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水隧洞运行期自动化巡检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18751阅读:850来源:国知局
一种输水隧洞运行期自动化巡检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水隧洞工程安全监控管理领域,特别是输水隧洞运行期自动化巡检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水资源储量丰富,但地域分配不均。为了解决对水资源的需求,近年来,国内建设的输水隧洞工程越来越多。这些工程大多位于山区,地质条件复杂,同时又受到岩土力学理论、数值模拟及勘测技术的限制,输水隧洞工程安全状况成为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关注的关键问题。

对输水隧洞的定期巡检工作是确保输水隧洞运行期安全的重要手段。然而,传统的巡视检查工作,需要放空输水隧洞内部水体,巡检人员携带巡检工具进入输水隧洞内部,这种方式影响到输水隧洞的正常运行、工作效率低,同时输水隧洞内部环境复杂,造成巡检人员的工作风险大。

随着电子计算机、无线通讯、传感器及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水利工程监测领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借助现有技术,将自动化监控技术、无线传输技术结合,建设一套自动化程度高的输水隧洞运行期自动化巡检系统,能够有效提高输水隧洞工程安全管理能力,保障输水隧洞工程运行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水隧洞运行期自动化巡检系统,以提高输水隧洞安全监控及管理工作的效率,并降低工作风险。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输水隧洞运行期自动化巡检系统,包括巡检设备、无线传输模块、传输线、数据中心站;所述的巡检设备、无线传输模块、传输线、数据中心站依次相连;所述的巡检设备在输水隧洞内部实时摄像,将视频信息通过无线网络传输给无线传输模块;无线传输模块通过传输线连接数据中心站,数据中心站巡检人员实时观察输水隧洞内部影像,实现巡检工作。

所述的输水隧洞为无压隧洞。输水隧洞顶部未过水。

巡检设备包括视频探头、巡检车、滑轨;视频探头为可伸缩式防水视频探头,固定在巡检车底端;巡检车挂接在滑轨上,内部有蓄电池,可沿滑轨移动;滑轨沿洞轴线固定在输水隧洞顶端。

传输线包括光纤式传输线、电缆式传输线。长距离数据传输可使用光纤式传输线、短距离数据传输可使用电缆式传输线。

数据中心站包括数据存储模块、数据分析模块、数据显示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数据分析模块、数据显示模块依次相连。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系统获取的实时影像,数据分析模块用于对实时影像进行视频锐化处理,以提高实时影像的可分辨性;数据显示模块用于向巡检人员显示实时影像,辅助巡检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巡检过程中不影响工程正常运行,避免了巡检导致工程停运造成的损失;本实用新型采用自动化巡检,不需要巡检人员深入输水隧洞内部,能够提高巡检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巡检人员的工作风险,达到输水隧洞运行期快速自动化巡检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系统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结构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包括巡检设备、无线传输模块、传输线、数据中心站;所述的巡检设备、无线传输模块、传输线、数据中心站依次相连;巡检设备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和传输线将输水隧洞内部实时影像传送给位于数据中心站的巡检人员。

如图2所示,依据巡检工作需求,巡检设备包括视频探头、巡检车、滑轨。滑轨为不锈钢材料,具有防水耐久腐蚀特点。滑轨沿洞轴线固定在输水隧洞顶端,滑轨承重大于100公斤;巡检车顶部连接滑轨,内部有蓄电池(48V,20AH),单次充电后可沿滑轨移动距离大于10km。视频探头为全防水处理,可深入水下进行摄像,视频探头的有效伸缩距离大于2m。

在输水隧洞沿线每间隔10m布设一个无线传输模块,并对无线传输模块进行防水处理。为了提高无线传输的可靠性,避免隧洞拐角造成的无线信号阻挡,当两个临近的无线传输模块之间无法通视时,增加无线传输模块,直到所有两两临近模块之间可以通视。

长距离输水隧洞(距离大于5km)可选用光纤式传输线,短距离输水隧洞(距离小于1km)可选用电缆式传输线,其他情况下按照实用经济的目的,合理选择。本实例为短距离输水隧洞,选择电缆式传输线,采用水工RVVP 5芯屏蔽电线,能够防水和抵抗信号干扰。

数据中心站布设在 输水隧洞洞口外部的管理房中,包括数据存储模块、数据分析模块、数据显示模块;各模块依次相连。

为了能够存储大容量视频数据,本实例数据存储模块内存为10T;数据分析模块采用锐化处理算法对实时影像进行处理,并通过数据显示模块向巡检人员显示实时影像。巡检人员可以按照直播方式实时观察隧洞内部视频探头所拍影像,可以通过暂停和后退功能,显示存储在数据存储模块内的历史影像。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