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币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04168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硬币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硬币处理装置,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适用于例如自动售货机的硬币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适用于例如自动售货机的硬币处理装置,公知有一种包括硬币识别部、硬币分拣部以及硬币收纳部的硬币处理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硬币识别部使用识别单元对自硬币投入口投入后的硬币的硬币真伪和币值进行识别。硬币分拣部根据该硬币识别部的识别结果而相应地对利用硬币识别部识别为真币且币值被识别后的硬币进行分拣。硬币收纳部按币值将经硬币分拣部分拣出的硬币收纳于硬币管道(cointube)。

另外,在上述硬币处理装置中,通常包括硬币交出部。硬币交出部利用与各硬币管道相对应的保持部来预先保持位于各硬币管道的最低位置的硬币,通过使作为驱动源的马达进行驱动来进行将所有的保持部拉出的动作,之后,通过使与各硬币管道对应地设置的某一螺线管为通电状态,从而将保持于该保持部的硬币交出。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157628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上述硬币处理装置中,由于硬币交出部利用保持部来保持位于各硬币管道的最低位置的硬币,因此,在某一硬币管道等中产生了硬币堵塞等不良的情况下,存在如下问题,即,不仅难以交出该硬币,还难以交出其他硬币。

本发明鉴于上述实际情况,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某一保留筒部的硬币难以交出也能够良好地进行其他硬币的交出的硬币处理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硬币处理装置,其具备将按币值收纳的硬币交出的硬币交出部,该硬币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硬币交出部具备:多个交出机构,针对每个对规定的币值的硬币进行收纳的保留筒部设有所述交出机构,能够通过进行交出动作来将收纳于对应的保留筒部的硬币交出;马达,其成为所述多个交出机构的交出动作的共同的驱动源;驱动力传递部件,其能够将所述马达的驱动力传递至各所述交出机构;以及联动容许部件,其在接收到交出指令的情况下使与收纳成为交出对象的硬币的保留筒部相对应的交出机构和所述驱动力传递部件相联动,从而使该交出机构进行交出动作。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硬币处理装置中,针对每个所述交出机构设有所述联动容许部件,且所述联动容许部件在常态下使对应的交出机构所具有的交出离合器和所述驱动力传递部件所具有的驱动力传递构件间隔开,另一方面,所述联动容许部件在接收到交出指令的情况下使所述交出离合器和所述驱动力传递构件相互接近从而处于啮合状态来使该交出机构进行交出动作。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硬币处理装置中,所述联动容许部件具备螺线管,该螺线管在处于非通电状态的情况下,利用施力单元的施力使所述交出离合器和所述驱动力传递构件间隔开,另一方面,该螺线管在处于通电状态的情况下,使所述交出离合器克服所述施力单元的施力地接近所述驱动力传递构件从而处于所述啮合状态。

发明的效果

采用本发明,联动容许部件在接收到交出指令的情况下使能够对成为针对每个保留筒部设置的交出机构的交出动作的共同的驱动源的马达的驱动力进行传递的驱动力传递部件和与收纳成为交出对象的硬币的保留筒部相对应的交出机构相联动,从而使该交出机构进行交出动作,因此,即使在某一保留筒部产生硬币堵塞、交出机构的动作不良这样的不良情况下,也能够使其他交出机构进行动作,从而能够交出其他硬币。因而,起到即使某一保留筒部的硬币难以交出也能够良好地进行其他硬币的交出这样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硬币处理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从正面表示图1所示的硬币处理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内部构造的说明图。

图3是表示图2所示的分拣门机构的立体图。

图4是图3所示的分拣门机构的右视图。

图5是图3所示的分拣门机构的右视图。

图6是表示图1所示的硬币收纳部的图,图6的(a)是自前方看硬币收纳部的立体图,图6的(b)是表示硬币收纳部的前表面面板的背面侧的立体图。

图7是自后方侧表示图6所示的收纳主体的立体图。

图8是自后方侧表示图6所示的收纳主体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图8所示的间隔构件中的1个间隔构件的图,图9的(a)是立体图,图9的(b)是俯视图。

图10是从上部看硬币收纳部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

图11是表示图1所示的硬币交出部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图11所示的硬币交出部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图11和图12所示的交出单元的纵剖视图。

