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概念图自动生成方法及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260253阅读:来源:国知局
在该行中的列位置可以为绝对坐标位置,也可以通过位置序号表不。
[0040]对于株型概念图,按照株型行列解析规则确定各节点的行位置和列位置;所述株型行列解析规则为:定义最左端的节点位于第一列;若相邻两个节点间的列向距离大于第二阈值,则此两个节点分布在不同行;若同列中相邻两个节点的行向距离大于第三阈值,则此两个节点位于同列中的不同列。将第一列节点记为根节点;对于第二列节点,其父节点为根节点;对于余下列的节点,在其上一列中搜索与其距离最近的节点作为其父节点;在节点的父节点属性栏中以搜索到的父节点列位置和在该列中的行位置进行标注。
[0041]对于流程型概念图,按照流程型行列解析规则确定各节点的行位置和列位置;所述流程型行列解析规则为:当流程型概念图为纵向流程型概念图,定义最上端的节点位于第一行,若相邻两个节点间的列向距离大于第二阈值,则此两个节点分布在不同行;当流程型概念图为横向流程型概念图,定义最左端的节点位于第一列,若相邻两个节点的行向距离大于第三阈值,则此两个节点位于不同列。当流程型概念图为纵向流程型概念图,将上一行节点记为下一行节点的父节点,在节点的父节点属性栏中以搜索到的父节点行位置进行标注;当流程型概念图为横向流程型概念图,将上一列节点记为下一列节点的父节点,在节点的父节点属性栏中以搜索到的父节点列位置进行标注。。
[0042]对于大纲式概念图,按照大纲式行列解析规则确定各节点的行位置;所述大纲式行解析规则为:定义最上端的节点位于第一行;在若相邻两个节点间的列向距离大于第二阈值,则此两个节点分布在不同行;对于相邻两行,计算下行与上行左端缩进距离差,若左端缩进距离差在预定左端缩进距离下端值和上端值之间,则两行节点为上下级关系,将上一行节点记为下一行节点的父节点;若左端缩进距离差小于左端缩进距离范围的下端值,则两行节点为平级关系,将上一行节点记为下一行节点的兄弟节点;若左端缩进距离差大于左端缩进距离上端值,则上一行节点与上一行节点不存在关联关系;在节点的父节点属性栏中以搜索到的父节点行位置进行标注。
[0043]所述相邻节点间的行向距离是指在编辑界面两相邻节点在水平方向上的距离差值;所述相邻节点间的纵向距离是指在编辑界面两相邻节点在竖直方向上的距离差值。
[0044]将每个笔划集合切分为每个节点时,每个节点均有一个最小外接矩形,对于层级概念图,上一行节点到下一行节点距离为上行节点外接矩形框下长边中点到下行节点外接矩形框上长边中点间的距离,对于株型概念图,上一列节点到下一列节点的距离为上一列节点外接矩形框右宽边中点到下一列节点外接矩形框左宽边中点的距离。
[0045]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阈值以及左端缩近上端值、上端值均可根据书写习惯和历史生成结果确定和调整。
[0046](4)按照解析所得的节点间联系自动连线生成概念图。
[0047]对于大纲式概念图,可按照级别高低在节点前插入相应大纲序号生成大纲式概念图,也可设定用户自己书写序号。对于其它三类概念图,将节点与其关联的父节点自动连线生成层级概念图。
[0048]生成的概念图可以用笔手势对其进行节点折叠、展开、移动、删除、还原、复制、剪切、粘贴等手势操作,其中复制、剪切、粘贴手势为多点手势,这些手势符合人类的日常习惯,操作方便,易行。
