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公共道路停车收费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68771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实现公共道路停车收费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实现公共道路停车收费的系统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现公共道路停车收费的系统。
技术背景[0002]为缓解停车难问题,政府一般会在部分公共道路上划定一定的路段作为停车 位,这样的停车位,其停车收费方法及其实现系统需要综合考虑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0003]1、如何保证收费的科学、公平、公正和公信;[0004]2、如何方便停车人员付费;[0005]3、如何制约不自觉交费的违章停车行为;[0006]4、如何杜绝相关工作人员的失职、徇私和贪污行为;[0007]5、如何做到收费设施既简单又安全、可靠。[0008]传统的人工收费管理办法,优势在于上述的第2、5项问题,对于其它三个问题 则不容易解决。已知的公共道路停车收费系统和方法,虽各有所长,但仍不能完全解决 上述五个问题。[0009]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200680031762.1的付费停车系统和方法,较好地解决 了上述第1、3、4项的问题。但该系统要求每个停车位安装一个数字相机和一个能接受 信用卡付款的收费装置,使得系统过于复杂,价格昂贵,且持卡人的信用卡密码也存在 安全隐患。由于只能用信用卡付款,因此对无卡的停车人很不方便;又由于采取预付费 方式,因此一旦停车超时,停车人需要二次刷卡付费,给停车人带了不便。[0010]例如,还有一种停车收费方法及其实现系统,该方法是将IC卡插入车内的“咪 表”中,由“咪表”自动从IC卡内扣费。该方法由专职人员持无线查表器巡查,对未 开启车内“咪表”计费和扣款的车主进行处罚。这类技术,虽然较好地解决上述第1、2项的问题,但依靠少量巡查人员,要发现和处罚不按规定扣款的停车行为,显然勉为其 难,对于巡查人员的失职、徇私和贪污更是无能为力。[0011]此外,还有一种停车收费方法及其实现系统,该方法是在车辆进、出停车位 时,利用车辆检测装置自动发送或依靠停车人用手机自觉发送信息到电信公司,由电信 公司从预存电话费中代扣。其巡查方式是通过查看电信公司后台电脑系统的车位状态信 息表或巡查人员用手机浏览电信公司专门的网页来发现未通知电信公司按章扣款的停车 行为。这类技术除了同样不能解决好上述第3、4项的问题外,增加了利用手机浏览网页 的步骤,这对于通信速度有限的无线手机上网来说,使用及其不便。实用新型内容[0012]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实现公共道路停车收费的 系统,该系统能够兼顾并解决背景技术中所述的五个问题。[0013]于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实现公共道路停车收费的系统,该系统包括[0014]车位检测装置,该装置置于公共道路划定的停车位内,用于检测车辆是否驶入和驶离停车位,并发送检测信息;[0015]后台车位监控中心,用于接收车位检测装置发送的检测信息,并计算相应车位 停放车辆的理论停车费;[0016]手持移动收费终端,由收费人员手持操作,用于对车辆驶入信息和驶离信息进 行记录,并计算相应车位停放车辆的实际停车费,发送该终端内部保存的包含收费人员 身份信息的停车收费记录;[0017]后台收费管理中心,用于接收手持移动收费终端发来的信息,将接收的实际停 车费收费记录与后台车位监控中心记录的相应时间段内的理论停车费相比较,若实际停 车费收费与所述理论停车费差额在规定的误差范围内,则认为该停车收费合理,否则, 则认为该停车收费不合理。[0018]该系统还包括收发装置,该装置接收并将车位检测装置发送的检测信息转发 给后台车位监控中心。