结件;下座则为一键盘装置,其下方设置一直流电源、电池、硬盘、软盘,并以电路连结,且借助上座下方设置的两个内含驳接头的左、右接轴,及下座上方两侧的左、右连结座而可互相接合连结,亦可分离而单独使用。
专利摘要一种分离式携带型电子计算机,包括一上座及一下座,上座的接轴可与下座的连结座连结。上座设有液晶显示器、主机板、打印机输出端子、串联式通讯接口、映相显示器、集成电路卡、滑鼠、外接标准键盘端子及电源,使其可成为无键盘的手持式电子计算机;下座于键盘装置下方设置电源、硬盘、软盘,使其单独具有输入功能,从而使上座与键盘装置连接可构成文字处理机,或使上座与下座连接可构成手册型电子计算机,使用者可依操作意向来选择。
文档编号G06F1/16GK2103831SQ9121827
公开日1992年5月6日 申请日期1991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1991年7月12日
发明者马希光 申请人:马希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