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识别门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61369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智能识别门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安全标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智能识别门禁。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开始追求舒适、安伞的生活环境,智能建筑随之迅猛发展,门禁系统作为智能建筑中的重要单元越来越得到重视。门禁系统又称门禁出入自动化管理系统,涉及电子、机械、光学、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生物技术等诸多新技术领域,具有对门户出入控制、保安防盗、报警等多种功能。现有商店的门禁系统主要具有报警的功能,当商品从商店不正当的拿出,经过门禁系统的识别就会响出“滴、滴、滴... ”的声音,以便于工作人发现,无法得知哪个商品被不正当带出,给商店带来麻烦,增加了工人的工作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识别门禁。为了达到上述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具体技术方案:智能识别门禁,包括两侧的支架,所述两侧支架的上端连接有上框架,所述上框架内设有RFID —体机,RFID 一体机由IO控制板、阅读器、PC主机以及复数个接口,所述两侧的支架上至少设有一个雷达天线,其中一侧的支架上端装有一个报警灯,所述上框架上设有音箱,报警灯和音箱分别通过导线与RFID—体机连接。进一步,所述两侧的支架上装有两个雷达天线。进一步,所述两侧支架的底端设有万向轮。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突出优点和效果:由于设有以上结构,该智能识别门禁由RFID—体机通过雷达天线,对带有RFID芯片的商品进行识别,以及不正当商品带出进行报警,并且由音箱进行播放等多种功能,具有功能先进,控制灵活,可靠性高,成本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参照图1所示,智能识别门禁,包括两侧的支架1,所述两侧支架I的上端连接有上框架2,所述上框架2内设有RFID —体机3,RFID —体机3由IO控制板、阅读器、PC主机以及复数个接口构成,所述两侧的支架I上装有两个雷达天线4,其中一侧的支架I上端装有一个报警灯5,并且在两侧支架I的底端设有万向轮6,移动方便,所述上框架2上设有音箱7,报警灯5和音箱7分别通过导线与RFID —体机3连接,通过雷达天线4,对带有RFID芯片的商品进行识别,以及不正当商品带出进行报警,并且由音箱进行播放等多种功能,具有功能先进,控制灵活,可靠性高,成本低。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权利要求1.智能识别门禁,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侧的支架,所述两侧支架的上端连接有上框架,所述上框架内设有RFID —体机,RFID —体机由IO控制板、阅读器、PC主机以及复数个接口构成,所述两侧的支架上至少设有一个雷达天线,其中一侧的支架上端装有一个报警灯,所述上框架上设有音箱,报警灯和音箱分别通过导线与RFID —体机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识别门禁,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侧的支架上装有两个雷达天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识别门禁,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侧支架的底端设有万向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智能识别门禁,包括两侧的支架,所述两侧支架的上端连接有上框架,所述上框架内设有RFID一体机,RFID一体机由IO控制板、阅读器、PC主机以及复数个接口构成,所述两侧的支架上装有两个雷达天线,其中一侧的支架上端装有一个报警灯,并且在两侧支架的底端设有万向轮,移动方便,所述上框架上设有音箱,报警灯和音箱分别通过导线与RFID一体机连接,通过雷达天线,对带有RFID芯片的商品进行识别,以及不正当商品带出进行报警,并且由音箱进行播放等多种功能,具有功能先进,控制灵活,可靠性高,成本低。
文档编号G07C9/00GK203054964SQ20132004175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6日
发明者邱小林 申请人:中联创(福建)物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