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框及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03598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中框及终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及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框及终端。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手机、平板电脑或便携阅读器等终端设备越来越薄,随着终端设备的厚度变薄,终端设备的散热性能越来越差,然而终端设备内的发热量多数是由各个功能单元工作运行引起的,例如中央处理器的运行、电池运行、功率转换器的运行、显示屏的运行均会导致终端设备的发热量加大。目前多数终端设备的热源都是固定于终端设备的中框上,因此中框首先吸收各个功能单元的热量,在终端设备开机运行后,中框温度容易升高,而目前的中框没有散热结构,且容易影响终端设备的手持舒适感。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良好的中框。
[0004]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中框,其中,所述中框包括中框本体,所述中框本体的周缘包括第一连接面,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一连接面用以固定连接上盖,所述第一连接面的外沿延伸出第一过渡面,所述第二连接面用以固定连接下盖,所述第二连接面的外沿延伸出第二过渡面,所述第一过渡面和所述第二过渡面之间连接有凹槽面,所述第一过渡面、第二过渡面和所述凹槽面均沿所述中框本体的周向延伸。
[0005]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终端,其中,所述终端上述的中框,所述终端还包括上盖、下盖和多个功能单元,所述上盖的周侧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面上,所述下盖的周侧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面上,所述上盖、中框和下盖共同构成一个壳体,所述多个功能单元固定于所述壳体内。
[0006]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中框及终端通过在所述中框本体的周缘设置所述凹槽面,从而增大所述中框的散热面积,且避免人手直接接触所述凹槽面,增加手持舒适度,符合人体工学要求。
【附图说明】
[000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08]图1是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终端的分解示意图;
[0009]图2是图1的中框的II部分放大示意图;
[0010]图3是图1的终端的主视图;
[0011]图4是图3的终端的较优实施例的中框IV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0012]图5是图3的终端的另一实施例的中框的放大示意图;
[0013]图6是图3的终端的另一实施例的中框的放大示意图;
[0014]图7是图3的终端的另一实施例的放大示意图;
[0015]图8是图3的终端的另一实施例的中框的发达示意;
[0016]图9是图1的终端的中框的IX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18]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中框100,所述中框100包括中框本体10,所述中框本体10的外缘包括第一连接面20,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二连接面30。所述第一连接面20用以固定连接上盖I,所述第一连接面10的外沿延伸出第一过渡面40 ο所述第二连接面30用以固定连接下盖2,所述第二连接面30的外沿延伸出第二过渡面50。所述第一过渡面40和所述第二过渡面50之间连接有凹槽面60,所述第一过渡面40、第二过渡面50和所述凹槽面50均沿所述中框本体10的周向延伸。可以理解的是,所述中框10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便携阅读器、电子相册等终端设备上,所述上盖I可以是显示屏组件、透明玻璃板件、或有机透明件,所述下盖2可以是金属电池盖板、塑胶盖板、或透明盖板,所述上盖1、中框本体10和所述下盖2共同构成终端壳体,所述终端壳体内可以容纳天线、电池、中央处理器、解码器、功率转换器等功能单元,从而满足终端的使用要求。
[0019]通过在所述中框本体10的周缘设置所述凹槽面60,从而增大所述中框100的散热面积,且避免人手直接接触所述凹槽面60,增加手持舒适度,符合人体工学要求。
[0020]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中框本体10呈矩形板件,所述中框本体10采用铝镁合金材质制成。所述中框本体10上设置多个安装孔10a,所述多个安装孔1a大小不一,分别用于对应安装多个功能单元(未图示)。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多个功能单元包括天线、电池、中央处理器、解码器、功率转换器等,多个所述功能单元可以是通过螺钉连接、卡合连接、或粘接的的方式固定于所述中框本体10的上。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中框本体10采用铝合金材质,从而所述中框本体10的导热速率快,能够有效吸收所述多个功能单元的热量,并且可以是有效的将热量均衡分布于所述凹槽面60上。同时,所述中框本体10的结构稳固,重量轻盈,方便耐用。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中框本体10还可以是采用塑胶件、或者是钛合金的其他金属材质。
[0021]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面20和所述第二连接面30位于所述中框本体10的两侧。所述第一连接面20和所述第二连接面30平行设置,所述上盖I和所述下盖2平行设置,且分别覆盖所述第一连接面20和所述第二连接面30。所述第一连接面20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曲面,所述第一连接面20可以是设置卡槽卡合连接所述上盖I,也可以是设置粘胶,粘接所述上盖I。所述第一连接面20包括第一外沿21,所述第一外沿21为环形曲线,所述第一外沿21与所述第一过渡面40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面30与所述第一连接面20结构相同设置,不同的是,所述第二连接面30包括第二外沿31,所述第二外沿31为环形曲线,所述第二外沿31与所述第二过渡面50连接。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面20和所述第三连接面30还可以是相互倾斜。
[0022]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过渡面40和所述第二过渡面50作为所述中框100的外观面,所述第一过渡面40和所述第二过渡面50可以是圆弧面、也可以是平面、还可以是折弯面。所述第一过渡面40和所述第二过渡面50,可以进行抛光处理,从而所述第一过渡面40和所述第二过渡面50呈现光亮,增强所述中框100的外观效果。具体的,所述第一过渡面40包括第一上边沿41,以及相对所述第一上边沿41设置的第一下边沿42。所述第一上边沿41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面20的第一外沿21,所述第一下边沿42连接所述凹槽面60。所述第二过渡面50与所述第一过渡面40的结构相同设置,不同的是,所述第二过渡面50的第二上边沿51连接所述凹槽面60,所述第二过渡面50的第二下边沿52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面30的第二外沿31。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过渡面40还可以包括位于所述第一上边沿41和所述第一下边沿42之间的棱边。所述第一过渡面40和所述第二过渡面50还可以沿所述中框本体10的周向部分延伸,例如所述第一过渡面40仅设置于所述中框本体10长度方向的两侧。
[0023]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凹槽面60的开口端包括第一边缘61,以及相对所述第一边缘61设置的第二边缘62。所述第一边缘61和所述第二边缘62均为环形曲线。所述第一边缘61连接所述第一过渡面40的第一下边沿42,所述第二边缘62连接所述第二过渡面50的第二上边沿51。从而所述第一过渡面40、凹槽面60和所述第二过渡面50共同构成所述中框本体100的外观面,即在所述中框10与所述上盖I和所述下盖2构成终端壳体时,所述第一过渡面40、凹槽面50和所述第二过渡面60外设于所述终端壳体外侧。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凹槽面60还可以是沿所述中框本体10的周向部分延伸,例如两个所述凹槽面60分别设置于所述中框本体10长度方向的两侧。
[0024]进一步地,提供一较优实施例,请参阅图1和图4,所述第一过渡面30和所述第二过渡面40均为平面,所述第一过渡面30和所述第二过渡面40齐平。
[0025]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上边沿41、第一下边沿42、第二上边沿51和第二下边沿52相互平行。从而方便所述第一过渡面40、凹槽面60和所述第二过渡面50的加工。具体的,所述第一连接面20和所述第二连接面30均为平整面,且相互平行。所述第一过渡面40和所述第二过渡面50分别垂直所述第一连接面20和所述第二连接面30。
[0026]进一步地,所述凹槽面60的截面沿“U”型曲线弯曲。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边缘61和所述第二边缘62分别位于类似“U”字开口处的两边。所述凹槽面60的底端为圆弧弯曲,从而所述凹槽面60与空气接触,方便气流对所述凹槽面60进行散热,同时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