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方法及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472751阅读:来源:国知局
实施例及后续实施例不对数据源端及数据接收端的产品形式作具体限定。
[0052]在步骤102中,根据多媒体数据的分辨率,确定多媒体数据是否需要被保护。
[0053]在步骤103中,当多媒体数据不需要被保护时,通过数据接收端对多媒体数据进行显示。
[0054]作为一种可选实施例,获取待播放的多媒体数据的分辨率之前,还包括:
[0055]当检测到本端开机时,通过数据接收端显示本端系统的操作界面。
[0056]作为一种可选实施例,根据多媒体数据的分辨率,确定多媒体数据是否需要被保护,包括:
[0057]当多媒体数据对应的分辨率大于预设分辨率时,则确定多媒体数据需要被保护;
[0058]当第二多媒体数据对应的分辨率不大于预设分辨率时,则确定多媒体数据不需要被保护。
[0059]作为一种可选实施例,根据多媒体数据的分辨率,确定多媒体数据是否需要被保护之后,还包括:
[0060]当多媒体数据需要被保护时,确定数据接收端是否支持多媒体数据保护协议;
[0061]当数据接收端支持多媒体数据保护协议时,通过数据接收端基于多媒体数据保护协议对多媒体数据进行显示。
[0062]作为一种可选实施例,确定数据接收端是否支持多媒体数据保护协议之后,还包括:
[0063]当数据接收端不支持多媒体数据保护协议时,显示数据接收端不支持多媒体数据保护协议的提示,提示用于通知用户联系厂商开启多媒体数据保护协议。
[0064]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获取待播放的多媒体数据的分辨率,根据多媒体数据的分辨率,确定多媒体数据是否需要被保护,当多媒体数据不需要被保护时,通过数据接收端对多媒体数据进行显示。由于能够确定多媒体数据是否需要被保护,以便对不需要被保护的多媒体数据进行显示,从而避免了因保护过度而屏蔽了许多需要被显示的多媒体数据的问题。因此,数据显示的效果较佳。
[0065]上述所有可选技术方案,可以采用任意结合形成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在此不再
--赘述。
[0066]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显示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数据显示方法应用于数据源端,包括以下步骤。
[0067]在步骤201中,当检测到本端开机时,通过数据接收端显示本端系统的操作界面。
[0068]由于数据源端一般为智能播放设备,数据源端上通常安装有操作系统,因此,数据源端在开机时,可通过数据接收端显示系统的操作界面,以供用户进行操作。需要说明的是,本步骤无论数据接收端是否支持多媒体数据保护协议,都可以执行,从而便于用户进行操作,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0069]在步骤202中,获取待播放的多媒体数据的分辨率。
[0070]本实施例不对获取待播放的多媒体数据的分辨率的方式作具体限定,包括但不限于:数据源端读取待播放的多媒体数据的分辨率信息;获取分辨率信息中多媒体数据的分辨率。
[0071]在步骤203中,根据多媒体数据的分辨率,确定多媒体数据是否需要被保护。
[0072]本实施例不对根据多媒体数据的分辨率,确定多媒体数据是否需要被保护的方式作具体限定,包括但不限于:当多媒体数据对应的分辨率大于预设分辨率时,则数据源端确定多媒体数据需要被保护;当第二多媒体数据对应的分辨率不大于预设分辨率时,则数据源端确定多媒体数据不需要被保护。
[0073]由于需要保护的多媒体数据通常为大于一定分辨率的高清视频数据,这些高清视频数据通常会有版权,如蓝光视频等,因此,在确定多媒体数据是否需要被保护时,预设分辨率可以为厂商预先设定的分辨率,或者也可以为高清视频数据定义的最低分辨率,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将多媒体数据对应的分辨率与预设分辨率进行比较,从而根据比较结果来确定多媒体数据是否为高清视频数据,进而确定多媒体数据是否需要被保护。
[0074]例如,以预设分辨率为1920X 1080为例,当多媒体数据的分辨率大于预设分辨率时,如1920X1200,则可确定多媒体数据为高清视频数据,并需要被保护。当多媒体数据的分辨率不大于预设分辨率时,如1600 X 1200,则可确定多媒体数据不为高清视频数据,且不需要被保护。
[0075]在步骤204中,当多媒体数据不需要被保护时,通过数据接收端对多媒体数据进行显示。
[0076]当多媒体数据不需要被保护时,由于多媒体数据并没有版权,则该多媒体数据不需要防止被非法录制,即数据源端可通过数据接收端直接多媒体数据进行显示。需要说明的是,不需要被保护的多媒体数据可以为广告视频、宣传图文等等,本实施例不对不需要被保护的多媒体数据的内容作具体限定。
[0077]当多媒体数据需要被保护时,由于只有在数据接收端支持多媒体数据保护协议的情况下,才能对多媒体数据进行显示,因此,数据源端可先确定数据接收端是否支持多媒体数据保护协议。其中,多媒体数据保护协议可以为HDCP(High-bandwidth Digital ContentProtect1n,高带宽数字内容保护技术)协议,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0078]由于HDCP 是对 HDMI (High Definit1n Multimedia Interface,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认证时必备的测试项目,因此,当数据接收端携带有HDMI时,可确定数据接收端支持多媒体数据保护协议,即支持HDCP。基于上述原理,数据源端可向数据接收端发送HDMI数据,当接收到数据接收端通过HDMI回复的正确响应时,可确定数据接收端携带HDMI,从而可确定数据接收端支持多媒体数据保护协议。反之,则确定数据接收端不支持多媒体数据保护协议。
[0079]当数据接收端支持多媒体数据保护协议时,由于通过多媒体数据保护协议可对多媒体数据的版权进行保护,以防止多媒体数据被非法录制,因此,可通过数据接收端基于多媒体数据保护协议对多媒体数据进行显示。
[0080]当数据接收端不支持多媒体数据保护协议时,可显示数据接收端不支持多媒体数据保护协议的提示,通过该提示可通知用户联系厂商开启多媒体数据保护协议,以对被保护的多媒体数据进行正常显示。
[0081]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对多媒体数据进行显示,在显示多媒体数据时,通常可将显示过程的逻辑进行分层,不同层执行不同的逻辑。例如,可划分为视频VIDEO层,OSD (On-Screen Display,屏幕菜单式调节)层,OVL(Overlay,合成)层。其中,VIDEO层用于获取多媒体数据,并将多媒体数据传输至OVL层。OSD层用于对显示选项进行调整,如对色彩、模式、几何形状等进行调整,并将调整后的参数传输至OVL层。OVL层用于根据OSD层传输的显示参数,对VIDEO层传输的多媒体数据进行加工合成,继而对加工后的多媒体数据进行显示。因此,当数据接收端不支持多媒体数据保护协议时,可将VIDEO层禁用,即VIDEO层不会将多媒体数据传输至OVL层,继而不会显示被保护的多媒体数据。另外,在显示数据接收端不支持多媒体数据保护协议的提示时,可从OSD层调出一个提示框,用于通知用户联系厂商开启多媒体数据保护协议,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