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汉字的数码输入方法

文档序号:6414525阅读:4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计算机汉字的数码输入方法
一种计算机汉字的数码输入方法。特别是以计算机键盘上的数字键盘进行汉字输入的方法。涉及电话机,移动电话机,传真机,电视机,音响、影像设备,军事设备,仪器仪表等信息技术设备。
计算机汉字键盘输入方法经过十多年的研究发展,已经出现包括形码、音码在内的上千种编码输入方法,极大地推动了中文信息化处理的进程。但是,迄今为止各种键盘输入方法均不同程度地,或多或少地存在难学、难记、易忘、速度慢、不符合汉字规范等问题,存在不能满足用户要求的问题。并且,绝大多数编码方案都基于英文字母键盘,这使得汉字与机内信息不是一次映射,而是间接的二次映射,既复杂又浪费资源。
时至今天,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已使情况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在WINDOWS环境中,人机界面极为友好密切,学习计算机操作比以往不知简捷多少倍。对于广大非专业用户而言,101键的键盘已显得累赘。另一方面,电子设备日益小型化。摆脱大键盘和随时随地使用手中的工具(如电话,移动电话等)输入信息(包括汉字)已成了人们共同的欲望。以数字键盘输入汉字信息是当前急待解决的课题。这将制约信息产业迅猛发展,所以有人指出,迎接信息新浪潮的将是数字化的汉字编码。
目前已有的若干种纯粹采用数字进行编码的方案,都无法满足新形势的要求。存在的主要缺点是重码率太高,有的高达50%;击键次数太多,有的高达9次/字;难记,如电报码;不符合汉字规范,有的甚至宣称不按笔顺拆字;编码规则复杂,等等。从而导致数字编码方案一直未能广泛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利用0-9十个数字进行编码的,重码率低,码长适中,符合汉字规范化要求,并且易学易记的汉字数码输入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1.研究了0-9十个阿拉伯数字的形象特征;2.研究了汉字笔划及其组合规律;3.研究各种笔划在汉字的起笔、次笔从患者皮肤上除去丁丙诺啡透皮输药装置,随后在丁丙诺啡的血浆水平下降至低于最小的有效浓度之前,重新施加相同或不同的透皮输药装置,这也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内。例如,预计当患者洗澡时可以除去丁丙诺啡透皮输药装置在任何地方放置几分钟到几小时。实际上,本文已经证实,一旦透皮实现有效的丁丙诺啡血浆浓度,那么即使除去透皮输药装置,患者体内也能维持有效止痛的丁丙诺啡血浆水平(例如24小时)。假设通过使用透皮丁丙诺啡输递装置(包括实施例中证实的那些)产生了一层皮肤贮药层。当在皮肤贮药层完全耗尽前重新施加透皮输药装置时,较佳的是将透皮输药装置重新施加到患者皮肤上的同一部位,以便重新补充皮肤贮药层(即贮层(depot))。在例如7天给药期间获得的血浆浓度曲线可以解释成,在装置最初施加到患者皮肤上后第4天至第7天时,少量丁丙诺啡仍从透皮输药装置释放出(重新补充了皮肤贮层),以及持续释放和皮肤贮层的丁丙诺啡持续输递。装置持续释放以及皮肤贮层的持续输递之间的平衡(在诸如分布的其它因素中)确定特定个体中所见的血浆浓度。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丁丙诺啡血浆浓度不会象除去装置不与患者皮肤接触时那样在第4至第7天突然下降。本文提出的皮肤贮层假设也解释了为什么除去贴剂后的消除曲线比本领域技术人员对静脉给予药物丁丙诺啡所预计的要长的原因。皮肤贮层假设只适于解释,它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了权利要求。
术语“突破(breakthrough)疼痛”指,尽管给予了患者通常有效量的阿片样止痛药(例如丁丙诺啡),但患者仍经受的疼痛。
术语“挽救”指给予经受突破疼痛的患者的止痛药剂量。
术语“一级”药代动力学定义成在指定期间内增加的血浆浓度。根据一级动力学从悬浮基体释放药物的量可如下定义每单位面积的释放量
(一级动力学)Deff=表观扩散系数Co=透皮输药装置中的起始的药物浓度Cs=饱和浓度t=时间假设完全渗透;溶解的药物的扩散是速度控制;因此
根据一级动力学的溶液基体药物释放可如下定义每单位面积的释放量
(一级动力学)假设完全渗透;溶解药物的扩散是速度控制;Mt≤0.4Mo,因此Q ≈常数<p>第二.汉字笔划的形象化分类 阿拉伯数字的形象确立以后,就可以将笔划按形象分类,如以上“扩展”即是。并且,对每个阿拉伯数字确立名称1—竖划、2—横提、3—多折、4—交叉、5—点捺、6—左撇、7—单折、8—方位码、9—替代码、0—方框。