图14是表示图11和图12所示的交出单元的主要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15是表示图13和图14所示的驱动力传递构件的立体图。

图16是表示图13和图14所示的交出离合器的图,图16的(a)是从上方看的立体图,图16的(b)是从下方看的立体图。

图17是表示从下方看图13和图14所示的交出凸轮的情况的立体图。

图18是表示图11和图12所示的交出单元的纵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硬币处理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硬币处理装置的主视图,图2是从正面表示图1所示的硬币处理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内部构造的说明图。

在此例示的硬币处理装置是适用于例如自动售货机等的装置,包括作为壳体的装置主体10。

该装置主体10构成为包括硬币识别部20、硬币分拣部40、硬币收纳部50以及硬币交出部60。

硬币识别部20对自形成于装置主体10的硬币投入口11投入后的硬币进行识别,包括识别通路21和识别传感器22。识别通路21是供自硬币投入口11投入后的硬币通过的通路。识别传感器22设于识别通路21的附近,其对通过该识别通路21的硬币的真伪和币值进行识别。该识别传感器22的识别结果作为识别信号发送至未图示的控制部。

硬币分拣部40设于硬币识别部20的下方侧。该硬币分拣部40根据该识别传感器22的币值的识别结果来相应地对经硬币识别部20的识别传感器22识别为真币后的硬币进行分拣,包括分拣通路41和分拣杆构件42。

分拣通路41供经硬币识别部20识别为真币的硬币通过。在该分拣通路41的上游侧部分的附近设有硬币通过传感器43。硬币通过传感器43对硬币是否自硬币识别部20到达硬币分拣部40进行检测,并将该检测信号发送至控制部。

分拣杆构件42以相对于分拣通路41进退移动的形态设置。该分拣杆构件42通过未图示的螺线管进行驱动,用于将硬币引导至与该硬币的币值相对应的硬币收纳部50、外部。

在这样的硬币识别部20与硬币分拣部40之间设有分拣门机构30。图3是表示图2所示的分拣门机构30的立体图,图4是图3所示的分拣门机构30的右视图。如该图3和图4所示,分拣门机构30构成为包括硬币分拣门31和硬币分拣杆32。

硬币分拣门31设于识别通路21的下游侧,其将通过该识别通路21后的硬币分拣至真币通路r1和假币通路r2中的某一通路。真币通路r1与硬币分拣部40的分拣通路41相连通,假币通路r2与规定的退还口相连通。

该硬币分拣门31包括门轴部311。门轴部311是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长条状构件,门轴部311的两端部轴支承于装置主体10。在该门轴部311设有门主体部312和门联动部313。

门主体部312是自门轴部311的比中央部分稍微偏向右侧的部分起朝向上方且朝向后方弯曲的部位。在该门主体部312的顶端部,以沿着左右方向排列的方式形成多个(在图示的例子中为4个)孔部312a。

门联动部313是自门轴部311中的比门主体部312靠右侧的部分起朝向下方延伸的平板状部位。在该门联动部313的下端部形成有朝向右方朝向突出的联动突部313a。

硬币分拣杆32包括杆基部321。杆基部321是左右方向成为长度方向的长条状平板构件。在该杆基部321连接有能够被分拣用螺线管33吸引的分拣用柱塞34。另外,在杆基部321与容纳分拣用螺线管33的螺线管容纳部35之间,以卷绕分拣用柱塞34的形态设有分拣杆弹簧36,在该分拣杆弹簧36的作用下,硬币分拣杆32以远离螺线管容纳部35的方式被朝向前方施力。因此,硬币分拣杆32在仅作用有分拣杆弹簧36的施力的常态下位于远离螺线管容纳部35的第1位置。

在这样的杆基部321设有杆连结部322和防止爪部323。杆连结部322以自杆基部321的右端部起朝向前方延伸的形态设置。在该杆连结部322的前端部,形成有上端开口的连结槽部322a,门联动部313的联动突部313a进入到该连结槽部322a。

并且,在硬币分拣杆32位于第1位置的情况下,联动突部313a位于比门轴部311靠前方侧的位置,由此硬币分拣门31成为打开假币通路r2且闭塞真币通路r1的第1姿势。也就是说,硬币分拣杆32在常态下成为第1姿势,其将通过识别通路21后的硬币引导至假币通路r2。