[0019]所述后台收费管理中心包括[0020]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手持移动收费终端发来的信息;[0021]比较单元,用于将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实际停车费收费记录和后台车位监控 中心记录的相应时间段内的理论停车费进行比较;[0022]判断单元,若实际停车费收费与所述理论停车费差额在规定的误差范围内,则 认为该停车收费合理,否则,则认为该停车收费不合理。[0023]所述后台收费管理中心还包括[0024]拒交停车费发送单元,用于将手持移动收费终端发来的拒交停车费记录发送给 车辆管理中心处理。[0025]所述手持移动收费终端包括[0026]键盘单元,用于接收键盘操作,并将键盘操作信息发送给与之相连的单元;[0027]记录单元,连接键盘单元,用于对车辆驶入信息和驶离信息进行记录;[0028]计算单元,用于根据记录单元记录的信息,计算相应车位停放车辆的实际停车 费;[0029]发送单元,连接计算单元,发送手持移动收费终端内部保存的包含收费人员身 份信息的停车收费记录。[0030]所述手持移动收费终端还包括读卡单元和存储单元,所述读卡单元用于从金 融卡内扣除停车费,所述存储单元用于预先存储或从后台收费管理中心下载存储收费规 则及其相应的计算公式。[0031]所述车辆驶入信息包括车辆驶入信号、车位检测装置唯一的设备编号、车位 检测装置所在车位的车位号和车辆驶入时间。[0032]所述车辆驶离信息包括车辆驶离信号、车位检测装置唯一的设备编号、车位 检测装置所在车位的车位号和车辆驶离时间。[0033]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实现公共道路停车收费的系统,通过手持移动通信终端对 驶入停车位的车辆进行停车收费、以及用后台车位监控中心对停放车辆进行理论计费, 最后由后台收费管理中心对收费人员收取的实际停车费和理论停车费进行比较的方法, 避免了收费人员乱收费现象,杜绝了收费人员失职、徇私和贪污的行为。该系统包括手持移动通信终端、车位检测装置、后台车位监控中心和后台收费管理中心,设施简单, 收费操作方便,通过人工和自动化设备的结合,克服了背景技术所述停车收费系统设备 复杂、价格昂贵的弊端,本实用新型不但实现了公共道路停车的自动计费,而且还解决 了人员就业问题,符合降低总体社会成本,增加公民收益的民生需求,真正实现了公共 道路停车收费的科学性、公平性、公正性和公信性。[0034]进一步,通过增加拒交停车费发送单元,将拒交停车费记录发送给车辆管理中 心处理进行的方法,杜绝了车辆拒交费的弊端。


[0035]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实现公共道路停车收费系统的结构示意图;[0036]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公共道路停车收费方法的流程示意图;[0037]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实现公共道路停车收费系统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0039]如图1所示,在公共道路10上划分出若干个停车位12,在每个停车位的分界线 两边用特殊的白色油漆标识出该停车位的车位号14,在每个停车位12上设置用于检测车 辆驶入和驶离该停车位信息的车辆检测装置16。[0040]其中,在一个城市范围内,每个车位号12可以具有唯一性,其标识的字体大 小、字体方向和物理位置应该兼顾到能与车辆的车牌号同时被收到一张数码照片中为 宜,以便于手持移动收费终端对车辆信息进行记录。[0041]车位检测装置16,一般被紧固在停车位12中心的路面上,能抗受车辆的重压, 在恶劣的露天环境下仍能可靠工作,即使被雨雪覆盖,也不会影响对驶入、驶出车辆的 检测。该检测装置16—般为无线设备,通过无线网络与上级管理中心进行通信,其在出 厂时或安装时设置编号,通常被设置成和该停车位编号相同的号码。[0042]为降低无线车位检测装置16的使用成本和功耗,延长其电池的使用寿命,一般 在停车位12的附近还设置有收发装置18,该装置一般自带无线城域网通信功能。