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流通型二维码防伪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文档序号:9275065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流通型二维码防伪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二维码防伪系统,属于二维码防伪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全流通型二维码防伪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防伪技术主要起到识别真伪并防止假冒、仿造行为的作用。二维条码/ 二维码(2-dimens1nal bar code)是利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上分布,然后记录数据符号的信息;同时,在代码编制上巧妙地利用构成计算机内部逻辑基础的比特流的概念,使用若干个与二进制相对应的几何形体来表示文字数值信息。记录数据符号和文字数值信息后,通过图象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自动识读,便可实现信息的自动处理。
[0003]二维码可储存丰富的信息,包括商品的唯一识别码(生产商、生产编号、产地、有效期等)。传统的二维码商品,其防伪方法是通过二维码防伪系统对应产品--生成加密的二维码产品信息,然后将二维码印刷或标贴于产品包装上。用户只需通过指定的二维码防伪系统或手机软件进行解码检验,既可获知该产品一连串的正品安全信息。然而,随着破解技术的提升,二维码存储的商品唯一识别码被随意更改和伪造的风险也在逐步增大,因此,如何提高二维码防伪技术便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当务之急。
[0004]基于此,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410221988.4公开了一种二维码的防伪方法,其主要方案是在首次提交二维码中的唯一验证码、防伪验证码和手机MEI号码时,完成唯一验证码与手机MEI号码之间的绑定。当其他手机再次提交二维码中的唯一验证码、防伪验证码、手机IMEI号码时,则会提醒用户该商品有仿冒的危险。该种防伪方法通过将二维码与手机IMEI号码绑定的方式,避免了二维码被更改和伪造的风险。
[0005]虽然上述技术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二维码更改或伪造的问题,但其也存在着一个非常明显的缺陷,即:商品只能与一个手机号码绑定,如果需要转移(例如商品转卖、赠送或流通),则受让人无法再进行绑定,而当受让人再次扫描商品时,会被提醒该商品有仿冒的危险;同理,商品在销售之前如果被误扫,则将会导致商品无法与实际购买者的手机进行绑定,如此一来,便会让商家及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侵害。
[0006]综上所述,现有的二维码防伪技术仍有待于提高。

【发明内容】

[0007]针对上述技术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流通型二维码防伪系统及其实现方法,其可以只使用一枚普通的二维码就能实现全流通领域的防伪查询,并且在防伪查询的过程中保证商品唯一对应的二维码能被查询,从而避免造假,并提供合法手段保证商家及消费者的权益。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全流通型二维码防伪系统,包括防伪平台、消费者扫描终端、商家扫描终端,其中:
防伪平台包括如下模块:
防伪平台注册模块,用于生产企业和商家、消费者在防伪平台上进行注册;
防伪平台机构管理模块,用于生产企业和商家注册后进行机构管理、人员授权和停用、商品登记操作;
防伪平台二维码生成模块,用于生成商品的二维码,并将商品信息及商品的唯一识别码入库储存;
防伪平台防伪查询模块,用于接收消费者扫描终端发送的商品防伪查询请求,消费者扫描终端会将消费者注册用的手机号码和扫描商品二维码得到的商品唯一识别码一起发送给防伪平台,如果是首次进行防伪查询,则将消费者的手机号码与商品唯一识别码立即绑定,否则发送转移验证码给商品唯一识别码当前绑定的手机号码;
消费者扫描终端包括如下模块:
消费者注册模块,用于消费者扫描终端注册到防伪平台,建立消费者防伪查询时的身份认证信息;
消费者防伪查询模块,用于消费者使用扫描终端扫描商品二维码后向防伪平台发送防伪查询请求,并接收防伪查询结果;
消费者转移验证模块,用于当受让人用扫描终端扫描商品二维码时,要求受让人输入防伪平台发给原消费者的转移验证码,以便防伪平台防伪查询模块完成受让人的电话号码与商品的唯一识别码的重新绑定;
商家扫描终端包括如下模块:
商家重置商品防伪查询模块,用于向防伪平台发送重置商品防伪查询请求。
[0009]进一步地,本发明还包括:
防伪平台二维码废止模块,用于生产企业废止过期、失效商品对应的二维码;
防伪平台重置商品防伪查询模块,用于接收商家扫描终端发送的重置商品防伪查询请求,并判断该请求中重置次数是否超过一次,不超过则将商品唯一识别码和手机号码绑定关系解除,同时将重置次数加一;
商家重置商品防伪查询申诉模块,用于当商品的重置商品防伪查询次数超过一次后,商家重置商品防伪查询请求自动进入申诉流程,并按要求提供认证资料;
防伪平台重置商品防伪查询申诉模块,用于当商品的重置商品防伪查询次数超过一次后,商家重置商品防伪查询请求自动进入申诉流程,在确认商家提供的认证资料后将可重置次数上限加一。
[0010]针对上述基础,本发明基于一个总的发明构思下,还提供了该全流通型二维码防伪系统的两种实现方法,如下所述:
实现方法一其包括以下步骤:
(1)生产企业在防伪平台注册模块上进行认证注册,注册成功后,防伪平台向生产企业开放登陆功能;
(2)生产企业在防伪平台机构管理模块中进行人员授权操作,给予指定的人员管理商品、生成二维码、废止二维码的权限; (3)生产企业授权人员在防伪平台机构管理模块中登记即将销售的商品,并向二维码生成模块发送赋予该商品二维码的请求;
(4)防伪平台二维码生成模块判断发送请求的人员是否为授权人员,是,则生成与该商品唯一对应的二维码,执行步骤(5);否,则提示“无操作权限”;
(5)防伪平台二维码模块将含商品信息及商品唯一识别码的二维码记录入库储存;
(6)生产企业将生成的二维码按一物一码的方式印刷在商品外包装上;
(7)消费者利用消费者扫描终端向防伪平台注册模块提交注册申请,注册完成后,消费者注册模块储存消费者信息用于防伪查询时验证身份;
(8)商品售出后,消费者使用扫描终端首次扫描购买商品的二维码,消费者防伪查询模块将注册时使用的手机号码和扫描二维码得到的商品唯一识别码发送至防伪平台防伪查询丰吴块;
(9)防伪平台防伪查询模块接收手机号码和商品唯一识别码,并验证是否为注册的消费者扫描终端,是,则执行步骤(10);否,则提示“非授权用户”;
(10)防伪平台防伪查询模块查询含商品信息及商品唯一识别码的二维码记录,确认该商品的二维码是否存在,是,则向消费者扫描终端反馈商品信息,同时,将该消费者扫描终端的手机号码与扫描到的商品唯一识别码进行绑定;否,则向消费者扫描终端反馈“不能证实的商品,建议联系销售人员进行退换货处理”的信息;
(11)循环步骤(3)?(10)。
[0011]进一步地,所述步骤(7)中,消费者扫描终端在防伪平台注册模块中进行注册的具体过程如下:
Ca)消费者扫描终端向防伪平台注册模块发送消费者的手机号码;
(b)防伪平台注册模块向消费者提供的手机号码发送包含有验证码的短信;
(c)消费者在消费者扫描终端中输入验证码,并发送至防伪平台注册模块进行验证,验证成功后完成注册。
[0012]再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1)中,若商品与某个消费者扫描终端绑定后,发生商品所有权转移的情况,则需要进行消费者转移验证,其验证的具体过程如下:
(a)转移后的受让人利用其消费者扫描终端扫描商品的二维码,其上的消费者防伪查询模块将该受让人的手机号码和扫描到的商品唯一识别码一同发送至防伪平台防伪查询丰吴块;
(b)防伪平台防伪查询模块接收手机号码和商品唯一识别码,并确认是否为注册的消费者扫描终端,是,则执行步骤(c);否,则提示“非授权用户”;
(c)防伪平台防伪查询模块查询包含商品信息及商品唯一识别码的二维码记录,确认该商品的二维码是否存在,并查询到该商品不是首次扫描,且上传的手机号码与商品唯一识别码当前绑定的手机号码不一致,则向商品唯一识别码当前绑定的手机号码发送包含有转移验证码的短信;
(d)转移后的受让人从原消费者手上获得转移验证码,并在其消费者扫描终端中输入转移验证码,然后由消费者转移验证模块将信息发送至防伪平台防伪查询模块进行处理;
Ce)防伪平台防伪查询模块验证输入的转移验证码是否正确,是,则执行步骤(f);否,则提示
当前第1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