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向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多元组复杂事件组合方法_2

文档序号:9217439阅读:来源:国知局
根据上述方法,得到的复杂事件的作用对象、事件类型、属性和作用区域的具体 如下:
[0050] BiUB2U…UBn
[0051] EiUE2U. . .UEn
[0052] t/f
[0053] 〇!U0 2U. . .U0n
[0054] 复杂事件是事件序列,复杂事件的发生时间、地点与复杂事件表达式中最后一个 事件的发生时间、地点相同,即复杂事件与原子事件一样,可以分别跟时间和空间轴上的时 间点,空间点相对应。所以由多元组原子事件组合而成的复杂事件的时间和位置区域大小 可通过对上述多元组原子事件进行某种代数运算得到,且得到的区域具有连续性和封闭 性,区域内不能存有断点。进行的代数运算可以是各种形式的运算,例如可以是逻辑与运 算、逻辑或运算、逻辑异或运算等等。在实际应用中,代数运算符的选择通常根据实际应用 要求而定。本实施例中,以逻辑或运算为例对复杂事件的组合表达形式进行详细的说明。
[0055] 本实施例中,复杂事件可表示如下:
[0057] 其中凡"表示多元组复杂事件,=min.hVf…((丨,产'二max扣…j-,
[0058] t=min{t1;t2. . .tj,t' =max{t/,t' 2…t'J;
[0059] [ (x,y,z),r] = [ (X!,y1;zj,rjU[ (x2,y2,z2),r2]U…U[ (xn,yn,zn),rn]
[0060] F),d= [(xf,片,zf),]u[的^
[0061] 在以上基础上,系统检测获得多元组复杂事件,并根据产生的多元组复杂事件,执 行相应动作。
[0062]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由于CPS系统本身存在固有异构性和分布性特性,导致产 生的原子事件中观测者不统一,这造成各个多元组原子事件的比较困难,为了方便各个多 元组原子事件能够从时间、位置、属性等方面进行比较、组合,步骤S3中,将存在内在联系 的多元组原子事件转换为相应的全局事件后,再对转换的全局事件进行组合产生多元组复 杂事件。在以上基础上,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的实现过程如图2所示。
[0063] 同时,为了能够更好对说明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的优越性,本实施例还进行了实 验仿真。本实施例中,实验主要从检测小球运动事件发生的平均错误率和检测事件消耗 平均时间这两方面的性能去验证本发明所提方法。实验环境如下:微软公司(Microsoft Company) Windows7旗舰版操作系统;AMD A6-3420M四核CPU处理器;2G内存,500G硬盘内 存,VC++6.0开发工具和CPSim(CPS event simulator)仿真平台。其中VC++6.0开发工具的 主要作用是设计原子事件产生器去检测复杂事件模型表达式;CPSim仿真平台的主要作用 是产生模拟实验去检测多种事件模型方法的性能。实验以CPSim(CPS event simulator)工 具为仿真平台,检测场景为:一个运动小球在60s时间内以不同的速率在一个总长为10m, 中间带有一段4m长的测试区域的路径上来回奔跑运动,在实验过程中,若检测到运动小球 经过中间4m长测试区域且停留时间超过2s时,便触发产生一个小球运动事件。实验对比 方法为现有技术常用的三种事件模型方法:基于时间事件的模型方法,基于空间事件的模 型方法和基于时间空间事件的模型方法。实验采用了 Cricket传感器跟踪运动小球距离, 从而判断运动小球是否运动在测试区域内,设置Cricket的采样速度为0. 2s,采用精准计 时器计时。为了减少实验因随机性产生的误差,实验数据是在连续进行10次重复测试基础 上再求其平均值所得。实验测试结果如图3和图4所示。
[0064] 图3是本发明方法与当前常见几种事件模型方法在检测小球事件过程中发生平 均空间错误率图。从图3可以看到,在相同检测条件和对象下,对比当前常用的两种复杂事 件模型方法,由本发明提供生成的复杂事件模型方法在检测小球事件过程中具有平均较高 精度。出现以上情况的原因主要在于:本发明方法从事件对象,时间,空间,事件,属性作用 等多个方面综合去揭示运动小球运动的变化本质特征,相比于仅基于空间或时间空间出发 的事件模型方法可以更加全面地反映小球事件发生的时空特性关系,因而可以在检测小球 事件过程中发生较小的平均空间错误率。
[0065] 图4是本发明与当前常见几种事件模型方法在检测小球事件过程中发生平均时 间错误率图。从图4可以看到,相同检测条件和对象下,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在进行小球事件 检测时发生平均时间错误率较少。出现以上情况的原因在于:本发明方法从事件对象,时 间,空间,事件,属性作用等方面综合去揭示运动小球运动的变化本质特征,可以更加全面 地描述出小球事件的运动状态变化,可以更加全面地反映小球事件发生的时空特性关系, 因而可以在检测小球事件过程中发生较小的平均时间错误率。