无线检 测装置16将检测到的车辆驶入和驶离信号发送到收发装置18上,收发装置18通过无线 城域网将所述车辆驶入和驶离信号转发到后台车位监控中心20。收发装置18—般也为无 线收发装置。[0043]后台车位监控中心20,一般被设置在运营单位,该中心通常为树形架构的计算 机系统。对于小型城市,该中心也可以是一级架构的计算机系统。后台车位监控中心20 通过互联网和无线城域网与收发装置18通信,也可以通过有线宽带网和无线城域网同车 位检测装置16直接通信。[0044]如图2所示,结合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公共道路停车收费方法,该方法 为[0045]当车辆驶入公共道路停车位12时,收费人员用手持移动收费终端40对该车辆的 车牌号、停放车位号和驶入时间进行记录,并打印出驶入车辆信息交车主保存,作为停 车的凭证。与此同时,车位检测装置16发送检测到的车辆驶入信息,收发装置18接收并转发所述车辆驶入信息,后台车位监控中心20接收所述车辆驶入信息。所述车辆驶入 信息包括车辆驶入信号、车位检测装置唯一的设备编号、车位检测装置所在车位的车 位号和车辆驶入时间。[0046]这里,用手持移动通信终端40对该车辆的车牌号、停放车位号进行拍照和登 录,登录可以是人工输入车牌号、停放车位号,也可以是通过在手持移动收费终端40上 加装相应的数码照相机和自动识别软件,自动识别车牌号、停放车位号,并自动登录。[0047]当后台车位监控中心20收到车辆驶入信息后,立即开始累计相应车位的车辆持 续停车时间。[0048]当车辆即将驶离停车位时,车主凭保存的写有驶入车辆信息的停车凭证进行交 费。即,收费人员用手持移动收费终端记录该车辆驶离信息,并计算停车费,由收费人 员收取相应费用,车辆驶离停车位。[0049]当车辆驶离停车位时,车位检测装置16发送检测到的车辆驶离信息,收发装置 18接收并转发所述车辆驶离信息,后台车位监控中心20接收所述车辆驶离信息。当后台 车位监控中心收到车辆驶离信息时,立即停止相应车位的车辆持续停车时间的计时,计 算出该车辆的理论停车费,并保存相关记录信息。所述车辆驶离信息包括车辆驶离信 号、车位检测装置唯一的设备编号、车位检测装置所在车位的车位号和车辆驶离时间。[0050]收费人员在预置时间段内将手持移动收费终端40上保存的包含该收费人员身份 信息的实际停车费收费记录通过网络,例如无线城域网和互联网发送到后台收费管理中 心30进行保存和检验。所述预置时间段一般为收费人员一天的工作时段,即收费人员每 天下班后用手持移动收费终端将当天内保存的实际停车费收费记录发送到后台收费管理 中心30进行保存和检验;但也可以指只要收费人员记录了停车和收费信息,手持移动收 费终端就将保存的记录发送到后台收费管理中心30。[0051]为避免收费人员乱收费,杜绝收费人员失职、徇私和贪污的行为,本实施例所 述路边停车收费方法设置了在预置时间段内,后台收费管理中心30将手持移动收费终端 发送的实际停车费收费记录与后台车位监控中心20记录的相应时间段内的理论停车费相 比较,若实际停车费收费与所述理论停车费的差额在规定的误差范围内,则认为该停车 收费合理,现场收费人员实际收费金额予以确认。否则,则认为该停车收费不合理。当 判定停车收费不合理时,以后台车位监控中心20记录的持续停车时间减去一个固定值来 计算理论收费金额,并以理论收费金额同现场收费人员进行结算,追缴差价。与此同 时,上述数据的对比,会产生一份每个收费人员当班内应上缴的停车费清单,以作为运 营单位向收费人员收缴停车费现金的依据。这里,上述预置时间段,可以是定时或者随 时,所谓随时是指只要后台收费管理中心30接收到手持移动收费终端发送来的实际停车 收费记录,就将该记录与后台车位监控中心记录的相应时间段内的理论停车费相比较。[0052]上述后台车位监控中心20和后台收费管理中心30,是一种逻辑概念上的虚拟的 区分,物理上,这两个中心可以是安装在同一台计算机内的两个不同的应用程序,这两 个程序的数据可以随时进行对比。这两个程序也可以安装在不同的计算机内,两个计算 机彼此相连,互通数据,使得这两个程序的数据可以随时进行对比。[0053]为杜绝车辆拒交费、逃逸的弊端,本实施例通过增加将拒交停车费记录发送给 车辆管理中心处理的方法加以实现。当车辆驶离停车位,车主拒交停车费时,收费人员用手持移动收费终端40将拒交费信息发送给车辆管理中心,由车辆管理中心对这种行为 进行处理,例如将该行为作为交通违章处理。