防止爪部323形成为,在自杆基部321的上部起朝向前方延伸之后朝向上方延伸,之后朝向前方延伸。在硬币分拣杆32位于第1位置的情况下,该防止爪部323的顶端部323a进入到真币通路r1且进入到门主体部312的孔部312a中,从而该防止爪部323成为与该门主体部312啮合的状态。

在这样的分拣门机构30中,当利用识别传感器22将通过识别通路21的硬币识别为真币从而自控制部接收到驱动指令的分拣用螺线管33成为通电状态时,吸引分拣用柱塞34。

由此,硬币分拣杆32克服分拣杆弹簧36的施力地自第1位置朝向后方滑动。通过使硬币分拣杆32如此朝向后方滑动,从而硬币分拣门31绕门轴部311的中心轴线摆动、即朝向前方摆动。

并且,如图5所示,当硬币分拣杆32滑动到最接近螺线管容纳部35的第2位置时,联动突部313a位于比门轴部311稍微靠后方侧的位置,从而硬币分拣门31成为打开真币通路r1且闭塞假币通路r2的第2姿势。

当硬币分拣杆32如此滑动到第2位置时,防止爪部323的顶端部323a自真币通路r1退避。

在以上说明的分拣门机构30中,硬币分拣门31设置为能够以将通过识别通路21后的硬币引导至假币通路r2和真币通路r1中的某一者的形态进行摆动,能在打开假币通路r2且闭塞真币通路r1的第1姿势和闭塞假币通路r2且打开真币通路r1的第2姿势之间进行切换。另外,硬币分拣杆32设置为能够与硬币分拣门31相联动地在第1位置与第2位置之间滑动,在常态下,在第1位置处使硬币分拣门31为第1姿势,另一方面,在硬币分拣杆32滑动到第2位置的情况下,使硬币分拣门31为第2姿势。并且,在硬币分拣杆32位于第1位置的情况下,一体地设于硬币分拣杆32的防止爪部323进入到真币通路r1,另一方面,在硬币分拣杆32滑动到第2位置的情况下,硬币分拣杆32自真币通路r1退避。

图6是表示图1所示的硬币收纳部50的图,图6的(a)是从前方看硬币收纳部50的立体图,图6的(b)是表示硬币收纳部50的前表面面板的背面侧的立体图。

在此例示的硬币收纳部50收纳经硬币分拣部40分拣后的硬币,其设于硬币分拣部40的下方侧。该硬币收纳部50包括收纳主体51。

收纳主体51由例如树脂材料构成,包括多个(在图示的例子中为5个)保留筒部511。这些保留筒部511具有能够收纳成为收纳对象的硬币中的具有最大直径的硬币的内径尺寸。该收纳主体51具有收纳主体部51a和多个(在图示的例子中为两个)收纳门体51b。

收纳主体部51a是收纳主体51的主要部分。各收纳门体51b的下端部能够摆动地连结于收纳主体部51a的下端部,由此,各收纳门体51b能够相对于收纳主体部51a开闭。通过使这些收纳门体51b进行动作而打开,从而如图7所示那样保留筒部511被打开。

在任意的上述保留筒部511,如图8所示,可装卸地设有间隔构件52。间隔构件52与收纳主体51同样地由例如树脂材料构成。对于该间隔构件52,如图9的(a)和图9的(b)所示,下端部分521的横截面呈圆环状的形态而能嵌合于保留筒部511的下部,上端部分522的横截面呈月牙状的形态。为了与保留筒部511的内周面相匹配,该间隔构件52的外周面具有与该内周面相等的曲率。另一方面,对于间隔构件52的径向上的厚度,每个间隔构件52各不相同,由此,对于间隔构件52的内周面的曲率,每个间隔构件52各不相同。在这样的间隔构件52的外周面的上部形成有朝向外侧突出的钩部523。

在使收纳门体51b移动而打开了收纳门体51b的状态下,将该间隔构件52插入到成为对象的保留筒部511,使该间隔构件52的下端部分521嵌合于保留筒部511的下端部且使钩部523进入到在保留筒部511的内周面形成的狭缝中,由此将该间隔构件52安装于该保留筒部511。

