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事项的生成方法和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350498阅读:来源:国知局
涉及到的职能监管事项。职能监管事项通过市商改信息平台发送至网格管理平台。
[0063]步骤102,获取移动终端发送的综管员对商事主体完成巡检任务时建立的电子档案,电子档案包含商事主体的建筑编码。
[0064]数字化的网格城市被划分为多个社区网格,综管员作为社区网格的工作人员负责综合管理社区网格辖区内的商事主体。由于当事人只提交了商事注册信息,对于成立商事主体要做哪些准备工作仍需要有专业人士辅导,此外,当事人提交商事注册信息也存在信息不准确的情况需要进行现场核实。网格管理平台根据商事注册信息生成对应的巡检任务,并安排综管员下基层找到商事主体的场所现场核实情况来完成巡检任务。具体的,巡检任务包含:任务内容(例如,消防安全检查以及地址精确定位)、任务完成期限(例如,5个工作日)以及执行任务的综管员编号等相关信息。
[0065]综管员的移动终端上安装有巡检软件用于接收巡检任务以及完成巡检任务。检综管员根据巡检任务上的地址和当事人联系方式利用电子地图导航可以快速找到商事主体的负责人以及经营场所。移动终端将综管员完成巡检任务记录的数据生成电子档案。建筑编码是建筑物的唯一标识,是建立数字化城市的基础数据。通过建筑编码可以精确到建筑物的某一层或者某一间房。具体的,建筑物编码以二维码的形式存储并在张贴在相应建筑物。综管员通过移动终端二维码扫描功能对建筑物的二维码扫描即可读取到该建筑编码,并通过巡检软件上的二维码绑定功能将建筑编码与的电子档案进行绑定。绑定的意义是为了方便后续综管员快速获取到商事主体对应的电子档案,提高综管员的工作效率。
[0066]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102,获取移动终端发送的综管员完成巡检任务时建立的电子档案之前,该方法还包括:获取当事人提交的商事注册信息,商事注册信息包括商事主体;根据商事注册信息生成对应的巡检任务,并将巡检任务推送至相应综管员对应的移动终端,以使得综管员完成对商事主体的巡检任务并通过移动终端建立电子档案。
[0067]本实施例中,当事人可以在工商办理的窗口由工作人员辅助下完成商事注册,并提交商事注册信息。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当事人可以在工商业务受理的自助终端上根据显示的操作页面提示完成商事注册,再由自助终端将商事注册信息分别发送至网格管理平台和政府管理平台。由政府管理平台根据商事注册信息生成职能监管事项。由网格管理平台根据商事注册信息生成对商事主体的巡检任务。
[0068]网格管理平台会根据预置的任务分配规则将生成的巡检任务下发至对应的综管员。具体的,可以根据综管员的工作量分配巡检任务,将巡检任务优先分配至工作量少的综管员。在一个实施例中,综管员的移动终端中安装有一巡检软件,该巡检软件用于接收网格管理平台推送的巡检任务,并且辅助综管员完成巡检任务。综管员需在指定的巡检任务期限内到达商事登记场所完成巡检任务,具体的,可以通过巡检软件的定位功能校准商事注册地址的地理位置信息(经玮度);通过拍照功能拍摄巡检商事主体现场场景的图片;通过二维码扫描功能扫描二维码图案获取建筑编码,并与完成巡检任务建立的电子档案绑定。
[0069]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监管任务的分配由管理员分配,管理员可以根据综管员管辖区域以及工作量对监管任务进行调配。具体的,网格管理平台将监管任务下发至对应管理员对应的终端,管理员再对监管任务调配至对应的综管员。
[0070]步骤103,根据电子档案生成社区网格部门监管商事主体的网格监管事项。
[0071]对商事主体的监管事项包括:职能监管事项和网格监管事项。网格监管事项是指不涉及到行政许可的监管事项。政府职能部门对于不涉及行政许可的监管事项不一定要亲自出面,可以交由社区网格的综管员来负责。网格监管事项的生成过程具体如下:以电子档案记录商事主体的详情为依据,在存储监管事项数据库中查询与商事主体相匹配的监管事项。例如,当事人成立的商事主体为餐馆,该餐馆建立的电子档案包括餐馆地理位置、面积以及建筑图纸等数据。餐馆的监管事项包括:卫生监管事项。获取餐馆的面积数据,当餐馆面积大于预设值时则餐馆的监管事项还包括消防安全监管事项。
[0072]步骤104,将职能监管事项与网格监管事项进行合并得到常态化监管事项。
