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网页多语言国际化的加载方法和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417388阅读:来源:国知局
标签为{{}},hello为网页多语言国际化标签中的数据,Nick为静态数据):
[0057]〈p> {{hello}} ( ‘Nick,)〈/p>
[0058]若用户设置过网页语言为英文,则进行英文的网页多语言国际化的加载后,渲染英文结果为:
[0059]
Hello Nick〈/p>
[0060]若用户设置过网页语言为中文,则进行中文的网页多语言国际化的加载后,渲染中文结果为:
[0061]
你好 Nick〈/p>
[0062]本方案与目前技术相比较有以下几点技术优势:
[0063]a)现有方案采用单文件或多文件网页多语言国际化配置且需一次全部载入,这样会加大数据请求量和连接数,影响页面效率。而本方案采用载入网页语言对应的语言配置文件的方式来减少数据请求和连接数,提高了页面加载效率。语言配置方便。网站管理者很方便配置默认语言,用户也很方便选择自己合适的语言。
[0064]b)现有方案采用简单的key-value进行网页多语言国际化,对一些不需要网页多语言国际化的部分(例如静态数据)无法做到灵活配置。本方案在key-value基础上在国际以及value中进行参数处理,可动态替换不需要网页多语言国际化的部分(例如静态数据)以达到更为灵活的网页多语言国际化。数据加载量小。由于采用载入网页语言对应的语言配置文件的方式来减少数据请求和连接数,提高了页面加载效率,可以减少加载文件的数量。
[0065]c)现有方案采用浏览器区域设置以获取本地语言进行网页多语言国际化,对于用户和网站维护者而言并不是十分方便,如需更换语言则需要修改区域标志。本方案基于网站设置的默认语言以及cookie (储存在用户本地终端上的数据)记录用户选择的语言方式来更为方便的网页多语言国际化语言配置。静态数据易配置,针对静态数据,通过网页多语言国际化标签中的配置进行排除替换以达到灵活配置静态数据。
[0066]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了解到本发明实施例列出的各种说明性逻辑块(illustrative logical block),单元,和步骤可以通过电子硬件、电脑软件,或两者的结合进行实现。为清楚展示硬件和软件的可替换性(interchangeability),上述的各种说明性部件(illustrative components),单元和步骤已经通用地描述了它们的功能。这样的功能是通过硬件还是软件来实现取决于特定的应用和整个系统的设计要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于每种特定的应用,可以使用各种方法实现所述的功能,但这种实现不应被理解为超出本发明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0067]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各种说明性的逻辑块,或单元都可以通过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其它可编程逻辑装置,离散门或晶体管逻辑,离散硬件部件,或上述任何组合的设计来实现或操作所描述的功能。通用处理器可以为微处理器,可选地,该通用处理器也可以为任何传统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也可以通过计算装置的组合来实现,例如数字信号处理器和微处理器,多个微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联合一个数字信号处理器核,或任何其它类似的配置来实现。
[0068]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嵌入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这两者的结合。软件模块可以存储于RAM存储器、闪存、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⑶-ROM或本领域中其它任意形式的存储媒介中。示例性地,存储媒介可以与处理器连接,以使得处理器可以从存储媒介中读取信息,并可以向存储媒介存写信息。可选地,存储媒介还可以集成到处理器中。处理器和存储媒介可以设置于ASIC中,ASIC可以设置于用户终端中。可选地,处理器和存储媒介也可以设置于用户终端中的不同的部件中。
[0069]在一个或多个示例性的设计中,本发明实施例所描述的上述功能可以在硬件、软件、固件或这三者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如果在软件中实现,这些功能可以存储与电脑可读的媒介上,或以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形式传输于电脑可读的媒介上。电脑可读媒介包括电脑存储媒介和便于使得让电脑程序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其它地方的通信媒介。存储媒介可以是任何通用或特殊电脑可以接入访问的可用媒体。例如,这样的电脑可读媒体可以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CD-ROM或其它光盘存储、磁盘存储或其它磁性存储装置,或其它任何可以用于承载或存储以指令或数据结构和其它可被通用或特殊电脑、或通用或特殊处理器读取形式的程序代码的媒介。此外,任何连接都可以被适当地定义为电脑可读媒介,例如,如果软件是从一个网站站点、服务器或其它远程资源通过一个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数字用户线(DSL)或以例如红外、无线和微波等无线方式传输的也被包含在所定义的电脑可读媒介中。所述的碟片(disk)和磁盘(disc)包括压缩磁盘、镭射盘、光盘、DVD、软盘和蓝光光盘,磁盘通常以磁性复制数据,而碟片通常以激光进行光学复制数据。上述的组合也可以包含在电脑可读媒介中。