通过将间隔构件52如此安装于保留筒部511,能够将在间隔构件52与该保留筒部511的内表面之间形成的内径尺寸调整为该保留筒部511容许作为收纳对象的硬币的进入的大小。另外,如图10所示,间隔构件52以使硬币靠近各保留筒部511的设有空传感器(emptysensor)s1的那一侧的内表面(检测面)511a的方式安装于各保留筒部511,该空传感器s1利用磁来检测硬币的收纳状态。

图11是表示图1所示的硬币交出部60的立体图,图12是表示图11所示的硬币交出部60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在此例示的硬币交出部60设于硬币收纳部50的下方侧。硬币交出部60根据自控制部发送的指令而相应地交出收纳于硬币收纳部50的硬币。该硬币交出部60包括多个(在图示的例子中为5个)交出单元60a。

图13和图14分别是表示图11和图12所示的交出单元60a的图,图13是纵剖视图,图14是主要部分的分解立体图。如这些图13和图14所示,交出单元60a构成为包括驱动力传递构件61和交出机构70。

图15是表示图13和图14所示的驱动力传递构件61的立体图。还如该图15所示,驱动力传递构件61具有呈圆环状的形态的驱动力传递基部611和自该驱动力传递基部611的外周缘部起朝向上方延伸的圆筒状的驱动力传递周壁部612。这样的驱动力传递构件61能够绕贯穿驱动力传递基部611的交出轴部63的中心轴线旋转。

交出轴部63是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圆筒状构件,交出轴部63的下端部连结于平板状构件64。该交出轴部63贯穿圆环状的交出用螺线管65且贯穿容纳该交出用螺线管65的交出用螺线管容纳部66的上表面的通孔66a。在该交出轴部63的上端部形成有槽部631。

另外,在交出轴部63与驱动力传递构件61之间设有圆筒状的套管62。套管62的内径大于交出轴部63的外径,套管62以被交出轴部63插入的状态载置于交出用螺线管容纳部66的上表面。另外,套管62的外径与驱动力传递构件61的驱动力传递基部611的内径相匹配。在该套管62的上端部,与交出轴部63同样地,也形成有槽部621。

交出用螺线管65在根据自控制部发送的驱动指令而成为通电状态的情况下将存在于交出轴部63的中空部的交出用柱塞67朝向下方吸引。该交出用柱塞67被未图示的柱塞弹簧始终朝向上方施力,在交出用螺线管65未成为通电状态的情况下,该交出用柱塞67位于朝向上方位移了的位置。

对于上述驱动力传递构件61,在驱动力传递周壁部612的外周面形成有第1传递齿轮部612a,且在驱动力传递基部611的上表面形成有第2传递齿轮部611a。如图12所示,第1传递齿轮部612a与多个联动齿轮80相啮合。这些联动齿轮80还与其他交出单元60a的驱动力传递构件61相啮合,而将作为驱动源的马达81的驱动力传递至各交出单元60a。

通过第1传递齿轮部612a如此与联动齿轮80相啮合,从而马达81的驱动力被传递至驱动力传递构件61,该驱动力传递构件61绕交出轴部63的中心轴线旋转。也就是说,驱动力传递构件61连同其他交出单元60a的驱动力传递构件61、多个联动齿轮80一起构成能够将马达81的驱动力分别传递至交出机构70的驱动力传递部件。

如图13和图14所示,交出机构70构成为包括交出离合器71、交出凸轮72以及交出杆73。

图16是表示图13和图14所示的交出离合器71的图,图16的(a)是自上方看的立体图,图16的(b)是自下方看的立体图。

交出离合器71呈圆环状的形态,在交出离合器71的下表面形成有离合器齿轮部711a。该离合器齿轮部711a能够与驱动力传递构件61的第2传递齿轮部611a相啮合。另外,在交出离合器71的上表面上,通过使向径外方向延伸的多个(在图示的例子中为6个)第2突部713呈放射状形成于以圆筒状突出的形态设置的第1突部712的周面,从而在周向上形成有6个离合器啮合部711b。

这样的交出离合器71也被交出轴部63贯穿,由此,交出离合器71能够绕交出轴部63的中心轴线旋转。另外,贯穿在交出用柱塞67形成的柱塞通孔67a的杆671的两端部接触于交出离合器71的上表面中的靠第1突部712的内侧的部分。并且,在交出离合器71安装有加强构件74。加强构件74具有圆环状的加强基部741和设于该加强基部741的多个(在图示的例子中为3个)加强卡合部742。通过使加强卡合部742进入到6个离合器啮合部711b中的3个离合器啮合部711b,从而这样的加强构件74卡合并安装于该交出离合器71,加强基部741覆盖第1突部712的上部和内部。

