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错误近接事件的方法与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8380807阅读:来源:国知局
骤。在图6当中,第四组的每一线段在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均可向外延伸。在延伸一水平距离之后,若接触到其他线段群,则被接触的线段群也会被视为手掌线段群。比方说,第二组与第三组都在第四组的水平延伸范围内,因此这两个线段群都会被归类为手掌线段群。而第一组显然较为远离第四组而没有被第四组延伸接触到,所以第一组并不会被归类为手掌线段群。
[0100]在垂直方向的部分,会将边缘的线段群向上与向下延伸,所延伸的线段群长度和边缘线段群的长度相同或成比例。比方说,第一个延伸线段长度可以是边缘线段群的八成,第二个延伸线段长度可以是第一个延伸线段长度的八成,以此类推,直到延伸线段的个数达到上限,或是延伸线段的长度低于下限为止。在图6当中,并没有任何第四组的垂直延伸线段接触到其他线段群。
[0101]要注意的是,以上的延伸可以只限于一次,亦即由原始被认为是手掌的线段群第四组延伸,而第二组与第三组则无需再延伸。但本发明也可以使被延伸到的线段群进行再次延伸,不过其水平距离可能会比原延伸的水平距离来得短,其垂直延伸的个数或其比例也可能比原延伸的个数或比例来得少。在另一范例当中,再延伸的条件也可以设成和原延伸的条件相同。
[0102]在另一个实施例当中,可以把原始的手掌线段群框出手掌矩形(palmrectangle),再依照上述的延伸精神,框出扩大手掌矩形(enlarged palm rectangle)。若其他的线段群与该扩大手掌矩形有重叠的部分,则被视为手掌线段群。
[0103]扩大手掌矩形的方法在运算上虽然比前一种方法简单,但容易框住更多面积。如果在扩大手掌矩形的范围内有想要报点的近接事件,其所对应的线段群会被忽略不计。因此,在运算资源许可的条件下,前一种外扩的方法比较好。
[0104]在实际书写的时候,由于手掌与指尖不断地运动,因此所接触的面积会迅速变化。有些时候,手掌的接触部分会分裂成许多独立的较小区域,而没有办法被视为手掌。因此,当某一次侦测扫描判断出有手掌线段群出现时,可以设置一个手掌旗标与/或时间戳。
[0105]在手掌旗标设置的期间,上述的三条件可以放宽。比方说,手掌信号门坎值可以缩小,手掌长度门坎值可以变短,手掌线段数量门坎值也可以变短。因此,能有较大的机率将某一线段群判断为手掌线段群。在实施例中,上述放宽的区域可以限制在扩大手掌矩形或是扩大手掌形状之内。只有和该扩大手掌矩形或形状有重叠到的线段群,才可以适用放宽的三条件。当判断不到手掌线段群时,可以检查该时间戳是否已经过期。当时间戳已经超过门坎值时,可以清除该手掌旗标。
[0106]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设置手掌旗标与/或时间戳的方法,只要是先前判断出现过手掌时,就可以放宽认定手掌的条件,都可以适用本发明。
[0107]在某一些情况下,由于近接对象非常地靠近,所以需要特殊的方法,将线段群进行拆解。请参阅图7,在四只手指头并行的情况下,依照上述的三条件,这四个指尖所分别对应的线段会被结合成为一个线段群。由于该线段群的数量大于手掌线段数量门坎值,因此会被认为是手掌线段群,也就被忽略不计。
[0108]为了避免这个情况发生,可以将手掌线段群进行分析,当它的总面积(也就是个线段的长度总和)小于其所对应的正常手掌面积时,即进行拆解步骤。或者,当手掌线段群的各线段长度沿垂直方向呈现忽大忽小的变化时,亦可进行拆解步骤。在拆解的时候,可以看到各指尖的间隔部分的信号值很小,所以可以将其拆解成四个线段群,每一个线段群对应到一个指尖。也由于拆解成四个线段群,原有的线段群就不会被认为是手掌线段群。因此,四个线段群所对应的近接事件都会被报点。
[0109]另一个需要特殊处理的是笔尖的线段群。在某一些实施例中,例如感测电极的线距大约是4_,而笔尖的直径约莫为1.5-2mm的时候,所对应的线段只有两种可能。较大的机率会对应到单一条短线段,而较小的机率会对应到由两条相邻的线段所组成的线段群,而这两条线段大约等长,但其长度也相当短。
[0110]因此,可以在侦测到单一线段时,判断是否为笔尖。先前已经提到,判断为笔尖的条件可以包含判断线段边缘的信号值斜率。当判断为笔尖时,可以设置对应到该笔尖的笔尖旗标与/或时间戳。
[0111]假设下一次扫描侦测时,找出线段群的特征类似笔尖时,则判断上述的笔尖旗标是否已经被设置。如果已经设置的话,可以判定该线段群为笔尖,必须报点。否则忽略不计该线段群。由于该笔尖首次近接触控面板/荧幕时,只有较小左右的机率是以线段群的方式出现,只要稍一移动,几乎肯定可以单一线段的方式出现,所以不太会影响到使用者的感受。
[0112]可以利用时间戳进行比较,在该笔尖的描迹消失后的一段期间,即可以清除该笔尖旗标。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允许多个笔尖同时接触触控面板/荧幕,上述的笔尖旗标则需要对应到某一笔尖的描迹。
[0113]报点程序之后还要进行根据线段群进行定位;追踪定位或描迹;以及将定位报点的步骤。