[0049]本发明给出七种手势的具体操作:单个手指(或手写笔)或鼠标从上往下滑动,轨迹类似竖直线的手势为展开手势;单个手指(或手写笔)或鼠标从下往上滑动,轨迹类似竖直线的手势为折叠手势;单个手指(或手写笔)或鼠标滑动轨迹为螺旋曲线的手势为删除手势;单个手指(或手写笔)或鼠标滑动轨迹为圆形的手势为还原手势;两个或两个以上手指从左往右滑动,轨迹类似两条或多条水平直线的手势为复制手势;两个或两个以上手指从右往左滑动,轨迹类似两条或多条水平直线的手势为剪切手势;两个或两个以上手指从上到下滑动,轨迹类似两条或多条竖直直线的手势为粘贴手势;具体手势形状如图11所不O
[0050]对于手势的识别,采取模糊模式识别的方法,根据常见的手势构建模糊集,提取输入手势笔划的全局特征,计算手势笔划最小外接矩形周长面积比、最小凸包周长面积比、最大内接三角形周长面积比、最大内接四边形周长面积比等12个特征值,采用Sugeno和Mamdani模糊模型,将这些特征值与分类特征决策因子比较,从而将手势笔划识别出来。
[0051]还可对概念图节点进行再次编辑,以行和列为数据单元。概念图节点的文字内容可通过再次编辑替换为图片、动画、声音等多种资源形式,生动形象,从而使得信息的传递方式更加多元化,加深接受者的印象。由于生成概念图时,本发明是以行和列为单位对书写内容进行节点识别的,每一个节点都有其对应的行和列以及其父节点子节点的索引,当对这些节点进行操作时,这些索引随时进行调整,位置随之发生改变,从而完成这些操作。这些操作都是在节点选中的基础上进行的。对选中的节点进行移动操作时,如果选中的是根节点,则整个概念图进行移动,各个节点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如果不是根节点,则遍历整个概念图,查找并存储其父节点和子节点的位置,如果存在子节点,则其子节点以及子节点的子节点整体跟着该节点移动,重新判断该节点与父节点间和位置并调整两者的节点线,如果不存在子节点,则根据该节点移动的位置,重新调整其与父节点之间的连线,实现流程图如图4所示;对选中节点(选中流程如图5所示)进行折叠隐藏操作,要遍历选中节点的所有子节点以及子节点的子节点,并存储每个节点的位置,然后将这些这点给隐藏起来,实现流程图如图6所示;对其展开操作时,遍历折叠时所存储的各个节点的位置和笔划集合,将隐藏的子节点重新展示出来,实现流程图如图7所示;对选中的节点进行删除操作时,如果此节点是根节点,则所有的节点均不存在,如果不是根节点,则遍历概念图计算并存储其父节点和子节点,将其删除时,若存在子节点,则其子节点变为其父节点的子节点,其余节点关系不变,若不存在子节点,此节点直接被删除,实现流程图如图8所示;对此次删除操作进行还原恢复时,根据删除时所存储的父节点和子节点的概况,判断其原来的位置,并将其重新展示,实现流程图如图9。对节点进行折叠隐藏,不仅可以节省书写空间,使更多相关内容得以展示,还可以将已传递内容的整体脉络框架清晰的展现出来,便于接受者对传递内容有整体感知和理解,同时传递者也可以看到传递内容的整体设计,方便以后对此部分内容的改进以及便于对接下来要传递的内容设计和调整;对节点内容进行展开操作,可以让传递者对已经传递的内容进行回顾,起到温故知新的效果;对节点的移动,可以随时调整传递内容的布局。
[0052]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局限于所述四种类型,还可根据需要自定义其他类型图,相应制定书写规则和解析规则即可。
[0053]参见图3,本发明还给出了实现上述方法的概念图自动生成系统,包括输入模块、节点识别模块、组织结构解析模块、概念图生成模块和概念图编辑模块。输入模块用于输入笔划;节点识别模块用于识别输入笔划,将所述书写内容中的相近笔划形成一笔划集合,所述笔划集合即为概念图节点,组织结构解析模块用于确定各所述节点在编辑界面的行位置和列位置,依据各节点间的行位置和列位置相对关系解析节点间联系;概念图生成模块按照解析所得的节点间联系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