图17是表示从下方看图13和图14所示的交出凸轮72的情况的立体图。在此例示的交出凸轮72呈圆板状的形态,在交出凸轮72的下表面形成有凸轮圆筒部721,且在该凸轮圆筒部721的周围,以该凸轮圆筒部721的中心轴线为中心形成有多个圆弧状的凸轮啮合部722。通过将交出轴部63的上端部插入到凸轮圆筒部721,从而这样的交出凸轮72能够在该凸轮圆筒部721的中心轴线和交出轴部63的中心轴线一致的状态下绕该交出轴部63的中心轴线旋转。另外,通过使凸轮啮合部722进入到离合器啮合部711b中的未进入有加强卡合部742的离合器啮合部711b,从而交出凸轮72与交出离合器71相啮合。

交出杆73具有异形的长孔731,形成于交出凸轮72的上表面的周缘部的交出突起723进入到该长孔731中。对于该交出杆73,在交出凸轮72绕交出轴部63的中心轴线旋转的情况下,交出突起723在长孔731的内部相对地位移,向上方突出的杆突起732沿着位于该交出杆73的上部的罩构件90的狭缝91沿直线移动。通过使该交出杆73的杆突起732沿直线移动,能够将位于对应的保留筒部511的最低位置的硬币自规定的交出口交出。

在以上那样的交出单元60a中,在常态、即交出用螺线管65为非通电状态的情况下,由于交出用柱塞67自交出用螺线管65朝向上方进行了位移,因此,如图13所示,驱动力传递构件61和交出离合器71相互间隔开。因此,即使马达81的驱动力传递至驱动力传递构件61而使驱动力传递构件61绕交出轴部63的中心轴线旋转,该旋转驱动力也不会传递至交出离合器71。

另外,当自控制部对该交出单元60a的交出用螺线管65发送驱动指令而使该交出用螺线管65成为通电状态时,如图18所示,交出用柱塞67克服柱塞弹簧的施力地被向下方吸引。当交出用柱塞67被向下方吸引时,交出离合器71被杆671按压而连同交出用柱塞67一起向下方移动。此时,加强构件74也与交出离合器71一体地向下方移动。由此,交出离合器71的离合器齿轮部711a与驱动力传递构件61的第2传递齿轮部611a相啮合。

另外,当交出离合器71向下方移动时,交出离合器71与交出凸轮72之间的分开距离变大。然而,由于交出凸轮72的凸轮啮合部722的上下方向上的尺寸足够大,因此,即使交出凸轮72向下方移动,也能维持与离合器啮合部711b之间的啮合状态。

通过在离合器齿轮部711a与第2传递齿轮部611a相啮合的状态下使交出离合器71绕交出轴部63的中心轴线旋转,由此,交出凸轮72也绕交出轴部63的中心轴线旋转。其结果,交出杆73能够沿直线移动而将对应的保留筒部511的最低位置的硬币交出。

之后,当交出用螺线管65自通电状态成为非通电状态时,交出用柱塞67在柱塞弹簧的施力的作用下向上方位移。当交出用柱塞67如此向上方位移时,加强构件74的加强基部741被杆671按压,交出离合器71也朝向上方移动。其结果,交出离合器71远离驱动力传递构件61,使交出离合器71绕交出轴部63的中心轴线的旋转停止,由此经由交出凸轮72进行的交出杆73的移动也停止,返回原来的待机状态(参照图13)。

在以上说明的硬币处理装置的分拣门机构30中,在硬币分拣杆32位于第1位置的情况下,防止爪部323进入到真币通路r1,另一方面,在硬币分拣杆32滑动到第2位置的情况下,防止爪部323自真币通路r1退避,因此,发挥如下那样的作用效果。