其中,所述拒交停车费记录可以包括车辆驶入时间、车位检测装置唯一的设 备编号、车位检测装置所在车位的车位号、车辆车牌号、车辆驶离时间、车辆拒交费逃 逸时间、车辆照片等。此外,为保证手持移动通信终端有足够的内存,我们可以设定上述收费人员操 作手持移动收费终端对停车现场拍摄并暂存的照片,在收取停车费后可以自动清除。对 免费停车的军警车辆和拒交停车费的车辆,暂存的停车现场照片在发送给后台收费管理 中心后可以被自动清除。如图3所示,结合图2,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实现公共道路停车收费的系统, 该系统包括车位检测装置16,该装置置于公共道路划定的停车位内,用于检测车辆驶入和 驶离该停车位的信息;后台车位监控中心20,用于接收车位检测装置发送的车辆驶入和驶离信息,并 计算相应车辆理论停车费;手持移动收费终端40,用于收费人员手持操作,并对车辆驶入信息和驶离信息 进行记录和计算车辆实际停车费,在预置时间段内,发送该终端内部保存的包含该收费 人员身份信息的实际停车费收费记录;后台收费管理中心30,用于接收手持移动收费终端40发来的信息,在预置时间 段内,用于将所述实际停车费收费记录与后台车位监控中心计算的相应时间段内的理论 停车费相比较,若实际停车费收费与所述理论停车费差额在规定的误差范围内,则认为 该停车收费合理,否则,则认为该停车收费不合理。为降低车位检测装置16的使用成本和功耗,延长其电池的使用寿命,实现公共 道路停车收费的系统一般还包括置于在停车位附近的收发装置18,该装置接收并转发检 测装置16发送的车辆驶入和驶离信息到后台车位监控中心20。其中,后台收费管理中心30包括接收单元31,用于接收手持移动收费终端40发来的信息;比较单元32,在预置时间段内,用于将所述接收单元31接收到的实际停车费收 费记录和后台车位监控中心40记录的相应时间段内的理论停车费进行比较;判断单元33,若实际停车费收费与所述理论停车费差额在规定的误差范围内, 则认为该停车收费合理,否则,则认为该停车收费不合理;为避免拒交费逃逸,所述后台收费管理中心30还包括拒交停车费发送单元 34,用于将接收到的手持移动收费终端发送的拒交停车费记录发送给车辆管理中心进行处理。其中,手持移动收费终端40包括键盘单元41,用于接收键盘操作,并将键盘操作信息发送给与之相连的单元;记录单元42,连接键盘单元,用于对车辆驶入信息和驶离信息进行记录;计算单元43,用于根据记录单 元记录的信息,计算相应车位停放车辆的实际停 车费;[0071]发送单元44,连接计算单元,在预置时间段内,发送手持移动收费终端内部保 存的包含收费人员身份信息的停车收费记录。为便于持卡用户在手持收费终端上交费,手持移动收费终端40还可以包括读卡单元45,用于从金融卡内扣除停车费;存储单元46,用于预先存储或从后台收费管理中心下载存储收费规则及其相应 的计算公式。上述实现公共道路停车收费的系统,其各个单元实现方式与上述公共道路停车 收费的方法中相关内容相同,在此不再重复描述。本实施例中,现场收费人员可以有多名,每人手持一台移动收费终端40,每人 分管不同数量的停车位12。其中,手持移动收费终端40,既具有无线PDA功能,又具 备移动POS机的功能,同时还可以具备拍照、拍摄功能。本实施例上述预置时间段,是指可以是定时,也可以是随时,由使用者根据实 际情况定制。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所述一种公共道路停车收费方法及其实现系统,通过手持 移动收费终端对驶入停车位的车辆进行停车收费、以及用后台车位监控中心对停放车辆 进行理论计费,最后由后台收费管理中心对收费人员收取的实际停车费和理论停车费进 行比较的方法,避免了收费人员乱收费现象,杜绝了收费人员失职、徇私和贪污的行 为。所述实现系统包括手持移动收费终端、车位检测装置、后台车位监控中心和后台收 费管理中心,该系统设施简单,收费操作方便,通过人工和自动化设备的结合,克服了 背景技术所述停车收费系统设备复杂、价格昂贵的弊端,本实施例不但实现了公共道路 停车的自动计费,而且还解决了人员就业问题,符合降低总体社会成本,增加公民收益 的民生需求,真正实现了公共道路停车收费的科学性、公平性、公正性和公信性。