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机迁移位置确定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66131阅读:1309来源:国知局
POS机迁移位置确定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POS(销售点情报管理系统,具有现金或易货额度出纳功能)机位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POS机迁移位置确定方法和POS机迁移位置确定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第三方收单业务的开展,POS机的登记地址和实际的使用地址之间的分离现象越来越明显,导致POS机的管理越来越困难。而且,现在POS机的克隆也逐渐出现,进一步带来POS机的管理上的困难。

发卡银行并不掌握POS机的登记位置,即使能够得到银联的帮助,POS机的登记位置也不一定就是实际的经营位置,导致发卡银行无法准确的获知POS机的位置,无法防范犯罪分子复制卡盗刷的犯罪行为。

而且,银联虽然掌握POS机的登记位置,但是由于第三方收单机构出售POS机的时候并不会很严格地验证购买者提供的地址信息,合法的经营机构也会由于营业地点的迁移而导致POS机的登记地址和实际地址不符,更有经营机构提供移动的POS机服务,导致POS机的位置本身就在不断的移动之中,这些决定了银联无法很好地掌握POS机的当前实际位置。

由于上述原因,第三方收单机构对所出售的POS机即使想管理,也无法准确了解POS机的实际位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发卡行、银联以及出售POS机的第三方收单机构无法准确地掌握刷卡用的POS机是否发生迁移以及迁移后的实际位置的缺陷,提供一种POS机迁移位置确定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POS机迁移位置确定方法,其特点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S1、将一个周期划分为N个时间段,每一个时间段的起点作为假定迁移时间点,设i=1且N为正整数;

S2、获取第i个假定迁移时间点之后的该POS机上的每笔交易的交易时间、交易时用户的手机的位置和该手机的定位误差值;

S3、计算每笔交易中该手机的位置相对于一数据库中存储的该POS机的POS机位置的相对角度、该手机的位置与该POS机位置的相对距离;

S4、判断基于该些交易的相对角度能否利用自相关公式计算出一峰值θ,若能则进入步骤S7,否则进入步骤S5;

S5、判断是否i≤N,若是则进入步骤S6,若否则结束流程;

S6、令i=i+1并重新执行步骤S2;

S7、利用公式计算平均值,其中,1≤j≤m,m为该些交易的总数量,dj为该些交易中第j个交易的手机的位置相对于该POS机位置的相对距离;

S8、判断该些交易中该相对角度在对应的给定范围内的交易的数量是否超过一设定阈值,若是则进入步骤S9,否则进入步骤S5;

S9、以一更新位置更新该数据库中该POS机位置,该更新位置为与该POS机位置相距该平均值且与该POS机位置的夹角为该峰值θ的位置处,其中该峰值θ以正北方为起点,顺时针方向获得。

较佳地,在步骤S8中,判断该些交易中该相对角度在对应的给定范围内的交易的数量与该总数量m的比值是否超过一第一比例阈值,若是则进入步骤S9,否则进入步骤S5。

较佳地,该给定范围β=2*arctan(R/D),其中,R为该笔交易的手机的定位误差值,D为该平均值。

较佳地,在步骤S9之后,针对该周期之后的每一周期内的N个假定迁移时间点,包括:

计算该N个假定迁移时间点中利用第i个假定迁移时间点之后的交易计算出的平均值Di与利用第i-1个假定迁移时间点之后的交易计算出的平均值Di-1的差值δi,其中D0为利用前一周期最后一个假定迁移时间点之后的交易计算出的平均值;

基于第i个假定迁移时间点之后的交易的相对角度计算出峰值θi,基于第i-1个假定迁移时间点之后的交易的相对角度计算出峰值θi-1,计算夹角θδi=θii-1,其中θ0为基于前一周期最后一个假定迁移时间点之后的交易的相对角度计算出的峰值;

该更新位置为与该POS机位置相距该差值δi且与该POS机位置的夹角为该夹角θδi的位置处。

较佳地,判断是否且是否若是则发出一POS机位置稳定的信息;