[0070]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网页多语言国际化的加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当用户终端上浏览器的网页模板加载完成后,根据缓存在该用户终端上的数据,判断该用户终端是否已设置网页语言; 若所述用户终端已设置网页语言,则载入所述网页语言对应的语言配置文件; 利用所述语言配置文件进行网页多语言国际化的加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网页多语言国际化的加载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用户终端未设置网页语言,则判断加载的网页模板所在的网站是否设置有默认语言; 若加载的网页模板所在的网站设置有默认语言,则载入所述默认语言对应的语言配置文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网页多语言国际化的加载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加载的网页模板所在的网站未设置有默认语言,则采用所述用户终端上的浏览器区域设置对应的区域语言,载入该区域语言对应的语言配置文件。4.如权利要求1所述网页多语言国际化的加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所述语言配置文件进行网页多语言国际化的加载,具体包括: 对页面内容中的网页多语言国际化标签中的数据进行网页多语言国际化替换,将所述网页多语言国际化标签中的数据替换为所述语言配置文件中对应的网页多语言国际化内容,同时该网页多语言国际化标签中若含有静态数据则排除所述静态数据的替换;其中,所述对页面内容中的网页多语言国际化标签中的数据进行网页多语言国际化替换,包括:对页面内容中的网页多语言国际化标签中的数据使用正则表达式匹配以进行网页多语言国际化替换。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网页多语言国际化的加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语言配置文件为单个文件,或多个文件;所述语言配置文件为直译式脚本语言JavaScript文件,或为JavaScript对象表示法JSON文件。6.一种网页多语言国际化的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当用户终端上浏览器的网页模板加载完成后,根据缓存在该用户终端上的数据,判断该用户终端是否已设置网页语言; 配置文件载入单元,用于若所述判断单元判断出所述用户终端已设置网页语言,则载入所述网页语言对应的语言配置文件; 加载单元,用于利用所述语言配置文件进行网页多语言国际化的加载。7.如权利要求6所述网页多语言国际化的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判断单元,进一步用于若所述用户终端未设置网页语言,则判断加载的网页模板所在的网站是否设置有默认语言; 所述配置文件载入单元,进一步用于若所述判断单元判断出加载的网页模板所在的网站设置有默认语言,则载入所述默认语言对应的语言配置文件。8.如权利要求7所述网页多语言国际化的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置文件载入单元,进一步用于若加载的网页模板所在的网站未设置有默认语言,则采用所述用户终端上的浏览器区域设置对应的区域语言,载入该区域语言对应的语言配置文件。9.如权利要求6所述网页多语言国际化的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载单元,具体用于对页面内容中的网页多语言国际化标签中的数据进行网页多语言国际化替换,将所述网页多语言国际化标签中的数据替换为所述语言配置文件中对应的网页多语言国际化内容,同时该网页多语言国际化标签中若含有静态数据则排除所述静态数据的替换;其中,所述对页面内容中的网页多语言国际化标签中的数据进行网页多语言国际化替换,包括:对页面内容中的网页多语言国际化标签中的数据使用正则表达式匹配以进行网页多语言国际化替换。10.如权利要求6-9中任一项所述网页多语言国际化的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语言配置文件为单个文件,或多个文件;所述语言配置文件为直译式脚本语言JavaScript文件,或为JavaScript对象表示法JSON文件。
【专利摘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页多语言国际化的加载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当用户终端上浏览器的网页模板加载完成后,根据缓存在该用户终端上的数据,判断该用户终端是否已设置网页语言;若所述用户终端已设置网页语言,则载入所述网页语言对应的语言配置文件;利用所述语言配置文件进行网页多语言国际化的加载。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采用载入网页语言对应的语言配置文件的方式来减少数据请求和连接数,提高了页面加载效率。
【IPC分类】G06F17/30
【公开号】CN105138555
【申请号】CN201510427330
【发明人】张良
【申请人】新浪网技术(中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9日
【申请日】2015年7月20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