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服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360822阅读:来源:国知局
叙述本发明的伺服器结构,请同时参照图1、图2以及图3。其中,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伺服器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伺服器的局部分解示意图,图3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卡合件以及一把手机构的分解示意图。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揭露一种伺服器I,其包含一机壳11、至少一卡合件12以及至少一把手机构13。机壳11用以容置一伺服器(或称伺服主机)。卡合件12固定设置于机壳11的一侧,而把手机构13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于卡合件12上。在本实施例中,卡合件12以及把手机构13的数量皆是四个,但上述的数量非用以限订本发明。在其他实施例中,卡合件12以及把手机构13的数量大于或等于一,即可达到本发明的功效。于本实施方式中,卡合件12与把手机构13为金属材质。
[0063]在本实施例中,机壳11包含一底壁111、二侧壁112、113以及一顶壁114。侧壁112、113位于底壁111的相对两侧,顶壁114连接侧壁112、113的另外相对两侧,以使底壁
111、侧壁112、113以及顶壁114共同形成一容设空间。伺服器(未绘示)容置于容设空间内的底壁111上。二卡合件12以及对应的二把手机构13分别设置于侧壁112的相对两端,另二卡合件12以及对应的二把手机构13分别设置于侧壁113的相对两端。
[0064]以下是以设置于侧壁112的一组卡合件12以及把手机构13进行叙述。请继续参照图2、图3以及图4,其中图4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把手机构设置于卡合件的剖切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卡合件12固定于侧壁112外侧,卡合件12呈片状并且与侧壁112铆接。卡合件12具有至少一卡槽122、一第一限位部121以及一缺口 123。各卡槽122具有一开口 1221,开口 1221面向一重力方向G。此外,本实施例的卡槽122的数量是四个,但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在其他实施例中,卡槽122的数量至少为一,即可达到本发明的功效。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部121朝向重力方向G的反向延伸。在本发明中,重力方向G定义为地心引力之方向。当需要移动以及抬起伺服器时,开口会面对重力方向G。
[0065]更进一步来说,在本实施例以及部分的其他实施例中,卡合件12的一部分向远离侧壁112、113的方向突出以形成第一限位部121,第一限位部121的形状是一凸块。此外,卡合件12的另一部分向远离侧壁112、113方向凹陷形成卡槽122及一槽壁1221 (如图4所示),卡合件12的上述另一部分是经冲压而向远离侧壁112、113方向变形以形成卡槽122及槽壁1221。在本实施例中,卡合件12是一金属制成的一钣金件,如此的材料可以提升卡合件12的刚性。
[0066]以下介绍把手机构13的详细结构。请继续参照图2、图3以及图4,在本实施例中,把手机构13包含一本体131、一弹片132以及一握持件133。弹片132以及握持件133分别固定设置于本体131的相对两侧。本体131具有至少一卡块1311以及一收容槽1312,卡块1311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于卡槽122。卡块1311的形状匹配于卡槽122,以使卡块1311卡合于卡槽122内。在本实施例中,卡块1311的数量为四,是对应于卡槽122的数量,卡块1311呈向上延伸的片状。本体131的一部分向远离侧壁112、113方向凹陷形成一收容槽1312,弹片132容设于收容槽1312内,且弹片132介于上述的四卡块1311之间。再者,弹片132具有彼此相对的一固定端1321与一拆卸端1323、一连接部1324以及介于固定端1321与拆卸端1323之间的一第二限位部1322。固定端1321固定于本体131,于本实施方式中,固定端1321铆接于本体131。连接部1324连接固定端1321与拆卸端1323,收容槽1312收容连接部1324并提供连接部1324活动的空间,于本实施方式中连接部1324实质上是一弹臂。第二限位部1322设于连接部1324,且第二限位部1322朝向重力方向G延伸并对应第一限位部121。把手机构13组装于卡合件12后,第二限位部1322收容于缺口 123并且向下对位(对应)于第一限位部121,当施以一外力于拆卸端1323,连接部1324于收容槽1312内朝远离侧壁112、113方向移动,使第二限位部1322随着连接部1324 —起朝远离侧壁112、113方向移动,从而第二限位部1322得以脱离第一限位部121,即可对把手机构13向下施力以将装在卡合件12上的把手机构13从卡合件12拆下。详细来说,弹片132自固定端1321朝向重力方向G的相反方向延伸,再朝向远离侧壁112、113方向延伸并穿过本体131的上方。再者,弹片132的一部分向侧壁112方向突出以形成第二限位部1322,从连接部1324的上端朝向远离侧壁112、113的方向延伸而形成拆卸端1323。更进一步来说,拆卸端1323是自连接部1324向远离卡合件12方向弯折延伸并穿过本体131的上方而延伸至容置空间134的上方。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限位部1322的形状是一凸块,且弹片132是一金属钣件折弯而形成,但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如图4所示,当至少一把手机构13组装于至少一卡合件12后,第一限位部121位于第二限位部1322的重力方向G,并与第二限位部1322上下相对,以限位第二限位部1322朝向重力方向G移动。
[0067]请继续参照图2、图3以及图4,在本实施例以及部分的其他实施例中,把手机构13的握持件133具有一主板1331以及二连接板1332。连接板1332的一端分别固定设置于本体131的相对两侧,连接板1332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主板1331相对两侧,以使握持件133的主板1331与连接板1332以及本体131共同形成一容置空间134。在本实施例以及部分的其他实施例中,主板1331包含一手把1331a以及一穿槽1331b。手把1331a是自穿槽1331b的上边缘向远离本体131方向弯折卷曲而成。使用者可以握持折弯的手把1331a,以抬起伺服器I。此外,使用者可以伸入穿槽1331b内的容置空间134,以操控位于容置空间134内弹片132的拆卸端1323。
[0068]以下介绍把手机构13组装于卡合件12的流程,请参照图5,其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把手机构组装于卡合件的作动剖切示意图。当组装把手机构13时,使用者握持于手把1331a,以使卡块1311朝向重力方向G的反向进入对应的卡合件12的卡槽122内。当把手机构13组装于卡合件12后,槽壁1221止挡卡块1311以限制把手机构1311向远离侧壁
112、113方向移动。具体而言,卡块1311贴靠于槽壁1221,如此,使用者即可藉由卡块1311稳固地卡合于卡槽122内而抬起并移动伺服器I (如图4所示)。此时,第一限位部121与第二限位部1322可先相隔一距离。当把手机构13组装于卡合件12后,把手机构13可能受到地心引力影响而朝向重力方向G掉落。此时,弹片132的第二限位部1322向下抵靠于卡合件12的第一限位部121,以限制第二限位部1322朝向重力方向G继续移动。更详细来说,当把手机构13组装于卡合件12后,第二限位部1322的下端边缘1322a向下抵靠于第一限位部121的上端边缘1211。如此,藉由第一限位部121以及第二限位部1322的设置以及彼此干涉,避免了把手机构13意外地脱落于卡合件12。
[0069]以下介绍把手机构13脱离于卡合件12的步骤,请参照图6,其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把手机构拆卸于卡合件的作动剖切示意图。当拆卸至少一把手机构13时,施以一外力于拆卸端1323,使第二限位部1322朝远离侧壁112、113移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