其中,δn为该N个假定迁移时间点中利用第n个假定迁移时间点之后的交易计算出的平均值Dn与利用第n-1个假定迁移时间点之后的交易计算出的平均值Dn-1的差值,1≤n≤N,Ψ1为第一阈值;

θδn为该N个假定迁移时间点中基于第n个假定迁移时间点之后的交易的相对角度计算出的峰值与基于第n-1个假定迁移时间点之后的交易的相对角度计算出的峰值间的差值,Ψ2为第二阈值。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POS机迁移位置确定系统,其特点在于,其包括一存储有POS机的POS机位置的数据库、一划分模块、一获取模块、一第一计算模块、一第一判断模块、一第二计算模块、一第二判断模块、一赋值模块、一第三判断模块和一更新模块;

该划分模块用于将一个周期划分为N个时间段,每一个时间段的起点作为假定迁移时间点,设i=1且N为正整数;

该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i个假定迁移时间点之后的该POS机上的每笔交易的交易时间、交易时用户的手机的位置和该手机的定位误差值;

该第一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每笔交易中该手机的位置相对于该POS机位置的相对角度、该手机的位置与该POS机位置的相对距离;

该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基于该些交易的相对角度能否利用自相关公式计算出一峰值θ,在为能时调用该第二计算模块,否则调用该第二判断模块;

该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是否i≤N,在为是时调用该赋值模块,否则结束;

该赋值模块用于令i=i+1并重新调用该获取模块;

该第二计算模块用于利用公式计算平均值,其中,1≤j≤m,m为该些交易的总数量,dj为该些交易中第j个交易的手机的位置相对于该POS机位置的相对距离;

该第三判断模块用于判断该些交易中该相对角度在对应的给定范围内的交易的数量是否超过一设定阈值,在为是时调用该更新模块,否则重新调用该第二判断模块;

该更新模块用于以一更新位置更新该数据库中该POS机位置,该更新位置为与该POS机位置相距该平均值且与该POS机位置的夹角为该峰值θ的位置处,其中该峰值θ以正北方为起点,顺时针方向获得。

较佳地,该第三判断模块用于判断该些交易中该相对角度在对应的给定范围内的交易的数量与该总数量m的比值是否超过一第一比例阈值,在为是时调用该更新模块,否则重新调用该第二判断模块。

较佳地,该给定范围β=2*arctan(R/D),其中,R为该笔交易的手机的定位误差值,D为该平均值。

较佳地,针对该周期之后的每一周期内的N个假定迁移时间点,该POS机迁移位置确定系统还包括:

一差值计算模块,用于计算该N个假定迁移时间点中利用第i个假定迁移时间点之后的交易计算出的平均值Di与利用第i-1个假定迁移时间点之后的交易计算出的平均值Di-1的差值δi,其中D0为利用前一周期最后一个假定迁移时间点之后的交易计算出的平均值;

一角度差计算模块,用于基于第i个假定迁移时间点之后的交易的相对角度计算出峰值θi,基于第i-1个假定迁移时间点之后的交易的相对角度计算出峰值θi-1,计算夹角θδi=θii-1,其中θ0为基于前一周期最后一个假定迁移时间点之后的交易的相对角度计算出的峰值;

该更新位置为与该POS机位置相距该差值δi且与该POS机位置的夹角为该夹角θδi的位置处。

较佳地,该POS机迁移位置确定系统还包括:

一第四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是否且是否在为是时发出一POS机位置稳定的信息;

其中,δn为该N个假定迁移时间点中利用第n个假定迁移时间点之后的交易计算出的平均值Dn与利用第n-1个假定迁移时间点之后的交易计算出的平均值Dn-1的差值,1≤n≤N,Ψ1为第一阈值;