在自硬币投入口11投入了绑有细线的真币(以下,还称作挂线硬币)的情况下,该挂线硬币被硬币识别部20识别为真币。当经硬币识别部20识别为真币时,在分拣门机构30中,硬币分拣杆32自第1位置滑动至第2位置,硬币分拣门31成为第2姿势,挂线硬币经由真币通路r1到达分拣通路41。通过分拣通路41的挂线硬币被硬币通过传感器43检测到。在利用该硬币通过传感器43检测到硬币通过时,控制部判断挂线硬币已被硬币处理装置收取,使分拣用螺线管33的通电状态停止并设成非通电状态。由此,在分拣门机构30中,硬币分拣杆32自第2位置滑动至第1位置,由此,硬币分拣门31成为第1姿势,防止爪部323进入到真币通路r1。

另一方面,投入了挂线硬币的具有恶意的人在也意识到硬币处理装置收取了硬币之后欲抽出该挂线硬币。并且,即使欲抽出在分拣通路41中通过的挂线硬币,由于防止爪部323已经进入到真币通路r1,因此能够防止挂线硬币被自硬币投入口11抽出。

并且,采用本实施方式的硬币处理装置,由于防止爪部323一体地形成于硬币分拣杆32,因此,不需要用于防止挂线硬币的抽出的专用的部件,不会使零件件数增多。因而,能够抑制制造成本的增大且能够防止挂线硬币的抽出。

采用上述硬币处理装置,在防止爪部323进入到真币通路r1的情况下,顶端部323a进入硬币分拣门31的孔部312a而成为与该硬币分拣门31相啮合的状态,从而能够防止挂线硬币的抽出,且能够防止防止爪部323阻碍硬币分拣门31成为第1姿势。

在硬币处理装置的硬币收纳部50中,收纳主体51的多个保留筒部511具有能够收纳成为收纳对象的硬币中的具有最大直径的硬币的内径尺寸,在可装卸地设于这些保留筒部511的间隔构件52向该保留筒部511安装的情况下,能够将在间隔构件52与该保留筒部511的内表面之间形成的内径尺寸调整为该保留筒部511容许作为收纳对象的硬币的进入的大小,因此,不必如以往那样在工厂等中进行硬币管道的更换等,通过在设置的地点更换间隔构件52,能够应对各种硬币。

因而,采用本实施方式的硬币处理装置,能够良好地收纳各种硬币且具有通用性。

采用上述硬币收纳部50,由于间隔构件52以使硬币靠近设有空传感器s1的那一侧的检测面511a的方式进行安装,因此,能够利用该空传感器s1来良好地进行检测。

采用上述硬币收纳部50,由于间隔构件52的横截面呈月牙状的形态,因此,间隔构件52以弯曲的内表面接触于硬币的外周面,能够抑制该硬币被勾住而被姿势混乱地收纳起来。

在硬币处理装置的硬币交出部60中,通过使与收纳成为交出对象的硬币的保留筒部511相对应的交出单元60a的交出用螺线管65为通电状态,能够将来自马达81的驱动力自驱动力传递构件61传递至交出机构70,由此,交出机构70的交出杆73能够沿直线移动而交出该保留筒部511的最低位置的硬币。

这样,采用本实施方式的硬币处理装置,硬币交出部60通过将马达81的驱动力传递至与任意的保留筒部511相对应的交出机构70,从而自该保留筒部511交出硬币,因此,即使在某一保留筒部511产生硬币堵塞、交出机构70的动作不良这样的不良情况下,也能够使其他交出机构70进行动作,从而能够交出其他硬币。

因而,即使某一保留筒部511的硬币难以交出,也能够良好地进行其他硬币的交出。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而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在本发明中,如图13所示,也可以在交出凸轮72的附近设置对交出凸轮72的位置进行检测的凸轮传感器s2。据此,能够根据来自凸轮传感器s2的检测结果来相应地控制交出凸轮72的位置,从而能够良好地进行交出机构70的动作。

附图标记说明

10、装置主体;11、硬币投入口;20、硬币识别部;21、识别通路;22、识别传感器;30、分拣门机构;31、硬币分拣门;32、硬币分拣杆;323、防止爪部;40、硬币分拣部;50、硬币收纳部;51、收纳主体;51a、收纳主体部;51b、收纳门体;511、保留筒部;511a、检测面;52、间隔构件;60、硬币交出部;60a、交出单元;61、驱动力传递构件;63、交出轴部;65、交出用螺线管;67、交出用柱塞;70、交出机构;71、交出离合器;72、交出凸轮;73、交出杆;80、联动齿轮;81、马达;r1、真币通路;r2、假币通路;s1、空传感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