进一步,通过增加将拒交停车费记录发送给车辆管理中心处理的方法,杜绝了 车辆拒交费的弊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 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 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实现公共道路停车收费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位检测装置,该装置置于公共道路划定的停车位内,用于检测车辆是否驶入和驶 离停车位,并发送检测信息;后台车位监控中心,用于接收车位检测装置发送的检测信息,并计算相应车位停放 车辆的理论停车费;手持移动收费终端,由收费人员手持操作,用于对车辆驶入信息和驶离信息进行记 录,并计算相应车位停放车辆的实际停车费,发送该终端内部保存的包含收费人员身份 信息的停车收费记录;后台收费管理中心,用于接收手持移动收费终端发来的信息,将接收的实际停车费 收费记录与后台车位监控中心记录的相应时间段内的理论停车费相比较,若实际停车费 收费与所述理论停车费差额在规定的误差范围内,则认为该停车收费合理,否则,则认 为该停车收费不合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收发装置,该装置接收并将车位 检测装置发送的检测信息转发给后台车位监控中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台收费管理中心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手持移动收费终端发来的信息;比较单元,用于将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实际停车费收费记录和后台车位监控中心 记录的相应时间段内的理论停车费进行比较;判断单元,若实际停车费收费与所述理论停车费差额在规定的误差范围内,则认为 该停车收费合理,否则,则认为该停车收费不合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台收费管理中心还包括拒交停车费发送单元,用于将手持移动收费终端发来的拒交停车费记录发送给车辆 管理中心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移动收费终端包括 键盘单元,用于接收键盘操作,并将键盘操作信息发送给与之相连的单元; 记录单元,连接键盘单元,用于对车辆驶入信息和驶离信息进行记录;计算单元,用于根据记录单元记录的信息,计算相应车位停放车辆的实际停车费; 发送单元,连接计算单元,发送手持移动收费终端内部保存的包含收费人员身份信 息的停车收费记录。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移动收费终端还包括读卡 单元和存储单元,所述读卡单元用于从金融卡内扣除停车费,所述存储单元用于预先存 储或从后台收费管理中心下载存储收费规则及其相应的计算公式。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实现公共道路停车收费的系统,通过手持移动通信终端对驶入停车位的车辆进行停车收费、以及用后台车位监控中心对停放车辆进行理论计费,最后由后台收费管理中心对收费人员收取的实际停车费和理论停车费进行比较的方法,避免了收费人员乱收费现象。该系统包括手持移动通信终端、车位检测装置、后台车位监控中心和后台收费管理中心,设施简单,收费操作方便,通过人工和自动化设备的结合,克服了以往停车收费系统设备复杂、价格昂贵的弊端。本实用新型不但实现了公共道路停车的自动计费,而且还解决了人员就业问题,真正实现了公共道路停车收费的科学性、公平性、公正性和公信性。
文档编号G07F17/24GK201804381SQ200920205910
公开日2011年4月20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14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14日
发明者唐耀福, 张伟, 曹彬, 杜惠萍 申请人:唐耀福, 深圳矽感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