[0073]由于政府管理平台生成的职能监管事项与网格管理平台生成的网格监管事项存在重复事项的可能。为了防止对同一个事项两方人员的重复监管造成监管资源的浪费,需要对两者的监管事项进行合并即对两者取并集,得到常态化监管事项。综管员对只属于社区网格监管的事项能独立处理,对于需要职能部门处理的综管员可以辅助处理。例如,常态化监管事项中包含消防安全许可证的办理,由于当事人不懂消防专业知识,在装修经营场所容易出现装修后的场地不符合消防安全规定需要拆除进行重新装修的情况,为了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综管员可以在商事主体成立之初就为当事人提供装修中关于消防安全的意见。
[0074]步骤105,建立常态化监管事项与建筑编码之间的映射关系。
[0075]本实施例中,建立常态化监管事项与建筑编码之间的映射关系是为了方便综管员后续对商事主体的监管能快速获取到常态化监管事项。综管员在社区网格对商事主体进行监管时,通过扫描商事主体经营场所的建筑物上的二维码图案即可得到建筑编码,进一步的,通过建筑编码可快速获得对应的常态化监管事项,提高了监管效率。
[0076]上述监管事项的生成方法,可以通过合并职能监管事项与网格监管事项生成常态化监管事项,由于生成的常态化监管全面涵盖了对商事主体的所有监管事项。在对商事主体后续的常态化监管工作中方便综管员掌握自己负责的监管事项,避免了与政府工作人员对商事主体的重复监管。通过加强政府职能部门与社区网格之间的信息沟通提高了监管效率。
[0077]如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105建立常态化监管事项与建筑编码之间的映射关系,该方法还包括:
[0078]步骤201,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建筑编码,建筑编码是移动终端通过扫描存储了建筑编码的二维码获取得到的。
[0079]步骤202,根据常态化监管事项与建筑编码之间的映射关系获取对应的常态化监管事项。
[0080]步骤203,将常态化监管事项发送至移动终端。
[0081]本实施例的内容描述的是综管员在对商事主体后续监管过程中获知商事主体包含哪些常态化监管事项。建筑编码以二维码的形式存储张贴在建筑物的门牌上。获取常态化监管事项的过程具体如下:综管员通过移动终端的二维码扫描功能扫描张贴在建筑物上的二维码图案读取建筑编码;移动终端将建筑编码发送至网格管理平台,并接收网格管理平台发送的根据常态化监管事项与建筑编码之间的映射关系得到对应的常态化监管事项。
[0082]本实施例中,在步骤203,将常态化监管事项发送至移动终端之后还包括: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综管员完成常态化监管事项记录的监管结果;将监管结果发送至政府管理平台。
[0083]综管员定期会对辖区内的商事主体进行常态化监管,常态化监管结果是综管员在现场进行巡检抽查记录的检查数据。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移动终端显示的消防安全监管事项界面展示图。移动终端将综管员记录的监管结果发送至网格管理平台,再由网格管理平台将监管结果返回政府管理平台。政府管理平台将监管结果下发至对应的政府职能部门系统中,方便政府职能部门快速掌握商事主体的具体监管情况。
[0084]如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103,根据电子档案生成社区网格部门监管商事主体的网格监管事项包括:
[0085]步骤401,获取电子档案的内容并提取内容的关键字。
[0086]步骤402,在预设社区网格部门对市场行业的监管规则中查询与关键字相匹配的监管规则。
[0087]步骤403,根据监管规则生成对商事主体的网格监管事项。
[0088]社区网格部门对市场行业的监管规则数量众多,网格管理平台的数据库中预先存储了对商事主体包含的所有监管规则。这些监管规则包含法律法规规定的规则以及各社区网格部门制定的监管规则。例如,法律法规规定的消防安全监管规则,社区网格部门制定的流动人口监管规则。
[0089]为了能快速自动选取社区网格对商事主体的监管包含哪些事项,网格管理平台将自动提取电子档案中关键字,将关键字与监管规则的适用条件进行匹配,匹配成功的监管规则即为对商事主体的监管规则。例如,预设的社区网格部门对市场行业的监管规则包含对经营场所大于30平米的经营场所进行消防安全检查的监管规则,则提取电子档案中关于商事主体建筑面积描述的内容,若建筑面积为40平米,则对商事主体的网格监管事项必须包含消防安全监管事项。具体的,消防安全监管事项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种:监管经营场所是否包含消防设施、是否存在消防通道以及是否安排消防安全的负责人等等事项。
[0090]由于商事主体的种类繁多而监管事项没有统一的标准。例如,化工厂和餐馆的监管事项就肯定不一样。综管员要全面掌握所有商事主体的监管事项不太可能,本实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