第三.预防重码的发生本发明研究了各种编码发生重码的规律,采取对部件分散取码的方法,在信息密集处多取码,创立“方位码”,替代重复笔形等措施离散重码,使重码的预防既有科学性,又极为有效,大大降低了重码率。
①部件分散取码。即按构成汉字的部件各取1-2码。以尽最大的可能抽取汉字信息。
②在信息密集处多取码。研究发现,汉字的左边及上方的信息最为密集,必须在这些部位多取码,多提取信息,才能降低重码率。本发明规定按笔顺规范取码,部首只取起笔2码,按部件的书写顺序每个部件各取1-2码,从而可以确保在信息密集部位取码。
③创立“方位码”。对于一类部件相同而方位不同的汉字,如员,呗,呐,呙等,其编码完全相同,此时,可以用方位码“8”标记上下结构,从而达到离散重码。
④替代重复笔形。本发明对于一个汉字中重复出现的笔形部件,一律用“9”取代,可大量离散重码。
第四.坚持汉字规范化原则。汉字规范化是汉字编码的生命,只有规范化的编码方案才能获得海内外的认同。
第五.减少击键次数。本发明规定为等长码,一律6码。但根据实际需要,也可以不等长编码,很灵活。但是等长码免除了击空格键之类的外加击键次数,还有利于语词输入。
第六.兼容繁体字本发明编码空间78万字,完全可以容纳所有汉字;其次由于上述分散取码和部件取码等措施的采用,对兼容繁体字非常有利,对实施ISO10646大字符集有利。
第七.兼容词输入。由于本发明提取的汉字信息较多,头3码信息已足够构成词输入的必备信息。这是其他数字编码方案所望尘莫及的。
本发明提出了以下“计算机汉字的数码输入方法”的编码方案。
编码方案由数码键盘定义图和编码规则组成。


图1是数码键盘定义图。
编码规则1.从起笔开始,按照汉字书写规范的笔顺先后,依次对各部件(即部首、偏旁或笔形)取码。各部件也是在其起笔部位取码。
2.每个汉字一律取6码,其中最后一码在收笔部位取码。
3.每个部件取2码,最后一个部件依实际情况而定,取码数目可多可少。
4.独体字或部首字按笔划拆分取码。
5.结构完全相同的笔形(不含单笔笔划)在已取码后重复出现时,可用“9”作替代码,每重复一次就用9代替一次。
6.取码数不足6码的汉字,用0或8作代码补足6码。其中,属于上下结构的汉字用8补足。
以下我们将结合本发明的几个应用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例字及编码滥 551162溲 550175海 556200员 017658呗 017650噬 062212国 024250氍 029613醵 021225赢 271765蠃 270165嬴 277665羸 275665例 612617匀 635200从以上应用例可以看出,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易学,好记,快速,重码率约为1%。其综合性能优秀。最重要的是,将可以完全满足广大计算机用户轻松学习汉字输入,轻松地在小键盘上单手击键输入汉字。并且在国际上、在信息技术上、在军事上也将具有难以估量的应用前景。
权利要求
1.一种计算机汉字的数码输入方法,其特征是建立了阿拉伯数字与汉字笔划的映射关系并确定了编码规则,对汉字进行数字编码,利用0-9十个数字键将汉字输入计算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方法,其特征是阿拉伯数字与汉字笔划的映射关系是,1与竖划,2与横划及提划,3与多折笔划,4与交叉笔划,5与点划及捺划,6与左向的点或撇划,7与单折划,8与上下型结构,9与重复笔形,0与方框笔形,分别一一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方法,其特征是编码规则的取码位置是按照汉字书写规范的笔顺先后,依次对各部件(即部首,偏旁或笔形)取码,每个部件取2码,各个部件也是在其起笔部位取码,最后1个部件依实际情况而定,取码数目可多可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方法,其特征是每个汉字一律取6码,但也可以不等长编码,其中最后1码在收笔部位取码,不足6码的用“0”或方位码“8”作代码补足6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方法,其特征是设置“8”作为方位码,设置“9”作为重复笔形的替代码,每重复一次就用9代替一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方法,其特征是对语词输入,简体字繁体字均适用。
全文摘要
一种计算机汉字的数码输入方法。每个汉字用6个数字编码。易学,好记,快速,重码少,对语词输入,简体字繁体字均适用。可应用于计算机,电话机,音响,影像仪器仪表以及军事上等信息技术设备。
文档编号G06F3/023GK1250899SQ98121519
公开日2000年4月19日 申请日期1998年10月9日 优先权日1998年10月9日
发明者王希曾 申请人:王希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