[0066] 现有技术提供的方法检测范围较广,检测对象较多,因此需要花费较多时间去检 测、匹配、判断和以及确定复杂事件。而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的检测范围相对较小,检测对象 相对较少,因此花费较少时间即可完成检测,匹配,判断和确定复杂事件。
[0067] 本发明提供的复杂事件组合方法首先采用多元组元素对原子事件进行表示,再选 取存在内在联系的多元组原子事件进行组合产生复杂事件,产生的复杂事件能够全面地描 述各个多元组原子事件之间的时空变化特性和动态变化关系,因此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在能 够提高检测复杂事件效率的同时,能更加全面地反映原子事件发生时空特性关系,提高系 统执行的准确率。
[0068]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 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 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 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 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 一种面向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多元组复杂事件组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w下步 骤:51. 根据系统和系统选择的观测者,产生n个多元组原子事件,所述多元组原子事件表 示如下: m=E炬S,n。,护)@化T,L0) 其中m为原子事件,E表示原子事件的事件类型; BS表示原子事件作用的对象;r表示原子事件的启动时间; 。表示原子事件的启动地址; 护表示原子事件的属性; B表示相对于观测者0,被观测到的原子事件作用的对象; T表示相对于观测者0,被观测到的原子事件的启动时间; L表示相对于观测者0,被观测到的原子事件的启动地址;52. 判断各个多元组原子事件之间的B、BS是否存在内在联系,若是则进行下一步;53. 对存在内在联系的多元组原子事件进行组合产生多元组复杂事件,系统检测获得 多元组复杂事件,并根据产生的多元组复杂事件,执行相应动作。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多元组复杂事件组合方法,其特征 在于;步骤S3中,将存在内在联系的多元组原子事件转换为相应的全局事件后,再对转换 的全局事件进行组合生成多元组复杂事件。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多元组复杂事件组合方法,其特征 在于对于多元组原子事件m,TS通过[tS,ts']进行表示,。通过[(XS,/,zs),巧进行表示, 其中(xs,ys,zs)表示原子事件的启动地址,rs表示事件作用半径;同理,T通过[t,t']进行 表示,L通过[(X,y,Z),r]进行表示,其中(X,y,Z)表示相对于观测者0的坐标位置,r表示 相对于观测者0的事件作用半径。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面向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多元组复杂事件的组合方法,其特 征在于:步骤S3中,对多元组原子事件进行组合产生多元组复杂事件的过程具体如下:其中M。。。表示多元组复杂事件,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多元组复杂事件组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系统和系统选择的观测者,产生n个多元组原子事件,所述多元组原子事件表示如下:m=E(Bg,Tg,Lg,Ug)(B,T,L,O),S2.判断各个多元组原子事件之间的B、Bg是否存在内在联系,若是则进行下一步;S3.对存在内在联系的多元组原子事件进行组合生成多元组复杂事件,系统根据生成的多元组复杂事件,执行相应动作。本发明提供的复杂事件组合方法在能够提高检测复杂事件效率的同时,能更加全面地反映原子事件发生时空特性关系,提高系统执行的准确率。
【IPC分类】G06F19/00
【公开号】CN104933298
【申请号】CN201510293526
【发明人】程良伦, 王建华, 刘军, 王涛
【申请人】广东工业大学
【公开日】2015年9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