[0114]请参阅图8所示,其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判断错误近接事件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在图8当中,除了有因果关系的步骤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各个步骤施行的先后顺序,也不限定在各个步骤之间插入其他的步骤。另外,还可以参阅图2至图4的实施例。
[0115]在实施例中,该方法的流程可以自步骤810开始,接收内含触控信号值的壹维度感测信息,并且根据内含触控信号值的壹维度感测信息,计算内含触控信号值的差值的壹维度感测信息。接着,执行步骤820。
[0116]在另一实施例中,该方法的流程可以自步骤820开始,根据内含触控信号值的差值的壹维度感测信息,计算内含触控信号值的双差值的壹维度感测信息。接着,执行步骤
830。
[0117]在更一实施例中,该方法的流程可以自步骤830开始,根据内含触控信号值的双差值的壹维度感测信息,计算线段范围。接着,执行步骤840。在前述的段落当中,已经叙述了如何根据双差值来计算线段范围,故不再赘叙。
[0118]值得注意的是,实作图8的方法实施例的芯片或装置,在接收壹维度感测信息,可以接收触控信号值,也可以接收触控信号值的差值,还可以接收触控信号值的双差值。本发明并不限定接收哪一种值,只要能够根据壹维度感测信息来计算线段范围即可。
[0119]步骤840用于取得线段范围相应的一个或多个触控信号值。如前所述,本发明并不限定接收哪一种值,但在步骤840当中,必须取得与线段范围相应的触控信号值。比方说,当实作图8的方法实施例的芯片或装置接收的是双差值时,可以先还原回差值,再还原回触控信号值。当实作图8的方法实施例的芯片或装置接收的是差值时,可以还原回触控信号值。当实作图8的方法实施例的芯片或装置接收的是触控信号值时,可以截出与线段范围相应的那一段触控信号值。
[0120]步骤850用于计算每一个触控信号值与基准值的差值的总和。换言之,就是计算线段范围相应的触控信号值与基准值所围出来的面积。
[0121]接着,在步骤860当中判断该总和或面积是否小于或等于零。在实施例中,也可以判断该总和或面积是否小于零。如果是的话,流程走向步骤870,认为线段范围相应到错误的近接事件,可能是鬼点或水渍所造成的。比方说,可以抛弃掉该线段范围相应的壹维度感测信息,而无须对该近接事件做进一步的计算。若步骤860的判断结果为否,则流程进入步骤880,计算线段范围相应的近接事件。
[0122]请参阅图9所示,其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控系统900的示意图。触控系统900包含至少近接物件910、触控面板920、触控处理装置930与主机940。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触控面板920形成于基板,该触控面板920可以为触控荧幕,本发明并不限定触控面板920的形式。
[0123]在实施例中,该触控面板920的触控区内包含多个第一电极921与多个第二电极922,两者重叠处形成多个感测点。这些第一电极921与第二电极922分别连接到触控处理装置930。在互电容的侦测模式下,该第一电极921可以称为第一导电条或驱动电极,该第二电极922可以称为第二导电条或感测电极。该触控处理装置930可以利用提供驱动电压(驱动信号的电压)到所述第一电极921,并量测所述第二电极922的信号变化,得知有外部导电物件靠近或接触(简称近接)该触控面板920。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到,上述的触控处理装置930可以利用互电容或自电容的方式来侦测近接事件与近接对象,在此不再加以详述。
[0124]在图9中还包含主机940,其可以是执行操作系统的中央处理器之类,或者是嵌入式系统内的主处理器,或是其他形式的计算机。在实施例中,该触控系统900可以是平板计算机,该主机940可以是执行平板计算机作业系统的中央处理器。比方说,该平板计算机执行安卓(Android)操作系统,该主机940为执行安卓操作系统的安谋(ARM)处理器。本发明并不限定该主机940与该触控处理装置930之间所传输的信息形式,只要所传输的信息跟该触控面板920上所发生的近接事件相关即可。
[0125]图9所示的触控处理装置930可用于执行图8所示的方法流程图与其可能的所有变化。该触控处理装置930可以包含或连接到内存,以供储存所执行的软件、韧体、触控信号值、其差值、其双差值、以及其他计算结果或中间值。
[0126]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提供的判断错误近接事件的方法与装置,可以减少甚至避免错误的近接事件被报告到主机,以至于产生不是用户想要的指令。
[0127]请参阅图1OA所示,其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判断线段是否对应至触控笔的笔尖的流程示意图。图9所示的触控处理装置930可用于执行图1OA所示的方法流程图与其可能的所有变化。该触控处理装置930可以包含或连接到内存,以供储存所执行的软件、韧体、触控信号值、其差值、其双差值、以及其他计算结果或中间值。在图1OA当中,除了有因果关系的步骤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各个步骤施行的先后顺序,也不限定在各个步骤之间插入其他的步骤。另外,图1OA的实施例也可以参阅图5A、图5B、
当前第3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