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电子设备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543418阅读:498来源:国知局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电子设备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数据传输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电子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与其他电子设备互连后,可以相互共享文件。用户通过电子设备将本地的文件发送至其他电子设备时,一般在电子设备的显示界面上进行操作,以将目标文件发送至其他电子设备。随着电子设备的智能化发展,电子设备所提供的服务越来越丰富多样化,目前的文件共享方式操作繁琐且操作方式乏味,如何通过便捷的操作使电子设备之间能够共享文件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电子设备。
[000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检测单元、至少能存储第一文件的存储单元和通信单元,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能够通过所述通信单元与第二电子设备通讯;所述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0005]利用所述检测单元检测环境数据,所述环境数据表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所在空间位置存在气流运动;
[0006]判断所述环境数据是否满足第一条件,得到判断结果;
[0007]当所述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环境数据满足所述第一条件时,生成第一指令;
[0008]响应所述第一指令,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所述存储单元中存储的所述第一文件。
[0009]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包括:检测单元、至少能存储第一文件的存储单元和通信单元,所述电子设备能够通过所述通信单元与第二电子设备通讯;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判断单元、生成单元、响应单元;其中,
[0010]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环境数据,所述环境数据表明所述电子设备所在空间位置存在气流运动;
[0011]所述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环境数据是否满足第一条件,得到判断结果;
[0012]所述生成单元,用于当所述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环境数据满足所述第一条件时,生成第一指令;
[0013]所述响应单元,用于响应所述第一指令,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所述存储单元中存储的所述第一文件。
[0014]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电子设备中的检测单元检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所在空间位置的环境数据,也即与气流运动相关的数据,当检测到的环境数据满足第一条件时,则表明有用户进行吹气,第一电子设备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存储单元中存储的第一文件。如此,用户只需通过吹气操作,便可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第一文件,操作方式简便易行,且增加了操作的趣味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17]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18]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19]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五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20]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六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21]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0022]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0023]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0024]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0025]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五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0026]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六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0027]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气流方向与第二电子设备的位置关系图一;
[0028]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气流方向与第二电子设备的位置关系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实施例。
[0030]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示例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检测单元、至少能存储第一文件的存储单元和通信单元,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能够通过所述通信单元与第二电子设备通讯;如图1所示,所述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1]步骤101:利用所述检测单元检测环境数据,所述环境数据表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所在空间位置存在气流运动。
[0032]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一体机等电子设备进行实现。
[0033]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文件可以是任意格式的数据文件,例如图片文件、音频文件、视频文件等。
[0034]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利用通讯单元与第二电子设备互联,进而通过网络,例如蓝牙、无线保真(WIFI, Wireless Fidelity)、局域网(LAN, Local AreaNetwork)、因特网(Internet)等网络与第二电子设备通讯。
[0035]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中的检测单元可以是麦克风,也可以是气流传感器;具体地,当第一电子设备中的检测单元是麦克风时,利用所述麦克风检测到的环境数据为音频数据;当第一电子设备中的检测单元是气流传感器时,利用所述气流传感器检测到的环境数据为气流数据。
[0036]本发明实施例中,环境数据表明了第一电子设备所在空间位置存在气流运动,实际应用中,用户吹气,麦克风检测到因吹气产生的响音,也即音频数据。又或者,用户向第一电子设备中的气流传感器吹气,气流传感器检测到因吹气产生的气流。
[0037]步骤102:判断所述环境数据是否满足第一条件,得到判断结果。
[0038]当所述环境数据为麦克风检测到的音频数据时,步骤102为:判断所述音频数据是否与预设的标准音频数据相匹配,得到匹配结果;具体地,首先,对所述音频数据进行滤波,以滤除噪声;然后,从音频数据中提取特征点,特征点表明了音频数据的特征,吹气产生的响音具有特定的特征点;最后,将特征点与标准音频数据的特征点进行对照匹配,匹配成功时,则表明麦克风检测到的音频数据因吹气产生。
[0039]当所述环境数据为气流传感器检测到的气流数据时,步骤102为:判断所述气流数据的流向与流量是否与标准气流数据相匹配,得到匹配结果;这里,标准气流数据是第一电子设备多次采集因用户吹气而产生的气流数据,当气流传感器检测到的气流数据与标准气流数据匹配时,即可判断出该气流数据因用户吹入而产生。
[0040]步骤103:当所述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环境数据满足所述第一条件时,生成第一指令。
[0041]这里,所述环境数据满足所述第一条件,也即所述环境数据因用户吹气产生。
[0042]上述方案中,生成的第一指令用于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存储单元中存储的第一文件,见如下步骤104。
[0043]步骤104:响应所述第一指令,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所述存储单元中存储的所述第一文件。
[0044]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电子设备中的检测单元检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所在空间位置的环境数据,也即与气流运动相关的数据,当检测到的环境数据满足第一条件时,则表明有用户进行吹气,第一电子设备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存储单元中存储的第一文件。如此,用户只需通过吹气操作,便可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第一文件,并且,在某些场景下,例如用户通过双手敲击键盘打字时,用户无需触碰第一电子设备,只需通过吹气操作便可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第一文件,操作方式简便易行,且增加了操作的趣味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0045]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示例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检测单元、至少能存储第一文件的存储单元和通信单元,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能够通过所述通信单元与第二电子设备通讯;如图2所示,所述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6]步骤201:利用所述检测单元检测环境数据,所述环境数据表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所在空间位置存在气流运动。
[0047]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一体机等电子设备进行实现。
[0048]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文件可以是任意格式的数据文件,例如图片文件、音频文件、视频文件等。
[0049]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利用通讯单元与第二电子设备互联,进而通过网络,例如蓝牙、WIF1、LAN、Internet等网络与第二电子设备通讯。
[0050]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中的检测单元可以是麦克风,也可以是气流传感器;具体地,当第一电子设备中的检测单元是麦克风时,利用所述麦克风检测到的环境数据为音频数据;当第一电子设备中的检测单元是气流传感器时,利用所述气流传感器检测到的环境数据为气流数据。
[0051]本发明实施例中,环境数据表明了第一电子设备所在空间位置存在气流运动,实际应用中,用户吹气,麦克风检测到因吹气产生的响音,也即音频数据。又或者,用户向第一电子设备中的气流传感器吹气,气流传感器检测到因吹气产生的气流。
[0052]步骤202:获得第一操作,所述第一操作用于从所述存储单元存储的多个文件中确定所述第一文件,所述第一操作从Tl时刻持续至T2时刻。
[0053]这里,所述第一操作可以是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触控显示屏上的触摸操作,也可以是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按键上的按键操作,还可以是手势操作、语音操作等。
[0054]本发明实施例中,将第一操作的触发时刻称为Tl时刻,第一操作为一持续型操作,将第一操作的结束时刻称为T2时刻。
[0055]实际应用中,第一电子设备的触控显示屏上显示有存储单元存储的多个文件对应的图标,用户可以通过第一操作,例如触摸图标来选中待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的文件。这里,将所选中的待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的文件称
当前第1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