θδn为该N个假定迁移时间点中基于第n个假定迁移时间点之后的交易的相对角度计算出的峰值与基于第n-1个假定迁移时间点之后的交易的相对角度计算出的峰值间的差值,Ψ2为第二阈值。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发明各较佳实例。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本发明根据一周期内的刷卡交易记录,能够准确的获知POS机是否发生迁移以及迁移后的精确的实际位置,从而能够更好地帮助发卡银行对刷卡交易的位置进行匹配,更好地防范犯罪分子复制卡盗刷的犯罪行为。而且,能够帮助第三方收单机构更好地管理其出售的POS机的实际使用位置,从而更好地满足监管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POS机迁移位置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POS机迁移位置确定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3的POS机迁移位置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POS机迁移位置确定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将一个周期划分为N个时间段,每一个时间段的起点作为假定迁移时间点,设i=1且N为正整数;

步骤102、获取第i个假定迁移时间点之后的该POS机上的每笔交易的交易时间、交易时用户的手机的位置和该手机的定位误差值;

步骤103、计算每笔交易中该手机的位置相对于一数据库中存储的该POS机的POS机位置的相对角度、该手机的位置与该POS机位置的相对距离;

步骤104、判断基于该些交易的相对角度能否利用自相关公式计算出一峰值θ,若能则进入步骤107,否则进入步骤105;

步骤105、判断是否i≤N,若是则进入步骤106,若否则进入步骤110:结束流程;

步骤106、令i=i+1并重新执行步骤102;

步骤107、利用公式计算平均值,其中,1≤j≤m,m为该些交易的总数量,dj为该些交易中第j个交易的手机的位置相对于该POS机位置的相对距离;

步骤108、判断该些交易中该相对角度在对应的给定范围内的交易的数量与该总数量m的比值是否超过一第一比例阈值,若是则表明该POS机发生了迁移,进入步骤109,否则进入步骤105;

其中,该给定范围β=2*arctan(R/D),其中,R为该笔交易的手机的定位误差值,D为该平均值;

步骤109、以一更新位置更新该数据库中该POS机位置,该更新位置为与该POS机位置相距该平均值且与该POS机位置的夹角为该峰值θ的位置处,其中该峰值θ以正北方为起点,顺时针方向获得。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POS机迁移位置确定系统,其包括一存储有POS机的POS机位置的数据库1、一划分模块2、一获取模块3、一第一计算模块4、一第一判断模块5、一第二计算模块6、一第二判断模块7、一赋值模块8、一第三判断模块9和一更新模块10。

上面介绍了该POS机迁移位置确定系统包括的功能部件,下面具体介绍各功能部件所具备的功能:

该划分模块2用于将一个周期划分为N个时间段,每一个时间段的起点作为假定迁移时间点,设i=1且N为正整数;

该获取模块3用于获取第i个假定迁移时间点之后的该POS机上的每笔交易的交易时间、交易时用户的手机的位置和该手机的定位误差值;

该第一计算模块4用于计算每笔交易中该手机的位置相对于该POS机位置的相对角度、该手机的位置与该POS机位置的相对距离;

该第一判断模块5用于判断基于该些交易的相对角度能否利用自相关公式计算出一峰值θ,在为能时调用该第二计算模块6,否则调用该第二判断模块7;

该第二判断模块7用于判断是否i≤N,在为是时调用该赋值模块8,否则结束;

该赋值模块8用于令i=i+1并重新调用该获取模块3;

该第二计算模块6用于利用公式计算平均值,其中,1≤j≤m,m为该些交易的总数量,dj为该些交易中第j个交易的手机的位置相对于该POS机位置的相对距离;

该第三判断模块9用于判断该些交易中该相对角度在对应的给定范围内的交易的数量与该总数量m的比值是否超过一第一比例阈值,在为是时调用该更新模块10,否则重新调用该第二判断模块7;

该更新模块10用于以一更新位置更新该数据库1中该POS机位置,该更新位置为与该POS机位置相距该平均值且与该POS机位置的夹角为该峰值θ的位置处,其中该峰值θ以正北方为起点,顺时针方向获得。

下面结合图3举一具体的例子来说明本发明,以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发明:

假定该第一比例阈值为0.9,将周期按天进行划分,每一天的开始作为一个假定迁移时间点。获取某一POS机上第一天的所有刷卡交易,所有刷卡交易量为40笔,每笔交易信息包括交易时间、交易时用户的手机的位置和该手机的定位误差值。计算这40笔交易中每笔交易中手机的位置与数据库中存储的POS机位置的相对距离、手机的位置相对于POS机位置的相对角度。

基于这40笔交易的相对角度利用自相关公式进行计算,但却计算不出这些相对角度的峰值,由此,再获取该POS机上第二天的所有刷卡交易,所有刷卡交易量为100笔,再计算这100笔交易中每笔交易中手机的位置与数据库中存储的POS机位置的相对距离、手机的位置相对于POS机位置的相对角度。

基于这100笔交易的相对角度利用自相关公式计算出一个峰值,利用公式计算出平均距离值D=(d1+d2+…d100)/100,进一步判断出这100笔交易中相对角度在对应的给定范围内的交易的数量95笔,则比值95/100=0.95,则该比值(0.95)超过第一比例阈值(0.9),这说明该POS机已经发生了迁移。

其后,以一更新位置更新该数据库中该POS机位置,该更新位置为与该POS机位置相距该平均距离值D、且与该POS机位置的夹角为该峰值θ的位置处,其中该峰值θ以正北方为起点,顺时针方向获得。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基础上,在步骤109之后,针对该周期之后的每一周期内的N个假定迁移时间点,包括:

计算该N个假定迁移时间点中利用第i个假定迁移时间点之后的交易计算出的平均值Di与利用第i-1个假定迁移时间点之后的交易计算出的平均值Di-1的差值δi,其中D0为利用前一周期最后一个假定迁移时间点之后的交易计算出的平均值;

基于第i个假定迁移时间点之后的交易的相对角度计算出峰值θi,基于第i-1个假定迁移时间点之后的交易的相对角度计算出峰值θi-1,计算夹角θδi=θii-1,其中θ0为基于前一周期最后一个假定迁移时间点之后的交易的相对角度计算出的峰值;

该更新位置为与该POS机位置相距该差值δi且与该POS机位置的夹角为该夹角θδi的位置处。

继续上例,实施例1中的例子已经判断出第二天该POS机就发生了迁移,且已经确定该POS机迁移之后的位置,在这之后,若该POS机的位置发生了变动,则需要对该POS机的位置进行调整。

具体地,利用第三天的交易计算出平均值D3与利用第三天的交易计算出平均值D2,再计算这两者的差值即δ3=D3-D2。基于第三天的交易的相对角度计算出峰值θ3,基于第二天的交易的相对角度计算出峰值θ2,则再次计算夹角θδ3=θ32。则利用计算出的差值δ3和夹角θδ3对第三天该POS机的位置进行调整,第三天该POS机的位置在与第二天该POS机的位置相距差值δ3且与第二天该POS机的位置的夹角为夹角θδ3的位置处。

第四天以及之后对该POS机的位置进行调整的过程与第三天对该POS机的位置进行调整的过程相同,这里就不再赘述。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基础上,判断是否且是否若是则发出一POS机位置稳定的信息;

其中,δn为该N个假定迁移时间点中利用第n个假定迁移时间点之后的交易计算出的平均值Dn与利用第n-1个假定迁移时间点之后的交易计算出的平均值Dn-1的差值,1≤n≤N,Ψ1为第一阈值;

θδn为该N个假定迁移时间点中基于第n个假定迁移时间点之后的交易的相对角度计算出的峰值与基于第n-1个假定迁移时间点之后的交易的相对角度计算出的峰值间的差值,Ψ2为第二阈值。

继续上例,实施例2中的例子每天对迁移后的POS机的位置进行调整,下面具体判定POS机在发生迁移之后的某段连续5天内POS机位置是否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若((δ12345)/5)<Ψ1而且((θδ1δ2δ3δ4δ5)/5)<Ψ2,则说明在这连续5天内该POS机位置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